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財務風險控制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在現代商品社會中,企業集團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企業集團的生存和發展水平側面說明了一個社會的商業活力,同時也體現了社會的商業潛力和穩定狀況。增強企業集團的財務風險控制能力能夠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避免企業集團由于財務問題走向崩潰和解體。
一、企業集團的財務風險特征
(一)多級產權主體帶來的風險。由于企業集團的母公司占據了集團內部的核心位置,所以當各級子公司的經營情況良好時,母公司的經營水平也會上升;各級子公司的經營狀況不良時,母公司的經營水平也會下降。出于這個原因,母公司實際上承擔整個集團所有公司的風險,而集團下屬的經營實體的股權又未必掌握在母公司手中,這就使得母公司的財務狀況尤其危險。
(二)產權主體擔保和負債形成的財務風險。由于個子公司都有進行擔保的主體資格,導致集團內部可能出現相互之間的擔保關系。由于集團內部的控制關系,很容易出現擔保數額過大,資金鏈容易斷裂的問題,比如某公司就由于為兄弟公司擔保,最終導致負債超過資產[1]。
(三)內部人員不規范操作造成的風險。由于內部人員必然要追逐自身的利益,而這種利益有可能是與集團的利益背道而馳的,不規范操作帶來的風險一定會存在。比如子公司管理者為了追求本企業利益,過分榨取集團資源,從而提高了財務風險。(四)企業集團的財務風險破壞力極強。企業集團機構龐大,關聯甚廣。如果一個公司發生了財務危機,則整個集團的資金鏈都有可能出現問題。如果沒有的財務風險控制措施,財務危機將會由點及面擴大到整個企業,牽一發而動全身[2]。
二、企業集團財務風險的形成因素
(一)集團組織結構形成的財務風險企業集團的組織架構是一個母公司旗下有多個子公司,而每一個子公司都有各自的法人,都有各自的股東和董事會。不同子公司之間有可能出現交叉持股的情況,使得組織架構趨于混亂。這種情況會極大提高財務風險。首先子公司內部經常有互相交易的情況,如果一個公司出現了問題,與之相關的其他公司就會受到影響。財務危機可能因此蔓延。第二是企業集團在向金融機構獲得貸款時,集團內部的公司之間可能會互為擔保,一旦出現問題則整個集團都將崩潰[3]。
(二)企業管理制度不完善帶來的風險。由于集團內部股權分散,整個集團的各個子公司有可能會各自為政,整個集團無法建立一套統一的風險管理機制,在財務風險控制上存在著許多不同。而且許多企業甚至沒有基本的風險控制系統,對于財務危機的來臨不敏感。因此,要規避財政風險,首先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三)管理人員缺乏風險意識帶來的風險。企業管理,歸根結底是靠人來管的。再好的管理制度,再好的更顯控制規劃都需要專業負責的管理人員來切實執行。企業集團的管理人員,不但要在業務上、行政上擁有出色的能力,還必須在財務風險上有足夠的認識。只有正確認識風險的企業才能規避和抵御風險。缺乏風險管理意識的人必然會走向崩潰,因為危機到來時會一無所知。在任用公司管理人員時,一定要強調財務風險的重要性,并且為企業大力培養有風險意識的財務管理人員[4]。
(四)宏觀經濟環境帶來的風險。宏觀經濟狀況是企業集團財務風險的外在因素,風云變幻的市場上,社會整體的經濟活力將直接影響到企業集團的正常發展。隨著全球化的發函,大型跨國企業開始進入國內,對國內的企業集團形成沖擊,另一方面,消費者在見到了更多的商品之后,對于商品的消費需求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企業集團要正確把握市場經濟狀況,適應宏觀經濟水平,為企業集團謀得長遠發展。
三、企業集團財務風險的評估
美國的COSO委員會給出了風險評估的定義:“風險評估是對外部和內部存在的與編制財務報告和實現業務目標有關的因素進行辨別、分析,是實現內部控制的一項要素。”更具這個定義,財務風險的評估對于企業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要正確規避企業集團面臨的財務風險,必須把財務風險評估工作提上日程,加大投入,全力支持。財務風險評估給出的結果和數據將會有利于企業管理者制定企業經營策略。
四、企業集團財務風險的控制
(一)改善內部控制環境。有控制企業集團財務風險,首先要改善內部控制環境。首先要較強內部控制,建立集團致力的結構。利用健全的集團管理制度,協調好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關系,發揮企業集團的內在優勢,梳理各子公司之間的財務債務聯系。母公司要起到對各子公司監督的作用。其次要建立有關于財務控制的企業文化,從精神上激勵集團各級管理者,讓他們自覺的做好財務控制和風險規避。
(二)實施內部控制監督。要建立企業集團內部控制監督機制。要規避風險,首先要使風險規避工作制度化,體系化。不僅要建立健全監督制度,還要建立內部激勵制度來進行輔助工作。建立激勵機制是為了讓管理者更加自覺地進行各公司的財務控制工作。
五、結論
企業集團對于商業社會的意義不言自明,一個企業集團的危機一定程度上會對整個社會造成一定影響,要維護企業集團的穩定和健康發展,就需要對可能的財務風險進行規避。本文首先探討了企業集團的財務風險所表現出來的特征,包括多級產權主體和互相擔保、負債等。然后分析了企業財務風險的形成因素。形成因素分為外在和內在,兩方面都有可能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形成風險。最后,本文立足于實踐,對企業集團的風險控制提出了自己的對策和建議。
作者:胡婧穎 單位:西安財經學院研究生部
參考文獻:
[1]王卉.企業集團財務風險管控的內部報告體系構建研究[D].廈門大學,2014.
