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文化內涵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作者:左嘉琳 魯薇 單位: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藝術團體,來學校為師生普及高雅藝術,使學生們近距離享受高雅藝術的魅力,感受經典、學會欣賞、懂得藝術,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提升了校園文化內涵,受到師生熱烈的歡迎,在校園中產生了強烈的反響。堅持長期開展,提倡普及教育。高雅藝術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與現代社會脫節,也不是只有少數專業人士才能享受的專利,學生們希望學校能更經常性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將高雅藝術引進校園。普及高雅藝術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要建立長效機制,由國家制定相應的政策,在高校建設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推動“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長期深入開展下去,為高職院校學生創造學習、欣賞和參與高雅藝術的條件,從而達到培養全面高素質人才的目的,提升校園文化的內涵。
倡導紅色校園文化,營造高雅藝術氛圍。紅色校園文化作為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一種新途徑和有效形式,具有感染力強、形式多樣化、與時俱進、價值高等優勢,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對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校園文化內涵有重要意義和作用。例如本校每年舉辦一期青年者團學干部培訓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連續三年赴革命圣地西柏坡進行紅色教育;利用寒假“三訪三學”社會實踐活動,進行紅色教育,使學生切身感受到黨的偉大。通過主題班會、我的團日我做主、廣播臺、QQ群、微博等途徑,加強對學生進行紅色校園文化活動的宣傳,形成濃厚的校園文化的輿論氛圍。
加強學生藝術團建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2002年,教育部頒發的《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程》中指出,今后每三年舉行一次全國的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為了響應教育部的號召,各個高校都應當組建自己的大學生藝術團。這些藝術團招收有一定藝術素養背景的學生作為主要群體,組建舞蹈隊、合唱團、管樂隊和話劇社等藝術團體,并給藝術團提供相應的場地、教師等資源,使其成為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的主力軍,在校內外各種文化交流與藝術教育展演活動中承擔重要的任務。
本校從2002年開始,一年一度的藝術節已經舉辦了10屆。在學生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給同學們提供了施展才華、張揚個性的舞臺,是學生組織和學生社團活動的一次盛會。參與人數和獲獎人數都是全年學生活動中最多的。此外,目前我院已有包括大學生藝術團在內的學生社團80個,學生中不乏會小提琴、鋼琴、古箏的同學,且有幾位達到八級、十級水平。學生參與各個協會的興趣也很大??梢哉f,全院師生對文藝生活有著極高的熱情和期盼。通過這些活動的舉辦,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提升了藝術修養及綜合素質。各個高校應當高度重視藝術教育的作用,把藝術教育作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一環,大力開展大學生文化藝術節,普及高雅藝術,讓藝術的氣息充滿著校園的每一個角落,讓每一個普通的學生都有機會欣賞高雅藝術、參與高雅藝術,構建真正符合學校特色的高品位校園藝術。這不僅培養了廣大學生的審美意識,促進了校園舞臺藝術水平的提高與繁榮,更是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藝術教育水平的提高。
成功的廣告往往有其深厚的時代文化內涵,它是時代進步文化的一面鏡子。本文擬從一些廣告實例入手,對部分廣告所反映的背景文化作一些初步的探討。
一、流行文化的展示
