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壓力容器定期檢驗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壓力容器制造時,難免會產生各種缺陷,若缺陷在標準允許范圍內,可以保留下來,但若缺陷超過標準允許范圍,就需要將其檢驗出來并清除。而保留下來的缺陷在使用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擴展開裂,進而導致容器失效、產生事故。為了保證壓力容器的安全使用,必須對壓力容器進行定期檢驗,及時發現缺陷,避免事故的發生。在壓力容器定期檢驗實踐中,射線檢測與超聲波檢測相比較:射線檢測對平面型缺陷不敏感,對體積型缺陷敏感;超聲檢測對體積型缺陷不敏感,對平面型危險缺陷檢出靈敏度高,能夠精確定位定量,是定期檢驗中最常用的內部缺陷檢測方法。
關鍵詞:
超聲波檢測;面積型缺陷;檢出率
在用壓力容器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企業,壓力容器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后,其周圍會產生交變應力,而交變應力可能會導致壓力容器出現疲勞裂紋,并且在制造過程中保留下來的缺陷也會受到交變應力的影響,出現擴展開裂造成壓力容器的失效。超聲波是指頻率大于20000Hz的高頻機械波。用于檢測的超聲波頻率為0.4-25MHz,其中最常用的是1-5MHz。超聲波具有以下優勢:指向性好;波長短;距離分辨力好等。現階段最常用的超聲波檢測方法是A型脈沖反射超聲波檢測法,其原理是:把超聲波波束由探頭射入被檢物的一面,然后在同一面接收從缺陷處反射回來的回波,根據回波情況來判斷缺陷情況。A型脈沖反射法又分為:縱波垂直檢測和橫波傾斜入射檢測,前者用于鋼板、鍛件的檢測,而后者則主要用于焊縫的檢測。
射線檢測和超聲波檢測都是用來檢測焊縫內部缺陷的方法,相比較而言:超聲波對鋼有足夠的穿透力,對厚度大到上百毫米的都可以檢測,這對射線檢測來說就很困難了;當反射超聲波的缺陷面積越大,回波越高,就越容易檢出缺陷。由于體積型缺陷反射面積比面積型缺陷反射面積小,因此面積型缺陷更容易被超聲波檢測方法檢測出來。實踐發現,與射線照相檢測方法相比,超聲波檢測更容易發現較厚(30mm以上)焊縫的裂紋和未熔合缺陷。射線照相無法對缺陷在工件厚度方向上進行定位,而超聲波檢測對缺陷在工件厚度方向上的定位比較準確。超聲波檢測方法還具有檢測速度快、成本低、儀器體積小、重量輕,對作業人員身體無傷害,現場使用方便等諸多優點,從而在壓力容器定期檢驗中得到廣泛應用。那么在現實檢驗工作中,射線檢測與超聲波檢測的檢測質量到底如何呢?對危險性缺陷檢出的靈敏度哪個更高呢?下面我們通過一個實例來驗證一下。
1現場檢測發現缺陷
2014年對化工八廠1-己烯裝置壓力容器定期檢驗過程中,利用超聲波檢測對V-301閃蒸罐的對接焊縫進行檢測時,發現一處超標缺陷顯示。檢測人員在對V-301的縱焊縫A1(見圖1)實施超聲波檢測時,在A1縱縫上發現缺陷顯示(圖2),長度43mm,深度位于13-20mm,最高波幅接近Ⅲ區[1]。當探頭相對缺陷前后移動時,顯示屏上脈沖包絡呈鐘形的一系列連續信號(有很多小峰),當探頭在最大回波處沿平行焊縫的方向左右移動時,每個小峰也在脈沖包絡中移動,波幅由零逐漸升高到最大值,然后波幅隨著探頭的移動又下降到零,信號波幅起伏較大(±6dB)符合波形模式Ⅲb[2],根據缺陷在焊縫中的位置、深度以及缺陷的回波動態變化,檢測人員認為該缺陷是與入射波成一定角度的面積性危害缺陷。為了進一步確定缺陷性質,決定采用射線檢測對其進行復驗,使用300kV的X射線探傷機從5個不同角度對缺陷拍片復檢(見圖3、圖4),射線檢測結果出來后,底片上卻并未未發現缺陷影像。