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高速公路橋梁設計體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以寧夏S305線黑城至海原段公路、G344線青石嘴至涇源段公路等高速公路橋梁設計工程為例,分析了寧夏地區高速公路橋梁設計的主要事項,并闡述了設計體會。
關鍵詞:寧夏;高速公路;橋梁設計
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以及“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工作的啟動,經濟社會的發展對寧夏地區交通基礎設施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S305線黑城至海原段公路、G344線青石嘴至涇源段公路、G309線固原至西吉公路等高速公路均已通車運行,標志著寧夏高速公路建設趨于完善,實現了縣縣通高速的目標。文中結合以上項目設計經歷,分析贅述了寧夏地區高速公路橋梁設計體會。
1橋梁總體設計原則
(1)橋梁設計按照安全、耐久、適用、環保、經濟和美觀的原則。一般大、中、小橋橋位平面線形服從路線總體布設需要,既要滿足路線線形要求,控制工程造價,還要重視橋體美觀,與周圍環境協調。(2)跨越排灌河流、溝渠的橋梁,做到滿足河流順暢排、灌需要,當橋梁與水流方向斜交且水中設墩時,適當加大橋梁跨徑,以滿足排洪要求。具有排洪功能的河流,防汛通道可改移至大堤以外,以降低縱斷面,減短橋長。(3)對于跨越匯水沖溝的橋梁,橋梁長度由設計水位、設計洪峰流量和臺后填土高度綜合確定。(4)通過對橋梁方案和高填土方案的技術經濟比較,路橋分界高度原則上控制在8.0m左右,部分橋梁根據橋臺處地形,充分考慮橋臺穩定性,高度小于8m或者橋臺放置路基挖方段;支線上跨橋、匝道橋及地質條件較好的地段路橋分界高度可適當提高。(5)對于道路交叉橋梁,要充分考慮被交叉道路等級、使用功能公路以及遠景發展規劃。交叉橋梁可按照主線上跨或主線下穿兩種形式,需根據橋梁所處地形、地物、周圍環境等因素選擇合理的交叉型式。(6)若路線順沿河溝走向布設,為了加強道路整體穩定性以及確保河溝流水通暢,需要設置順水橋梁。(7)橋梁布置應盡量減少結構型式和跨徑種類,以方便標準化施工,縮短施工周期,降低工程造價。(8)跨越人工溝渠的橋梁以不打亂現有排灌系統為原則,必要時合理合并??缭椒侨斯锨臉蛄喊凑盏匦?、排水、匯水面積等因素設置。橋梁的設置盡可能考慮兩側通行條件的需要,盡可能做到一橋多用。
2橋梁布孔原則
(1)橋梁布孔應滿足通行和泄洪的要求。對于有泄洪功能的河流,應征求水利部門的意見。(2)對于跨越道路的橋梁,需明確道路等級、遠期規劃、日常行駛交通量、道路使用功能等,并積極聽取當地政府及交管部門的意見或建議,以確定橋梁孔徑和橋下凈高。其中,跨越國家干線公路、高速公路的橋梁,其跨越凈空滿足規劃斷面要求;對于跨越四車道高速公路且沒有拓寬規劃的橋梁,橋跨原則上按六車道凈寬預留。(3)跨越深溝的橋梁,當橋梁墩身較高時,考慮高跨比例及上下部結構造價,一般選用較大跨徑的橋梁,以減少橋墩數量并達到協調美觀的效果。(4)跨越排灌溝渠的橋梁,根據溝渠斷面尺寸、使用功能、設計水位等資料,孔跨布設需滿足溝渠輸水要求,并將設計方案上報水利主管部門審查。
3橋型結構的選擇
(1)橋梁結構型式的選擇按照安全、耐久、經濟、美觀的原則,結合路線線形、地形地質、材料來源、周圍環境等條件綜合考慮。(2)根據交通運輸部及自治區交通運輸廳下發相關技術文件要求,為了便于施工、控制造價及后期運營養護,橋梁設計中應盡量成熟化、標準化結構。(3)根據寧夏已建和在建工程項目的設計和施工經驗,當跨徑L<20m時,采用先簡支后橋面連續空心板(后張空心板);當跨徑20m≤L≤40m時,采用先簡支后結構連續(裝配式連續T梁或箱梁)。(4)互通區內橋梁,從結構美觀和外型尺寸統一的角度出發,當曲線半徑較小時宜采用現澆連續箱梁。
4橋梁上部結構的選擇
(1)為節省投資和便于橋梁施工的裝配化、標準化,根據路線所處地形地質條件,橋梁形式一般采用《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規定的橋涵標準化跨徑,互通內橋梁及其他特殊橋梁可采用非標準化跨徑。(2)原則上,墩高H≥30m時,特大、大橋上部結構宜采用跨徑40m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T梁方案;墩高30m>H>12m時,大、中橋上部結構宜采用跨徑30m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T梁方案;墩高H≤12m時,大、中橋上部結構宜采用20m跨徑預應力混凝土T梁。(3)小橋及跨越縣道、鄉道的通道橋一般采用13m和16m跨徑的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
