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生態水利措施在河道治理工程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近幾年,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等的排放導致河道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生態系統日益被破壞。而隨著人們對良好環境的期待與需求的日益增長,高質量的生態環境逐漸成為人們提高生活質量的又一追求,因此,河道治理中的水利工程建設與河流生態問題就成為了人們熱切關心的話題。本文從目前河道治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入手,分析了在河道治理中采用的科學化的生態水利措施。
關鍵詞:生態水利;河道治理;工程;應用
我國人口眾多,自然資源豐富,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問題愈來愈嚴重。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嚴重不平衡,這就要求我們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重視生態環境建設,掌握好水文水利、河流特性、生物種群關系等在河道治理中的作用。
1河道治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河道淤積嚴重,護岸工程建設少,兩岸綠化缺失。河床內淤積的大量泥沙會導致河道堵塞,再加上快速化的城市發展,可能會占用河道內原本的土地,使得許多河道變窄,河道淤積量大大增加,使得河道防洪能力降低。另外,少量的護岸工程建設和河道兩岸缺失的綠化,會導致河岸邊坡道水土流失。
1.2河道形態遭到人工隨意改變。現如今的河道治理工程大部分還僅僅停留在防洪功能階段,“裁彎取直”,利用鋼筋混凝土石塊進行人工化的直立式護岸,這樣的方式不僅會改變河道原本的斷面形態,還會使河道變淺變窄,嚴重影響河道的綜合功能[1]。例如,洛陽境內的洛河市區段綜合治理工程以及澗河王城公園水面工程,都采取了混凝土護岸措施。該措施雖然使城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美化,提高了河流利用率,但其改變了河水的流向,嚴重阻礙了河道內生物的洄游通道;另外這些措施會嚴重減少河流的徑流量,使河流下游生態遭到破壞,并且這些對河流生態健康造成的重大影響是不可逆的。
1.3河流污染問題。河道內存在著各類污染物,如垃圾、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再加上河道附近部分居民環境保護意識不強,存在向河道內傾倒垃圾的行為。進而導致水體污染、環境惡化、水體富營養化、水質型缺水,不僅造成居民生活質量下降,還會影響河道內的經濟效益。
2河道治理中的生態水利措施
2.1提高河道形態的空間異質性。河道的空間異質性能夠提高河道內物種的生存環境質量,從而使河道內生物群落得到多樣性的發展。例如,洛河的橡膠壩工程雖然使河道內水面變寬,回水長度變長,但以往的鳥類蹤跡卻難以尋覓。由此看來,這類工程建設雖然在短期內會給人們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長期以往會破壞河道生態環境平衡。后來人們又在洛河河面的島上種植柳樹、灌木叢、草坪等植被,生態環境有所發展,鳥類又重新回歸。
2.2生態護坡。進行生態護坡,應當對河道兩側及周邊的地質地貌、土壤情況、植被類型及覆蓋情況等進行預先調查研究,確立好科學合理的河道內生態護理方案后再進行河道治理施工。這樣才能根據其具體情況種植適合護坡區域的相應植物,確保河道兩岸及周邊的植物進入到穩定的生態系統中。如將河道劃分為常露區、變化區及常淹區3個區域,根據這些區域水位特征進行不同類別植物的種植,耐旱植物在常露區種植,干旱和水淹植物在變化區種植,而水生植物在常淹區種植[2]。
2.3改變河道斷面形式。河道除了具有排澇泄洪、美化環境的功能,還可以將它變成一個供人們游樂休息的空間,使其更具自然風情。以洛河生態治理工程為例,原來兩岸大堤是簡單整齊的斷面形式,是用混凝土漿砌石的迎水坡,如今不再采用這種護砌方式,而是按照洛河河岸的具體地形走勢,在河道兩岸種植草皮等植物。另外,堤頂防汛交通也不再采用大型車輛通行道,轉而改建成河道兩岸的堤外濱河路,增設優美的人行便道,以供人們休閑、娛樂,為人們創造安靜舒適的環境,是河道建設的成功范例。
2.4為河道內動植物創造舒適的環境,恢復水體自凈功能。建立人工濕地、人工投放水生生物,幫助水體自然修復潔凈。濕地及水生動植物能夠通過其自身轉化、分解的方式提高水體的自我凈化能力,水生動植物還能使得河道內的水環境資源更加豐富,湖面微瀾、綠意點點、魚兒競游、鳥類翔集的生態環境十分美觀。此外,為進一步的美化河面景觀可通過生態水利工程建設在河內栽種水生花草植被等[3]。
2.5構建河道內的水生植被及水生動物種群。在河道內種植菹草、黑藻、伊樂藻、金魚草等沉水植物,及睡蓮等浮葉植物,利用這些植被能夠將河道內的氮、磷、鉀等營養物吸收轉化起來,降低水體內氮、磷、鉀及相關微量元素的含量,進而抑制浮游植物的過多生長,提升水體自身的供氧能力及自凈能力[4]。此外河道水體中水生動物種群逐漸減少,浮游生物、腐爛物質、微生物大量聚集增多,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水質不佳。可通過適當增多水生動物的方式改變現狀,如人工投放鯽魚、鰱魚等,增加這類水生動物的種群數量,從而提高它們對浮游植物、微生物等的消費力,以此達到凈化水體、保持生態平衡的目的。仍以洛河生態治理工程為例,該工程采用兩級堤壩壅水方案,注重營造島嶼、濕地,在該島嶼濕地上種植各類相應水生植物,在該段洛河水體內投放上述相應的動植物種群,使得洛河水生動植物多樣化,水面上鳥類棲息、覓食自創一景,創造出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生態景觀。
3結束語
利用生態水利來治理河道無疑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程,它需要進行合理的設計、施工以及長期的養護。而進行生態水利工程建設意義重大,它在保護環境的同時也發展了經濟。我們應當認識到現如今河道治理中存在的問題,讓工程向可持續、綠色、生態的方向大步發展。
參考文獻
[1]蔣旭.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珠江水運,2018(10):54~55.
[2]趙超.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7,45(05):62~63,96.
[3]姜治成,白潔娜.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應用[J].北京農業,2015(19):86~87.
[4]柳明江,劉愛民.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應用[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3,41(12):200~202.
作者:謝曉東 單位:孟津縣抗旱服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