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市舊工業建筑改造與循環再利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對于中國城市的發展而言,主要存在從更新逐漸到開發的這樣一個特殊的發展階段,這時候城市建筑的更新問題逐漸成為了眾多研究者不斷探索的熱點問題。大量的城市舊工業建筑正在面臨著廢棄與閑置,更新或者是拆除成為了急需解決的新問題。在這一迫切需要解決的新形式之下,怎樣對大量的近代化廢棄舊工業建筑進行保護、改造與再利用不僅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也是一個城市整個風貌建設與改進所面臨的現實問題所在。
關鍵詞:城市風貌;工業建筑;循環利用
一、城市舊工業建筑改造所具有的意義
(一)城市舊工業建筑改造所具有的經濟意義
在城市當中,現存的舊工業建筑因其自身所具有的價值性、存在性、歷史性以及便利性特點,能夠為改造者帶來比其他項目更大的經濟利益。而對于這樣的一種改造表現來說,既是一種有形的價值,同時也是一種無形的價值體現,并且還表現出一種特殊的,融合與二者之間的特殊形態,進而可以帶來更為可觀的經濟效益。在對舊工業建筑進行改造的成本上,因其所固有的形體特征,能在成本之上解決大概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成本,進而節約了大量的公共建設成本。
(二)城市舊工業建筑改造所具有的環境意義
對于城市當中的舊工業改造而言,由于受到歷史背景以及各方面因素的限制,進而形成了自身所獨有的景觀風貌特征。在這當中,最為主要的表現則是:獨一無二的工業建筑物、特殊的建筑形象、經歷長久時間而形成的綠化景觀環境。這些獨特的風貌都是城市舊工業建筑周圍所必然存在的風貌特點,是整個城市發展最為珍貴的記憶。
(三)城市舊工業建筑改造所具有的文脈意義
許多城市當中的舊工業建筑遺址歷史悠久,而且能夠反映當時極其特殊的建筑風格以及建造水平,并且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性。設計者依據這些存留在城市當中的產業以及空間特點能夠充分感受到建筑物所具有的發展歷史。不管是在建筑的單體表現上,還是其的歷史階段,都是城市建筑當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對于整個城市文脈的延續以及后期周邊環境的優化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城市的舊工業建筑作為整個工業遺產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整個城市進行現代化發展的重要體現,是“體驗城市、感受城市”的重要物質依托。通過這些物象的存在能夠及時進行價值認定,進而合理地再用與創作,對維護城市的歷史風貌,延續其生機勃勃的特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我國城市舊工業改造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忽視了對整個城市建筑遺址當中歷史價值的延續設計者
在對我國城市就工業建筑進行改造的時候,大多是追求其重要的經濟價值,而對于這些遺址當中所具有的歷史價值卻缺乏正確的認知,進而導致整個建筑改造變成了一種為了經濟利益而胡亂改造的掙錢工具。這種隨意性與不加考慮性,導致許多優秀的城市舊工業建筑面臨被鏟除的危險。
(二)在城市建筑遺址改造中缺乏對節能性的考慮
在進行城市舊工業建筑的改造過程當中,受到傳統的經濟技術條件以及建筑功能等方面的影響,舊工業建筑在進行改造之前往往會存在維護結構熱工性能較差的問題。但是依據相關的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發現,許多舊工業建筑在進行改造之后也會存在這種問題,這不僅僅對整個建筑后期的使用產生很大的影響,而且還會造成一定的資源浪費。許多的改造者過于追求舊工業建筑所能夠表現出來的滄桑之感,而對于這一感覺往往只是表現在舊工業建筑的軀體之上,既想滿足建筑的滄桑歷史感又想更好地使用,則是擺在設計者面前的重要矛盾所在。除此之外,在舊工業建筑當中往往有較大的空間以及明亮的透光環境,這也促使設計者在改造的時候,往往想要保留這一特點,進而引入更為明亮的空間,豐富整體的空間效果,但是在這時候,如果沒有運用良好的措施,這一設計則會不斷增強建筑的能耗,進而損耗更多的資源。
(三)缺乏相關部門以及相關政策的指導和約束
目前,在我國城市舊工業改造仍舊是處于一個相對自發的狀態,整個設計與后期的改造當中都沒有政府或者是相關的政策作為引導。這一缺乏規范性的設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極大影響了整個建筑改造后期的開展以及相關質量的提升。對于城市舊工業建筑改造來說,是政府、建筑師以及開發商等多方參與的設計過程,涉及到整個社會后期經濟的發展與規劃,同時還涉及到對整個建筑的設計以及對建筑文物的保護等多個系統工程,在這當中,政府都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除此之外,對舊工業建筑的改造進行綜合評價以及再利用的過程當中,同樣離不開政府對相關部門進行更為細致的工作。而在舊工業建筑改造以及開發操作的過程當中,建議將舊建筑改造的管理從原本的城市建設管理部門當中有效地單列出來,進而成立一組專門用于管理的開發機構,針對其所表現出來的特殊性進行采取良好的運作方式以及管理手段。
