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市地鐵區間隧道礦山法施工技術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人們對交通的要求越來越高,城市地鐵項目也因此日益增多。而地鐵項目一般處于城市密集區,周邊環境復雜,施工風險高。本文以某條地層復雜、溶洞發育的地鐵隧道區間為背景,提出礦山法施工方法,詳細敘述了馬頭門施工、土層段機械開挖、土石交接及巖石段爆破開挖施工,介紹了溶洞的探查及處理措施。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礦山法施工措施,保證隧道安全掘進及施工質量。
關鍵詞:地鐵區間隧道;礦山法;溶洞;爆破
一、引言
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人均消費水平也有大的提高,人們對交通的要求越來越高,城市地鐵項目在這種氛圍下日益增加。但地鐵建設具有隱蔽性、工程地質條件復雜,且一般位于城市繁華地段。因此,合理的施工方法,不僅方便管理,而且施工成本、質量、安全、進度得到保障[1~2]。城市地鐵區間隧道一般采用盾構法或礦山法施工。但盾構法一般適用于埋深深度不小于6m且不小于盾構機直徑、地質相對均勻的軟弱地層隧道,造成了盾構法的局限性,而礦山法適用范圍廣,靈活性強,尤其對于地層比較復雜的隧道更加具有優越性。本文以某條地層復雜、溶洞發育的地鐵隧道區間為背景,詳細介紹了礦山法施工工藝。
二、工程地質和水文概況
1.工程地質按照開挖方法不同,地層分三種情況:①土層段,隧道范圍內地層為粘土層;②土石交界段,隧道范圍內地層上部主要為粘土層、殘積土,下部為中風化泥灰巖;③巖石段,隧道范圍內地層主要為中風化泥灰巖、灰質灰巖、中風化灰巖、中風化砂巖。
2.區間斷層概況本工程存在三個斷裂帶,分別為F1、F2、F3斷裂帶。F1斷層,該斷層走向北東東,斷層寬度約55m,地質主要為角礫巖,巖石堅硬、性脆,強度較高;F2斷層,該斷層走向北北西,該斷層寬度約15m,帶內物質主要為碎裂巖,斷層帶巖體破碎,灰巖區熔蝕強烈,多見溶洞;F3斷層,該斷層性質推測為層間錯動,斷層帶寬7~13m,帶內物質主要為角礫巖,角礫粒徑一般為0.5~10cm不等。
3.區間溶洞分布概況本工程揭露溶洞157個,大部分溶洞洞高在0.1~1.5m之間,占總數的66.1%,其中,二疊系下統棲霞組灰巖中溶洞洞高主要為0.1~1.5m,共計13個,三疊系大冶組灰巖中溶洞洞高度以0.5~1.0m最多,占該巖溶層組數溶洞總數的33.3%。
4.地質水文本工程土層段為微透水(或不透水)地層,地下水含量較少,土石交界段及巖石段存在巖溶裂隙水及承壓水,地層中地下水受漢江水位影響較大,年變幅3~5m。愈靠近河流河床地段,地下水年變幅愈大。
三、礦山法隧道施工工藝
1.總體施工思路本工程隧道正洞礦山法施工段長度約1,447m,左右線合計長度為2,894m,分別采用2個施工豎井和中間風井作為材料運輸口。豎井和中間風井施工完畢后進行正洞隧道施工。
2.馬頭門施工馬頭門施工前對開挖輪廓線周圍格柵鋼架進行二次加固,沿開挖輪廓線拱部150°設置兩排φ42小導管并進行注漿加固,小導管環縱間距0.3m×1.0m,長度L=2.5m。正洞馬頭門施工分上、下臺階預留核心土的施工方法。上臺階開挖5m后,開始下臺階施工,下臺階施工過程中左右分兩塊進行開挖,并前后錯開2榀格柵的距離,避免同時開挖造成上半部分支護整體懸掛。馬頭門正洞格柵鋼架聯立3榀鋼拱架,正線隧道第一榀鋼拱架與豎井格柵鋼架主筋焊接一起,超前小導管及鎖角錨桿與格柵鋼架主筋焊接牢固。
3.土層段施工土層段開挖分上下兩個臺階進行施工,上臺階高度為3m。上下臺階之間保持3~5m的距離,采用PC60挖機開挖,每一循環進尺為0.5m。
