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內阿維菌素廢水處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混凝法
利用固體廢物硫鐵礦燒渣和粉煤灰為原料制備出的聚硅酸鋁鐵(PSAF),具有高效的混凝效果,可用于阿維菌素廢水的預處理當中,pH值為6.5~7.5,混凝劑PSAF投加量為80mg/L,廢水中COD、SS和AVM的去除率分別達到18.9%,34.6%和20.5%;處理后廢水ρ(BOD5)/ρ(COD)由0.31提高到0.42,廢水的可生化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廢水的pH值、PSAF的投加量、攪拌速度和攪拌時間對混凝效果有明顯影響。
2深度凈化工藝
深度凈化工藝可以單獨應用也可和預處理工藝聯合應用,經深度處理后的阿維菌素廢水一般都能達到廢水排放的指標。常見的有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工藝、Fenton試劑氧化工藝、吸附—氧化工藝等。
2.1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工藝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工藝(UASB)因對有機物去除率高,工藝運行穩定而成為近年來研究的熱點之一。其基本原理為:廢水通過底部布水管道將待處理的廢水均勻地分散在中部的反應區斷面上,廢水與具有良好沉降和凝聚性能的污泥床進行充分的接觸混合,在活性微生物的作用下進行厭氧反應,并上升呈懸浮態,最后在頂部分離器的作用下進行三相分離,中部的反應區是該工藝的核心部位。某阿維菌素廢水進水COD為9210mg(/m•d3)、容積負荷為9.21kg/(m3•d),采用UASB-SBR組合工藝處理,UASB反應器穩定運行時,COD的穩定去除率在80%以上。當UASB反應器出水的pH值7.8,出水總堿度為3000mg/L時,反應器運行良好,沒有出現有機酸積累現象。再經SBR反應器穩定處理后,出水COD<300mg/L,COD去除率約為75%。利用“UASB+水解酸化+接觸氧化”工藝處理某阿維菌素廢水,當高濃度有機廢水(COD3800~4300mg•L-1)容積負荷達到10kgCOD•(m3•d-1)時厭氧出水和綜合廢水經混合后(COD800~1000mg•L-1)采用“水解酸化+接觸氧化”法進行處理,系統COD、BOD、SS的去除率分別達到97%、98.5%、92.8%,處理效果良好。目前的發展趨勢是將UASB與好氧生物流化床工藝相結合,對有機廢水進行深度處理,進一步提高出水水質。
2.2Fenton試劑氧化工藝Fenton試劑氧化法是一種反應速度快、運行條件平穩、設備簡單、對周圍環境影響小的高級氧化技術,目前已在化工、制藥、焦化、印染等廢水處理中得到廣泛的研究和應用。其基本原理為:在廢水中加入H2O2和FeSO4,在一定pH值條件下可將廢水中的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從而凈化水質。某企業阿維菌素廢水處理站好氧出水COD為510~530mg/L、pH值為8.0~8.3,用Fenton試劑氧化法對其進行深度處理后,出水COD<120mg/L,COD去除率>70%,均能滿足廢水水質排放標準要求。為提高出水水質,Fenton試劑氧化法不僅可以單獨運用,也可以與其他工藝聯合使用。采用“磷酸銨鎂化學沉淀+生物接觸氧化+Fenton高級氧化”對某阿維菌素廢水UASB厭氧出水進行深度處理。實驗水質COD值為1200~1500mg/L,pH值7.2~7.8,BOD為415~520mg/L,AVM為5~8mg/L,厭氧出水經過磷酸銨鎂化學沉淀脫氮處理后,氨氮去除率達到80%以上,出水氨氮濃度為35~50mg/L,但出水COD殘留值仍較高。用生物接觸氧化法進行處理,反應器經過85d運行,COD容積負荷達到1.05kgCOD•(m3•d-1)時,出水COD達到415~450mg/L,COD去除率達到50%,采用Fenton高級氧化技術進一步深度處理,COD去除率>50%,系統出水COD為175.0mg,出水COD和NH3-N均達到了國家對發酵類抗生廢水排放標準的要求。但是該工藝涉及過程較多,成本也較高,其實際運用有待進一步商榷。另外,有人專門對白腐真菌處理阿維菌素廢水做過研究,經厭氧處理后的出水COD去除率>80%,工藝流程簡單,廢水的脫色效果也比較好。
2.3吸附-氧化工藝阿維菌素廢水處理工藝,大多數利用微生物處理做基礎,但是操作過程復雜,生化反應條件較難掌控,并且處理成本高。而利用吸附-氧化法進行廢水水質凈化工藝,應用范圍廣、處理效果好、且可回收有用組分。利用活性炭吸附、次氯酸氧化對某制藥廠含阿維菌素廢水進行處理,使廢水的COD值由6.2×104mg/L降低至147mg/L,效果非常好。另外,次氯酸鈉還可將水中殘存的有機物氧化、脫色、除味,并降低有害物質的毒性。該法具有處理簡單、適應性廣、效果好等優點,可與其他處理工藝聯合使用或單獨應用。
3結語
目前阿維菌素廢水處理工藝較多,但以微生物法為主。燃燒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混凝法工藝簡單,可靠,可作為阿維菌素廢水預處理工藝之一;UASB、Fenton試劑氧化法和吸附—氧化工藝,處理效果都較好,基本能夠達標排放,但每種阿維菌素生產技術有差異,廢水水質不同,選擇具體工藝時,應結合現場實際條件,通過試驗和經濟技術論證確定最佳的工藝和運行參數。另外,由于對環境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發酵類制藥企業生產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工藝用水,大部分廢水經處理后直接排放,水資源浪費嚴重。我國的淡水資源嚴重匱乏,因此,一方面應加強對廢水的深度處理研究,如采用臭氧法、膜反應器法等;另一方面也應該開展對生產廢水的循環綜合利用研究,以減少新鮮水的使用。
作者:王海平單位:華北制藥集團愛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