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石油人才培訓培養改革方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引言
石油工業是國家重要的支柱性產業,關乎國民經濟未來的發展。石油人才的培訓培養對于我國石油工業經濟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1]。目前,各高校也在加大力度加強對石油人才的培養。國家所需要的是可以真正解決石油工業方面的問題,并且在解決的過程中運用創新的思維和創造力幫助企業面臨的難題[2]。這就需要高校進行對于石油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使石油專業的大學生具備良好的多學科綜合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具有專業性理論知識和實踐運用能力的應用型高素質人才[3]。石油企業也要做好石油人才的培訓工作,使企業的現有人才能夠適應石油企業所面對的國際化競爭,企業的石油人才應該能夠把所學的石油理論知識轉換成實際的石油工業的技術能力[4],以便能滿足石油企業技術現代化發展和現代化管理的需要。當前,各石油企業的專業型人才幾乎都是當地石油大學的專業畢業生,為此,各石油大學與石油企業可以進行聯合辦學,共同培養石油專業所需的應用型人才,這種聯合的培養模式為國家石油工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5]。
第一,石油高校對于石油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當前,石油高校在石油專業人才培養的方面沒有明確的定位,還在沿襲著陳舊的教學理念,缺乏創新的教學模式。其一,教師團隊不具備完整的知識結構。目前,大部分石油高校的教師都是較為年輕的講師,基本都是工科院校出身,并沒有進行過正規的師范專業的學習,而且這些大學教師大都是各高校的碩士、博士生,他們更加側重于理論知識的研究與教學,他們對于石油專業的實踐知識基本上都是來自讀書時期導師提供的科研課題,缺乏真正的實際的應用能力。這些教師在石油方面的實踐知識不具備完整的體系結構,不能形成較好的知識系統,使石油專業的理工科的講師缺乏工科教師應該具有實際運用能力。雖然石油高校給這些教師也提供了例如學生心理學、教育學、教學技能等與師范有關的短期培訓,但是對于這些具有科研背景的講師來說,側重點還是存在偏差,他們對于科研的重視程度要高于教育教學的提高和對于石油知識實際的應用能力的增強。這說明他們的教學理念還是存在較大問題,科研做得好并不意味著就能做好一名合格的大學講師。在此種情況下,已經嚴重影響了石油專業人才的培養,也大幅度降低了石油專業的教育質量;其二,教學模式單一,缺乏個性化指導。
石油高校的教師還在沿襲著陳舊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只進行單一的專業知識點教學,強調理論知識,對于知識的訓練課程十分有限,石油專業的作業量很少。石油專業實驗課的內容經常性地進行簡化,缺乏系統性。如今大部分石油專業的講師多使用多媒體的教學方法,并且經常以科研課題的匯報模式進行知識的傳授,這樣存在著很大的弊端,使授課內容過于公式化,過于精練,沒有充足專業知識內容,導致教學內容的不具備正常的結構。教學模式十分單一。不能依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個性化的指導,嚴重阻礙了石油人才的培養;其三,不具備完善的實踐環節和實訓環節。石油高校都有石油專業的實驗課程,這些實驗課程也是石油專業大學生實踐知識的重要來源。但是石油高校的實驗課程大部分都是對于教學理論進行的驗證,這樣使實驗局限于較強的理論性,不能對石油專業的學生進行實驗設計、實驗分析和實驗表達能力的綜合教學訓練。很多的石油企業由于安全的原因,不能為沒有任何實踐經驗的大學生提供實習的環境,這會讓實習效果沒有真正的實踐性,不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實際運用。不利于應用型石油人才的培養。
第二,石油企業人才培訓的現狀。石油企業只有經過對于人才的培訓,才能提高石油人才對于企業的重要價值。我國的石油企業以往并沒有對石油企業的員工進行過系統的培訓。目前我國很多的石油企業沒有建立較為完善的培訓機制,培訓質量無法得到保證。當前我國石油企業的培訓的內容非常落后,已經跟不上時展的需要。培訓內容不具備多樣性,經常是老生常談,使石油企業人才的素質無法有效地得到提高。石油企業的人才培訓模式是延用老師進行當面授課的講課方法,培訓的內容還是以教材的理論知識為主,不具備規范、系統的石油人才培訓模式。不同的石油企業,不同的石油企業管理者對于石油人才的培訓工作具有不同的認知,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使各個企業的發展缺乏均衡性。石油企業的管理者沒有提供充足的培訓經費,使石油人才的培訓工作缺乏足夠的發展動力,這樣不能充分的發揮石油企業對于人才培訓的實效性。石油企業不能對石油人才的培訓效果進行準確的評定,不能有效地對受訓人員進行成果的標準性轉化。受訓的員工不能在實際的工作中很好地運用培訓的專業知識。經過專業培訓的石油企業員工回到企業繼續工作時,應該將在培訓中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目前的工作中,并且可以利用培訓的知識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性的問題。但是現今大部分企業并沒有對此提供有效的支持。
