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煤礦機電運輸管理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煤礦企業面臨著調整產業結構的局面,加之煤礦企業已經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使得煤礦企業之間相互的競爭愈加激烈,因此煤礦企業高度重視企業管理問題。只有保證是企業安全生產,提高生產效率,才可以促進企業穩定發展,其中機電運輸管理工作,是煤礦企業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對促進煤礦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筆者對如何提升煤礦機電運輸管理工作水平,提出了具體的管理策略。
關鍵詞:煤礦企業;機電運輸;管理策略
煤炭資源是我國主要的發展資源之一,煤礦產業因此也成為了經濟發展的重點管理產業,在礦井生產過程中,煤礦運輸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其貫穿于整個礦井生產線。由于煤礦開采運輸生產線長,而且對技術要求非常高,煤礦安全問題就成為了礦井管理的重點問題。煤礦機電運輸主要是負責調度與銜接生產線的主要環節,是礦井作業中主要部分,同時也是安全事故高發環節,根據近年來煤礦安全事故調查統計,煤礦機電運輸管理中人員管理、設備管理、施工管理等,均是安全事故高發環節,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機電運輸管理的水平,需要在以上環節加強煤礦安全運輸管理力度,提高煤礦安全生產系數,促進我國能源開采事業的發展。
一、傳統煤礦機電運輸發展
煤礦開采工作涉及的領域比較多,施工地點相對而言比較分散,煤礦開采是有時間限制的,加之煤礦開采的深度不斷地增加,使得在實際的煤礦開采工作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機電設備,以此來提高煤礦開采的效率。煤礦開采工作經歷了以下幾個過程:即包括鎬刨、炮采、綜掘、綜采、機械化開采、自動化開采等,而煤礦機電運輸管理也從最初簡單管理發展成信息化、標準化、安全化管理,通過建立安全示范礦井,以此來帶動各礦井加強管理,提高機電運輸管理的效率,并采取各種先進技術與管理理念,來提高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為煤礦安全開采提供保障,但即便是這樣,煤礦機電運輸安全事故仍然不斷,并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
二、煤礦機電運輸管理水平現狀
(一)高科技煤礦信息化建設水平相對低下
20世紀末,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給采礦業帶來了發展的重要機遇,使得傳統煤礦不斷向信息化與自動化方向發展,煤礦機電設備的智能化水平也越來越高,加之新概念與先進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使得許多國家的煤礦機電運輸管理已經實現了智能化控制,但是我國煤礦機電運輸現代化管理水平相對低下,這主要是受到開采技術條件復雜的影響,雖然經過了長時間的發展,煤礦機電信息化建設水平得以提升,但是依舊存在一定的問題,使得機電運輸安全性難以得到充分的保障。
(二)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效率低下
煤礦企業在高科技的引進與應用方面,拿來主義之風尚存,缺乏自主創新意識以及長期的規劃,并且煤礦機電設備的智能化與自動化水平低,用于管理機電運輸設備的系統建設中,缺乏軟件商設備,而過度重視硬件設備的應用,硬件系統采集的機電設備數據信息,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加之部門之間數據信息共享程度低下,出現信息孤島情況,對于機電運輸安全事故的處理,不重視決策支持,沒有做好超前預警工作,加之遠程控制技術等,缺乏系統性的實質突破。除此之外,機電運輸設備數據采集在線功能相對薄弱,且系統性較低,空間結構性較差,不能全面反應煤礦機電運輸的變化,使得安全應急響應時間緩慢,傳感器精度低,運輸設備的使用壽命短,缺乏健全的信息化標準。
(三)無人煤礦的水平相對低下
煤礦機電運輸管理中,無人化采礦建設是煤礦企業主要發展方向,高科技煤礦的主要體現是少人或者是無人采礦,利用智慧煤礦系統,使用機器人,應用遙感技術與導航技術等,來實現無人煤礦開采與運輸。對于地下煤礦開采,只有做到少人或者無人,才能夠達到零人員傷亡事故,而少量部分人員則可以通過穿戴采礦服,來確保其自身的人身安全,但是目前我國多數煤礦企業在開采與機電運輸管理方面,還沒有達到這一水平,數字煤礦與智慧煤礦的建設水平相對低下。同時高科技機電運輸管理對于人員的技術要求相對較高,但是煤礦企業機電運輸管理隊伍人員的整體水平相對低下,甚至部分企業沒有及時更新設備,隨著不斷地開采作業,使得一些設備逐漸老化與損壞,有些設備已經超出使用年限,不僅會影響開采的效率,還會埋下安全隱患,使得煤礦生產需求得不到滿足,嚴重時會引發安全事故。
