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甘蔗全膜覆蓋栽培技術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甘蔗糖業雜志》2016年第5期
摘要:
甘蔗生長周期長,傳統的甘蔗栽培技術勞動力投入大,難以滿足現階段的需求。為了提高蔗農的積極性,從2014年開始在翁源蔗區推廣甘蔗除草地膜全膜覆蓋輕簡栽培技術。連續2年的田間試驗表明:甘蔗除草地膜全田覆蓋較不蓋膜處理,產量分別增加28.99%和34.66%,糖分分別增加0.77%和0.94%(絕對值),綜合經濟效益顯著。
關鍵詞:
甘蔗;除草地膜;全膜覆蓋;經濟效益
0引言
甘蔗是我國重要的糖料作物,其產糖量占全國總量的90%以上[1-2]。翁源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0.4℃,降雨量1778mL,適宜甘蔗生長,是粵北地區重要的糖料生產基地。甘蔗產業作為翁源縣的傳統產業,是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主要手段。近年來,隨著廣東省產業結構調整以及農民經濟意識的增強,甘蔗的種植面積不斷萎縮,嚴重影響了蔗糖產業的發展,如何提高甘蔗單產從而保證甘蔗產業的良性發展是當前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種植甘蔗的經濟效益比較低,蔗區一般集中在土壤肥力差的山坡地。甘蔗地膜覆蓋栽培技術作為現代農業的重要手段,具有良好的增溫保墑效果,可以有效提高甘蔗的產量和糖分,目前已在各大蔗區廣泛應用[3-4]。但是普通地膜覆蓋后,膜下滋生大量雜草,不及時防除會造成雜草與甘蔗爭光搶肥,嚴重影響甘蔗生長[5-8]。目前,對蔗田雜草的防治仍以化學方法為主,但是使用普通地膜覆膜前要人工噴施除草劑,不僅耗費人力而且除草效果難以保證[9]。本文對甘蔗除草地膜全膜覆蓋輕簡栽培技術在翁源縣蔗區的試驗效果進行總結,以期為該技術在粵北地區的推廣提供試驗依據,為廣東省甘蔗產業的發展提供新的技術支撐。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試驗地位于廣東省韶關市翁源縣周陂鎮羅屋村,山坡地,肥力中等,新植蔗一年。供試甘蔗品種為ROC22。甘蔗除草地膜,寬150cm,厚0.008mm(廣州市施威特經濟技術開發公司);復合肥(N∶P2O5∶K2O=15∶15∶15)由住商肥料有限公司提供,用量1500kg/hm2;福戈由先正達有限公司提供,用量600g/hm2。
1.2試驗方法
試驗以應用推廣為主,故試驗地僅設全膜覆蓋和不蓋膜2個處理,每個處理重復3次,小區面積200m2。甘蔗行距120cm,每小區種植4行。2014年田間宿根試驗于2月15日進行,覆膜后2個月調查甘蔗除草膜對蔗田雜草的株防效和鮮重防效,2015年1月17日收獲測產。試驗地各處理所需肥料、農藥均在覆膜前一次性施用,中后期不做任何中耕管理,直至甘蔗收獲。2015年田間宿根試驗在同一試驗地進行,2月6日破壟松蔸進行全田覆膜,4月8日調查雜草株防效和鮮重防效,12月3日測產。肥料、農藥施用量和使用方法與2014年保持相同。
1.3調查方法
在甘蔗收獲期每個小區選取代表性的植株測量莖長、莖徑等相關農藝性狀。每個小區實際測產,折算公頃產量。每小區隨機取6條甘蔗,進行糖分分析[10]。每小區選取有代表性的3個點,每個點0.25m2,然后調查各樣點內主要雜草的株數,并稱量鮮重。
2結果與分析
2.1全膜覆蓋處理對甘蔗生長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甘蔗除草地膜全膜覆蓋條件下,甘蔗的株高、莖徑和有效莖數均高于不蓋膜處理。其中,2014年,甘蔗株高較不蓋膜處理高出9.8個百分點;2015年,全膜覆蓋處理較不蓋膜處理有效莖數增加28.9%。由表2可知,采用甘蔗除草地膜進行全田覆蓋,甘蔗產量和糖分均高于不蓋膜處理。其中2014年,全膜覆蓋條件下甘蔗實收產量比不蓋膜處理增加28.99%;2015年,全膜覆蓋處理比不蓋膜處理甘蔗產量增加23863.5kg/hm2;2015年各處理的蔗糖分均低于2014年,主要是因為2015年試驗地降雨量較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蔗糖分的積累。由表3可知,甘蔗除草地膜全膜覆蓋對蔗田雜草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覆膜后2個月調查對膜下雜草的株防效均在92%以上,鮮重防效也達到87%以上。全田覆膜的螟害發生率比不蓋膜處理低10%(絕對值)左右。
