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藝術品鑒賞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中華文化擁有悠久的歷史,我們的祖輩創造了無數的人間奇跡,文化藝術品資源豐富,文化藝術品的收藏擁有廣闊的市場。互聯網技術產生之前,由于交流的不便,許多珍貴的民間收藏藝術品僅僅是在拍賣會及展覽會上偶露一面,但更多的則處在被人們遺忘的角落,其文化藝術價值得不到應有的承認與體現。藝術品網上商城的建設出發點在于給文化藝術品提供一個網上交易的平臺,讓更多的國內國外藏家及收藏愛好者有一個交流、展示的機會。國際互聯網由于其低廉的運作費用眾多的上網人數以及全天侯運行,不受時間、空間影響的特點,用戶只需撥號上網就可進行交易,十分適合用來進行大規模的藝術品交易。再加上當前國內還沒有專門進行文化藝術品交易的電子商務平臺,藝術品網上商城前景看好。
二、系統平臺架構
作為提供電子商務平臺的網站,網絡的安全、健壯、性能、穩定與可管理性十分重要,任何方面都必須有周全的考慮。一直以來,人們的觀念中總認為WindowsNT不夠安全,不夠穩定,無法支撐一個訪問量巨大的Internet站點。但是實際上,無論是Linux,Solaris,還是WindowsNT,沒有哪個產品天生就比別的穩定。現實世界的例子證明,建立在WindowsNT上的站點也可以很安全,很穩定。有不少大型的商務站點,比如,eBay,以及Dell,都是建立在WindowsNT和IIS之上的,這些都是些流量很大的站點。基于上述理由,我們選擇WindowsNT+IIS4.0架構,并采用Microsoft用于建立動態網頁的技術--ActiveServerPages(ASP),前臺開發工具使用VisualStudio6.0,FrontPage98,PhotoShop5.0,Flash等,后臺數據庫擬采用在NT上有良好表現的MSSQLServer7.0大型數據庫。
三、系統功能結構及運作流程分析
針對文化藝術品的廣義性,藝術品網上商城除了提供BtoB,BtoC,CtoC等目前較流行的電子商務交易模式外,還針對較特殊的文化藝術收藏品提供對小批量發行的紀念物品等進行形式多樣的集體競價。網上商城是一個虛擬的文化藝術品交易場所,為入駐收藏家、拍賣行等藝術品銷售商家提供網上文化藝術品展示銷售及客戶網上在線競價拍賣等服務。整個系統擬開發成為通用的電子商城,只要拍賣行、藏家等提出在線申請,經過驗證后,即可為之開通。之后系統通過提供相應的空間,以及交易的平臺,結合客戶網頁自助生成系統,無需客戶了解任何互聯網技術,就可方便地進行網上藝術品的交易與交流。針對網上商城商家與用戶之間進行的交易,除非有網上商城公司直接介入,可以提供一定條件下的鑒定等服務,除此之外,包含鑒定在內的相關服務由商家自主提供,與此同時,提供相應的信用等級處理系統,以在一定程度上規范收藏家、拍賣行以及客戶的交易活動。對于成功的交易,網上商城提供如下結算方式:
1、網上直接劃付;
2、銀行匯款、銀行轉帳、郵局匯款等;
3、送貨上門、貨到付款、EMS代收貨款。
網上商城提供如下的實際運作模塊:
1、管理機構運作系統其中包含:入駐商家注冊及相關信息管理;入駐商家產品登錄及管理;客戶注冊及相關信息管理;在線銷售統計系統。
2、商家經營系統;商家信息管理;商家物理情況,在線訂購協議,提供的服務,結算方式等;新聞功能;商品登錄及相關信息管理;商品的增、改;商品信息的增、刪、改等;訂單查詢;訂單處理;銷售統計;客戶信息檢索
3、顧客支持系統;顧客信息注冊;顧客信息管理;商品檢索;商品在線訂購;訂單查詢;所選購的商品,已下訂單,訂單的處理情況查詢。結算處理;
【關鍵詞】數字技術 視覺藝術成果轉化 互聯網+
1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和不斷更新,全球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數字化時代。科技的發展促進了視覺藝術產業的發展,縱觀現代建筑、影視、服裝等各個領域中的藝術設計無不顯現著數字技術的影跡。可以預見,數字技術下的視覺藝術產業將成為下一階段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2 視覺藝術產業
視覺數字技術下視覺藝術成果轉化與創新方法研究
文/李婷婷 陳發祿藝術產業是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分支,它運用各種材料、工具,以藝術設計方式創造出藝術商品。在當下視覺文化發展的全球化語境中,數字化帶來的不僅是技術,更是一種以視覺信息為標示的嶄新的思維方式和生存方式。
3 視覺藝術成果轉化
視覺藝術成果轉化過程中,可以逐步構建“視覺藝術成果轉化產業鏈”。在成果轉化過程中,核心的生產要素是高質量、創新型的人力資本,依靠人的智慧、靈感、想象力及創造力,借助高科技技術手段對文化資源的再創造,將藝術與科技進行有機融合。
3.1 數字技術融入視覺藝術產品設計