三、提高煤礦機電運輸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基于IBMS構建機電運輸管理系統
IBMS(中央集成管理平臺)可以將各個子系統集成在一起,實現集中管理。該系統中要包含以下子系統:設備管理系統、網絡管理系統、監控系統、自動控制系統、網絡傳輸系統等,其中設備管理系統主要是收集設備信息,反應設備運行的狀態,監控系統主要監測煤礦內部的運作情況,當機電運輸設備運作時,需要確保運輸線路兩側沒有人員存在,以此確保人員的安全,因此構建監控系統可以確保機電運輸工作的安全性與穩定性,進而提高機電運輸管理的水平,在IBMS機電運輸管理系統可以實現各個子系統聯動,譬如:利用設備監測系統實時監測設備運行的狀態,若設備出現故障,則由其將故障信息上傳給中央控制中心,由其根據各項數據,來分析診斷設備故障的具體位置與原因,進而制定出科學的解決方案,再將命令傳輸出來或傳遞給相應的子系統。在這一管理系統中,主要利用的網絡是以太網,以此實現機電運輸系統管理的,因此為了確保機電運輸管理水平,需要管理人員做好網絡系統的維護,確保系統的穩定運行。IBMS機電運輸管理系統操作簡單,該系統將各個子系統集成在一起,可以實現數據信息的共享,同時不需要太多人員負責管理,由主控室計算機控制即可,而管理員可以通過不同計算機在相同界面上,獲取各系統信息,并操作系統,不僅降低了人員成本,還提高了系統管理效率。
(二)完善機電運輸安全管理制度
機電運輸管理制度是開展機電運輸管理工作的基本保障,也是提高機電運輸作業的重要手段,確保機電運輸管理的科學性與執行性,可以促進煤礦企業的發展,因此需要煤礦企業根據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要保證各項作業是在確保煤礦安全生產的基礎上開展的。煤礦企業管理制度的科學與否,直接影響著煤礦生產的各個環節,因此在制定機電運輸管理制度時,需要根據煤礦企業管理制度,來細化機電運輸管理內容,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并做好落實工作,以此來確保機電運輸的安全性與可靠性,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為了確保機電運輸制度的有效落實,在制定時要根據井下常見的安全事故,作出事故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使得制度更加的科學與合理。
(三)加強皮帶運輸管理
煤礦運輸皮帶運輸過程中,常見的安全事故包括:工作面事故、膠帶運輸機出現跑偏情況與翻卷故障、人員被打傷或者傷亡、鋼絲磨損嚴重造成溜車事故等,這些都是皮帶運輸常見事故,需要在實際管理工作中,加強管理力度,具體要從以下方面入手:首先,要健全皮帶維修管理制度,做好維修人員培訓,提高其維修技能,使其能夠熟練的使用維修機械設備與機具,掌握現代化儀表使用方法,每天檢修兩次,并且要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做好皮帶運輸管理。
其次,在皮帶運輸操作前,要做好操作準備工作,以此減少皮帶運輸安全事故的發生。檢查電峒室以及機道內支護,檢查其牢固性與緊靠性,同時還需要檢查各零部件、緊固件與連接件等,看其是否齊全牢固,并且檢查其靈活性,檢查檢測儀表設備的準確性,以及驅動滾輪與導向滾輪等,看其是否存在開焊或者開膠情況,還需要檢查降塵噴霧裝置,試驗其靈敏性與霧化效果。
最后,合理操作皮帶運輸系統。在每班正常運行前,需要先開機并且空轉一周,以此檢查系統運行情況,以及運輸情況,確保系統運行正常后再開始運輸作業,在運輸作業過程中,要定時檢查一次,主要檢查電動機與軸承溫度,看其是否超過溫度規定,各轉部聲音是否正常,以及電流表與電壓表等指標情況,檢查保護裝置信號,當出現信號不清與制動系統不靈敏時,絕對不可以開車,確保機電運輸的安全性。
(四)智能化管理運輸設備
1、引進智能化設備。煤礦企業管理者應該提高對設備安全運行的重視程度,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引進先進的運輸設備,尤其是要根據自身企業的實際情況,引進智能化設備,完善智能化管理系統,機電運輸智能化系統具有標準化與先進性特點,同時智能化設備的實用性強,在構建與完善系統時要堅持合理性與科學性原則,來確保機電運輸的安全性與可靠性,以此達到提高經濟性。企業管理者不能只顧及眼前的設備成本,而是要著眼于煤礦企業未來的發展,我國煤炭行業呈現緩慢發展的局面,煤礦企業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為了緩解這一問題,就設備管理而言,需要提高機電設備的運行能力,因此需要及時更換運輸設備,為煤礦開采作業提供安全的環境,高效的設備可以提高身開采的效率,保證開采的質量,進而提高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助力煤炭企業的內部調整。