2.2全膜覆蓋處理的投入產出分析
從表4可以看出,采用甘蔗除草地膜進行全田覆蓋,只增加了前期的地膜投入和蓋膜的人工費用,但是全膜覆蓋栽培技術可以免去甘蔗生長中后期的噴施除草劑和殺蟲劑、追肥和培土等中耕管理環節,所以整個生長期來看,全膜覆蓋較不蓋膜處理減少了甘蔗的種植成本。
3結論與討論
連續2年的田間試驗表明,采用甘蔗除草地膜進行全田覆蓋可有效提高甘蔗產量和糖分,2014和2015年增產幅度分別達到28.99%和34.66%,糖分分別增加0.77%和0.94%(絕對值),2015年翁源地區雨水充沛,降水量較2014年明顯增加,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蔗糖分的積累,所以2015年試驗區蔗糖分整體低于2014年,但是充足的含水量也為甘蔗的高產提供了必要的條件。甘蔗除草地膜全膜覆蓋輕簡栽培技術不僅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地膜的增溫、保水功能,促使甘蔗早發芽,延長甘蔗的有效生長期,激發甘蔗的增產潛力,實現高產、穩產,而且由于地膜中加入了化學除草劑可對膜下雜草起到非常好的防控效果。全田覆膜,地膜的屏障作用使得土壤與近地面空氣完全隔絕,有效降低了膜下與外界環境中蔗田害蟲的交配機率,達到降低蟲口密度的效果,減少農藥的使用量,為甘蔗地害蟲的綠色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全膜覆蓋后在膜下形成一個特殊的微環境,高溫高濕的條件使膜下微生物的活動更加活躍,從而加速土壤有機物的分解,為甘蔗生長提供大量的營養元素,促進甘蔗的生長發育。全膜覆蓋輕簡栽培技術由于實施全田覆蓋,后期無法進行除草和追肥,所以必須使用甘蔗專用除草地膜和緩控釋肥,減少蔗田雜草對甘蔗生長的影響,保證甘蔗生長中后期對養分的需求。甘蔗除草地膜全膜覆蓋輕簡栽培技術簡化了甘蔗的栽培過程,不僅節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實現了甘蔗種植的輕簡化栽培,有效緩解農村勞動力緊張的局面,而且實現了甘蔗的高產,綜合經濟效益顯著,是一種符合現代農業發展需求的新技術,對促進甘蔗產業的良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楊文亭,李志賢,馮元嬌,等.甘蔗-大豆間作對大豆鮮莢產量和農藝性狀的影響[J].生態學雜志,2012,31(3):577-582.
[2]李秀平,李穆,年海,等.甘蔗/大豆間作對甘蔗和大豆產量與品質的影響[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12,43(7):42-46.
[3]蔣云鵬.秸稈覆蓋和免耕對玉米生長與土壤環境的影響[J].農技服務,2008,25(8):42.
[4]劉超,汪有科,湛景武,等.秸稈覆蓋量對夏玉米產量影響的試驗研究[J].灌溉排水學報,2008,27(4):64-66.
[5]陳明周,黃瑤珠、楊友軍.關于甘蔗地膜覆蓋存在問題的探討[J].甘蔗糖業,2012(3):44-46.
[6]韋橋現,廖世純,林鍵乾.80%莠滅凈防除蔗田雜草藥效評價[J].廣西農業科學,2006,37(5):548-550.
[7]黃鍵君.幾種常用化學除草劑防除蔗地雜草試驗[J].廣西植保,2007,20(4):16-18.
[8]覃建林,龍麗萍,梁衛忠,等.13種出錯及對甘蔗田惡性雜草香附子的防除效果試驗及評價[J].廣西農業科學,2005,36(4):359-362.
[9]楊友軍,高旭華,黃瑤珠,等.甘蔗除草地膜全膜覆蓋輕簡栽培技術[J].甘蔗糖業,2016(2):41-43.
[10]李文鳳,范源洪,陳學寬,等.甘蔗糖分的快速測定方法[J].中國糖料,2009(2):14-15.
作者:高旭華 楊友軍 黃瑤珠 馬兆洤 單位:廣東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廣州甘蔗糖業研究所)廣東省改良與生物煉制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