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核電站熱處理工藝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熱處理后的微觀組織
圖1為不同溫度淬火后試樣的微觀組織。可以看出,淬火溫度在860℃時內部呈鐵素體結晶,溫度上升至880℃后,內部組織沒有明顯變化。繼續提高溫度,加熱到900℃時,組織開始變化,鐵素體逐漸被粒狀和條狀的貝氏體替代。在920℃淬火保溫后,鋼板內部組織全部為均勻致密的板條狀貝氏體組織。可見,采用920℃進行淬火處理能獲得組織更致密的鋼板。圖2為不同回火溫度下試樣的微觀組織。可以看出,在630℃和650℃回火后要比670℃和690℃回火后的組織更加均勻。這是由于在630℃和650℃回火后,組織為回火貝氏體,而隨著回火溫度的逐漸提高,回火貝氏體開始慢慢長大,轉化為粗大長塊狀的貝氏體。可見,理想的回火溫度為630℃。
2力學性能
表4為不同回火溫度下試件的力學性能測試。可以看出,隨著回火溫度的升高,SA738Gr.B鋼的屈服強度逐漸降低,630℃回火處理后要比690℃回火處理后高出98MPa。同樣,抗拉強度也隨著淬火溫度的升高而逐漸降低。在抗沖擊性能方面,不同回火溫度下的沖擊性能有所變化,但是變化幅度不大,在690℃下回火試樣的沖擊韌度較高。綜上所述,SA738Gr.B鋼的最佳熱處理工藝是920℃淬火,保溫30min,之后在630℃下回火,保溫60min。
3實驗結果的工業化應用
根據實驗室得出的實驗結果,在首鋼應用該熱處理方案對SA738Gr.B鋼進行工業化熱處理。熱處理完成后隨機抽取鋼板分別截取表面、1/4斷面、心部斷面進行金相觀察,金相組織如圖3所示。可以看出,經回火處理后,鋼板組織主要為貝氏體,各斷面組織沒有差異,表面組織更為細密。與實驗結果基本相同。表5為試樣的室溫拉伸性能測試結果。可以看出,1/4處和1/2處的室溫橫向拉伸性能變化不大,同實驗室結果相比,在1/4的力學性能較吻合,因此經工業熱處理后的鋼板具有了良好的力學性能,能更好的滿足核電站建設用鋼的標準。圖4為工業熱處理后鋼板的低溫抗沖擊性能測試結果。可以看出,即使溫度降至-80℃,鋼板仍然有150J左右的沖擊吸收能。而在-20℃至-40℃,沖擊吸收能保持在280J左右。可見,經工業熱處理后的SA738Gr.B鋼具有優良的低溫抗沖擊性能。
4結論
通過實驗室和工業熱處理檢驗,確定了核電站用SA738Gr.B鋼的熱處理工藝為920℃淬火,保溫30min,之后在630℃下回火,保溫60min。用該工藝熱處理后的鋼板在厚度方向上組織更為勻細,力學性能有了很大的改善,其抗拉伸性能和低溫沖擊韌性都能滿足要求,為核電站用鋼的品質提高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
作者:孫莉莎單位: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