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綠色環保混凝土攪拌站廢物處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根據混凝土攪拌站綠色設計的要求,分析了混凝土攪拌站綠色環保化進程中的設計理念和實現途徑,闡述了混凝土生產過程中廢水的回收、利用方式,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與應用途徑,抑塵和降噪的措施,為混凝土攪拌站的綠色環保設計和生產提供參考。
關鍵詞:混凝土攪拌站;綠色設計;廢水回收利用;固廢處理利用;抑塵降噪
前言
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加快改善生態環境,控制好重點地區的細顆粒物(PM2.5)濃度,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是人民群眾的迫切愿望,更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基于此,不同地區陸續發文規范混凝土企業綠色生產,限期對現有攪拌站進行環保改造升級,對新建攪拌站設置環保設計準入門檻,混凝土行業步入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新時代。“綠色低碳”、“節能減排”、“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協調發展理念,應勢成為傳統攪拌站的綠化環保改造和新建綠色環保型混凝土攪拌站的切入點。20世紀80年代中,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在國家一系列的扶植政策和措施下,混凝土攪拌站得到了快速發展,生產效率得到提升,但是,與此同時,混凝土攪拌站也逐漸成為了廢水亂流、粉塵漫天的“臟、亂、差”形象的典型代表。2017年各地印發藍天行動實施方案通知,要求實施城市揚塵污染防控工程,開展揚塵污染防治專項行動,要求混凝土攪拌站嚴格落實建筑施工揚塵污染防治措施,強化混凝土攪拌站的整治及長效監管,做到揚塵污染防治源頭把關、過程控制、末端治理的全流程監管機制。按照“無粉塵污染、低噪音生產、廢棄物零排放”的原則和宗旨,全國迎來了混凝土攪拌站綠色環保改造升級和建設的高潮。從現有攪拌站行業發展來看,新建和改建的混凝土攪拌站涉及的環保問題包括[1]:(1)生產過程中的粉塵污染、廢水外排、噪音污染;(2)過度消耗不可再生資源,再生骨料和廢棄資源得不到合理利用;(3)廢棄濕混凝土等建筑垃圾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利用和處理。本文重點闡述混凝土生產過程中廢水的回收與利用方式,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與應用途徑,以及抑塵和降噪的措施[2](以下將攪拌站的揚塵、廢水、固廢和噪音簡稱為“四廢”)。
1攪拌站四廢來源與處理
1.1廢水的回收與利用
