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綠色化工技術在化學工程工藝中的體現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面對化學行業中的污染問題,需要發揮綠色化工技術的優勢和作用,推進化學工程工藝的順利開展,切實提升化學行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實現化學產業的綠色節能目標。本文從綠色化工技術基本情況分析入手,重點介紹綠色化工技術的要求和原則,并提出一些綠色化工技術在化學工程工藝中的應用情況,為全面提升化學工程工藝的整體運行水平,促進化工行業的有效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綠色化工技術;化學工程工藝;應用
1前言
環境污染問題逐漸成為影響社會經濟持續健康增長的重要因素,引起社會公眾的關注。積極開展環境保護工作,堅持節能環保的工作理念,將能夠切實推進社會產業的穩定發展,給人們提供更為便利和諧的生活環境,充分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環境。化學工程是眾多行業發展過程中重點采用的工藝手段,對于提升工業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轉型提供重要前提條件。采用現代化的綠色化工技術,將能有效應對化學污染問題的出現,實現這些綠色技術和保護環境的完美融合。
2綠色化工技術基本情況
綠色化工技術,是將節能環保的理念完美融合到化工技術體系之中,充分控制好化工產業的污染程度。切實有效推進化工技術的不斷更新和進步,使其成為當前社會發展中的重要綠色化工技術,其能夠有效使用多種合化學原理和化學工程工藝,促進化學工業過程中多項內容所造成的污染問題得以控制,比如說化工產品、溶劑、化工原材料、化工廢物以及催化劑等方面,減少其對于人們生產生活的危害。綠色化工技術的利用,轉變了原有的化學物質生產利用方式,實現“原材料到產品再到再生原料”的轉變,切實提升了廢物循環利用的總體效果。不斷研究綠色化工技術的過程中,還需要不斷研究新的環保產品,熟練使用化工技術,實現清潔生產的理念得到良好實施。
3綠色化工技術的要求和原則
3.1規范使用原材料
充分發揮綠色化工技術的優勢和作用,最為重要的一點是選擇合適的化學材料,控制好污染源。具體挑選原材料的時候,需要盡可能的保證這些材料的安全和綠色,減少一些污染進一步擴大的情況出現。天然性的綠色材料通常具有一定的環保效果,其在應用過程中會出現較少的污染。在使用原材料的時候,還需要控制好原材料的使用數量,結合工業生產過程中的具體環節需求,選擇適量的原材料[1]。
3.2合理選擇綠色化學催化劑
化學工藝進行過程中,加快化學反應的產生速率,需要發揮催化劑的作用,促進化學工藝生產的速度不斷加快。以往化學工藝生產環節中,很多催化劑的使用會產生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并且還會容易催生一些有害廢棄物,影響到自然環境。在綠色化工技術的作用下,積極推進無害化的催化劑,推進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選擇合理的綠色化學催化劑,積極推進化學工業的持續穩定開展,將能取得良好效果。
3.3切實提升綠色催化劑的效率
使用催化劑的重要目的,就是為了不斷推進化學反應速率不斷加快,增加分子的熱運動活動順利開展。加大化學催化劑的研究力度,盡可能的提升化學催化劑的總體應用效果,增強其安全綠色效果,并且為化學工業的持續開展環節提供重要前提條件[2]。
4綠色化工技術在化學工程工藝中的應用
化學工程和工藝活動實際進行過程中,需要積極采用科學合理的綠色化工技術,強化各個環節的應用效果,在保證和提升化學工業生產效率的同時,也增強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效果,給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重要的工業支持,同時起到保護自然環境的良好表率。發揮綠色化工技術在化學工程工藝的的應用效果,需要發揮這類技術的應用優勢,結合化學工程各個環節的實際開展情況,促進化學工程工藝的整體水平不斷提升。
4.1應用清潔生產技術
工業生產環節中涉及到較多方面的內容,想要保證各個環節的總體施工效果,需要積極發揮綠色化工技術的優勢和作用,提升化學工業的整體清潔性和安全性。綠色化工技術的應用,需要將清潔作為重要的化學生產目標。現階段,清潔生產技術已經逐漸應用在了冶金和海水淡化等多個領域之中,其應用過程中,將會產生少量的有害物質,從而保證廢棄物和污染物的含量能夠控制在正常的范圍之中。當前水資源的浪費現象越來越明顯,需要積極采用先進有效的處理技術,提升水資源的總體利用效果,其中可以通過利用海水淡化,從而給社會生產生活提供更為充分的水資源保障[3]。海水淡化工作,在海水附近使用清潔性的、可行性的化學方式進行過濾和提取,實現淡水產品的生產工作。豐富的海水能夠為實現海水淡化提供充分的前提和基礎,具體開展海水淡化工作,更需要強化其整體的過濾效果,對于清潔性的生產技術更提出了較高要求。傳統的阻垢劑配方之中,主要是使用了羥基乙叉二膦酸、聚丙烯酸以及水解聚馬來酸酐等方面成分,想要在此基礎上提升阻垢劑的高效性、低磷性,需要注重引入端羧基超支化聚酯,提升阻垢劑在實際海水淡化過程中的應用效果。研制出低磷復配阻垢劑之后,需要對其進行準確客觀的評價和分析,判斷出其實際的阻垢性能是否發揮有效作用,這其中采用靜態阻垢實驗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時還需要發揮XRD和SEM的作用,重點考察復配阻垢劑在結垢形貌和晶體結垢的影響[4]。
