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路設計應考慮的交通安全因素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經濟發展中,交通一直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公路交通的發展,對于經濟建設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隨著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它的重要性也愈發地凸顯出來。雖然我國對公路交通的建設投入逐年增加,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導致部分地段公路設計不合理,從而導致了交通擁擠嚴重,交通事故頻發,交通事故死亡率逐年上漲等一系列讓公眾擔憂的情況發生。在建設公路交通的過程中,公路設計可以說是最主要的部分,設計人員必須充分考慮影響公路安全的各種因素,利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其進行整體設計,以確保公路交通的安全性。
一、公路設計中影響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
1.平面線形的影響在公路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公路所在地的地質及水文情況和環境、景觀等因素間的協調問題,確保線形的均衡性與連續性,從而符合駕駛員的視覺及駕駛習慣的要求,預防并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因此,在公路平面線形設計時,要嚴格參照國家行業標準及規范,例如順著地形的平滑線修筑的公路要以直線為主,填挖的公路要美觀,但要盡量避免對生態環境帶來破壞;由于實際行車速度可能高于設計車速,連接長直線或線形較好的曲線段不可采取最小圓曲線半徑,防止車輛轉彎時的失控性及突然性的風險;在碰到設計地形由好向壞的情況過渡時,要注意曲線技術指標的過渡,來防止路段的突然變化。
2.縱斷面線形的影響公路設計過程中,設計縱斷面會影響視距的設計,也會影響車輛動力性能的發揮。從眾多的交通事故中可以發現,大縱坡和長縱坡是事故頻發的地段,究其原因,由于不同車輛的動力性能存在較大的差異,那么動力性能較差的車輛如載重大的貨車或者功率小的汽車遇到大的或者長的縱坡,行駛速度就會變得緩慢,從而影響了后方的車輛,導致超車的現象頻繁發生,同時,在這樣的長下坡地段,連續地剎車使得制動性能減弱,均容易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因此,在進行縱斷面設計時,對于長上坡和長下坡的路段,可按平均縱坡進行控制,在路面上可設置超車車道,在大坡度的長下坡路段盡頭設置緩坡段。采取這些措施能有效地提高路段的通行能力,減少事故的發生。
3.平縱組合的影響平面與縱面線形組合設計對交通安全有著巨大的影響。平面與縱斷面線形組合設計要滿足“相互對應”的根本原則,若是在設計過程中平縱面線形組合不協調,則會極大增加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因此,要保證公路設計的質量,應該盡量規避以下的情況:長度較長的平曲線之內不允許涵蓋較多的短豎曲線,同時短豎曲線之間不允許相互組合;半徑小、長度短且坡度大的豎曲線不宜和長直線路段相組合;對于較長的豎曲線內,不應該設計半徑較小的平曲線;一般不把小半徑豎曲線的起始點設在橋梁、隧道的始末點或較大的平交口,以防止交通事故的發生;凸型豎曲線的頂部位置,不能跟平曲線的拐點重合。同時凹型豎曲線底部位置也不行。
4.視距因素的影響車輛行駛時,要保證安全駕駛,需要保持前方視野開闊,從而形成一個安全區域,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在公路設計中,從駕車的安全性方面考慮,為駕駛者提供一個適合的視距距離。良好的視距距離有助于駕駛人員在駕駛過程中有足夠的時間處理任何意外事件,減少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同時,也有助于規范駕駛人員的駕駛行為。公路設計中包括會車視距、超車視距和停車視距三種視距,超車視距最長。不同等級的公路對視距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高等級的公路中間設置有隔離帶,因此只考慮停車視距;低等級的公路如雙向行駛的公路,則重點強調會車視距,會車視距一般為停車視距的兩倍。
