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企業環保技術開發及引進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通過對中山市印染、電鍍等重點行業企業實地調研,發現重點行業企業在廢氣、廢水、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等領域的環保技術需求大,但環保技術信息服務的相對缺乏、開發和引進環保技術的資金來源短缺、部分企業經營策略的環境治理短視限制了企業環保技術開發和引進。結合分析中山市企業環保技術開發和引進的現狀與存在問題,從強化政策體系和政府引導、打通市場監管與信息服務、活化資金渠道和合作模式、培養環保理念與管理能力等四個方面提出了相關對策。
關鍵詞:環保技術;信息服務;環境管理
引言
工業污染的控制[1]作為生態環境治理的重要環節,經過近幾年的發展,中山市工業污染控制環保技術水平總體提升明顯,但不能滿足污染治理技術要求的企業超標排污現象時常發生,尤其是電鍍、印染等中山傳統污染重點行業[2],阻礙著中山市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工業污染控制成為了中山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制約因素。因此,針對中山市重點行業企業污染治理的短板,開展重點行業企業環保技術需求調研,大力發展和引進對應的環保技術,將有效促進中山市重點行業企業的環境保護工作,對中山市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大意義。本文在深入調查中山市重點行業企業在環境污染防治中的技術難題和環保技術需求的基礎上,分析梳理中山市企業環保技術開發和引進的現狀與存在問題,通過提出中山市企業環保技術開發和引進對策,為后續有針對性對接企業環保技術需求和先進環保技提供環保技術支撐。
1中山市企業環保技術開發和引進現狀
1.1政策支持情況
中山市自2004年印發實施了《中山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中山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等科技獎勵辦法,為推動中山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不斷增強企業科技綜合實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另外,中山市印發實施了《關于印發中山市科技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鼓勵企業建立內部研發機構并培養技術人才,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同時鼓勵高校等科研機構為相關行業提供技術攻關等服務。而為激勵產學研合作,中山市印發實施了《中山市產學研結合專項資金使用辦法(暫行)》,率先在地市級科學技術獎中設立產學研合作獎,引導和鼓勵中山市企業與高校等科研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
1.2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建設情況
近幾年來,中山市陸續公布了“中山市關于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中山市科技創新平臺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等涉及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技術平臺的相關政策。例如中山市技術轉移和知識產權交易協同創新中心平臺的上線,為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科技服務機構等相關創新主體,提供從資源集聚、展示、配置、定價到交易為一體的技術轉移全流程服務和綜合科技云服務。
2中山市環保技術開發和引進存在的問題
結合調研情況,發現中山市重點污染行業的重點企業在廢氣、廢水、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等領域的環保技術需求較大,在環境治理方面普遍遇到處理技術難題,但企業環保技術需求與先進環保技術出現脫節現象。
2.1中山市環保技術開發和引進政策存在的問題