責任檢驗員根據超聲波檢測結果(表2)以及射線照相結果,認為該缺陷應該為白色層間未熔合,建議使用單位進行缺陷返修。分析表2可知:缺陷的長度約為42mm,深度變化范圍為8.6mm,缺陷最大波幅為Ф1×6+5dB,說明用K2探頭發射的超聲波波束與缺陷形成了較好的反射并被接收。缺陷進行返修過程中,在深度10mm左右發現該缺陷,缺陷消除后深度為23.5mm,缺陷長度48mm,缺陷性質為白色層間未熔合并有開裂跡象,兩端各開裂近3mm。充分印證了檢驗檢測人員對它的判斷是正確的。
2缺陷形成原因
設備制造過程中,在焊接時形成層間未熔合。就該設備而言采用的是埋弧自動焊,由于焊接時熔敷金屬前鋪,使得下層焊縫金屬未熔化時已被鐵水覆蓋,從而形成白色層間未熔合,又由于閃蒸罐的溫度、壓力波動和間斷操作,產生交變應力,使缺陷在交變應力的作用下,產生了擴展,對壓力容器的安全使用造成隱患。
3X射線照相未檢出原因
未熔合是平面型缺陷,其檢出能力和缺陷自身的三個關鍵參數直接相關,即缺陷的自身高度d、缺陷的開口寬度W、缺陷與射線束的角度θ以及所使用的透照技術。對于層間未熔合其開口寬度W一般為0.01~0.02mm。實驗證明開口寬度為0.025mm數量級的平面型缺陷可檢出的最大傾角θ為10°[4],本文所采用的透照方法中,缺陷與射線束的最小傾角為β角。
4超聲波探傷檢出原因
在超聲波探傷中平面型缺陷的開口寬度W影響很小,真正影響巨大的參數是:①缺陷表面的粗糙度;②超聲波掃查到的缺陷尺寸即缺陷的長度L和自身高度d;③超聲波波束入射到缺陷的角度。
5結論
實踐證明:任何一種檢測手段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正確選擇檢驗檢測方法,才能最大限度檢出在用壓力容器中存在的危險性缺陷。從理論上講,超聲波能夠發現缺陷的最小尺寸為λ/2(λ-入射聲波波長),用2.5MHz橫波探測時λ/2=0.646mm,就本文所述的層間未熔合其長度和自身高度都遠遠大于λ/2。雖然層間未熔合表面比較平滑,但缺陷沿其長度和寬度方向都是彎曲變化的。因此總有一處能夠與入射的超聲束形成垂直入射,從而反射波被探頭接收。另外,層間未熔合中間一般含有空氣,其聲阻抗與鋼的聲阻抗相關較大,因此界面上可認為是全反射的且反射聲波較強。所以超聲檢測不但能夠發現層間未熔合,而且有較高的檢出率。
6建議
①對在用壓力容器進行定期檢驗,是為了檢出壓力容器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新生缺陷,而在焊縫內部產生的新生缺陷,大多以裂紋形式存在。裂紋屬于面積型缺陷,采用超聲波檢測是最佳的選擇。②在對在用壓力容器(特別是厚壁容器)焊縫內部缺陷進行焊接返修前,建議先用超聲波檢測手段對缺陷進行厚度方向上的精準定位,確定缺陷在厚度方向上的埋藏深度,以便確定是從容器內部返修,還是從容器外部返修更科學合理。
參考文獻:
[1]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承壓設備無損檢測[M].新華出版社,2005.
[2]鄭暉,林樹青主編.超聲檢測[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8.
[3]王學冠編寫.射線照相底片的評定[M].中國特種設備檢驗協會教育工作委員會,2006.
[4]強天鵬主編.射線檢測[M].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
作者:王金波 單位:長春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