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移動電子設備程序的質量控制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筆者從移動電子設備程序的開發和測試入手,介紹了移動電子設備程序開發質量控制所要面對的軟件缺陷,從軟件缺陷的周期、分類和管理入手,詳細闡述了軟件缺陷。在此基礎上,將移動電子設備作為嵌入式系統的軟件運行環境,舉例講述了移動電子設備軟件開發的質量模型,并且給出了標準化的移動電子設備程序質量保證參考模型,從各個方面給出了進行移動電子設備程序質量控制的方法,有著很大的實際應用意義。
關鍵詞:移動電子設備程序;質量控制;軟件缺陷
1軟件開發和測試
1.1手機軟件開發
目前,智能手機成為人們日常通訊的主要工具,其所需要完成的工作越來越復雜。近年來,它利用3G、4G等無線接口協議實現了更快更好的語音、視頻和數據等的傳輸,而越來越多手機軟件的出現豐富了手機的功能。當前流行的第三方手機軟件不是通過硬編碼嵌入到手機里的,它是根據用戶的需求將制造出來的系統部分或者軟件部分嵌入到手機里。一般的手機軟件開發流程包括需求分析、設計、實現、測試和維護等過程。一般的軟件開發都是基于某種語言進行的,可以在特定的工具上進行開發。因為各大互聯網公司重視用戶體驗,開發的一些手機實用軟件變得越來越便捷。其中計劃和分析階段主要進行的工作就是充分結合用戶的要求和現實環境,多方面考慮該設計方案的可行性,明確定位該軟件;在設計階段首先要進行的是設計出各個模塊的功能,隨后再詳細設計具體功能模塊中的程序等;編碼階段主要是根據上一階段設計好的算法編寫程序,一款手機軟件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代碼編寫的好壞;在測試階段,重點是發現軟件的不足之處,而測試結果的好壞直接取決于測試用例;維護階段則是在軟件已投入使用之后,在后續的實際應用中不斷修改和更新軟件,從而不斷適應用戶新需求的過程。
1.2軟件測試
軟件測試是對軟件進行質量控制的重要一環,它對于軟件產品的最終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相關的質量控制工作都是在軟件測試的過程中進行。在用戶看來,軟件測試過程應更多發現該軟件中存在的缺陷,而往往開發者的想法恰恰想反,他們希望軟件盡快投入使用,在使用的過程中慢慢解決凸顯出來的問題。因此,測試用例的選擇至關重要,不能完全選擇對用戶不負責的程序失效概率小的用例,而應選擇能夠發現那些潛藏很深的錯誤的用例。
2軟件缺陷
2.1缺陷周期
一款軟件的缺陷周期主要包括兩種類型:簡單的軟件缺陷生命周期和復雜的軟件缺陷生命周期。簡單的軟件缺陷生命周期在不考慮突發情況的基礎上主要包括發現—打開、打開—修復、修復—關閉三個過程。復雜的軟件曲線生命周期則需要涉及包括測試、開發、管理等過程的研發人員共同參與。當發現缺陷存在后,先送去bug審查,如果并非代碼的問題則需要設計人員進行修改,如果是日后才需要修改的就可以稍后再做處理,如果缺陷重復出現則需要進行修改,修改結束后還要重新測試。
2.2缺陷分類
軟件缺陷不只是存在于編碼過程中,在設計過程中的規格說明中也可能出現問題。為了便于管理,則需要對缺陷進行分類,根據優先級進行處理,缺陷管理的關鍵就是要明確主要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集中處理。
2.3缺陷管理
在缺陷管理進行之前,必須要收集數據,這樣才能有效管理缺陷。搜集數據的過程大概如下:詳細記錄在測試或者評審的過程中發現的所有缺陷;對記錄下來的數據進行分析,對缺陷進行分類,觀察哪類問題導致哪類缺陷;找到修補缺陷的措施。為此可以制作缺陷報告,可以方便地對缺陷進行管理。
3軟件質量控制
3.1手機軟件質量模型
3.1.1Boehm質量模型
這種模型是將質量以分層模型表達,軟件質量可以從三個大方面進行測評,包括可維護性、可用性和可移植性,從這三個方向繼續向下細分,總共包括15個指標。
3.1.2McCall模型
這種模型是將軟件的質量用11個特性衡量,這些特性圍繞著運行、測評等方面。
3.1.3ISO質量模型
ISO標準規定將軟件質量分為內部質量、外部質量和使用質量,在此內、外部質量下面包括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可維護性和可移植性六個衡量特性,使用質量包括有效性、生產性、安全性和滿足度四個衡量標準。
3.2質量保證
手機作為一種嵌入式系統,其軟件運行的環境與電腦是不一樣的,需要考慮到許多嵌入式系統的專屬特征,因為手機的硬件資源很少,不像電腦一樣有很豐富的硬件資源。所以手機軟件開發的質量問題尤為嚴重,這不僅影響到軟件日常的使用,還影響這用戶對軟件本身甚至手機本身的評價。上述提出了許多手機軟件質量模型,這些模型都對軟件測試的質量控制進行著通用的、程序化的質量保證和質量管理。同樣的質量保證也有相應的模型,便于不同的軟件所有人員進行管理和控制。
3.3質量控制手機開發軟件的質量控制
要從軟件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進行,要從技術手段、技術評審、軟件測試、軟件工程標準、軟件修改和變更的控制、軟件質量的度量等多方面進行控制,要對影響軟件質量的所有因素進行把控,并且做好登記和記錄,這樣便于將控制落實到細節。需要運用高效的、有質量保證的科學手段來控制手機軟件的質量,結合新的科技成果,如時間復雜度和空間復雜度的算法等。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強軟件測試,只有用了更好的用例,更多發現了軟件存在的缺陷,才能夠更好保證軟件的質量。另外,需要建立起完整的、高標準的、有時效性的質量判斷標準,對軟件的質量進行跟蹤評價,維持軟件的高質量和強大的生命力。
4結語
本文從介紹軟件開發和軟件測試的相關背景開始,詳細介紹了涉及手機軟件開發的質量控制的軟件缺陷的周期、分類和管理,在明確了軟件缺陷的相關內容之后,針對這些缺陷,本文論述了軟件質量的相關問題,介紹了手機軟件質量模型,根據質量模型給出了有著極大參考價值的三層手機軟件質量保證參考模型,最后從技術手段等幾個重要方面闡述了軟件質量控制。
參考文獻
[1]張舜堯.手機自動化測試系統設計淺析[J].開發研究與測試技技術,2007(20):412-414.
[2]王掌.手機軟件打響質量保衛戰[N].電腦報,2008-05-12.
[3]刑彬彬,姚鄭.CMM/CMMI與軟件生命周期模型關系的研究[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7(11):168-172.
[4]陳澤暉.關于軟件質量保證的參考模型探討[D].上海:東華大學,2006:5-8.
[5]于波,姜艷.軟件質量管理實踐:軟件缺陷預防、清除、管理實用方法[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2-3.
作者:陳果 單位:重慶市中冉信息產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