5橋梁下部結構及基礎的選擇
(1)原則上,當墩高H≥25m時,宜采用薄壁墩或空心墩;當墩高H<25m時宜采用柱式橋墩。(2)橋臺形式根據臺后填土高度確定,當填土高度≥5m時宜采用肋板式橋臺,當填土高度<5m時宜采用柱式橋臺。(3)根據沿線地層地質條件,墩臺基礎優先采用鉆孔樁基礎。地質較好時,可考慮采用擴大基礎。
6橋梁抗震設計
根據《中國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區劃圖》,寧夏地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0.4g,因此橋梁應盡量選用結構連續的上部結構,并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為保證橋梁結構達到“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設防目標,可采取以下抗震設防措施:(1)使用防落梁裝置。在非連續墩的梁與梁之間、梁與橋臺之間增設防落梁裝置,限制梁間產生過大的相對位移,防止落梁。(2)加裝橡膠塊。在非連續墩的梁與梁之間和梁與橋臺之間粘貼橡膠墊塊,以緩和地震發生時的沖擊作用。(3)所有橋梁均設置抗震擋塊或抗震錨栓。在現澆箱梁橫梁底面設置擋塊,嵌入墩柱內(外)側,防止落梁。(4)加大橋墩蓋梁尺寸。簡支梁梁端距墩臺邊緣距離滿足規范要求。(5)橋墩設置橫向聯結結構,高度大于7m的柱式橋墩設置柱頂橫系梁。(6)加強墩柱、樁基塑性區的箍筋配置。墩柱潛在塑性鉸區域應設箍筋加密段,箍筋加密段長度、箍筋間距、箍筋直徑、箍筋配筋率等按《公路橋梁抗震設計細則》JTG/TB02-01-2008第8節延性構造細節設計執行。針對抗震設防8度區,還應加強抗震設防設計和計算,并做到以下幾條:(1)按反應譜法計算外力,按靜力學法對墩臺身進行縱、橫向的強度、變形驗算;(2)對能力保護構件(橋墩抗剪、基礎強度、支座水平位移)進行驗算;(3)橋梁應盡量減少聯長;(4)墩柱宜作為延性構造構件設計,其抗剪強度宜按能力保護原則設計;(5)墩柱底部區域及端部區域為塑性鉸區域,應具有足夠的塑性變形能力;(6)加強鋼筋構造細節設計。
7橋梁耐久性設計
提高橋梁耐久性、防止鋼筋銹蝕的主要設計及措施如下:(1)嚴格按交通部頒《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JTG3362—2018)9.1.1條執行,按照項目所處的環境類別,確定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用量、強度等級、氯離子含量和堿含量滿足設計規范的基本要求。(2)使鋼筋具有足夠的保護層厚度。當地下水具有腐蝕性時,需根據水質分析報告,對樁基、承臺、系梁等埋入地下的結構增加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提高鋼筋抗銹蝕能力,延長結構的使用壽命。(3)混凝土最低強度等級采用C30,如遇腐蝕性水土,應根據腐蝕性強弱程度,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混凝土或抗硫酸鹽水泥混凝土,并提高混凝土的強度等級。(4)若要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則必須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致使混凝土不出現有害裂縫,保證施工質量,從而能夠抵抗水分和侵蝕性介質的滲入。(5)加大結構尺寸,提高橋梁耐久性;增加普通鋼筋用量,提高橋梁抗裂能力。(6)加強橋梁防排水設計,保證橋面鋪裝耐久性,在橋面現澆混凝土和瀝青混合料之間設置防水層,同時排出橋面下滲水。(7)按《公路工程混凝土結構防腐蝕技術規范》JTG/TB07-01-2006要求,選用合適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和配合比,提高混凝土材料本身的耐久性。(8)增加支座支承總高度,方便支座的檢修、更換。
8設計體會
結合多個工程項目的特點,在總結寧夏公路工程建設中的經驗教訓基礎上,著重分析改進教訓、吸收成功的經驗,強調深化細化設計,以進一步降低工程規模,提高工程質量。本次對寧夏公路橋梁設計過程中的原則問題進行了總結,以供同行在設計工作中參考。
參考文獻
[1]JTGD60—2015,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S].
[2]JTG/TB02-01-2008,公路橋梁抗震設計細則[S].
[3]JTG3362—2018,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S].
作者:蔣勇 單位:寧夏公路勘察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