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氣設備漏電與感應帶電的區(qū)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區(qū)分方法
1.1電阻測量法所謂電阻測量法,就是用萬用表(用搖表更好)直接測量設備外殼與地之間的絕緣電阻,一般情況下如果絕緣阻值大于1MΩ,可以認為外殼帶電是因為感應電引起的。更好的辦法是用萬用表直接測量設備外殼與電源線之間的阻值,如果該阻值大于1MΩ,可以認為外殼帶電是因為感應電引起的。如果阻值接近于0,則可以認為是漏電引起的。如果阻值不是很大但也不是很小,則應用其它的方法再做進一步的確定才行。
1.2負載測量法所謂負載測量法就是在發(fā)生外殼帶電故障的設備的外殼與地之間人為地加上一個220V60W左右的燈泡,通電后查看燈泡發(fā)光與否,如果發(fā)光,表明帶電原因是因為漏電引起的,如果不發(fā)光可以認為是感應引起的帶電。也可以把設備的零線(N線)剪斷,把燈泡直接與零線接到一起,然后接通電源,此時如果燈泡發(fā)光就可以判定是漏電,如果不發(fā)光就可以認為是感應電引起的帶電現(xiàn)象。這是因為感應電電流一般只有幾十毫安左右,不會使較大負荷的燈泡發(fā)光,而漏電相當于燈泡直接接在電源之間,會有很亮的光發(fā)出。這種方法雖然比較麻煩,但卻很可靠。
1.3電壓測量法一用萬用表測量設備外殼與地(或N線)之間的電壓,測量時用萬用表不同的電壓檔,注意查看萬用表的指示值變化,如果用不同的電壓檔位所測量的數(shù)值有很大的不同,則可以認為是因為感應帶電引起的。如果多次測量萬用表指示數(shù)值變化很小或不變化,則可以判斷為是漏電引起的帶電。這種方法最為簡單。
1.4電壓測量法二數(shù)字萬用表的交流電壓檔對電壓非常靈敏。將數(shù)字萬用表打到AC10V或AC20V,然后黑表筆懸空不用,而將紅表筆逐漸靠近電器設備,注意觀察萬用表的顯示情況,當表筆離機器外殼還有4—5cm的時候,如果萬用表的顯示有幾伏的電壓,則可以判斷外殼帶電是因為漏電引起的,如果顯示數(shù)字很小,則可以認為是因為感應引起的帶電現(xiàn)象。這種方法簡單易行,一般不會發(fā)生誤判。
1.5電壓測量法三在設備運轉的情況下先用萬用表測量外殼分別對火線(L線)和零線(N線)的電壓,(因為不知道是何種性質(zhì)的帶電,所以應該按設備漏電來對待),記下兩次測量的數(shù)值,然后看兩次電壓之和是否等于電源電壓,如果與電源電壓大小相差不多,則可以認為是因漏電引起,如果不是這種情況,則是感應帶電引起。
1.6電壓測量法四斷開設備的零線(N線),只接通火線(L線),此時用萬用表的電壓檔測量設備外殼對地的電壓如果這個電壓非常接近于220V,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認為該設備已經(jīng)發(fā)生漏電現(xiàn)象,如果這個電壓數(shù)值遠遠大于220V則可以認為是感應帶電,這種方法簡單但卻不太可靠。
1.7電壓測量法五在設備不運轉的情況下先測量機器外殼對火線的電壓,然后再啟動設備,再次測量一次外殼火線的電壓,注意觀察電壓數(shù)值的變化,如果數(shù)值有很大變化,表明是漏電引起,如果電壓變化不明顯,則是感應帶電引起。這是因為一般來說設備漏電點不一定都發(fā)生在設備帶電部位的正中間,如果正好是中間部位,則這種方法不適用。從以上的種種判斷方法來看,有的簡單,易于操作,有的判斷準確,所以在碰到設備外殼帶電的情況后不要僅靠一種方法簡單地給以判定,而要多種方法互相結合,互相驗證,這樣才能增加判斷的可靠性。
2.防范措施
對于設備外殼帶電判斷出帶電原因后要分情況認真加以對待,如果是感應帶電引起的,則為設備加一接地線即可消除,。在敷設接地線時,一定要保證接地良好,最好不采用一點接地,即接地極至少要用兩個。如果是因為漏電引起的帶電,則必須要對設備進行檢修或絕緣處理,處理并認真檢測后才能繼續(xù)使用,否則如果讓設備帶病工作,輕者損壞設備,嚴重的可能引起人身傷害。
作者:王素霞 王新梅 劉利君 單位:安鋼集團永通球墨鑄鐵管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