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化工原理教學效果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化工機械》2016年第6期
摘要:介紹了《化工原理》教學的現狀,提出了提高《化工原理》教學效果的有效探索—多樣性寫作。從學生對多樣性寫作的認識、培養用公式解決問題的習慣、教師布置多樣性寫作練習的模式等方面闡述了保證多樣性寫作有效實施、提高學生課程學習效果的多種舉措。通過教學改革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理論教學活動中,增強學生學好化工專業知識的信心,化工原理教學改革取得了預期的目的。
關鍵詞:化工原理;教學效果;多樣性
寫作化工原理是化學工程與工藝、環境工程以及生物化工等大化類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在學生從基礎課程學習到專業課程學習過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其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歷來是各大專院校化工專業教改工作的重要內容。
1《化工原理》教學的現狀
化工原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課程涉及的單元操作很多,每一個單元操作又包含大量的方程、公式和圖表。大量的知識點需要理解、記憶并和實際過程相結合。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學生初學化工原理時,或多或少都會有一種不得要領,甚至被繁雜公式淹沒的感覺,覺得這門課程很難,逐漸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大膽提出問題、增強課程學習的主動性并最終提高學習效果成為從事《化工原理》教學的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長期以來,筆者一直致力于探索將多樣性寫作活動和批判性思維結合到《化工原理》教學中的方式和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化工原理課程學習中,真正從理論學習中受益,使理論教學落到實處。
2多樣性寫作的定義
歐美國家于上個世紀末將“多樣性寫作”貫穿到高校所有學科教學中,以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多樣性寫作不是語文課中的“作文”,而是從寫幾行(如授課結束時,教師要求學生寫出感到困惑的問題或概念)到一頁(如預習教材內容,寫出已經領會的東西、難于理解的知識點及最需要老師解釋的東西)到幾十頁(如學期論文)等各式各樣的寫作活動。“多樣性寫作”的目的不是提高寫作水平,而是培養學生對學科問題進行批判性思維、分析和辯論的能力,深受歐美廣大師生好評。
3多樣性寫作在《化工原理》雙語課程中的探索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采取了多種開展“多樣性寫作”的措施,逐漸獲得了學生的認可,達到了教與學的雙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1學生對多樣性寫作的認識
在課程中開展多樣性寫作,學生勢必要完成更多的書面作業,這樣就會犧牲一定的業余時間。所以,起初部分學生會認為:這么做簡直是“無用功”,對這項工作有抵觸情緒,但迫于任務才無奈將其完成……在總結知識點的過程中,學生逐漸發現教材的利用率提高了,原來完全不懂,或一知半解,根本不成體系的許多知識點在總結完成后變得脈絡清晰起來。不僅如此,學生還發現了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雖然上課時老師也會提及,但是通過自己努力得來的結論印象更深刻。通過多樣性寫作,學生自己對本門課程的把握更加準確,并能知道怎樣用學到的知識指導實際生產過程。以化工原理作為考研科目的學生逐年增加,考研錄取率也逐年上升。
3.2培養用公式解決問題的習慣
《化工原理》是一門和工程實際結合非常緊密的課程,教材中有大量的公式、定理。由于長期的填鴨式應試教育學習習慣,學生往往只對“結果”和“成績”過分重視,他們機械地記憶課本上的定義、公式、定理,甚至有些公式在印刷上有明顯錯誤時還全盤接受。絲毫沒有進行質疑的跡象,學生久而久之就變成了背誦的機器人。為了改變這種不求甚解的現狀,筆者在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針對具體問題利用所學理論知識提出全面解決方案的能力。學生剛開始接觸實際操作性問題時,往往手足無措,即使部分學生能提出一兩條措施,但通常都不全面,工程實施起來存在困難。如何讓書本上的公式、定理活過來,使其在分析實際問題中發揮作用,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開放學生的思維成為研究的重點。