數字技術為人們展示了一個新穎的視覺天地,以往用手工很難實現的視覺效果,被計算機輕而易舉地完成。同時,數字技術為藝術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和空間,開拓了藝術家的創意潛能,將數字技術融入視覺藝術產品設計中將賦予文化創意成果更多的科技內涵,既縮短了創意和成品之間的距離,又能給予人們豐富的想象,實現產品的價值創新。
3.2 數字技術融入視覺藝術產品展示
隨著近些年網絡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人們對視覺體驗產生了更高的需求,為了提升展品的視覺效果和藝術感染力,藝術作品在時與互聯網和三維虛擬技術相結合,以高清數字影像包圍觀眾的全部視野,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再加上環繞的立體聲效,可以高度準確地再現真實現場的聲音,為觀眾帶來極強的沉浸感和體驗感。
3.3 數字技術融入生產階段
在體驗經濟時代,隨著視覺藝術產業和制造業的快速成長,企業的生產制造應結合數字技術,在設計制作中大量的使用圖形圖像,并且在構思創作時求新求異,運用數字化手段吸引群眾眼球。
3.4 數字技術融入視覺藝術產品宣傳推廣
數字時代,信息傳播渠道的多樣化,過去以紙媒介為主的成果推廣傳播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數字化時代的需要了。如今,數字化虛擬網絡、手機網絡、數字電視占據著人們大部分的時間和空間。視覺藝術成果推廣也應順應數字媒體的特點,以文字、圖像輔以聲音等多種形式表達。在推廣中融入文化創意,引起消費者的文化認同,并充分利用多種類的數字化平臺打造文化創意品牌形象,最終使品牌推廣成為視覺藝術產業發展的強大動力,達到拓展市場的目的。
3.5 互聯網+成果銷售
虛擬的互聯網產業+真實的視覺藝術成果構成創意創新資源共享平臺。借助互聯網的線上手段,將視覺藝術產業鏈整合,構建線上線下虛實結合的藝術作品展示平臺,并融入數字體驗、電子商務、形象塑造還有顧客回饋等模塊,打造文化創意成果生存的新空間――創意成果品牌虛擬空間。
4 未來視覺藝術產業發展方向
未來,視覺藝術成果將在游戲、動漫、微電影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其中離不開數字技術的應用,例如:虛擬現實技術、增強現實技術、幻影成像技術、球幕拼接技術等。“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指出,構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推動跨領域跨行業協同創新。數字技術下,視覺藝術創新人才將形成“視覺藝術產業聯盟”,為視覺藝術成果轉化帶來新的活力與生命力。
4.1 利用虛擬現實技術
可以構建虛擬視覺藝術成果展示場館,并將視覺藝術作品在展館中進行展示。人們通過互聯網平臺,采用第一人稱漫游方式詳細了解視覺藝術成果的樣式、材質、藝術價值等信息,為藝術品鑒賞者創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4.2 利用增強現實技術
可以將設計完成后的藝術作品直觀地呈現出三維全貌和展品細節,在成果轉化論證中,便于專家們對成果設計做出準確的判斷和評價。
4.3 利用幻影成像技術
可以將視頻畫面懸浮在一個實景半空間成像,利用玻璃的透射、反射方式,通過與模型、多媒體等技術相結合,營造出一種亦真亦幻的氛圍,運用現代化數字技術為整個藝術品鑒賞過程添上神秘色彩,給人以強烈視覺沖擊。
4.4 利用球幕拼接技術
可拼接出半球形銀幕,將藝術品鑒賞者包圍其中,放映視域范圍可達前后180度,左右360度。藝術品鑒賞者目光所及幾乎全是絢麗多彩栩栩如生的電影畫面,視銀幕如同蒼彎,加上立體聲環音,使鑒賞者如置身藝術海洋。
4.5 利用互聯網+技術
可以實現視覺藝術產業聯盟。中國視覺藝術產業要實現大發展、大繁榮,需要整合資源,形成視覺藝術產業聯盟,打造視覺藝術成果轉化產業鏈,依托互聯網技術構建交流合作平臺,企業和相關成員間通過合作方式組織創新,提高自身競爭力。
5 總結
因此,數字技術作為現代藝術的一種新型表達方式,體現了藝術與科技相結合的時代特征,在推動了文化創新、藝術創新、經濟增長的同時,有利于打造出高技術、高智力的文化藝術作品,繁榮我國藝術品市場,提升我國文化藝術產業的競爭力水平,促進我國文化藝術產業的健康發展,具有巨大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趙堅勇.平板顯示與3D顯示技術[M].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
[2]王藝湘.商業展示與視覺導識系統設計[M].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3]陳宏京.數字化博物館的原理與方法[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4]張慧.真實感遺址三維重建及虛擬展示技術研究與應用[D].西北大學碩士論文,2010.