廣告本身就是一種大眾文化的形式。廣告必須在緊追時尚的文化背景下進行創作,才能贏得消費者的認同。因此,廣告是流行文化的施展舞臺。如利用名人效應、權威效應所做的廣告宣傳,表現了當代文化的特征。許多商家往往會借助名人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影響力,樹立商品或品牌的良好形象。寶潔公司的“舒膚佳”香皂和“潘婷”營養洗發露,分別以“中華醫學會”和“瑞士維他命研究院”兩個權威機構的認可向消費者推薦,很快使商品流行起來。這些廣告的成功,無疑都巧借了當代人對名人的崇拜和對權威的信任心理。另外還有的表現為:標新立異的物質追求、自我完善的個性顯示。如南京天緯無線尋呼臺的報刊廣告畫面登載了一個十分聰穎的小伙子的頭像,他的頭上居然還有頭的疊影,廣告詞讓我們恍然大悟,“既然你目標更高,為什么在乎人家說你眼界太高?”這個廣告是在消費者個性追求上找到了連結點,反映了富有朝氣、不敢平庸的的年輕一族強烈的自尊、自信。再如,寶潔公司“飄柔”洗發水的廣告主題為“表現最好,自然全國流行”,充分運用“贊賞”手段來提高消費者對商品的期望值,反映的是人們渴望在大眾面前展露自己的優點,并獲得眾人的認可和贊賞。而非??蓸贰澳贻p沒有失敗,非??蓸罚脸瞿阕约骸?;雪碧——“我就是我,晶晶亮”等飲料廣告,更是代表了當代青年人突出個性,盡展個人風采的心理傾向。
二、地域文化與混合文化的碰撞
除了上面所講的流行文化這個主流外,廣告還反映了一定地域的特定文化。每個區域都有自己的文化,包括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價值取向、審美意識等,許多廣告以此為創意背景,反映了文化的差異。如“金利來領帶,男人的世界”的廣告。“金利來”原名金獅,雖然在廣告上做了一番努力,但領帶的銷路還是不佳。原來香港“獅”、“輸”讀者相近,與粵港澳人特有的“好意頭”心理相悖。自從有了吉利的好名稱“金利來”后,廣告引起消費者心理活動的有選擇地指向,“金利來”也就名揚四海。“雅戈爾”品牌從最初的“青春”到“北侖港”,都獲過全國服裝金質獎,但知名度并不高,最后更名為“雅戈爾”(英文younser青春的譯音)后,才使“雅戈爾”一路高歌。原因是“雅戈爾”的名字符合人們心理,人人都希望擁有年輕人那樣的朝氣。
當然,廣告業是跨時代、跨民族文化的融合。如美國HVM美健軍系列高級補品的宣傳口號是“一年之計在于春”,采用的是漢語成語;比如“內衣外穿不是從麥當娜開始”的廣告口號,從當代性感女星的服裝跳躍到一百多年前的《天鵝湖》中芭蕾舞演員的服飾,在古代與現代之間跳躍自如,反映了“洋為中用,古為今用”的各類文化的糅合信息。
三、超前文化的演繹
廣告向人們展示著一種超前的文化形象。這超前的文化形象從內容的角度,總是向人們展示一個新世界,并且是一個可以通過購買獲得的新世界。例如“雀巢”咖啡。中國人素有喝茶的習慣,很少喝咖啡,但“雀巢”咖啡卻敢于打進來,并且一舉成功,原因之一就在于“味道好極了”這句話以及它的廣告形象畫面:如果你喝“雀巢”咖啡,你就能夠得到一種高品位、高檔次的生活。這就是“雀巢”咖啡帶來的超前文化。這種超前文化從視覺的角度,利用“圖底關系”,把要宣傳的東西凸顯出來,同時借助于攝影、電影等大眾傳播媒介,給人造成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這種身臨其境之感往往會被消費者誤認為身同其境。
關鍵詞:企業文化企業管理
隨著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文化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大,成為企業管理當中的核心要素。在這種情勢下,營造一種企業文化,可以為企業管理提供最有力、最長效的支持,無疑成為企業管理者的首要任務??v觀成功企業的發展史,無一例外地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但企業文化又是企業管理中最模糊的領域,也是迄今為止對每個企業來說最具挑戰性的一環,因為它涉及了有關企業的價值觀、員工士氣以及領導方式等諸多領域。這說明企業文化與企業的生存、發展緊密相連,所以構建企業文化,也成為建立現代企業管理體制必不可少的關鍵因素。
一、企業文化的內涵與功能
1.企業文化的定義
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所形成的并為全體成員遵循的共同意識、價值觀念、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和準則(Schein,1984),是一個企業或一個組織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以價值觀為核心的獨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具有延續性的共同認知系統和習慣性的行為方式。
企業文化是組織成員思想、行為的依據。企業文化是西方管理理論在經歷了“經濟人”“社會人”“自我實現人”與“復雜人”假設之后,對組織的管理理念、管理過程與組織長期業績的關系的又一次重新審視。
2.企業文化的內涵和表現形式
企業文化從本質上看是一種產生于企業之中的文化現象,它的出現與現代企業管理在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密不可分,從管理的角度看,企業文化是為達到管理目標而應用的管理手段,因此,企業文化不僅具有文化現象的內容,還具有作為管理手段的內涵。
首先,企業文化是以企業管理主體意識為主導,追求和實現一定企業目的的文化形態,并不是企業內部所有人員的思想、觀念等文化形態的大雜燴。從一定意義上說,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管理的文化。