2、建設高科技煤礦信息化。高科技煤礦建設的核心與成功與否的關鍵,是統一平臺構建的效果,而煤礦企業若想提高煤礦機電設備管理水平,則需要建設高科技煤礦。統一平臺建設中,網絡傳輸系統,主要包括瓦斯監測系統、機電設備在線監測系統、安全生產技術管理系統、井下企業管理系統等,還需要建立數據倉庫,加強機電設備自動化管理,以及生產礦井經營管理,使用決策支持統一平臺的數據倉庫,進而實現數據資源共享,進而提高機電設備預警能力與管理水平,除此之外,統一平臺中,還采用了統一的GIS與組態平臺來管理煤礦開采,以及機電運輸等生產流程的空間數據與屬性還數據,通過GIS與三維可視化平臺、組態軟件平臺,實現統一的管理。在建設統一平臺中建設煤礦數據庫與信息資源目錄體系等是核心部分,也是機電運輸管理的重要保障,能夠規范化管理煤礦機電運輸,建設數字煤礦與智慧煤礦,能夠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提高機電運輸的效率與質量,以及管理水平。
3、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做好設備維護工作。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包括計算機技術與網絡技術,根據煤礦的實際情況,構建專用的機電運輸管理系統,基于計算機技術,利用監控系統實時監督使機電運輸情況,及時發現存在的故障問題,并利用數控技術做好設備控制與故障分析,經過科學分析并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部分煤礦企業的機電運輸設備都是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的,因此需要煤礦企業成立專門的設備維護小組,并加強管理,使其可以定期檢查設備運行的狀態,并做好相關維護工作,對于檢查過程中發現的設備問題,包括設備老化問題、損壞問題等,要及時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做好設備更換與維修工作,確保設備可以正常運行,同時維護人員需要做好檢查記錄,對于設備的狀態,以及設備出現故障的具體情況,做好詳細記錄,以便可以作為日后設備維護的依據,提高設備運行的質量。利用自動化控制系統,做好設備檢測與維護工作,并將設備的各項信息,及時錄入到機電運輸管理系統中,確保系統分析數據的準確性,進而提高機電運輸設備的管理效率。
(五)精細化管理人員
1、培養現代化機電運輸人員。煤礦機電企業要想提高機電運輸管理水平,在人員管理方面需要做好管理部門的管理工作,需要管理者提高重視程度,意識到機電運輸設備安全運轉的重要性。管理人員主要負責相關的管理工作,起到監督的作用,需要構建安全保障體系,實行金字塔管理模式以及精細化管理,將機電運輸管理工作細化,并落實到具體人員身上,明確責任劃分,這樣主要是為了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在出現安全事故后,可以有具體人員承擔責任,防止出現責任推諉等問題。同時需要加大人員培訓力度,因為機電運輸設備的精密性較高,對于人員的要求較高,因此為了提高機電運輸管理水平,人員方面需要緊跟現代化發展的步伐,雖然自動化設備可以自動自控,但是設備需要做好維護工作,以及部分設備需要人員操控,因此要提高人員操作與維護水平。
2、加強作業人員的管理。在管理作業人員時,除了做好人員培訓與教育工作外,還需要做好監督與管理工作,使得作業人員可以按照作業規范操作,因為機電運輸安全故障主要是由于機電運輸操作者違規操作,常見的安全事故包括跑車、撞車、追尾等,行車傷人事件主要發生在巷道上,運輸車輛和行人之間發生碰撞,造成傷人事故。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機電運輸管理中,對于作業人員的管理,要根據以下標準做好相應的管理工作,包括:運輸車輛人員需要根據駕駛標準安全駕駛運輸車輛;在運輸車行駛的過程中,嚴禁工作人員出現扒車與跳車等行為;當運輸車輛在運輸的過程中,不允許有其他工作人員出現在巷道。對于井下作業人員在管理方面,需要按照以下標準做好安全檢查:嚴禁帶電工作,包括電氣安裝與維修等;確保運輸防爆設備的接線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并且要安裝漏電保護裝置;作業人員需要做好自我保護工作,穿戴好防護裝備;在操作電氣設備前,需要做好檢查工作,確保操作的安全性后,再開展作業。
四、結語
綜上所述,煤礦機電的運輸管理工作,涉及的范圍比較廣,影響機電運輸管理水平的因素比較多,因此需要煤礦企業管理者,從制定并完善管理制度、加強設備管理、人員管理等方面入手,做好全面管理工作,以此提高機電運輸管理的水平,提高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李金柱.煤礦井下機電運輸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5(27).
[2]李強.淺談影響煤礦機電運輸管理水平提升難題與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6(03).
[3]薛紅軍.煤礦井下機電運輸管理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4(01).
[4]李利勇.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及隱患預防策略探究[J].知識經濟,2014(05).
作者:吳巍 單位:神華神東煤炭有限責任公司錦界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