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巖土工程踏勘中基礎地質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巖土勘察工作在我國的建設工程中意義重大,勘察的內容摘要是土壤和巖石。文章闡述了基礎地質和巖土工程勘察的基本概況,巖土工程勘察的基本內容,以及基礎地質在巖土工程勘察中的應用。
關鍵詞:巖土工程;勘察;基礎地質
1前言
在我國的工程建設中,基礎地質勘察工作作為主要程序,在建設項目施工之前,應該做好地質勘察工作,根據勘察的結果為建設工程設計提供地質依據。巖土工程勘察是研究建設場地的地質、環境特征和巖土工程條件,并通過地質勘察工作,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地基問題的方案,供施工設計參考,保障工程建設施工的順利進行。
2巖土工程勘察中基礎地質的概況
巖土工程勘測技術近年來發展迅速,無論從勘測手段,還是測試設備上都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是勘測方法和勘測手段面臨的問題依然很多,面臨的考驗也更多,所以尋找科學的解決辦法是至關重要的[1]。在工程勘察之前,應該盡量收集工程所在區域以及前人已做勘察工作的地質資料,對其進行整理分析,深入研究基礎地質情況。通過掌握區域地質資料,為工作區巖土工程勘察提供地質依據,同時也有可能節省工程,降低勘察成本。在工程勘察前,對工作區進行踏勘,大致查明工作區地形地質條件以及工作環境,將對施工設計提供第一手資料。踏勘報告的提供對工程質量起到重要作用。并對施工質量和工程造價產生一定影響,踏勘提供的具體參數是施工設計的有效依據和保障,具有一定的經濟性、安全性。
3巖土工程勘察的基本內容
(1)地質測繪工作;地質測繪工作是巖土工程勘察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對工作區地形地質進行測繪,了解工程建設地區的地形地勢,描繪和觀測工程建設的具體特征,方便在巖土施工設計時提供可靠的依據。(2)進行勘探和取樣工作;完成具體地質測繪工作后,緊接著要進行巖土工程的勘探和取樣任務。對勘測地區的地質的基本構成,地下土壤水流的基本構成及巖層的大致走向進行信息收集。在完成該項任務時,可借助鉆探技術,完成對地質情況的查明工作。(3)對施工現場進行檢查和監測;對施工現場的檢查和監測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完成該部分任務需要借助以前完成的地質測繪和勘探取樣結果進行。監測的主要內容有完成對土壤性能的監測,巖石構造的檢測,水流分布的監測,從而有效保證工程實施的順利性。
4巖石工程勘察中所采用的技術分析
4.1鉆探技術巖土工程勘察作為工程建設中重要部分,應充分做好基礎地質工作。巖土工程勘察具有明確的目的性,主要通過鉆探和取樣、試驗、測試,完成對施工地區基礎地質情況:包括地層的巖性,結構構造、分布特征、力學性質;地下水的分布、流量、流向;地下巖溶的發育程度及其對工程建設的影響等的全面掌握,為施工設計及進行提供一定的基礎地質依據。
4.2地探技術采用地探技術要求操作人員對技術儀器使用熟練,具有較高的操作水平要求,具體可以分為物理探測技術和化學探測技術[2]。并且兩種探測技術所需要的技術要求和儀器就有所不同。一般主要進行探測的內容有:探測圖層巖土的波速,探測其彈性動態,電阻率,輻射參數,循環性及土壤所含金屬量。通過對這些參數的探測工作,進而對施工地方的地質進行勘探,查明地質的基本情況,為工程建設提供有效保障。
4.3槽(井)探技術槽(井)探技術的主要應用是探測地質結構較為復雜的地方,因為在這些地方鉆探技術使用受到一定限制,甚至無法達到使用要求,故此時應應用槽(井)探技術。例如,在巖溶地區,存在的陡坡,暗河較多,故鉆探技術無法使用,此時采用槽(井)探技術簡單便捷,直接完成觀測取樣工作。
5巖土工程勘察中基礎地質的應用
