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業工程行業的發展論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9世紀末至20世紀30年代初期是工業工程的第一發展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標志是勞動專業化分工、實踐研究、動作研究、標準化等方法的出現。主要成就是在制造業中應用動作研究和時間研究等科學管理方法,提高工人作業效率。特點是:研究范圍小、研究對象具體化。
20世紀30年代初期至20世紀40年代中期被稱作工業工程的成長階段。最終創造并建立了一系列工業工程的原理與方法。與此同時,美國高校開始設立工業工程的專業與系,工業工程師由此誕生。20世紀40年代中期到20世紀70年代末為工業工程的成熟階段。美國工業工程師學會于本時期內首次正式精確定義該學科。工業工程逐漸被世界的其他國家引進和發展,從歐美走向了世界,為多數國家的經濟產業騰飛奠定了基礎,提供了保障。20世紀70年代末直至現在是工業工程學科的拓展創新階段。各項科技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及當今社會經濟形式的復雜使得工業工程的研究領域更加廣泛。但同時,工業工程又發展出更多新的技術和手段,使得工業工程學科成為當今最富創造力的學科之一。
一、從中國角度看工業工程發展和應用
雖然工業工程在經濟和工業較發達國家經歷了相當長的發展歷史,然而在我國,半個世紀以來計劃經濟體制以及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度下的企業發展和競爭一直是在追求產品與服務數量,因而對效益和效率從未產生迫切需求,使得工業工程學科沒有得到積極的推廣。20世紀60年代至20世紀80年代,工業工程學科為國人鮮少涉及,但我國已經在工業工程學科上初具規模,已產生了一些工業工程應用實例。有關學術觀點認為,在中國,主要有兩類企業應用工業工程較為廣泛,一是外資、合資企業,二是內資企業。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持續,很多內地企業也逐漸開始將注意力由充足的勞動力資源轉移到如何使用最少的成本的同時最大限度的提高企業產出效率,達到一定程度上的“低成本,高收益”。進而,工業工程領域的大部分專業思想和理論在內地企業開始略施拳腳。此后,工業工程在提高企業競爭力方面發揮著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
20世紀80年代后,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后,工業工程的學科優勢在工業部門首先顯現出來,并對工業部門及產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積極影響。工業工程學科在我國開始進入初步發展階段。20世紀90年代至今是工業工程在我國發展的進步階段。我國的很多企業在這一階段普遍面臨直接介入國際市場競爭的挑戰。綜上,工業工程學科在我國現階段的發展程度仍然處于起步時期,而且再日后的經濟建設和產業建設等方面將發揮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世界背景下,在經濟全球化與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大趨勢下,現代工業工程行業主要面臨著包括擴展未來工業工程學術空間、重新定位工業工程、大型組織變換建模、加大工業工程師專業教育水平等一系列挑戰。雖然工業工程行業在我國發展的速度較快,取得的進步也較大,但確實還存在著管理層次繁多、職責不夠明確、信息量滯后、管理較粗放、過程待優化、集成功能弱等問題。
隨著我國制造業的發展與改革創新,提高企業生產率,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成為了我國大部分企業的主要發展思路與經營方式。由此可得,工業工程學科將會越來越受到國內各大高校的重視與著重培養,而工業工程行業在我國企業中的推廣也將逐漸擴大和深入。在未來,工業工程將成為企業蓬勃發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在這樣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全面推行工業工程勢在必行。工業工程將在今后的發展道路上對推進我國經濟、工業產業發展以及加強我國現代化建設等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者:郭悅單位:吉林大學機械學院工業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