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煤礦綜合自動化技術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我國是一個地域廣闊的國家,煤炭礦產資源儲量豐富,成為促進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是隨著煤礦資源的大肆的開采,致使煤炭資源急劇減少,如何能夠利用先進技術來提升煤礦開采效率,提升資源利用效率顯得尤為必要。在煤礦綜合自動化系統設計中,結合國內外相關經驗基礎,深入剖析我國當前煤礦綜合自動化系統中存在的問題,充分發揮自動化系統的優勢,建立完善的監測、控制和管理一體化的系統,提升煤礦生產成效。文章主要就煤礦綜合自動化系統的研究和設計進行分析,結合實際情況,從多種角度來完善系統功能,提升煤礦開采成效。
關鍵詞:
煤礦;自動化系統;研究;設計;現場總線
國外在煤礦開采和管理中應用的系統經過不斷完善和創新,已經發展到現在的第四代以微機技術為基礎的綜合自動化系統,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較為可觀的成效。我國從國外引進的HIMASS系統是美國新研發的煤礦綜合自動化系統,承擔著煤礦生產安全監測的重擔,包括煤礦下各種溫度、負壓和瓦斯指標的監測,設備的正常運轉情況等等,實現全自動化的生產和監控。由此看來,加強煤礦綜合自動化系統的研究和設計分析是尤為必要的,對于后續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開展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1我國煤礦控制系統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對于煤礦控制系統的研發和設計重視程度較高,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相繼研發出了一系列監控系統,但更多的是集中在控制階段,設置控制中心,在井下設置多個測控分站,將收集得來的信息傳輸到主站,經過處理后下達控制命令,最終由分站執行。信息傳輸主要是通過電纜和光纖,根據相應的通信協議實現,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系列問題有待完善:其一,通信協議不規范。當前很多監控系統均是采用各自廠家的通信協議,所以不同廠家生產的系統之間兼容性不強,很容易造成設備重復購置,或是軟件無法重新升級等后果[1]。其二,井下信息傳輸設備物理接口協議不規范,致使用戶無法拓展系統功能,在實際應用中由于不同系統的調制頻率和收發電壓幅值差異,導致不同系統分站不兼容;其三,煤礦監控系統所使用的設備多數是單片機或微處理器為核心,自身不具備計算機聯網功能以及網絡互聯協議等。
2煤礦綜合自動化系統設計
2.1綜合自動化系統結構
在煤礦綜合自動化系統設計中,主要是發揮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優勢,建立完善的自動化系統實現對井下機電設備的自動化控制,并將收集所得信息集中在統一的網絡平臺上。運用多種現代化信息技術和自動化技術,建立完善、統一的控制系統,對傳統的煤礦生產運行方式進行創新和完善,形成全方位的煤礦生產過程控制自動化、生產調度自動化和業務運轉網絡化,進而更為全面地對煤礦生產情況監督和管理,確保生產活動能夠安全有序運行,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可以及時發出預警信號予以解決[2]。生產控制層各個節點設備主要是在統一的調度室延伸到井下,井下的光纖作為數據傳輸介質,節點則是作為嵌入式設備,充當系統的信息收集站。生產控制層將不同廠家生產、技術方式、不同標準信息進行加工和處理,實現信息資源的貢獻,有效解決以往信息資源不能共享和溝通不暢的問題,提升信息資源利用效率,為后續生產管理活動有序開展奠定基礎[3]。煤礦生產過程中涉及到的環節較多,在生產活動開展中會產生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中蘊含大量的生產信息,如果分散處理,可能造成信息的丟失和損壞,形成信息孤島,影響到信息資源的共享和利用。
2.2軟件體系結構
煤礦綜合自動化系統的軟件主要是采用組態化設計,整合井下環境監控子系統和生產環節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建立統一的自動化系統。組態軟件是通過I/O驅動,從現場收集到的信息加工和處理后,以直觀生動的圖形方式呈現在計算機屏幕上;加工主站的控制命令傳輸到I/O設備中,對于重要的歷史數據存儲在數據庫中,為后續的數據使用提供檢索和利用功能。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可以向值班人員發出預警信息,并做好預警信息的記錄[4]。
(1)實時數據庫。作為組態軟件中核心部分,具備歷史數據檢索功能,一旦出現事故報警處理,存儲報警數據信息,實現數據的科學分析和計算,還可以實現I/O數據連接等等。實時數據庫中主要由幾個部分組成,其一,組態數據庫作為該系統中的核心配置,主要是負責記錄收集得到的設備運行情況,將數據屬性和相關性進行分析,為后續數據庫系統完善提供數據支撐;其二,事件庫則是在事故報警中的數據信息,可以自動化處理緊急事情;其三,主動規則庫,用戶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來選擇要監控的事件。
(2)I/O驅動。組態軟件的實施數據庫主要是為了實現設備之間的通信連接,實現資源信息的共享和交換,I/O驅動是設備交互的橋梁,實時性和可靠性是數據庫正常運行的首要前提,為了確保數據信息的正常傳輸,應統一硬件設備結構。DCS和PLC控制設備;Etherent、Profibus現場總線通信接口裝置;PC總線工業計算機板卡裝置。
2.3關鍵技術設備
煤礦綜合自動化系統中主要包括環網交換機、綜合接入網關設備,其中環網交換機則是構建礦井工業網絡系統的主要設備,自身具有十分突出的特性,電源輸入范圍廣、電源波動范圍大以及容易安裝和檢修等優勢,能夠更好的適應惡劣環境。綜合接入網關則是實現監測系統互聯和分站接入功能的裝置,將現場總線信息數據收集到特高新網絡中,借助光纖傳輸到系統中,較之傳統的監控系統而言,有效改善了監控系統封閉性缺陷。
3結束語
綜上所述,煤礦作為推動社會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動力,逐漸進入到深井作業階段,對于開采技術和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用信息化技術,建立煤礦綜合自動化系統可以實時監控井下生產情況,實現生產活動的統一調度和安排,降低人工管理可能存在的失誤可能性,提升工作成效。與此同時,井下一旦出現安全隱患和異?,F象,及時發出預警信號,實現工作面電、瓦斯控制,分析潛在的爆炸情況,提高礦井自動化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史麗萍,王攀攀,張廣龍,等.多協議以太網網關在煤礦綜合自動化系統的研究與開發[J].繼電器,2014,35(24):43-47.
[2]羅驅波,孫彥景,錢建生,等.煤礦綜合自動化系統的研究與設計[J].礦業安全與環保,2012,35(3):4-7.
[3]郭龍.基于OPC技術的煤礦綜合自動化系統的研究與設計[D].河北工程大學,2013.
[4]張杰,于含.煤礦綜合自動化系統解決方案的研究[J].煤礦機械,2012,33(10):254-255.
作者:王紅凱 單位:陜煤彬長胡家河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