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市公交發展改革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內蒙古公路與運輸》2014年第二期
1.1公交線路網絡布局存在不足
①道路設施總體不足,難以適應城市人口、車輛、空間快速發展的需要。目前城區公交網絡密度為3.72km/km2,距規劃要求的7km/km2相差近一半。②城市東西方向框架初步形成,但東西方向的貫穿性通道嚴重不足。目前東西方向只有3條通道,利民街大部分路寬僅為7m,解放街大部分路寬為11m,而且道路兩側的商業網點多、非機動車多、行人多,對道路交通的干擾大,通行能力差,效率低,主要依靠新華街一條貫通通道承擔東西方向的車流,擁堵現象比較嚴重。③核心區網絡通聯性差,斷頭路、丁字路普遍,路網結構復雜,系統性差。南北路共有25條,只有勝利路、團結路、建設路、金川大道4條貫通,其余21條為斷頭路;東西街為31條,只有解放街、利民街、新華街3條貫通,其余28條全部為斷頭路。這些問題嚴重制約著臨河城區公共交通的發展。
1.2客流分布與公交運力投放嚴重失調
以團結路、勝利路、光輝路、建設路和新華街、利民街、慶豐街、解放街為代表的“四縱四橫”主干道路是目前臨河城區交通流量最大、最集中的區域,也是交通擁堵最突出的路段。團結路、勝利路、光輝路、解放街、利民街、八一街沿線的各路口是最突出的擁堵點。其原因是商業網點多、學校多、住宅區密集、車流人流高度集中。眾多市民必要的出行、工作生活出行、學生上下學的頻繁出行頻率密集于這些區域內,而這些區域內的公交運力投放布局既不合理又不科學,不能及時有效地疏散旅客,是造成城區交通擁堵的主要原因。
2臨河公交發展改革思路
2.1強化政府主導意識城市公交事關廣大百姓的日常生活,影響城市交通的整體狀況,市區兩級人民政府要進一步加強對城區公交的管理工作,出臺和完善必要的行業發展政策和管理辦法,要建立公交企業進入和退出市場的機制,通過提高市場準入條件,加強企業資質管理,為公共交通的市場準入、資金投入、土地利用、路權確立、運營管理、站點設施建設等提供政策、法規保障。
2.2樹立規劃先行意識多年來,臨河交通規劃相對滯后,參與城市規劃建設作用發揮不充分,導致很多建設項目投入使用后嚴重影響交通暢通能力。最為典型的是交叉路口建加油站,車輛進出直接引起車輛擁堵和不便;大型高層商貿市場臨近街道,機動車占道停車現象時有發生;出租車亂停亂靠隨意上下人,擠占道路空間,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因此,建立起一套科學的交通評價體系,對各類城市建設項目特別是主干道兩側、交通樞紐的項目進行科學合理評估;在今后的城市規劃審核中,充分發揮交通規劃在項目審批中的綜合作用。
2.3確立公交優先發展意識臨河城區的小型汽車據不完全統計約10萬余輛,而公交汽車僅為111輛,公交分擔的出行率在10%以下,在城市交通中屬配角作用,很多市民靠自駕車和出租車代步,造成行車難、停車難、出行難,群眾意見很大。一個城市交通的發展,必須加快確定公共交通的主體地位,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中城市的地鐵和公交汽車的發展都極大地緩解了城市的交通擁堵。
3解決措施及建議
3.1進一步落實公交優先發展戰略樹立“公交優先”的發展意識,在法律和政策上扶持城市公共交通,在管理體制上要進一步加強政府的主導作用,從而加大政府對公交的扶持規劃管理力度。
3.2加快公交體制改革目前私有化的股份制經營模式,難以避免追求利益優先、利潤最大化經營,難以樹立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的理念,難以犧牲自身利益來提高公交的硬件和服務水平,因此建議要盡快恢復公共交通的公益屬性,從根本上轉變經營管理體制,采取有力措施變私有為國有(或集體所有)。如果一次性轉制難度大,可嘗試先另行組建一個公交公司,在經營體制上引入競爭機制,把目前私有公司不愿經營的一些線路承擔過來,拓寬運營范圍和延長服務時間,開展優質服務競爭,提高服務質量,逐步向國有化轉變。
3.3加強公交監管力度樹立群眾是城市公交主人翁觀念,讓群眾有發言權、參與權、監督權,真正收到實效,要建立群眾議事聽證制度,讓群眾參與公交的收費標準、行車時間、站點設置、站點命名等,加強監督,提高群眾的知情權和透明度;完善政府對公交公司的監管職能,不能讓公司游離于政府體制外運營,更不能讓公司只求利潤而忽略對社會的責任。要形成統一的長效管理機制和手段,讓公司服從于政府的監管和領導,真正擔負起服務于民的職責。
3.4進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強規劃工作,提高城市公交規劃、建設水平。處理好公交規劃與在公交優先的原則下合理調配政府公共財政,堅持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原則,建立健全城市公交投入、補貼和補償的長效機制。臨河城區這幾年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新路多了、城市大了,在公共交通方面也應加大投入力度,要與城市的發展和群眾的需求同步推進。應增加公交線路和公交車輛,縮短發車間隔時間,延長公交運營時間,建立防曬、防風防雨的候車站亭,更新公交汽車、配套公交設施、建立監控指揮網絡平臺等,讓廣大群眾出行更加安全方便舒適,讓公交成為城區的一道亮麗風景。建議效仿外地經驗,開辟公交(可兼做消防、救護等應急通道)專用車道,必要時可在新華大街開辟公交試行專線,以緩解交通擁堵的現狀。
總之,要以科學、權威的城市總體規劃來指導和規范公交發展改革,把臨河城區公交、班線客運、出租客運、鐵路、航空客運等運輸方式一起規劃、通盤考慮,協調發展,實現無縫銜接,推動綜合運輸體系健康發展。
作者:戴玉梅 楊文斌單位:巴彥淖爾市運輸管理處杭錦后旗運輸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