4.土石交接及巖石段開挖方法土石交接及巖石段分上下臺階開挖,采用超前小導管加固+爆破的開挖施工方法,爆破循環進尺為1.5m(兩榀拱架間距)。根據巖石侵入掌子面的范圍,設計采用不同的爆破方法。若上臺階全部為石質,則采用掏槽方式進行爆破,在上臺階布設掏槽眼,若上臺階部分為土質、部分為石質,則不用打設掏槽眼,直接采用碎裂爆破方式。(1)全爆破施工方法隧道爆破炮眼設置分別為:掏槽眼、二圈眼、周邊眼、底板眼、排眼。炮眼布置左右對稱設置,掏槽眼在上臺階設置,左右各設2排,內圈眼與周邊眼間距為600mm,隧道開挖寬度約6.3m,高度為6.648m。圖1為炮眼布置圖,圖2為掏槽孔布置圖,表1為爆破參數。(2)局部爆破施工方法局部爆破只布設周邊眼和排眼,排眼布設與下臺階布設參數相同,周邊眼按照臺階法周邊眼間距及孔深進行布置。具體詳見圖3所示,爆破參數同表1。
5.隧道出碴與運輸隧道內出碴采用挖掘機裝碴,自卸汽車運輸,在施工豎井、中間風井設置碴土轉運碴斗,轉運碴斗由提升設備提升至地面,配運碴車運送至棄碴場。豎井配備1臺10t抓斗式提升設備,中間風井配置2臺15t起重式提升設備。
6.隧道初期支護初期支護采用格柵鋼架+C25早強混凝土,格柵鋼架主筋為4根φ22鋼筋,環向箍筋采用φ8的鋼筋,間距300mm,中間加強筋采用φ14鋼筋,格柵鋼架間距為0.5m/0.75m。縱向連接鋼筋采用雙層φ22鋼筋連接,環向間距為1m。上臺階拱腳處設置4根φ4鎖腳錨管,長度L=3m,每榀設置。網片采用φ8,間距為150×150mm網格形式,雙層布設。
7.隧道二襯結構二次襯砌采用C35防水混凝土,仰拱及隧底填充施工在隧道開挖支護完成后,及時全幅分段施工,采用仰拱棧橋方式施工。拱墻二次襯砌在圍巖變形基本穩定后施工,由施工豎井開始施做,采用10.5m長全斷面液壓襯砌臺車進行。
8.初支及二襯背后回填注漿初期支護封閉成環后每間隔2環及時背后進行回填注漿,減小初支的沉降變形,讓隧道初期支護盡快穩定。二次襯砌施工過程中應預留背后回填注漿管,注漿管布設對隧道初期支護滲水點進行加密布設,當二次襯砌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80%后進行回填注漿,注漿完成后,應割除外露在結構表面的小導管,并采用快干水泥對注漿管進行封堵。
9.區間溶洞處理方案(1)巖溶探測在巖溶發育段打設5m長超前探孔,探孔搭接2m,每循環探孔數量不少于5根,勘測做業面前方巖溶情況進行探測預警,對于發現異常情況加強補探。(2)巖溶處理措施拱腰以上溶洞,采用φ42小導管超前注漿支護,初支背后預埋泵送管,采用C15素混凝土回填,根據溶洞大小,在其四周施作1.2×1.2m間距的錨桿,錨桿深入圍巖不小于1.0m;邊墻處溶洞,1.5m范圍內采用C15素混凝土回填,1.5m以外拋石回填;仰拱下溶洞,在隧道底施做1m高擴大基礎,基礎下采用注漿回填;開挖面以外溶洞,6m以外不處理,6m以內注漿回填;隧道全斷面穿越溶洞發育區,拱頂150°采用φ42小導管超前注漿支護,邊墻施做1.2m×1.2m間距錨桿,仰拱施做1m高擴大基礎,基礎下10m范圍內采用注漿回填。
四、結論
地鐵區間隧道處于城市密集區,周邊環境復雜,施工風險高。本文針對某地層復雜、溶洞發育的地鐵隧道區間,采用礦山法施工,詳細敘述了馬頭門施工、土層段機械開挖、土石交接以巖石段爆破開挖施工,介紹了溶洞的探查及處理措施。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礦山法施工措施,保障了地鐵區間隧道的安全掘進及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關寶樹.隧道工程施工要點集[M].2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2]王夢恕.地下工程淺埋暗挖技術通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3]漆泰岳,高波,譚代明.軟土地層地鐵隧道施工對地下管線的影響[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10,45(1):45-53.
[4]曹波,劉波,聶衛平.下穿既有電纜隧道的地鐵暗挖隧道穩定性研究[J].隧道建設,2013,33(11):914-920.
作者:唐冬云1;陳培帥2;黃威2單位:1.武漢市市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站,2.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