5.1對基礎地質進行野外踏勘和收集資料野外踏勘在整個巖土工程建設中是一個重要部分,踏勘人員意識到其重要性,故進行野外踏勘工作,完成基本資料的收集,深入進行綜合整理和分析研究,豐富提高踏勘報告的質量。進行野外踏勘工作,一方面可以讓施工人員對施工現場的地形地貌,地層地質進行很好的了解,大致掌握施工所處條件和限制因素,從而使勘探工作具有目的性,降低無關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另一方面,提高自身競爭力,踏勘工作合理科學。在野外勘測任務開始之前,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使得踏勘有明確的目的性,防止工程出現窩工和返工的現象發生。故踏勘準備工作應充分,其關乎踏勘質量和效率。工程踏勘工作要收集原始基礎地質資料。一般來說,巖土踏勘工作所需要的時間較短,但是任務比較重,故在踏勘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的準確性和全面性至關重要,在踏勘過程中發生任何差錯,都會影響踏勘質量,進而影響施工質量。故在野外踏勘時應做到:(1)對踏勘的地層要劃分嚴格,劃分盡量詳細科學,進行劃分的依據為;巖土的顏色,巖土的狀態和濕度,巖心采取率。野外踏勘施工的進行是為室內進行相關資料的有效整理提供基礎。(2)在野外踏勘過程中如果遇到多鉆機一起進行工作,則要技術人員應集中踏勘兩個左右的鉆孔,并對踏勘編錄形式進行統一,防止野外踏勘資料出現較難整理的情況發生。(3)在具體踏勘過程中應該嚴格按照原位測試規范進行。在進行靜力觸探試驗時應經常進行調零,特別注意在氣溫和地溫相差較大的時候,更要勤于調零。(4)為了保證試驗數據的準確性,在進行標準貫入試驗時及時對桿的長度和孔的深度進行校正,注意校正工作應該規范進行,一方面能夠保證測試范圍在應測試段,另一方面能及時發現底層標貫的自沉自陷現象。對于非常重的動力觸探,在貫入時應該注意動作的連貫性。在采樣過程中,碎石的樣品采集起來較為困難,巖心采取率較低,原因是通過泥漿循環的方式進行鉆進工作,造成細顆粒的沖失。在采樣過程中比較難發現的是碎石類土的相對軟弱夾層。雖然碎石類土的承載能力較好,因其均勻性不一,對基礎地基會造成一定的變形。此外,有一部分人覺得,進行連續貫入時具有較低的效率,而且在起桿的過程中比較困難,故連續貫入很難達到規定要求。(5)在觀測施工地區地下水位時,要充分考慮周圍地下水開采的因素,并且最后一個施工鉆孔結束后,在二十四小時后還應對地下水進行觀測。在觀測地下水位時,結合鉆孔標高回測。
5.2對基礎地質巖土的室內測試基礎地質巖土的室內測試就是將野外踏勘過程中取到的樣品進行測試。在進行測樣過程中必須按照相關規范標準嚴格進行。如果沒有按照規定要求進行操作,可能對巖土的測試與現場出現矛盾的情況,造成工程投資浪費。在進行室內試驗時,可以檢測巖土的物理學性質。但是要注意保證試驗樣品的可用性,注意樣品的保存工作,從而使檢測結果更為可靠。要做到;按照規定的要求完成對原狀土樣,巖樣的保存工作。在采用不同的土樣和巖樣時,應注意使用不同的采樣器。如果采取軟土樣,應采用薄壁取土器,如果采取堅硬的土,應該采取單動二重管或雙動二重管取樣器。采取的土樣要保存適當,及時送往測樣,特別是容易飛起的粉塵等。合理劃分土樣和石樣,熟練掌握不同類型的土樣分布情況,例如,膨脹土具有塑性指數高的特點,并且容易發生裂縫,并且在進行壓力(50-100Kpa)固結試驗時,百分表測出的變形量小于相同壓力下的以為變形量。除此之外,還應注意在粉土定名時,既要考慮粒徑大于0.075毫米的顆粒質量低于總質量的百分之五十[3]。也要考慮塑性指數大于百分之十,進而進行準確判斷。
6結束語
綜上所述,巖石基礎地質勘察工作是整個工程建設中較為重要的部分,在施工之前要做好實地勘探工作,收集各種數據資料,進行合理取樣,適當保存,及時送檢。近年來,巖土工程勘察工作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但是仍然存在一定問題,缺乏充足的理論支持,經驗不夠充足。而勘察工作十分重要,方法手段也較為復雜,保證巖石基礎地質資料的有效收集,規范進行施工工作。
參考文獻:
[1]廖斌.巖土工程踏勘中的基礎地質技術應用初探[J].世界有色金屬,2018(1):287~289.
[2]趙釗.基礎地質踏勘技術在巖土工程踏勘過程中的應用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7(22):39~40.
[3]蘇龍.在巖土工程踏勘中水文地質的應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屬,2017(16):273~275.
作者:葉龍貴 單位: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江西總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