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設城市軌道交通應急救援隊伍的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應急救援隊伍是保障安全生產的一支特殊力量,現從思想建設、制度管理、應急培訓、技能訓練、資金與裝備投入等五個方面闡述如何建設一支實戰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救援隊伍,能較好地完成應急救援任務,減少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害,保障徐州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安全。
關鍵詞:應急救援;安全發展;應急處置;建設
1應急救援大隊組建
徐礦集團救護大隊是一支有著豐富事故處置經驗和能力的專業應急救援隊伍,2016年7月,徐州市政府依托該救護大隊成立了“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應急救援大隊”,主要負責徐州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事故及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工作。應急救援大隊的職責是根據事件的程度和發展速度,按照預定的應急預案,利用專業設備、應急材料、搶險技術方面的優勢,防止事件的發生或控制事件的發展速度,避免或最大程度地減小各類事件帶來的損失。搶險工作的重點主要是針對突發性塌方、漏水、漏砂等事件的應急處理。應急搶險工作的主要任務是:①緊急注漿(雙液漿、聚氨酯)保證圍巖穩定;②提供配備的搶險物資和設備;③排除積水;④保證現場停電時的應急供電;⑤創造安全的救援條件,完成其他重要搶險任務。2016年7月以來,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應急救援大隊先后參與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2號線市政府站、新區東站站、漢源大道站基坑涌水涌砂等5起救援,保障了軌道交通工程建設順利推進;并參與徐州市鑫苑景城基坑涌水導致原徐州市簾子布廠4號居民樓局部沉降、金鷹二期擴建工程基坑涌水等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均安全完成了救援任務。
2應急救援隊伍建設
救援大隊應急處置技能直接影響軌道交通工程建設安全發展,如何打造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高素質救援隊伍,需要重點從思想建設、制度建設、應急培訓、技能訓練、資金與裝備投入等幾方面抓起。
2.1思想教育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救援工作具有其特殊性,一旦工程建設地點發生險情,救援大隊指戰員要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應急處置,戰斗在第一線,這就要求救援大隊全體指戰員首先要有過硬的政治素質和軍事素養,不畏艱難、敢于拼搏,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發揚團隊精神,抱著必勝的信心參與救援。思想引領行動,素質決定成敗,思想教育要緊扣救援工作實際,培養高度的政治覺悟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發揮團隊協作意識和頑強拼搏的救援精神,練好專業技能,提高救援能力,牢記神圣職責,樹立安全救援的理念,打造一支能征善戰的過硬救援隊伍。
2.2制度建設
制度是管理的基礎,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簡化管理過程,提高管理效率。救援隊伍實行準軍事化管理,救援工作都是在具有高度危險性事故現場一線開展的,來不得半點疏忽,救援工作必須有一套完整、科學的管理制度來規范、約束,一切工作都要按制度執行。要針對應急救援大隊特點修訂、完善戰備值班、教育培訓、業務技能訓練、救援及演練、安全巡查、設備維護保養及崗位職責等各項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工作流程,做到工作目標化、操作標準化、訓練規范化、救援預案化和管理精細化。
2.3應急培訓
制訂年度教育培訓計劃和培訓方案,嚴格按照計劃和方案落實救援業務技能教育培訓工作,普及救援安全知識與技能,全面提高救援隊伍搶險救援水平。(1)定期組織指戰員學習有關應急救援方面的法律法規、軌道交通應急預案、安全生產標準化及典型事故救援案例等理論知識,提升業務理論素質。(2)分批組織隊員參加鉆探工、注漿工、電工、場內駕駛、吊裝等救援技能培訓班學習,使每名隊員至少掌握2~3種救援技能,提高救援技能素質,做到“一專多能”。(3)聘請技術專家對應急救援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的應用進行教育培訓,滿足救援大隊新形勢下對應急救援的新需要。
2.4技能訓練
訓練是保證隊伍戰斗力的主要途徑,也是救援大隊日常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以“以練為戰、平時多流汗、戰時不流血”的訓練理念,不斷創新訓練機制,平時與戰時有機結合,縮小日常訓練與實際救援之間的差距,提高整體救援實戰能力。(1)結合搶險救援任務,編制科學的年度、季度和月度訓練計劃,嚴格按照計劃編制切實可行的訓練方案,訓練方案要明確訓練的目標、內容、標準和要求。(2)組織隊伍按照訓練計劃和方案開展訓練工作,加強訓練管理,強化訓練過程控制,克服訓練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提高訓練質量。(3)要特別重視救援設備操作訓練,設備操作與軌道交通工程施工現場相結合,掌握設備操作要領和現場救援對設備操作方式方法的特殊要求,如鉆機上下車和鉆孔訓練要考慮到施工場地的局限性和復雜性,注漿訓練要考慮到現場涌水滲砂的速度與大小,采用雙液漿和聚氨酯漿液不同濃度配比控制漿液凝結時間的長短進行堵漏和地基加固訓練等。(4)貼近實戰抓好救援演練,根據軌道公司預案編制救援大隊應急處置方案,應急處置方案與救援模擬實戰相結合。創新演習內容、形式和方法,抓實戰演練不放松。經常性地組織開展模擬軌道交通工程透水、坍塌、停電、發火、高空墜落、機械傷害等事故處置演練,檢驗救援大隊接警出動、隊伍集結、攜帶技術裝備、災害事故處置、指揮員決策指揮能力及后勤保障等。通過實戰演練,提高隊伍技戰術水平、綜合保障能力和救援管理水平。
2.5資金與裝備投入
先進的救援裝備是救援隊伍在處理突發災變事故時,保證自身安全和迅速、高效完成搶險救災任務的物質保障,是隊伍戰斗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應急救援大隊組建以來,已累計投入1500余萬元,按照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應急救援隊的裝備配備要求,結合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過程中易發生的災害類型及實際需要,先后配置了應急救援車2輛、應急指揮車、破拆支護裝備車、15T平板拖車、8T加長貨車各1輛、阿特拉斯T40鉆機1臺、注漿集裝箱1套、200kw移動拖車靜音發電機組1套及排水和通風設備等裝備共計106臺(套),滿足了軌道交通應急救援需要。配備先進救援裝備的同時要與管理并重,定期組織指戰員開展裝備器材的檢查和維護保養,每次進行設備操作訓練、救援演練及災害事故應急處置之后,都必須立即恢復救援裝備,確保裝備器材隨時可用。規范救援裝備庫房管理,做到裝備器材“賬、卡、物”相符,經常性盤查,發現有損壞、失效及其它不能正常使用的情況,及時維修、更新或更換。
3結語
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應急救援大隊適應新形勢,通過5個方面重點打造一支“拉得出、靠得住、打得勝”的救援隊伍,較好地完成了應急救援任務,減少了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害,保障了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安全。
作者:朱蘇澤 李士錦 單位:徐州礦務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