三、石油人才培訓培養的改革與創新
第一,石油高校對于石油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創新。其一,建立新型教學團隊。當今社會的各個學科的研究都不是獨立的,所有的學科都是重疊與交叉的。各學科間相互作用,相互滲透,這樣就產生了新的學科知識。現在許多不同領域的學科間都需要進行跨學科的合作,需要不同領域的團隊間共同合作與研發。建立新型的石油專業教學團隊是石油人才培養的關鍵所在。組建以教學名師為團隊核心的高質量教學隊伍;建立以本系教授作為主要核心,并且加入石油專業的具有豐富實踐教學經驗的教師、實驗人員等組成石油教學的實踐型教學模式。通過各種激勵機制發揮所有教學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增強教師的責任感,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為這些精英老師搭建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對一些經驗缺乏的教師進行專業培訓,并在正式講課前進行崗前試講,并對試講提出問題,進行改進。提高新教師的專業技術水平和實踐運用水平,提升他們的教學水平,從而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其二,創新教學模式。對現有的石油高校的教學方法進行改變,實施新穎的教學模式。教師在對所授內容進行牢固掌握的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課堂互動教學的新型教學模式。讓學生作為教師在課堂進行知識的講解,并針對講解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全體性的討論。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與知識的掌握能力。
在教學中加重實踐教學的比重。增加實用性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對于石油知識靈活運用的能力。使學生在遇到實際問題時能夠運用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有效地解決問題,并且提出一些具有創新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把學生培養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應用型人才,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積極的思考。培養學生的團結互助的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果;其三,提升實踐教學環境。石油專業最重要是實踐的教學內容。石油高校可以在校內建立石油專業的生產與實習基地,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更好地融合。石油高校可以將校內實驗室對學生進行全天候的開放,對于石油高校的全部實驗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為在校石油專業的學生建立具有開放性特點實驗的環境,讓石油高校變成為石油企業輸送人才的專業化的培訓基地。石油高校教師要輔助學生進行石油專業的各種設計性、綜合性的實驗,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變成教學中的主體,一切教學內容都以學生為中心,所有的教學活動都為學生的實踐性實驗服務。使石油高校的實踐教學形成開放的多元化、具有針對性的石油人才的新型教學模式。石油高校要不定期地聘請石油方面的專業人士、學者進行現場的教學指導,以此來培養學生對于實踐教學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對于創新性的實驗操作水平。
