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變電所自動化技術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全面數字化技術
數字化變電所是基于IEC61850標準統一建模,并采用眾多智能技術,進行一體化設計的單一系統變電站,具有數據采集數字化、系統分層分布化、系統結構緊湊化、系統建模標準化、信息交互網絡化、信息應用集成化、設備檢修狀態化及設備操作智能化等鮮明的特征[3],它在變電所建設、運行、維護和管理方面的獨特優勢,使其在變電所自動化技術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數字化變電所由站控層、間隔層和過程層構成。其中過程層應用了電子式互感器和智能開關設備,可實現對運行電氣量檢測、設備狀態檢測和控制命令執行等功能。間隔層配置測控裝置、保護裝置、安全自動裝置、電能計量裝置和故障錄波器等設備,實現實時數據匯總、一次設備保護控制、操作閉鎖等功能,由于網絡接口采用雙口全雙工方式,網絡通信可靠性得到保障。站控層由主機/操作員站、五防工作站、保護信息子站及遠動裝置等組成,具有數據更新及時、與電網調度中心聯系緊密、可在線編程操作閉鎖控制、站內監控、人機聯系以及對間隔層、過程層在線維護、在線組態、在線修改參數等功能。因此,數字化變電所代表了當前變電所自動化技術發展的最高水平和成就。
2.變電所自動化技術應用
2.1工程概況某煤礦電網擁有多座35kV變電站和數座6kV變電站,承擔著礦區內所有生產礦井及周邊地區供電任務。自上世紀90年代起,已陸續對部分變電所進行了自動化改造,并且嘗試了調度自動化技術。然而各變電站內網絡結構、傳輸規約、通信協議等各不相同,變電站的運行維護成本高,系統互聯及互操作性差,也對變電所繼續升級改造形成很大阻力。為此,需要進行較為徹底的改造,以從根本上改變目前的被動局面。如上所述,應用IEC61850標準進行數字化改造可以較為完美解決這個問題。
2.2改造目標與要求根據工程具體情況,制定了“一次規劃、分段實施”和“電力調度一體化系統”的原則,主要內容包括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改造、五防系統建設、一體化傳輸網絡平臺建設等內容,并作出以下具體要求:變電站主接線運行可靠,操作、維護、檢修簡便;開關設備實現無油化;采用直流操作電源,并有可靠備用電源;遙測量、遙信量要全面、準確、可靠等。
2.3實施方法變電站總體架構將操作員接口、工程師接口、通用計算機接口、現場單元(1、2、…、n)、低級人機接口分別與通信網絡設備互聯,即將物理上分散配置的各計算機、現場單元通過通信網絡設備有機連接在一起,實現信息交互、資源共享,以便集中控制。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模塊分為中心樞紐單元和現場單元兩部分,并分別與通用通信網絡和專用通信設備(通道控制機)相連,實現通信和控制功能。中心樞紐單元包括調度員接口(操作員接口)、維護人員接口(工程師接口)、通用微機接口、上級調度接口,這些設備安裝在變電站(所)值班室內,并通過站內以太網連接。現場單元包括數據采集與處理模塊、主變保護模塊、出線保護模塊、母線保護模塊、直流保護模塊、電容器保護模塊,這些設備分布于變電站現場。采用一體化通信平臺作為各變電站、電力調度中心和用戶之間的高速數據網絡平臺,并采用光纖通道實現高可靠性的通信要求。除保留必要的緊急操作的手動分、合閘以外,其他全部監控、測量、報警等都由監控計算機完成。調度自動化平臺由前置系統、系統服務器和Web服務器等設備組屏而成。改造后的數字化變電所具有分布式結構與集中設計相結合、系統結構簡單可靠、兼容性與可擴展性強的特點。
3.變電所自動化技術展望
雖然數字化技術較好地解決了變電所自動化過程中存在的眾多問題,但是仍未完全成熟,目前存在的不足有:(1)IEC61850應用問題,如該標準基于歐美標準和習慣而制定,與我國目前使用的保護功能、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差異,在實際建模過程中受到一些限制;再如高壓保護雙重化配置,兩套保護同時動作并發送報文時存在沖突的可能。(2)設備方面的不成熟,如智能一次設備智能斷路器未完全成熟,所以采用完全數字化技術有一定困難,折中的解決方法包括設計基于IEC61850通信協議的過渡型數字變電站或基于IEC61850通信協議與數字化互感器的實用型數字化變電站。無論如何,一項新技術從孕育、發展到成熟必然有一個過程,展望未來可以預計在信息安全、狀態檢修、基于GOOSE網絡技術新應用、采用高端交換機冗余組網、高度集成、智能自愈、異地同步測量、三態數據標準化等方面會有所突破,從而使數字化變電站運行更加智能、可靠,并為智能電網的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4.結語
煤礦變電所進行自動化建設不僅可降低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更重要的是提高煤礦運行的安全性,為煤礦穩定生產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保障。從變電所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技術進步是無止境的,只有保持對技術發展的敏感性,才能不落伍。
作者:雷源華單位:陜西延長石油巴拉素煤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