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信息化道路交通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道路交通事故處理面臨的問題
道路交通本身是一個極為復雜的系統,由人、車、道路、環境等諸多要素組成,并呈現動態分布,這給交通事故的處理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一般來說,交通事故的處理分為受理報案、現場處理、責任認定、裁決處罰、損害賠償調解、向法院起訴六個步驟,根據事故的大小和當事人的意愿將有所差異,因此處理的時間也有很大的不同。但無論如何,日益呈現出這樣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傳統的處理方法很難適應當前的社會發展需求。快速的生活節奏,復雜的環境因素,尤其是事故人員的跨地域性日益占據著較高的比例,都增加了交通事故處理的復雜性。
2現行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的幾種有效的解決方法
2.1利用模糊責任加快處理進程
福建省廈門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突破傳統觀念,在道路交通事故處理過程中,創造性地提出“模糊責任”概念,使困擾道路交通事故快速處理“現場定責難”的問題迎刃而解。運用“模糊責任”概念10多年以來,全市道路交通事故快速處理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目前已達到98%。大大降低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難度[1]。模糊責任簡化了處理流程,省略或者弱化了次要環節,將責任認定的結果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統一。并提供了相關的機制和平臺,對尚未或者可能引起糾紛的事故進行相應的處理,完善了處理流程。與此同時,事故的快速處理,本身也是一種交通擁堵的緩解措施。
2.2利用交通事故快速定位系統提供效率
當事故發生,其處理效率將直接影響受傷人員的醫療救助和交通暢通程度[2]。因此,對交通事故的快速定位將顯得十分重要。我們可以通過計算機、攝像機、照相機、監控設備等對事故現場進行取證并進行相應的處理,比如可以通過基于計算機視覺的交通事故快速定位系統,對采集的交通圖象進行去噪處理,提供圖象質量,綜合利用小波變換方法提取交通事故特征,通過計算機視覺技術進行快速的定位[3]。本方法是通過計算機進行輔助處理,快速分析現場的圖像資料,縮短人為參與的時間,從而提高了事故處理的效率。
2.3利用PC-CRASH軟件快速確定事故責任方
PC-CRASH是一款交通事故再現軟件,事故分析的過程主要是根據事故現場的采集、記錄、調查與分析,將事故涉案車輛由碰撞后的終止位置反推回碰撞過程,再反推回碰撞前的運行狀態,來分析事故原因,然后根據有關法律規定進行責任認定[4]。由于道路、環境以及人為等因素,將為事故認定造成一定的影響,通過再現軟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糾紛,提高公信力,減少了事故認定的時間,降低了人為因素的干擾,是一種解決事故認定難題的科學合理的有效途徑。道路交通本身是一個極為復雜的系統,由人、車、道路、環境等諸多要素組成,并呈現動態分布,這給交通事故的處理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一般來說,交通事故的處理分為受理報案、現場處理、責任認定、裁決處罰、損害賠償調解、向法院起訴六個步驟,根據事故的大小和當事人的意愿將有所差異,因此處理的時間也有很大的不同。但無論如何,日益呈現出這樣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傳統的處理方法很難適應當前的社會發展需求。快速的生活節奏,復雜的環境因素,尤其是事故人員的跨地域性日益占據著較高的比例,都增加了交通事故處理的復雜性。
3基于信息化的智能交通事故處理系統的構想
我們目前處于信息化的時代,計算機、網絡、移動智能終端、大數據等技術和設備的出現,極大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那么能不能設計一種完整的系統,利用上述的技術和設備以及對交通事故處理的研究和分析成果,給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帶來極大的甚至是革命性的改變呢?當然這需要不斷地努力和不斷地實踐。下面本文將提出初步的構想,以做引玉之磚。
3.1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的信息化
科技強警是交管工作現代化的發展要求,也是未來交管工作發展的必然。面對紛繁復雜的交管工作,近幾年,公安交通管理努力構建信息警務,信息網絡建設、信息查詢、業務管理和數據庫建設已初見成效。改變了傳統的手工模式,實現了電子技術化處理,道路交通事故統計分析系統、24小時事故快報、事故處理系統,逐步實現了事故處理網上辦案和案卷電子化管理。現階段交管執法、事故處理對網絡和信息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對信息采集、處理的速度要求越來越高,綜合業務數據的不斷采集、使用匯集,實現了跨區域、現代化辦公。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的約束。通過數字證書登陸公安網絡系統,就可以直接整合人口信息、機動車信息、駕駛員信息、在逃人員信息、被盜搶機動車等各類信息數據,能夠基本滿足交管工作的需求。但是,現階段的信息化建設與科技強警、信息化管理的目標和現代化交通理念的實際需求還有較大的差距。因此以科技為突破口,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效率,不斷提高交通管理的科技含量,最大限度的利用現有資源,挖掘管理潛力,擴展公安交通科學管理能力,確保道路的安全暢通,是迫切需要解決的焦點問題。所以,信息化建設是現代化交通管理理念實現的必由之路。
3.2系統的構成
本系統由手持智能終端、無線網絡、軟件系統、大型數據庫系統和高性能服務器構成。通過智能終端的攝像頭、客戶端應用、錄音功能將現場的信息進行采集并通過無線網絡發送至服務器端,服務器通過軟件系統和大型數據庫系統進行分析和處理,將處理結果存儲并以特定的方式反饋至客戶端。由于智能設備已經相當普及而且配置和功能相當強大,完全可以推向社會進行應用。該系統結合了當前較為炙熱和前沿的技術———云計算和大數據,本身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和發展前景。
3.3系統的核心功能
本系統具有如下的核心功能:事故現場的采集、事故認定的處理、處理結果的記錄、事故責任方的信息管理和必要的聯系管轄、裁定處罰和賠償管理功能、掌上法院、掌上交警、交通事故預測、道路交通智能決策。本系統不僅是交通事故的處理者和管理者,而且還是交通事故的預防者甚至是智能交通的決策者。防患于未然,遠比亡羊補牢、處理交通事故更為重要。
3.4系統的現實意義
以一種信息化的理念,將傳統的處理方法進行整合和優化,借助科技的手段實現了快速、準確、優質、持久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體系。而且還能對即將發生的事故進行預測,對復雜的交通提供智能決策。這從根本上改變我國乃是全球的道路交通事故的處理以及發展智能交通都有十分積極的作用。本文立足于道路交通事故的處理之上,通過不斷地研究和思考,結合當前的一些解決方案和技術路線,以移動終端、云計算和大數據等科技前沿,提出一種基于信息化的智能交通事故處理系統的構想,藉此給出了解決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的基本方案。說是構想,實際上已經有一些實際的應用案例悄然步入我們的視野,雖然只是一個雛形,但是我們看到了其蘊含的潛能。
作者:李坤單位:河南警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