其次,企業文化是一種組織文化有自己的共同目標、群體意識及與之相適應的組織機構和制度。企業文化所包含的價值觀、行為準則等意識形態和物質形態均是企業群體共同認可的,與無組織的個體文化、超組織的民族文化、社會文化是不同的。
再次,企業文化是一種“經濟文化”。企業文化是企業和企業職工在經營生產過程和管理活動中逐漸形成的,離開企業的經濟活動,就不可能有企業文化的形成,更談不上形成優秀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①企業哲學②企業精神③企業目標④企業道德⑤企業風尚⑥企業民主⑦企業形象⑧企業價值觀⑨企業素質⑩企業行為規范等。
3.企業文化的功能
(1)凝聚功能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粘合劑,可以把員工緊緊地粘合、團結在一起,使他們目的明確、協調一致。企業員工隊伍凝聚力的基礎是企業的根本目標,企業的根本目標選擇正確,就能夠把企業的利益和絕大多數員工的利益統一起來,是一個集體與個人雙贏的目標,在此基礎上企業就能夠形成強大的凝聚力。
(2)導向功能
導向包括價值導向與行為導向。企業價值觀念與企業精神,能夠為企業提供具有長遠意義的、更大范圍的正確方向,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基本競爭戰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據。企業文化創新尤其是觀念創新對企業的持續發展而言是首要的。在構成企業文化的諸多要素中,價值觀念是決定企業文化特征的核心和基礎,企業必須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并使之不斷創新,與時俱進。
(3)激勵功能
激勵是一種精神力量和狀態。企業文化所形成的企業內部的文化氛圍和價值導向能夠起到精神激勵的作用,將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調動與激發出來,把人們的潛在智慧誘發出來,使員工的能力得到充分發揮,提高各部門和員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經營能力。
(4)約束功能
企業文化、企業精神為企業確立了正確的方向,對那些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的不該做、不能做的行為,常常發揮一種“軟約束”的作用,為企業提供“免疫”功能。約束功能能夠提高員工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和自我約束,使員工明確工作意義和方法,提高員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5)輻射功能
優秀的企業文化向社會大眾展示著企業成功的管理風格、良好的經營狀況和高尚的精神風貌,從而為企業塑造良好的整體形象,樹立信譽,擴大影響,是企業巨大的無形資產。
二、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八十年代,隨著日本企業的崛起,人們注意到了文化差異對企業管理的影響,進而發現了社會文化與組織管理的融合——企業文化。它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企業管理人將其在企業創業階段關于經營理念、基本假設等達成的共識用于教育新成員,并在此過程中將全體員工的價值認同和行為方式進行整合成統一的價值體系和行為準則,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管理模式,以文化的力量推動企業的長期發展。
1.優秀的企業文化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
在當今社會,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使人才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企業取得大量的優秀人才,并留住人才,對企業的管理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些是能夠推動企業實現升值的人力資本。對這些人才的爭奪已經成為當前國際競爭的一個重要方面。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使人才爭奪日益國際化,然而在這個人才爭奪戰中,“最重要的不是金錢,而是企業文化”。
如果單純以金錢報酬為標準,只會造成員工沒有歸屬感,頻繁跳槽,企業不敢投資對員工進行培訓,長此以往,對人才成長和企業發展都會造成消極影響。在世界許多優秀的企業中,企業會幫助員工制定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為他們設計自己的未來。這種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對人才的吸引力可想而知。這樣可以使員工產生強烈的歸屬感,有一種自我實現的感覺。同時,優秀的企業文化與企業領導者的人格魅力以及領導者的領導方式也是緊密相連的,只有企業領導者具備了偉大的人格魅力以及人性化的領導方式才是優秀的企業文化。
