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繪畫中的金屬材料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這幅作品中,鉛質的澡盆起了象征作用,使畫面除了在氣氛上的沉重和晦暗之外,更加具有了隱喻的精神面貌。神話一直作為基弗作品中的重要題材表現,1982年的《維蘭德之歌》又是一幅以綜合材料來變現神話的繪畫作品。畫面中上方是一個鉛質的翅膀,與如燒焦的廣闊麥地背景形成了對比。這里的鉛質翅膀除了在畫面中是一個視覺效果之外,它更是一個視覺符號。翅膀的來自于希臘神話中的伊卡洛斯的故事。講述了伊卡洛斯及兒子被困在克里特王國的島上,當他們用羽毛和蠟制成的翅膀逃離時,飛的離太陽太近,而使蠟融化,伊卡洛斯墜入到海中的悲劇故事。而基弗運用鉛來表現翅膀,所表現出來的沉重和艱澀的質感,使其畫面和翅膀這個符號更增加了悲劇的色彩。
《黑色王冠》是基弗2005年創作的作品。文字也是他畫面中藝術語言的一部分,而這幅作品中的文字就是取自德國詩人保羅•策蘭的《九月的王冠》這首詩。而在增加文字的同時,金屬材料鉛還是再次的出現在了畫面的最前方。在荒蕪的雪地上,鉛質的椅子上固定著棕色的枯枝,并且與空中如雪花般的文字相結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文字本身的意義也與畫中的元素和氛圍相結合,使作品充滿的了深刻的意義。繪畫在空間上作為一種二維平面的藝術形式,而基弗在繪畫中頻繁的運用到了各種物質材料或者金屬材料,使繪畫擁有了強烈的物質感。
這些金屬材料或與主題相結合,或作為畫面的符號,都使繪畫呈現出了不同以往的視覺樣貌。基弗以同樣的題材還創作了很多裝置作品。這些裝置作品也與他的繪畫作品所表現的主題和所要表達的思想有著某種的內在聯系。而金屬材料也始終貫穿在他的裝置作品中。從1987年開始,基弗開始運用金屬鉛制作書籍裝置。尺寸由小到大,鉛質的書頁也經過了氧化和腐蝕的處理,呈現出了斑痕和不同的灰暗的色彩層次。1989年完成的大型裝置《兩河流域——女祭司》,就是由200本鉛質的書籍組成。它們如廢墟一般被堆放在鋼質的書架上。書架中間由玻璃板隔開,鉛質的書籍中還夾了許多銅絲。整個裝置作品由于金屬的腐蝕效果而顯現出了十分久遠的歷史感。作為鉛質書的延伸,又與他早期的翅膀符號相結合,在1992年開始,他又創作了《帶翅膀的書》這一裝置作品。作品依然是由鉛質書組成,又加入了金屬錫和鋼。鉛質書的兩邊生出了巨大的兩個鉛質翅膀,同樣的斑駁的質感,而翅膀又顯得十分沉重,卻只被一根細的金屬棍支起。鉛質的翅膀此時已成為基弗作品中一個重要的象征符號。
基弗的作品,破敗的自然和支離破碎的場景,使人們可以感受到一種人類文明的悲劇命運。但基弗想要表現的并不只是是衰敗,正如他自己所說的:“我沒有表現絕望。我對精神的凈化總是充滿了希冀,我的作品是精神的、理性的。我想在一個完整的環境中表現出心靈與環境的契合。”在他的繪畫和裝置作品中反復用到了鉛金屬及其他的金屬材料。也許正是金屬材料本身的屬性具有沉重、受到環境影響而傷痕累累、顏色灰暗和細微敏感的變化這些特質正與他所想表達的藝術思想的內在有著深深的契合和相互聯系的關系。金屬材料在他的作品中有著強烈的物質性,并具有豐富的象征意義。他的作品正是人類深層心靈活動的體現。他將平凡粗陋的金屬材料置于他深邃、憂郁又悲壯的作品中,賦予了他們莊重的意義和無限神秘的想象,是在藝術作品中將材料轉換到思想領域的成功體現。
作者:徐萌李俊峰單位:齊齊哈爾大學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