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民的農技推廣問題探微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創新農技推廣渠道較低農民交易成本
農民在農業推廣中交易成本過大,主要是由于改革開放以后,農村普遍實現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機推廣的對象由集體經營變成小規模經營的千家萬戶,這使得以往推廣渠道難以適應新形勢的變化。在技術不斷更新的年代,我國推廣渠道主要還是依托最原始如現場會、試驗、示范等小組輔導,以及黑板報,小冊子等方式,信息傳遞速度慢,缺乏時效性,無法保證農民對技術、信息的有效掌握。這種農業技術推廣渠道是單一、單方向的,并沒有充分使農民參與進來,農民只能被動的接受農業技術,農業技術推廣的互動性不強。[3]這些情況定會增加農民的搜尋成本、議價成本、決策成本,從而交易成本過大,農民應用農業技術、產品的積極性就會大大降低。更為嚴重的是農機推廣主體只通過把握大的推廣方向,即我進行推廣工作了,不管推廣的服務水平和最終效果。推廣主體并沒有/事必躬親0服務農技推廣工作,但是作為公益性的活動,必須將服務農民作為農業技術推廣的核心。因此必須創新農機推廣渠道,使農機推廣更快、更廣、更有效,以此降低農機推廣中農民的交易成本。
二、創新農推廣渠道
在今天的營銷中,應該給消費者提供/方便迅速0為核心目標。也只有這樣,才能夠使消費者感覺到這樣的產品可以降低自己的交易費用,從而對這些產品的使用興趣會更高。在滿足農民需求的生產資料生產出來后,便利快捷的銷售渠道是技術、產品送到農民手中的橋梁,更是降低農民在農技推廣中交易成本的關鍵。(圖1)以下五種渠道方式集中體現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給農民所帶來的便捷性。
(一)建立村級服務站設立村級服務站主要按市場機制運作,以服務站為依托,開展農資連鎖經營,直接面對農民,既開方又賣藥,為農民提供技術培訓、物資供應、市場信息和農產品供銷等多方面的服務。農民在使用新生產資料遇到的任何問題,可以直接到村里的服務站當面進行咨詢,尋求幫助;或者出動服務站專用車輛到農民生產現場進行新技術、產品的應用進行指導等。[4]服務站的工作人員為當地農民提供便捷的方式去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務,這樣農民在日常的生產生活中使用創新成果的動機就會更大。
(二)大眾傳播服務方式大眾傳播方式主要是指短信綜合服務平臺。完善農業短信綜合服務平臺,將時效性強、覆蓋面大的農業科技、病蟲防治、技術建議及時發送給農民手機中,通過每天不間斷以短信為平臺對新的新生產資料進行傳播,著實解決政策宣傳和技術傳播中存在的/縣級一大本、鄉級一張紙、村級一句話、農民聽不到0的老大難問題。通過推行大眾傳播服務方式,對解決新技術推廣速度慢、不方便的問題可以說是立竿見影的效果。
(三)遠程服務方式這就要求搞推廣主體,本著堅持/向社會宣傳農機,讓農民了解農業技術0的原則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網絡等多種媒體,加強對農業新技術,新機具的宣傳,讓全社會認識農業技術、了解農業技術、關心農業技術和支持農業技術推廣,使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在社會上有影響,對農民因勢利導,用科技知識武裝農民,提高他們參與農業技術的自覺性、主動性。根據農業技術推廣的需要,廣播、電視臺或者網絡可以設立了有關/農業技術0專題欄目,結合農業生產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及不同的季節時令特點,根據農民實際需要,更加形象具體地向廣大農民群眾推廣創新農業技術、產品,以及相關農業政策信息等,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建設農村科技信息網絡。這不僅可以受到文化水平較低的中老年農民朋友的歡迎,同時對青年農民也有很大的吸引力,這是迎接知識經濟時代具有戰略意義的科教興農舉措。[5]農村科技信息網絡發展計劃也可利用縣(市)級有線廣播電視網絡系統和互聯網技術,借助現有農業技術推廣隊伍力量,開通科技咨詢電話、制作農村科技VCD光盤和建立計算機網絡體系,或者通過因特網登錄中心的、/農業服務體系創新網0、/農業局局域網0網站,瀏覽相關新技術、產品網頁或與中心的農業專家/QQ群聊0直接了解新進行技術、產品的情況。
(四)文藝演出)技術宣傳(培訓)服務為更快、更便利地開展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可以找相關有文藝專長的農業技術人員為主組建了特殊的農技宣傳隊,充分利用節假日、農村古廟會等人群聚集場合,以農民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形式編排節目,結合精彩文藝演出,宣傳農業產業新產品、專項實用新技術知識等,輔之以相關技術資料的發放,這樣會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成效,稱之為/文藝搭臺、技術唱戲0。
通過以農民為核心的創新農機推廣渠道的應用,有利于實現農民朋友在獲取農業技術、產品時成本最小、收益最大,農民滿意。同時還可以實現其他的/三個滿意0,即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實現農業發展現代化政府滿意;通過技術產品交易,實現盈利效益企業滿意;科技服務專家滿意。/四位一體0的滿意,有助于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鞏固農業基礎性地位,縮小城鄉的貧富差距,最終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偉大目標。
作者:賈磊單位:北京科技大學文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