(1)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包括洗浴、盥洗、洗衣、廚房、衛生間等生活排水)需排入城市管網處理,如果攪拌站周邊無市政污水管網,需排入自建化糞池,并由專業單位進行定期清運處理。(2)生產廢水。生產廢水來源于攪拌運輸車攪拌罐的清洗廢水,攪拌機清洗廢水。攪拌運輸車和攪拌機在使用后,應及時清洗,防止內壁結塊,影響生產和再次使用。攪拌運輸車倒入洗車臺加水滾洗后,產生的含有砂、石和水泥料漿的廢水倒入砂石分離機的進料斗,在水流的沖擊下,混合料漿由進料口進入分離機,經過充分清洗和篩分,分離出來的砂和石分別送到出砂口與出石口,砂和石經過裝載機等運料設備運送至儲料倉投入生產繼續使用。溢流出來的漿水經排水溝引流至漿水回收系統,通過漿水回收系統的逐級沉淀和澄清,重新用于生產。攪拌站生產廢水的回收再利用實現了廢水和廢渣的零排放,不僅可以避免資源浪費,還能降低混凝土攪拌站的實際生產成本,彌補因沉淀池多而占地面積大的不足,從而達到綠色環保攪拌站的要求[3]。張冬生指出[4],摻加不超過4%的濃度為30%的廢水用于C30及以下低強度等級混凝土生產中,與使用全部清水生產的混凝土相比,新拌混凝土坍落度損失稍大,試塊強度相當。圖1為砂石分離與漿水/場地水回收系統,混凝土攪拌站應配套有砂石分離機、漿水回收利用系統(污水池1和2)和場地水回收系統(雨水池3和4,澄清水池5),其中,污水池2連通攪拌站生產線,用于混凝土的生產。澄清水池5內是經過三級沉淀澄清后的場地水,可以用于車輛外表的沖洗,場地綠化等。(3)場地廢水。場地廢水來源于雨水、場地沖洗水、車輛外表沖洗水。場地廢水通過廠區內的排水溝引流至場地水回收系統,場地廢水經過逐級沉淀澄清后供廠區綠化、場地沖洗、車輛外表沖洗或經檢測合格后供生產使用。生產廢水和場地廢水取代其他混凝土拌合用水用于混凝土生產時,水質需滿足現行行業標準JGJ63—2006《混凝土用水標準》規定,摻量應通過混凝土試配確定。綜上所述,減少混凝土攪拌站廢水和廢料的排放,實現砂、石、生產廢水和場地水的回收和循環利用,可以節約資源、減少排放、降低生產成本,間接提高生產經營效益。
1.2粉塵來源與治理
(1)粉料溢漏揚塵。該粉塵主要出現在粉料輸送過程、粉料輸送車向粉料罐輸送結束后的粉料罐輸送接口處、粉料罐頂的冒灰。罐頂冒灰是由于粉料輸送過程的動力源為高壓空氣,造成筒倉內壓力大于大氣壓,壓縮空氣通過倉頂除塵器的過濾層向外釋放,當濾芯被粉塵堵死或者通氣不暢時,倉內壓縮空氣通過安全泄壓閥卸荷,安全閥打開時,帶灰氣體從安全閥中跑出,造成罐頂冒灰。當除塵器濾芯堵塞而進行泵送粉料時,壓力安全閥失靈,倉內壓力升高,倉頂薄弱部位會因高壓產生變形或破壞,粉料從罐內噴涌,形成大的污染源,造成爆倉事故。因此,為保障安全生產,在粉料筒倉內設置料位指示器,協同安全閥保障筒倉內壓力處在安全范圍,避免筒倉及其附件的損壞,杜絕爆倉事故發生。此外,正確使用收塵設備,加強對收塵設備的維護和保養也可以降低揚塵的產生:輸送粉料前啟動罐頂收塵機振動器1~2min,振落收塵機濾芯上的積灰;輸送完畢后,打開罐頂收塵機振動器1~2min,振落積灰;另外,應定期清理除塵器濾芯和安全閥,保障收塵效果和設備安全。(2)稱量設備揚塵。稱量設備揚塵包括粉料稱量和骨料稱量揚塵。粉料稱量設備處應安裝除塵裝置,并應對除塵裝置定期檢查,清理和維護,減少揚塵的產生。骨料稱量設備處揚塵可在設備稱量前進行噴淋處理,抑制揚塵。(3)骨料堆場和場地揚塵。骨料堆場和場地揚塵包括砂石骨料卸載和運送時產生的揚塵、裝卸車輛經過或者起風時地面積灰揚塵、場地上存在的固體廢棄物表面干燥后揚塵以及場地車輛行駛激起的揚塵。對揚塵的處理方式是采用高壓霧化噴淋設備,在骨料堆場廠房頂部安裝高壓噴淋系統,在廠區內合理布置霧樁。二者均利用高壓泵將水從噴嘴霧化噴出,霧化顆粒漂浮在空氣中,與空氣中的粉塵顆粒融合,增加粉塵自重、加速揚塵的沉降,起到增加空氣濕度和降塵的作用,該設備具有節能節水的優點,不會造成二次污染。場地內設置移動式清掃、灑水設備對場地內粉塵進行清理。廠內安裝攪拌車輛專業清洗設施設備,對進出攪拌站的車輛底盤和車輪等進行沖洗,防止車輛行駛帶入或帶出泥漿等造成污染。綜上所述,攪拌站應嚴格落實揚塵污染防治工作,減輕環境污染,改善環境生態質量。
1.3固廢的處理與應用