環保技術信息服務已成為限制中山市企業環保技術開發和引進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目前中山市可供查詢環保技術信息服務的相關平臺缺乏,例如中科合創、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等平臺也只有部分內容涉及環保技術轉移和轉化。在中山市環保領域的信息仍然存在相對分散的情況下,環保技術轉移和技術交易參與者難以快捷有效地獲取或查詢企業所需環保技術需求信息,信息使用效率較低和可信度不高成為企業環保技術需求和供給的制約條件。其次,開發和引進環保技術的資金來源也制約中山市企業環保技術開發和引進。環保技術開發意味著需要持續投入大量資金,才能實現符合市場需要的研發成果的有價轉讓,而其投入與產出的不確定性促使企業相對保守。目前中山市企業環保技術開發和引進的資金需求更多依賴中山市配套財政和中央財政解決,環保技術開發和引進的資金渠道的缺乏導致環保技術產業化及供給緩慢,企業環保技術研發投入比例較低。
2.2中山市環保技術開發和引進企業存在的問題
當前,部分企業對于企業的長期發展仍存在錯誤觀念,其經營戰略往往缺乏環境治理策略,僅僅追求經營利潤而忽視企業生產所帶來的環境問題,對開發和引進先進環保技術持有消極態度。而當企業的環境保護治理設施出現運行或處理的技術難題時,往往需要具有環保專業知識的專員來進行診斷和解決,這就要求企業內部具有較好的環境治理機構。在國有企業或企業生產規模較大的企業尚好,而中小企業的環境治理結構簡單,人員配置較為隨意,導致企業出現環保技術難題時難以解決。
3中山市企業環保技術開發和引進對策
為解決中山市企業環保技術開發和引進存在的問題,從以下四方面提出對策:
3.1強化政策體系和政府引導
強化構建中山市環保技術開發和引進相關政策體系,切實解決限制重點企業環保技術開發和引進的主要問題,實施創新驅動環保產業發展戰略。與此同時,中山市政府應發揮強有力的引領與統籌推動作用,成為中山市企業環保技術開發和引進的支持者、組織者和推動者,不斷加強政府與企業之間對話,促進環保產業與環保目標的攜手進步與發展。
3.2打通市場監管與信息服務
加強市場監管,健康平穩地推進環保技術的開發和引進。公開監管信息,發展和完善信用征信機制,凈化市場環境,激勵有序競爭,維護環保技術開發者和引進者的合法權益,不斷增強企業參與環保技術的開發和引進的意愿,提供環保技術發展的動力源泉。另外,打通環境技術咨詢服務平臺,整合現有信息服務資源,構建屬于中山市的環保技術高效信息服務平臺,實現技術服務的跨行業和區域,最大限度地減少環保信息非對稱,不斷降低技術引進成本[3]。
3.3活化資金渠道和合作模式
以政府資金為面,帶動不同的研發資金渠道,通過運用投資補助、擔保補貼、基金注資等模式,鼓勵相關資金參與合作,協助環保技術開發和引進參與方多渠道籌措資金。吸引更多主體介入環保技術開發和引進,拓展合作深度和廣度,達成互利目標[4]。其次,健全中小企業環保技術開發與引進的融資渠道,比如對于環境信譽較好的中小企業,銀行放寬貸款數額等來提高中小企業的流動資金數額,在一定的程度上解決企業開發或引進環保技術解決環境治理問題的燃眉之急。
3.4培養環保理念與管理能力
鼓勵企業調整公司的經營理念[5],由追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轉變為追求環境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建立一個集研發、生產、營銷、服務、環境治理為一體的企業綠色發展價值鏈,倡導綠色產業、綠色經濟理念,在發展經濟的同時積極參與環境的治理;加強企業內部環境管理機構的建設,培養高素質有能力的環境管理人員,當出現環境治理技術難題時積極參與開發和引進先進環保技術。
結語
(1)本文在對中山市重點行業企業在環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技術難題與環保技術需求調研基礎上,分析中山市企業環保技術開發和引進存在的主要問題為,環保技術信息服務的相對缺乏、開發和引進環保技術的資金來源短缺以及企業經營策略的環境治理短視問題。(2)為解決中山市企業環保技術開發和引進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強化政策體系和政府引導、打通市場監管與信息服務、活化資金渠道和合作模式、培養環保理念與管理能力等重點對策。
參考文獻
[1]謝寶劍,陳瑞蓮.國家治理視野下的大氣污染區域聯動防治體系研究———以京津冀為例[J].中國行政管理,2014(09):6-10.
[2]胡洪營,趙文玉,吳乾元.工業廢水污染治理途徑與技術研究發展需求[J].環境科學研究,2010,23(07):861-868.
[3]席英偉,李貴芝,萬俐,何東陽.四川省環保服務業發展思路和對策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5,40(08):23-26.
[4]柴蔚舒,李寶娟,尚光旭,王妍.環保領域技術市場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J].環境影響評價,2016,38(06):45-48.
[5]黎敏.協同治理視域下企業環境管理機制創新研究[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0(04):13-16.
作者:胡國威 單位:中山市環境保護技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