5.平面交叉設計的影響公路的平面交叉處處于交通的樞紐地帶,所以是公路設計及建設中的關鍵部分。在平面交叉處,交叉口需要進行渠化處理,從而達到引導視距的作用,同時在三角區不得出現阻礙視線的事物。但在公路實際運行中,許多平面交叉設計缺少渠化設計,導致駕駛人員無法按指定的指引行駛,同時無法清晰地判斷其他車輛的真實動向,這不但使得交叉空間無法得到有效的利用,還會導致占道、超車等危險性的行駛,甚至會發生嚴重的交通事故,造成一系列不可挽回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因此,在公路設計中,平面交叉設計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設計人員設計時,應當盡量減少公路交叉點的車流,從而減少會產生沖突的節點或者將沖突區進一步縮小,通過渠化處理的方式,分散沖突區的車流。公路平面交叉設計時,還需按要求保證在通視三角區之內不允許存在任何能阻擋駕駛員視線的物體,從而確保公路的安全交叉停車視距至路邊停車道中心線5~8m的通視三角區空曠,視野環境良好。對于某些主干和支線的交叉路口,還應控制低級與高級公路平面交叉的間距,以滿足駕駛員迅速辨別同鄉行駛車輛的要求。
二、考慮安全因素的公路設計建議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公路設計中存在著諸多影響交通安全的因素,在充分考慮上述因素的同時,公路設計還應考慮以下幾點,以確保公路交通的安全性。
1.重視公路的安全可靠性在公路設計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考慮到公路的強度性能、穩定性性能和持久性性能,以達到充分保證公路的安全性目的。同時,在設計過程中還應該做好防撞欄設計,使用強度好,高度適宜的防撞欄桿,以防車輛撞壞欄桿對行人造成傷害,從而充分保證車流與周邊行人的安全。公路的照明設施也應該引起設計人員的重視,良好的照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許多交通事故的發生,特別是在車流密集的路段。對于地震多發區地段,則應設立相應標志牌加以提示,同時做好防震措施。
2.重視公路的耐久適用性在公路設計公路路基寬度時,應當考慮到其適應當前與適應以后規劃期間交通流量的情況,公路承受荷載的能力應該經受得住交通流量所帶來的荷載,本身不會出現變形和裂縫,以確保公路的兩個根本指標:耐久性和實用性。公路的質量及其承受荷載能力都可以通過試驗來驗證,符合相應要求后方能投入使用。同時,設計公路應考慮緊急疏散的要求,要保證公路兩端在緊急情況下,能使車輛順利的進入和疏散,從而能有效避免發生交通事故時的交通堵塞現象。
3.重視公路的經濟合理性在公路設計過程中,要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應遵循因地制宜、方便施工等原則,例如選取優質材料或就地取材,選擇適宜施工的地質、水文條件。同時,還要從公路環境、安全因素及建筑施工等方面綜合分析,以確保公路建設的經濟性。設計時,還要考慮到公路維護時對正常交通會造成阻礙,可避免時盡量避免,無法避免時,確保維護盡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設計公路時要詳細測量其所在的地理位置,盡量設計在地質條件良好之處,以提高其使用年限。
4.隧道工程改善對策在設計公路的過程中,隧道工程也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交通系統錯綜復雜,包羅萬象,因而交通安全涉及的因素愈發繁多。公路設計中隧道工程改善方法具體來說就是:洞口外護欄向洞口過渡時,護欄撞面與檢修道內沿平齊;在隧道路段的兩端設置夜間照明引導和惡劣氣象照明引導;依次在隧道口前設置減速標志,對路面進行彩色瀝青處理,引導司機減速,防止路面打滑。
三、結語
當下我國交通事故發生概率不斷上升,公路設計作為事故發生的源頭,更加應該對其進行控制和改善,從而有效地降低其概率。這不僅僅是體現在公路設計上,還應該體現在其管理上。設計人員在公路設計前必須仔細認真地對公路所在地區的地質,水文等條件做一個詳細的調查和研究,綜合考量各種可能存在的安全因隱患,從而保證交通運輸的質量和安全。
作者:肖光昕 單位:河南中原公路勘察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