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及發展趨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能源環境保護》2017年第6期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新能源汽車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筆者對此展開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仔細的分析了當今社會所具備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方面的先進科技對新能源汽車的各項重要的技術進行了認真的說明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將來的前進方向進行了判斷,筆者將自己的想法寫在了這篇文章中,希望能夠給我國的智能交通系統做出貢獻。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發展趨勢
現如今,人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我國政府為了讓環境足夠的健康舒適,正在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借此來減少汽車尾氣對環境的破壞。我國政府提出了許多相關的指導意見,這些意見對于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來說有著非常好的指導意義。而且,我國對于新能源汽車各方面的參數有著很高的要求,現如今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在短時間內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并且將成本減少到百分之五十以下。
一、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具有下面幾點缺陷
(一)電池能量密度,電芯為每千克一百三十至兩百瓦時,包裝只有每千克八十至一百五十瓦時,能量儲存密度仍然很低。中國的能源控制管理非常復雜,在中國缺少合適的工作條件來進行相關的研究。純電動、混合發電、放電、充電、高低壓轉換技術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極度稀缺高性能技術產品。
(二)我國在交通安全方面的法規非常的嚴格。所以如果想要發展好新能源汽車產業,就一定要在安全上下功夫,要確保新能源不會增加汽車出現意外的可能性,一定要投入大量的資源進行相關的研發工作,安全問題是最關鍵的問題。
(三)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舒適性成為了人們選購汽車的重要標準,所以新能源汽車產業也不能忽視了車輛舒適性方面的情況。
二、淺談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及發展趨勢
(一)電芯成組技術
成組技術工廠主要控制電芯具有不一致性(電池的設計和制造參數,如容量、開路電壓、電阻和阻抗光譜學,自放電率,比特性,重量等,也被叫做不一致性),連接單體之間的一致性(因為電池的電池輸出性能變化的設計和制造)。在進行電芯生產的時候,因為我國的一部分負責設計與生產單位對于產品的方方面面不具備足夠的了解,相關的技術不夠成熟,工作的環境也有一定的問題,最終的成品效果也就無法令人滿意因此,工廠不一致指數通常比外國產品更高。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國內優秀的鋰電池耐受性與國際先進水平比較而言差了一個數量級。電芯的不一致性極大地影響了動力電池的整體性能,電芯的不一致性對于動力電池成組后的總體性能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而且還會提升成本。
(二)動力電池系統的能量管理關鍵技術
動力電池系統能量管理技術包括單體高共模電壓精確測量、電池精確測量和計算(SOC和SOH健康狀態和帶電狀態)、電池充電和放電管理一致性評估和平衡管理。
(三)動力電池系統的安全管理關鍵技術
安全管理技術涵蓋了高電壓安全防護、電池濫用防護、電池故障診斷處理。高電壓傷害對于動力電池系統來說有著巨大的威脅,因此需要認真的對待,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消費者由于觸及動力電池高壓電而斷送生命的案例。筆者建議強化基本防護、電位均衡、增強絕緣電阻可靠性、限制電容耦合能量、高速斷電管理等方案實現高電壓防護準則。
三、加強新能源汽車產業對于市場格局的影響
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走向成熟,政府也出臺了相應的政策予以扶持,產業鏈已經有相應的雛形。根據權威的調查研究顯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極度依賴相關政策的支持。如果想要讓產業更具競爭力的話就需要展開全方位的改革,筆者在這方面展開了深入的研究,不過篇幅有限不能詳細地進行說明,只能簡單的概括。
(一)重視專利技術技術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靈魂,因此一定要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這就需要對專利技術進行認真的管理,制定科學合理的制度。
(二)進行相應的補貼我國政府在近些年一直在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給予一定的補貼,之前只是照顧到一些重點城市,筆者認為一些二三線城市也應該給予相應的補貼,便于推廣。政策引導非常的重要,如果缺乏相關政策的扶持的話,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難以被社會所接受。
(三)加強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和應用燃料電池汽車在使用價值上非常的高,隨著能源汽車占據的位置越來越重要,燃料電池汽車會取得非常好的發展。
四、結論與建議
(一)新能源汽車驅動系統可以很有效的實現動力性方面的要求,現如今最需要注意的是電機及控制系統功率密度、動態響應能力、系統效率、可靠性等性能等的提升。關鍵技術包括動態耦合多電機傳動控制、復雜約束優化目標系統的魯棒性和嚴酷(噪音)條件下的噪聲和振動控制研究,具有高可靠性、舒適性和輕量級的高集成設計和制造技術的目標集成、高性能永磁材料和技術,電機高磁密度的設計和制造,電機高效熱管理技術、高效高溫汽車電力電子材料和設備水平。
(二)新能源汽車智能化、集成電子控制技術,已在智能化、多傳感器數據融合、全球能源一體化優化管理等領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實踐。
(三)提高充電設施的性能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點之一,有必要在高安全性以及高功率等方面下功夫,處理好充電接口的一致性問題。
(四)新能源汽車大量采用輕量化技術,包括高強度鋼材、鎂鋁合金材料、高強度碳纖維及工程塑料材料的應用,輕量化設計和制造技術也獲得了非常大的進步,這項技術以后會得到非常好的應用,值得進行大力的推廣與研究。總而言之,筆者認為只有全方位的進行相關的研發與推廣工作,新能源汽車才能夠在我國取得令人滿意的發展與應用。
參考文獻:
[1]李永輝,李紅濤.淺談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J].工程技術:引文版:00308-00308.
[2]姜海東.淺談新能源汽車在交通運輸行業的推廣問題及應對策略[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7(1):00112-00112.
[3]宋宛澤.淺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技術創新與市場培育[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16):266-266.
[4]夏先均.淺析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現狀及其困境[J].山東工業技術,2016(15):64-64.
[5]錢翌,宋開慧,張培棟,王卉卉,徐艷.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政策歷程淺析[J].青島科技大學(社會科學版),2016,32(1):64-70.
作者:宋廣輝 單位:黃岡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