2.優秀的企業文化對企業戰略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的競爭對企業的經營思想、價值觀念、思想道德、制度建設和行為規范,都將是一種嚴峻的考驗。因此,許多國家的政府和企業都紛紛調整發展戰略,以適應撲面而來的全球化經濟浪潮。要想在經濟全球化中生存并有所作為的企業,沒有優秀的企業文化,就難以在世界大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企業文化是創造和諧的企業氛圍和優良的企業環境,使企業能夠在新世紀的機遇和挑戰面前得以穩定、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邁克爾·波特指出,“如果企業文化與競爭戰略相適合,企業文化可以強有力地鞏固一種基本戰略以尋求建立競爭優勢。企業文化本身并無優劣之分,它是獲取競爭優勢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
3.優秀的企業文化對企業營銷的影響
隨著營銷組合內容的不斷發展充實,人員(people)、公共關系(PR)都成為營銷組合中的新內容。而公共關系的一個核心目標即是樹立良好的組織形象。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促使雇員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可以有助于雇員感到自己這個角色在整個公司形象中的重要性和個人責任感,讓雇員感到“自己擁有這個組織”,并通過與顧客的接觸,讓顧客知道他們的這種感情,從而在潛移默化中使顧客加深對這個組織的良好印象,更加信任依賴這個組織。這樣消費者的任何細小的要求都會很快反饋回組織,使組織依據原始的
信息反饋來改進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以此來成功滿足顧客的需求。這樣就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發展模式??梢?,優秀的企業文化對企業營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優秀企業文化的建設
企業文化屬于“亞文化”的范疇,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在長期經營實踐中所凝結起來的一種文化氛圍、企業精神、經營理念,并體現在企業員工所共有的價值觀念、道德規范和行為方式。可以從三個層面理解企業文化,外層是企業物質文化,包括企業的產品包裝設計、環境空間等,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企業經營者的特點、風格和作風等;中層是企業制度文化,包括企業的規章、規范以及滲透到員工思想所共同遵循的道德觀念、行為準則等;內層是企業精神文化,包括企業的經營哲學、經營戰略、價值取向,以及由此體現的企業員工的共同追求、共同意志、共同情感等。三個層面中,物質文化是基礎,制度文化是關鍵,精神文化是核心和靈魂。要建設一個優秀的企業文化,必須從這三個層面入手,規范企業文化各個層面的內容,使之為企業管理服務。
首先,規范企業物質文化層,如統一標志、企業名稱,統一服裝、環境空間、產品包裝設計等等。其次規范企業制度文化層,完善企業的組織機構,規章制度。最重要的是要使企業文化的最深層,有關企業的價值觀、經營戰略等深入人心,被所有員工所認同和接受,并在實踐中成為自己行為的唯一準則。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全體員工要不斷學習,使學習成為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唯一方式才是最為重要的。因為未來最成功的企業將是一種學習型組織——能夠使各階層所有成員全心投入,并持續不斷學習的組織。企業未來唯一持久的競爭優勢,就是具備比競爭對手更快速學習的能力。當然,在我國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轉型的新形勢下,必須調整和建立新的企業文化以適應現代經濟的要求。①新經濟條件下企業要注意學習氛圍的培養。②新經濟條件下企業文化中要注重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③新經濟條件下的企業文化將更重視以人為本的思想。④企業家的素質、決策力將越來越重要。
在新的知識經濟時代到底如何有效地激發組織的創新和創建成功的學習型組織早已成為現代管理的兩大主題。全球化和網絡化的到來使得企業為了適應新形勢不得不進行一系列的革新,如何成為學習型組織將成為新的管理革命的重要內容。企業要通過學習最終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彼得·圣吉在《第五項修煉》中這樣描述一個學習型組織:在這個組織中,人們不斷地開拓他們的創造能力……新穎的、擴展型的思維模式被培育起來……而且人們不斷地學習如何在一起學習。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競爭的核心是讓員工更快地學習,使企業進入自我學習、自我組織、自我控制、自我發展的新境界。
參考文獻:
[1]郭紀金.企業文化[M].中山大學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