在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要想快速發展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來滿足金融環境的發展。而外吸將受到宏觀經濟政策趨勢和市場情況的影響,企業從外部吸收的資金造成的很多風險是很難確定的。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一定數量的資金維持,而企業內部資金是無法滿足發展需求的。因此,企業合理利用負債經營或許可以解決這類問題。
2負債經營的優勢分析
(1)能迅速籌到資金。通常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資金的回收周期是有一段時間的,而單靠企業內部提供的資金是無法滿足發展需求的,如果企業能迅速籌集到所需的資金,這將非常有利于企業的發展,恰好負債經營可以填補空缺。(2)企業可獲得節稅收益。在我國,計算所得稅稅基時要扣除利息的支出企業的經營成本和利息都計入當期成本在稅前扣除,這樣企業繳納的所得稅額就相應的減少了。(3)減少通貨膨脹損失。一般情況下,負債到期才能還本付息,如果通貨膨脹率上升,那么將會造成企業原有負債額的實際購買力降低,企業按下降后的數額還本付息,這樣就將通貨膨脹帶來的風險轉移給了債權人。
3控制財務風險的對策
3.1確定合理的負債規模
(1)合理負債規模的理論數據。企業負債規模大小通常由企業經營者和債權人共同決定。負債規模達到一定程度,資本利潤率就越高。對所有者而言,喜歡這種結構是因為企業不用自身的資金經營就能增加收益。但對債權人來講,這種結構是存在巨大風險的,債權人會及時收回貸款降低風險。對于多數企業,大都認為資產負債率在30%以下是比較安全的,40%左右是相對合適的,超過50%資金周轉將出現困難,債權人也將不再增加貸款。(2)合理安排負債規模應考慮的因素。首先必須考慮企業的償債能力。常用的短期償債能力指標有:①流動比率,一般標準為2∶1。②速動比率,一般標準為1∶1。存貨周轉率。存貨周轉率也是越高越好,表明可以減小積壓存貨的成本。其次應該考慮:銷售收入的情況。銷售收入同比減少的企業,其負債規模要相應地減小些。經濟周期波動情況。在經濟市場利好時期,應合理安排負債規模,促使企業快速發展。行業競爭情況。不同的行業其負債比例也是不同的。如商品流通企業,其變現能力強,因此其負債比例可以相對高些;而那些變現能力弱的企業,負債水平顯然應該相對低些。
3.2確定合理的債務結構
(1)債務期限結構。在企業負債總額一定的情況下,怎樣安排合理的負債結構,則需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銷售收入。如果企業銷售收入長期趨于降低,內部資金無法滿足發展需求,需要借入短期債務這樣一來會承擔大的風險。反之,能提供一個較為穩定的現金流,提高償債能力。資產結構。長期資產比重較小的企業應盡多利用短期負債籌集資金;反之,則可以多利用長期負債進行籌資而少利用流動負債。企業規模。企業規模對企業負債結構有重要影響,一般來講,由于可以利用發行債券等低成本的方式進行籌資因此規模大的企業其流動負債較少。利率狀況。當長期負債的利率和短期負債的利率相差較大時,企業考慮到資金成本問題,會較多地利用短期負債。反之,企業會優先選擇長期負債。(2)債務種類結構。在資本市場未放開之前,企業只能向銀行借款。目前,企業的籌資方式有很多種,可以進行多渠道籌資,企業可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向銀行借款、或發行股票、或租賃籌資,還可以引進外資。
3.3加強企業管理
企業在成功籌資后最重要的就是對資金的高效利用。這就要求:為了提高資金周轉率,在選擇投資項目時,應該選擇投資成本低、回本快、利潤高的項目。籌集資金時,也應以企業自身需求為依據,負債規模過大會增加資金成本,加大財務風險;反之,使企業加大經營機會成本,影響企業發展和壯大。企業管理還應在產品結構、生產質量、生產成本控制、內部控制等方面做好目標規劃,實現企業管理最佳模式,提高資金利用率。
3.4樹立風險意識
從2009年開始,我國成為煤炭凈進口國,煤炭進口量大大超過出口量。我國沿海省份對煤炭的需求量較大,但是我國90%的煤炭資源和生產能力分布在西部和北部,運輸距離較遠。國際市場煤炭價格比國內煤炭價格低,而且運輸方便,這使得我國南方地區放棄采購國內煤炭選擇進口煤炭,因此進口煤對我國煤炭市場供應形成了有力的補充。
(二)需求方分析
1.主要耗煤炭行業對煤炭的需求減少
電力、鋼鐵、建材和化工四大行業是我國煤炭消費的主力軍。目前我國經濟增長的步伐放緩,同時隨著國家對節能降耗的重視,國家開始加大力度調整電力工業結構。電力市場減少了對火電的需求,因此煤炭企業的電煤銷售量明顯下降。受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我國鋼鐵業出現了生產量回落,庫存增加的現象。建材行業、化工行業的增長速度也開始趨緩,部分企業甚至出現了減產或停產。這些高耗能行業的產量在可預計的將來增速較小,導致對煤炭的需求下降。
2.開發新能源減少了對煤炭的需求
新能源包括各種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具有環境污染低,可永續利用的特點。我國環境污染問題突出,二氧化碳排放增長較快,新能源清潔環保,對保護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太陽能光伏發電為例,到2020年太陽能光伏發電可以達到180萬千瓦,年替代能源量約為6000萬噸標準煤,因此新能源的開發也減少了國民經濟發展對煤炭的需求。由此可見,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煤炭產能快速釋放、煤炭需求不足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國內出現新一輪煤炭相對過剩的格局,供過于求的市場環境已經形成。