第二,石油企業對于石油人才培訓的改革與創新。其一,提升培訓理念。石油人才是石油企業發展與創新的關鍵性因素,也是石油企業重要的軟實力。培訓所體現的價值是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效果在短期內不能立即顯現。現在石油企業的管理者都在急于求成,只想看到短期內是否會發生改變。這種心態非常不利于石油人才的培養,會阻礙員工積極上進的腳步。現在的一些石油企業并沒有設置長遠的企業發展目標,這使培訓工作無法見到良好的效果。石油企業應該提升培訓理念,并讓它達到戰略性的標準。企業的各層管理者要認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石油企業的領導要對這一問題具有深刻的認識,以便能增加對于石油人才的培訓經費,確保提升理念的戰略構想順利實施。人才的培訓是一個長期系統的過程。石油企業也要建立一個系統化的人才培訓理念,并使此理念成為一個系統化的企業培訓體系。石油企業需要的是具有較高業務水平、管理水平、高素質的人才。因此企業更應該加強對于員工的培訓工作,使培訓出的員工能夠達到企業對于人才的基本要求。石油企業要積極轉變培訓理念,如果不具備牢固的理念基礎,石油企業的培訓也有失去了它的意義,也是一種對于培訓資源的浪費。因此企業要提升培訓理念,才能提高培訓質量;其二,對石油企業的培訓方法進行創新。當前各石油企業的培訓方法十分陳舊,已經不能滿足石油工業的發展需求。
石油企業應該更新培訓方法,豐富培訓內容,提升對于石油人才培訓教材的編寫水平。石油企業的員工因為脫離學校太長時間,已經不能很好的習慣正規的培訓方式,如果長時間進行這樣的培訓,會使員工產生厭煩的情緒,不利于后續的培訓工作。而且培訓的內容多為枯燥乏味的專業知識,員工能真正領悟的東西就更加寥寥無幾了。因此為提高員工的培訓熱情,增強參加培訓人員學習的積極性,企業的培訓人員應該使用一些新型的培訓方法來對員工進行培訓,使員工能夠盡快地掌握所學內容。企業的培訓人員要盡量做到簡化培訓內容。以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將專業知識傳授給參與培訓的員工。企業培訓人員要針對培訓員工的特點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使用生動活潑的語言進行教學。最大化的使用多樣性的教學手段。例如可以實行小組討論、課題研究、知識競賽等具有調動性的教學模式進行多樣化的教學。充分激發培訓員工的積極性,提高員工的培訓熱情,愿意主動地去學習,探索。經過這樣,員工的培訓效果才能夠顯現。我們的培訓才有了實際的意義。培訓人員同時也要重視培訓教材的挑選,使培訓教材能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符合目前員工的知識水平,讓他們的學習能夠更加的順利。對于那些具有前瞻性的教材,培訓人員要側重它的修改工作,因為很多的專業術語都比較高深,員工不易理解,所以培訓人員要對培訓教材進行適當的簡化與修改。經過這樣一系列的改革與創新之后,石油企業員工的學習效果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其三,開展石油企業與石油高校的合作模式。石油高校是石油企業人才的搖籃。
石油高校長期的為石油企業輸送人才,使石油企業能夠擁有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石油企業要與石油高校建立長期的培訓合作模式,使石油高校能夠更好的利用其教育教學的職能,幫助石油企業進行人才的培養,并為石油企業的培訓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持,幫助石油企業全面提升員工素質。石油企業可以作為石油高校的培訓基地,石油高校可以將課堂教學效果實施、檢驗的場所設在石油企業,這是實現石油高校實現培養石油人才目標的重要保證。在對石油企業人才培養基地的建設方面,企業和高校都要將各自的環境優勢和教學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將各自的有利資源進行共享。石油企業具有先進的技術資源,而石油高校具有潛在教學、師資的資源。雙方可以在培訓基地的基礎上進行遠程和網絡教學,這樣石油企業的員工可以在網上接受石油高校教師的在線培訓,使培訓過程變得更加精簡。石油高校的教師可以定期地為石油企業員工進行專業化的培訓,石油企業為石油高校提供實習與實驗的專業化環境。使石油企業和石油高校能夠互惠互利,共同協作,實現共贏。四、結束語石油人才培訓培養的改革與創新不僅可以提高石油高校的教學質量,也能為石油企業儲備更具專業性的實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徐艷,姜民政,叢蕊,等.面向石油行業的力學專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教學體系改革[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3):188-188.
[2]李美艷,雷毅,韓濤,等.石油院校培養創新型焊接人才的實踐教學改革[J].考試周刊,2016(102):9-9.
[3]趙提財.石油類高校本科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索與改革[J].赤子:上中旬,2015(3):109-109.
[4]高楊,王啟芳,臧子東.淺析石油企業人才培訓機制的創新[J].學理論,2015(17):134-135.
[5]劉永輝,姚利,李早元,等.石油工程本科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平臺建設與實踐[J].石油教育,2016(5):19-21.
作者:王文東 單位: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