攪拌站固體廢棄物來源于試驗室強度檢測后的壓碎混凝土試塊、攪拌機內部清理的凝結廢料、攪拌運輸車罐體內清理的凝結廢料、污水沉淀池清理的硬化固體廢棄物。對于這些固體廢棄物可選用合適的破碎機,將其破碎加工成粒徑為5~31mm的骨料資源,并有效地用于混凝土生產中。吳自強[5]等研究表明,將廢棄混凝土試塊經破碎處理,制成再生骨料用于替代普通混凝土中的碎石是可行的,且制備出的混凝土強度仍能滿足要求。綜上所述,固體廢棄物的加工再利用,實現了既環保節能,又節約成本和資源的三重效果。
1.4噪音的處
混凝土攪拌站噪音包括場地粉料輸送車、裝載機、混凝土運輸車等車輛噪音和攪拌機、空壓機等生產噪音。粉料輸送空壓機作為攪拌站最大的噪音源,其正常工作時,聲音可達100dB(氣壓鉆機的聲音)以上,嚴重影響人體健康。現今,攪拌站可以采用低壓粉料輸送系統,此系統可將噪音由原來的100dB降至70dB(街道鬧市聲音)以下。另一主要噪音來源是裝載機。裝載機工作強度大,噪音高達85dB(繁忙大街的吵鬧聲音)。長期處在這種環境中,會使人的神經細胞逐漸受到破壞。裝載機主要工作區域為骨料堆場,當骨料堆場整體封閉后,能夠起到部分降噪的效果。新建攪拌站可以采用改變骨料堆料場的堆料上料方式來減少裝載機的使用:骨料堆料場使用皮帶機堆料,來場骨料直接卸至接料斗,經皮帶機運輸至堆場,后使用裝載機進行配料倉上料;配料倉上料可采用地攏方式,裝載機輔助推至地攏接料口。這兩種配料倉上料方式都需要裝載機,但不需要裝載機提升打堆,大大降低了裝載機的使用頻率,減少了噪音的產生。另一種是高位骨料倉的上料方式,如圖2所示,料倉底部設有卸料口和骨料稱量運輸裝置,骨料經卸料稱量后直接通過皮帶進入生產,可以完全脫離裝載機的使用,減少場區裝載機噪音的產生。運輸車輛噪音通過車輛減速慢行等管理方式降低噪音的產生。生產混凝土噪音雖不可避免,但在改造和設計時,可通過生產區、辦公區和生活區的有效分離,綠化帶的降噪和噪音衰減或加裝聲屏障來降低噪音對人體的傷害。
2結語
為打贏藍天保衛戰,為人類提供適宜的生活環境,建造綠色環保型混凝土攪拌站已是建筑業生產方式的一項重要改革。綠色環保混凝土攪拌站將砂石、粉料料倉等生產設施進行全封閉式管理,通過固廢、液廢的合理回收利用,加強攪拌站高壓噴淋和收塵等設備的改造維護,達到減少污染,節能減排的作用,這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們應該承擔的責任。新型的綠色混凝土攪拌站需要呈現出“外表整潔美觀、噪音降低、場地清潔、廢水循環利用做到零排放”的新面貌。增強混凝土攪拌站在粉塵、廢水、固廢、噪聲等方面的環保可控性,解決現階段混凝土攪拌站污染嚴重和資源浪費的問題,促進與現代城鎮化綠色發展相融合,使混凝土攪拌站邁向綠色工廠的新發展階段,實現產業向綠色工業化的優化轉型。
參考文獻:
[1]戴衛果.綠色混凝土環保攪拌站的應用[J].甘肅科技縱橫,2019,48(2):54-56+67.
[2]徐仁崇.預拌混凝土企業廢棄混凝土再利用技術探討[J].混凝土世界,2018,110(8):56-60.
[3]江忠唐.淺談混凝土攪拌站廢水在混凝土中的利用[J].綠色環保建材,2019,147(5):24+32.
[4]張冬生,趙博.淺談預拌混凝土企業的綠色生產應用[J].混凝土世界,2018,109(7):54-57.
[5]吳自強,滿高鵬,張蕊,等.用廢棄混凝土生產鋼筋混凝土排水管應用技術研究[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2019(9):32-34.
作者:滿麗瑩 王裕銀 李酉成 謝一飛 張蕊 田寅 單位:蘇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