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污水處理調查及治理策略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內容摘要】通過對烏江流域(重慶段)的水樣進行檢測,調研了污水處理廠的處理過程,對水環境的污染處理結果進行分析,并針對性地提出了治理方案和對策。
【關鍵詞】烏江流域;污水處理;治理措施
由于人們對烏江流域的過度利用,造成烏江流域大面積污染,加之在中下游建設化工廠使水中氮、磷含量及重金屬含量超標,而且沿岸城市生活污水隨意排放成為烏江流域水污染的重要因素,中下游水電站的建設和長期以來人們對沿岸土地的開采導致大量水土流失,嚴重影響航運更是直接威脅烏江下游生態安全。對此,通過河流取樣和污水處理廠調查,對處理結果進行了分析,并針對性地提出了治理措施。
一、取樣檢測情況
在重慶市涪陵區烏江匯入長江的河面取水樣檢測,檢測結果如下:水樣中PH在7.25~7.62之間,色度、SS、COD、TP、NH3-N、TN、石油類、LAS、總鉻、糞大腸桿菌的最大濃度日均值分別為18倍、2.66mg/l、21.3mg/l、0.390mg/l、0.359mg/l、11.7mg/l、0.093mg/l、0.61mg/l、0.008mg/l、9.4×103個/l;BOD、動植物油、甲基汞、乙基汞、總汞、總鎘、六價鉻、總砷、總鉛未檢出。均低于《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B類標準。而與《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水標準相比,COD、石油類、TP、糞大腸桿菌濃度超標,使其水質受到污染。
二、對部分污水處理廠的水質進行抽樣檢測
針對水質的檢測情況,本文對離涪陵區最近的重慶三峽水務武隆排水有限公司進行了調研,該污水處理廠生產運行分別由廠區污水處理系統和管網收集系統兩大部分構成。廠區污水處理系統占地27畝,設計規模為近期日處理污水1.5萬噸,遠期規模為日處理污水3萬噸,采用改良型氧化溝生化處理工藝,污水處理為二級處理,排放達到國家GB18918-2002一級B類排放標準。管網收集系統由一、二級干管40公里,三級支管36.2公里,5座提升泵站,一座大型過江管橋構成。
(一)出水排放基本情況表。
(二)監測點位、因子和頻率。
(三)結果分析。從該污水處理廠的處理結果來看,處理效果明顯,各項污染指標均低于《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B類標準,但與《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水標準相比,COD、石油類、TP、糞大腸桿菌濃度超標,排放到烏江,使其水質受到污染。
三、烏江流域水污染治理措施及建議
(一)加大工業污染治理制度和合理配置污水處理廠的布局[1]。嚴格控制污染源,特別對能耗高、污染重的企業進行關閉。污水處理作為企業和城市生活廢水的最后一道處理工序,污水處理廠要緊密布局全覆蓋,同時應該提高處理標準,改革和引進先進工藝,把好最后一道烏江流域水流的入口關。
(二)突出重點,保障飲用水的安全。烏江流域流經城鎮較多,江水多為各地的飲用水源,需要在飲水集中、人口較多的城鎮重點治理,同時在烏江上、中、下游聯合治理,避免異地污染。
(三)加大經濟結構調整,控制污染物總量。把保護烏江流域的生態環境建設作為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做好發展規劃和產業布局,各級地方政府根據規劃確定具體目標任務,制定各級轄區的排污總量和各面段的水質目標。
(四)從政策和法律知識入手,加強環境法制和人們的環保意識。嚴格執行國家頒布的有關法律知識,嚴格執行排污收費制度,嚴格監管城鎮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場。
(五)堅持生態保護與環境治理相結合的原則。環境治理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既要進行污染治理,同時又要治理水土流失,保護烏江流域脆弱的生態環境,只有環境生態保護與污染治理相結合,才能做到可持續發展,才能做到標本兼治,從根本上解決河流污染問題。
【參考文獻】
[1]周智,俞元秀,熊際翎.烏江流域水環容量與對策[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2(4):42~45
[2]袁國強,卓信寧.流域開發規劃方法與實踐[M].成都: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2:270~275
作者:況亞勇;隆冬;萬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