4.2開發利用生物技術
現代科學技術的持續更新和進步,為生物技術的研發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條件,促進生物技術能夠良好服務于現實社會,推進化學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生物技術主要是廣泛應用一些細胞、微生物和酶之類的物質,滿足生物化工和化學仿生學的要求,而膜化學和酶技術的應用程度最高。通過生物技術,將能夠促進資源的循環利用效果不斷提升,使其能夠轉化為實際化學生產活動中的一些有效物質,最大限度的提升化學物質的資源利用效率。生物技術中涉及到較多方面的內容,生物酶技術能夠發揮一定的催化劑作用,在化學物質體內實現良好的催化效果,其本身的高效性和轉移性,能夠為各類生物化工的融合工作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膜化學技術是化學仿生學中的重要內容,其是能在多種化學環節中使用的生物技術[5]。反復利用再生物質,融合為化學品,是生物技術在當前綠色化學工藝之中的重要體現。開展綠色化學工程,采用綠色化學工藝的過程中,需要積極制作預備丙烯酰胺,盡可能的選擇大自然中的酶替代以往常用的丙烯腈,這樣將能夠促進丙烯酰胺催化融合之后,促進能源資源的大幅度消耗得以有效控制,從而良好的保證環境質量。具體應用生物技術中的酶物質,主要是提取前期動植物的有機化合物,對于以往通過石油和煤炭原料的提取,具有更為積極的應用效果。通過良好使用大自然酶和工業酶,可以發現自然物質中的酶,不會對于環境產生污染,其使用溫和的反應條件,產物的性質也更好,積極使用自然界中的酶,將能夠促進化學工業生產活動的順利開展[6]。
4.3研發環境友好型產品
環境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人們生產生活的實際開展情況。社會生產力的持續提升,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人們在保護環境的觀念方面逐漸增強,需要積極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和手段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實施效果。社會公眾在環境方面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積極推進環境友好型產品的研發工作,這主要是從環境污染問題出發,研究無污染產品的應用效果,其多是在整個生命周圍都對環境系統具有良好意義的產品。常見的環境友好型產品主要是包含了綠色節能設備、無污染建筑材料以及低毒涂料等方面,這些產品的生產制造過程中,都積極采用了綠色化工技術,能夠有效降低能耗,實現節約資源的目標[7]。
4.4優化和改善化工流程
化工行業各項生產加工環節實際進行過程中,充分有效發揮綠色化工技術的優勢和作用,不斷優化和改善化工流程,將能夠切實推進化工加工產業的整體水平,實現綠色節能目標。首先,需要優化化工企業供熱體系。單線的供熱方法,在化工企業長期存在,其主要是依靠著一套裝置全面供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反映的熱量需求,但是需要注意到的是,其中存在著一些不需要太多熱量的設備,容易出現較多熱量浪費的問題。對此,需要從化學反應具體的熱量需求出發,通過使用一些聯合加熱設備,實現削減廢熱的目標。其次,可以廣泛應用變頻電動機。使用變頻電動機,能夠從化學反應最大需求出發,開展節能操作,減少電動機驅動開機的時間,有效節約能源[8]。
5結束語
化工行業是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點產業之一,但是其同時也是制造環境污染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對其進行充分有效的控制,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和手段加以管理,增強化工行業的綠色環保效果。將綠色化工技術積極應用在化學工程工藝之中,將能夠推進化學工程的順利開展。綠色化工技術在化學工程工藝中的應用,主要是表現在了應用清潔生產技術,開發利用生物技術,研發環境友好型產品,以及優化和改善化工流程方面。綠色化工技術的良好應用,將能夠推進化工行業各個加工環節的有序開展,更為充分的提升綠色化工行業的整體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井博勛,莒菲.淺議綠色化工技術在化學工程工藝中的應用[J].天津化工,2015,29(3):10-11.
[2]任學洪.淺議綠色化工技術在化學工程工藝中的應用[J].科學中國人,2016(35):125-126.
[3]王軍鋒,高江.淺議綠色化工技術在化學工程工藝中的應用[J].大科技,2016(3):258-259.
[4]周遠超.淺議綠色化工技術在化學工程工藝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27):108-109.
[5]樊芳明,鄒義龍.探究化學工程工藝中的綠色化工技術要點[J].商品與質量,2016(46):36-37.
[6]鄭倫.化學工程工藝中綠色化工技術應用的幾點探究[J],中國科技投資,2017(23):312-313.
[7]王媛媛,佘祿釗.化學工程工藝中綠色化工技術應用的幾點探討[J].裝飾裝修天地,2016(8):15-16.
[8]陳可濤,盧善撐.化學工程工藝中綠色化工技術的開發與應用[J].化工管理,2018(7):81.
作者:李文 單位:山西大同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