三、針對城市舊工業建筑改造與運用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
(一)時刻保持一種“尊重”的原則
尊重的原則通常指的是,在對城市舊工業建筑進行再次改造與運用的過程當中,必須要尊重在原有的城市建筑當中所具有的歷史特點以及空間的邏輯性。對于那些意境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以及歷史內涵的舊工廠進行改造的時候,尊重的原則主要體現在:首先,維持原有廠房所獨有的空間秩序、風格特征以及文化氣息;其次,尊重建筑本身的空間、表現肌理以及結構構件;最后,尊重建筑的空間特點以及技術設施、體量關系等。
(二)時刻找尋一種“匹配”的原則
匹配是整個城市舊工業建筑改造當中的重要條件,要想真正在設計當中做到結構上設計的合理性,經濟獲取上的可行性,維護、管理上的方便性等方面,才能進而促使新的使用功能以及舊工業建筑所有用的空間能夠形成良好的匹配性原則。因此,在對每一個不同的建筑進行改造的時候,需要首先對功能性與形式之間了解和研究,探尋現有廠房存在的空間布局規律,挖掘空間當中的潛在用途,了解整個建筑面積以及后期的需求,進而確定改造的方案,盡可能地滿足新建筑的功能性與形式性之間的有效匹配。
(三)探尋新與舊之間所存在的“共生”原則
對城市當中的廢舊工業建筑進行的改造,是運用全新的元素與已經存在的舊建筑有效整合之后進而形成的整體,這時候新與舊之間的重組以及相互之間的彌合性便是構建建筑“共生”與發展的重要因素所在,也是為舊事物融入可能性與創新性的活力所在。而這同樣是對舊廠房區域進行改造和創新的重要前提所在,也是城市設計當中融合新舊建筑關系處理的主要內容所在。不管是舊建筑的內部還是新建筑與舊建筑之間的外部環境,都應當遵循這一原則,才能夠更好地進行創建和實施。
四、構建全新的舊工業建筑改造與運用的創新實踐措施
(一)新建與改造相結合,營造有效的共享空間
進行城市舊建筑的改造與運用,主要是對已經存在的建筑結構與即將建設的建筑進行有效的改進,在這一領域當中,不僅僅要對所想要擴建的部分功能以及后期的使用要求進行考慮,同時還需要更有效地處理新與舊之間的過渡與聯系,進而促使其融為一體,形成一個完整的空間體系。例如:在已經存在的建筑庭院進行改造,這時候需要對舊建筑的進深程度以及自然通風、采光等問題進行設計。在現代化的技術水平之下,運用人工機械的通風以及照明形式,利用庭院的空間,進而促使其在改造之后成為一個共享的活動中心。
(二)對新、舊建筑之間的共存因素進行協調
通過對已經存在的傳統舊建筑當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元素進行提煉并有效變形,恰當地運用到相關的設計當中,進而促使整個建筑之間產生有效的對話以及良好的關系。促使在新、舊建筑當中維持一種具有歷史性的文化延續。例如,在進行立面設計的時候,對立面構圖當中所表現出來的因素以及擴建部分進行考慮,比如檐口的高度、立面存在的比例、整體的尺度特征以及材料的質感等方面,進而延續舊建筑原有的形態特點,尋求各方面之間的協調與呼應;在內部空間進行設計的時候,要以構建進而轉移并建立新舊建筑之間的呼應關系,將原有的舊建筑當中富有特色的局部構建逐漸擴建到新的建筑當中,促使新舊建筑之間能夠形成良好的協調與呼應等。
(三)保持舊建筑當中的特色,維護城市的形象
有一些舊廠房建筑所表現的特征則是其他建筑表現所沒有的,在對這一部分的建筑進行改造的過程當中,運用恢復以及保護舊廠房原有風貌為基礎,適當增加一些新的設施;在恢復和保存原建筑外部空間形態的時候,運用現代化的材料以及現代的空間處理方式,創造出能夠滿足現代使用要求的全新的內部空間形態,進而有效地對原有建筑的歷史性以及文化特點進行延續。
參考文獻:
[1]丁玎,王崇杰.舊工業建筑群向大學園區的改造———澳大利亞迪肯大學濱海校區的改造[J].工業建筑,2017,(08).
[2]王靜,王聰.舊工業建筑綠色節能改造評價體系研究[J].價值工程,2017,(29).
[3]楊玥.西安老鋼廠創意產業園內舊工業建筑空間再利用現狀分析與研究[J].建筑與文化,2017,(09).
[4]楊玥.城市舊工業建筑空間再生利用現狀研究[J].大眾文藝,2017,(18).
[5]曹盼宮.Loft文化與舊工業建筑的改造再利用[J].陜西建筑,2006,(12).
[6]顏家智.歷史文化城區中舊工業建筑更新策略研究———以大理床單廠藝術園區為例[J].建筑與文化,2017,(07).
[7]高翠娥,王宇.可持續發展的東北老工業城市舊工業建筑再生設計研究[J].黑龍江工業學院學報(綜合版),2017,(08).
[8]尚緒明.舊工業建筑之創意改造研究[J].科技與企業,2014,(18).
[9]武乾,宗一帆,劉江帆.二線城市舊工業建筑改造趨勢的研究———結合青島、蘭州舊工業建筑改造案例[J].城市發展研究,2015,(02).
[10]陳秀云.舊工業建筑再利用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3,(06).
[11]沈實現,韓炳越.舊工業建筑的自我更新———798工廠的改造[J].工業建筑,2005,(08).
作者:趙璐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