筆者在布置寫作任務時會有意識地設計一些與實際關系緊密的問題,先做適度引導,然后再要求學生課后利用所學公式、定理分析最終實現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例如:離心泵的安裝過程需要避免氣蝕,那么如何有效地避免氣蝕呢?如果拋開公式,學生所提出的措施就會很分散,不是很全面。但如果把允許安裝高度公式(Hg=p0-pvρg-NPSHR-Hf,0-1)擺出來,大家就會知道,避免氣蝕發生的最好辦法就是設法提高允許安裝高度Hg。增大Hg的的方法是增大液源的壓力p0、降低流體在工作溫度下的飽和蒸汽壓pv、減小吸入管路的能量損失Hf,0-1等。教師可以接著問:“如何降低飽和蒸汽壓?如何增大液源壓力,以及怎樣降低吸入管路能量損失?工業上最容易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學生就會積極參與討論,得出各種切實可行的方案。最后引導學生得出“在不同的工作條件下,主要措施會有所不同”的結論,教會學生不能教條地研究問題,要養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能力。
3.3用短小的寫作練習代替章節總結多樣性
寫作的方式很多。改革之初,筆者要求學生書寫章節總結。章節總結進行了一個學期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同樣也存在問題:(1)總結須在一章結束后才能進行,且每次書寫的內容非常多。時間久了,學生的懶惰思想就會滋生,敷衍了事、隨便交差的現象亦會出現;(2)很多學生總結寫得很好,但是對很多重要細節理解的還不夠深刻。比如:學生都知道用轉速調節流量比較經濟實惠,卻不知道這樣做的利弊是什么,什么時候采用該法更合適。即使上課時老師強調過、分析過,但是如果沒有及時進行歸納總結,這部分知識點很快就被遺忘,進而淹沒在長篇總結中成為盲點。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筆者認真分析各個單元操作,將每一單元操作的重點、難點內容拆分為若干個小問題,然后將這些小問題隨堂發放給學生,讓學生的寫作由易到難,由短到長。引導學生圍繞著一個個小知識點進行具體論述。用短小的寫作練習代替冗長的章節總結能使學生克服畏難情緒,讓他們有針對性地去探詢這些細節,強迫他們去辯證思考。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變得更加全面,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3.4鼓勵個性化寫作課題組最初布置得多樣性
寫作題目是整齊劃一的,即每個學生的題目都是一樣的,這樣就不可避免會出現抄襲現象,寫作任務流于形式,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為了使每個學生都能從多樣性寫作中真正受益,課題組實行小組學習,每組不超過兩人,鼓勵他們圍繞所學知識尋找一個切入點,作為研究的目標,題目可以自擬,也可由老師提供。題目不在于大,要求學生自己查資料,展現自己的idea。鼓勵學生編程,或設計實驗過程,并制作成PPT,讓學生走上講臺對自己的研究內容進行講解,展現自己的風采。這樣做還收到了另外一個效果———克服了中國學生不習慣展示自己,不習慣表達自己的觀點的狀況,使學生克服心理障礙,開放自己的心態,積極地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
3.5提供總結范文
Summary沒有固定的格式,也沒有規定的篇幅。筆者批改學生交上來的總結時發現:部分學生不知道怎么寫,他們只是簡單地抄寫每一節課的公式,公式推導,或一段英文,不管有用的還是沒用的,林林總總寫了一大堆,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為了使學生明白寫總結的目的不是抄書,而是為了讓他們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審視整個章節,自己獨立發現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從而弄清楚解決相應的工程問題的步驟、方法和注意事項,加深理解,提高自己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筆者自己寫范文,向學生展示如何用英文圍繞一個具體的生產任務將該章節中的所有知識點串聯到一起的方法。有了教師的示范,學生今后的總結就有了大致的方向,他們再也不會忙著抄寫大篇幅的課文,而是先有意識地看書,待熟悉課程內容后再進行自主寫作。學生寫作的條理更清晰,速度更快,效果更理想。
4結語
知道某個知識點和用它來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完全是兩碼事。學生可能已經會用所學公式做作業了,但是卻從來沒有徹底明白這樣做的目的所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盡力避免向學生一點一點地灌輸什么事實,相反,鼓勵他們獨立思考才是正道。獨立思考的過程中需要解決一些問題,這有助于真正理解某個概念。這種思維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鼓勵他們更加深入地鉆研,從而使他們永遠都對一切充滿好奇。多樣性寫作就是促使學生獨立思考的一種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賴慶柯.淺灘如何提高化工原理的教學質量[J].廣東化工,2006,33(3):78-80.
[2]夏清,陳常貴.化工原理.2版[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11:1-2.
[3]約翰•賓.研究性學習[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1-12.
作者:劉祥麗 單位:九江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