【關鍵詞】小學美術;國畫教學;技法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12-0190-01
美術是學生了解藝術、陶冶情操、提升素養的重要課程。國畫歷史悠久,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和中國古代美術的典型代表,是教師引導同學分享歷史文化,積極參與本國文化傳承的重要體現。近年來,國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受制于傳統的應試教育教學方式,不利于美術教學目標的實現和學生自身藝術技能的提高。國畫教育往往以傳統方法為主,內容單一枯燥,繪畫技法復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小學生創造性和藝術天性的發揮,同時也不利于培養小學生對國畫的持久興趣。如何將小學生國畫教學與小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起來,開發其潛能,發展和張揚小學生的個性,讓他們畫出能夠充分表達其內心的、屬于自己的畫,從而讓他們更廣泛、深入地了解美術,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成為國畫教學實踐中人們共同關注的熱點話題。
一、結合實際,善于引導
教師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需要根據小學生的心智特點及實際能力選擇國畫教材,初期以講授小學生容易接受并能通過簡單聯系加以掌握的國畫技術。針對國畫知識中理論性較強的內容,需要教師注意轉換成對于學生通俗易懂的語言實施教學。同時需要注重國畫的審美性,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并考慮小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小學生的積極性,拓寬教學內容,促進小學生發散思維,必要時還應考慮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二、體驗美感,增強興趣
教師利用簡單的國畫技法為學生展現國畫的獨特魅力,增強學生學習國畫的興趣。例如在國畫課程開始前,教師利用畫筆勾勒簡單的水墨線條,形成學生所熟悉的動物圖案,使學生感受到國畫簡約而不簡單的文化內涵。又如,教師在繪畫開始前為學生展示調和水墨的方法,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國畫的獨特美,勾起小學生對國畫學習的興趣,同時帶領學生進行國畫興趣練習,使學生在興致高昂時加以練習。
三、掌握技能,訓練技巧
學好國畫離不開扎實的基本功,教師應著重對學生進行國畫基本技能的訓練。首先是繪畫中的握筆姿勢,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手把手的訓練以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這對于學生國畫繪畫的長遠發展具有基礎性作用。其次是訓練學生筆墨技巧,用筆技巧主要是創作中的毛筆繪畫方法及蘸墨方法,用墨技巧則是需要教師指導學生在實踐中觀察不同墨色的差異及使用方法,并通過對比的方式使學生直觀的感受到不同的筆墨技巧所塑造的國畫藝術效果。
四、學會鑒賞,熱愛國畫
學會鑒賞是學生藝術素質提高的重要標志。在小學的國畫教學中,對國畫的品鑒是更高層次的國畫學習,美術教師在國畫鑒賞過程中引導學生多學習歷史上國畫大師的作品,在欣賞中不僅開闊了小學生藝術品鑒的層次,增加人文素養,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審美水平和精神境界。不僅如此,對國畫的鑒賞更是對我國民族穿透文化瑰寶傳承和保護的重要途徑,欣賞名家作品,提升小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由此更加熱愛國畫學習。
五、小結
國畫博大精深,是美術教學取之不盡的藝術源泉。加強小學生國畫教育,將會對小學生知識面的拓寬、想象力的豐富,形象思維的發達、創造能力的增強都有好處。因此,教師在小學國畫教學中應根據小學生特點,發揮小學生的個性,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行更多的創新,讓小學生熱衷于學習和表現國畫,并使其創新精神在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下得以升華。
參考文獻:
[1]譚國恩.全球化背景下中小學中國畫教學的現狀與發展[D].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美術課程標準研制組.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4]侯令.美術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涵養[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5]李媛.小學國畫教學初探[J].現代教育科學,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