二、供過于求的市場環境對國投新集的影響
國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2月1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首次發行股票并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為煤炭開采及洗選加工,煤炭采選業收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90%以上。公司礦區煤炭煤質以三分之一焦煤、氣煤為主,用于火力發電、鍋爐燃燒等。
(一)煤價下跌企業虧損嚴重
煤炭的供應量超出了煤炭的需求量,這導致煤炭價格不斷下降。以5500大卡動力煤為例,2014年8月20日,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的環渤海動力煤炭價格指數收于479元/噸,比年初605元/噸,下降了約20%。煤價下跌導致國投新集的收入減少,該公司2014年三季報表顯示:該公司營業收入為49.79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1.33%,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82億元,基本每股收益為-0.42元。
(二)存貨上升企業經營壓力增大
由于銷售情況不佳,截止2014年9月末,國投新集的存貨為49241.67萬元,比年初37858.68萬元增加了11382.99萬元。另一方面公司煤礦地質條件差,煤炭成本中安全費用、職工薪酬、社保性費用、塌陷費、折舊費等固定費用支出比重大且不斷上升,隨著煤炭價格持續下跌,企業經營壓力不斷加大。為緩解經營壓力,該公司2013年安全費用較2012年下降了6874.08萬元,但這對安全生產十分不利。
三、國投新集財務風險分析
(一)償債風險
債權人為企業提供的資金從而有按預定的時間、利率收回本息的權利,而不用考慮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如果企業實際經營情況末達到預先的目標,無力償債則產生了償債風險。從短期償債能力來看:公司現金流動負債比率在2010年達到0.41,是公司現金對流動負債保障程度最好的年份。但2013年該指標下降到0.05,較上年下降了68.75%。流動負債是一種短期債務,隨時可能需要償還,盡管投資和籌資活動也可以產生現金流入量,不過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去償還債務才是最安全的,但是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對流動負債的保障程度自2011年起開始逐漸變差。另外,公司流動負債占總負債的比重近五年來一直在50%左右,2012年末達到了65.57%。表明公司負債中流動負債占據主體,公司短期償債壓力大。從長期償債能力來看:公司所在地煤炭資源經過多年的開采已趨于枯竭,公司加大了對異地礦井的投資。自上市以來,公司的長期負債一直呈上升趨勢,利息費用也隨之逐年升高,2013年末利息費用較2009年末增長了155.46%。與此同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也逐年攀升,2013年達到67.59%。因此債務負擔沉重、付息壓力大,形成國投新集財務風險之一。
(二)應收賬款回收風險分析
公司近五年來貨幣資金數額逐年下降,而應收賬款數額主要呈上升趨勢,2012年末應收賬款比2011年末增加了3.41億元,增幅達188.40%,2013年應收賬款數額略有下降,但比例不足1%。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由2010年的4.71天上升到2013年的23.98天,說明應收賬款回收期延長。因此,資金被客戶占用,應收賬款周轉率低,回款難度增加,形成國投新集財務風險之二。
(三)現金流風險分析
盡管近五年來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正數,但總體情況不容樂觀。2013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較2012年下降了11.88億元,降幅為70.05%。在建的板集煤礦、楊村煤礦尚需追加大量資金,對已投產煤礦的改擴建和礦區鐵路的改擴建也需要繼續投入資金,因此僅靠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不能滿足,所以五年來公司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均為正數。2013年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比2012年增加了4.45億元,上升86.24%,說明公司必須依靠籌集外部資金作為經營現金流的補充。從營業收入現金比率這個指標來看(見圖2),2010年每元營業收入可以帶來0.38元的現金流入,而2013年每元營業收入只能帶來0.07元現金流入。近五年來公司經營現金凈流量對凈利潤的保障程度一直徘徊在1至2倍,2013年經營現金流量凈利潤比為39.08倍,是因為凈利潤暴跌所致。因此,獲取現金能力變差,形成國投新集財務風險之三。
四、國投新集財務風險控制措施
(一)立足主業繼續實施相關多元化經營戰略
公司產品在安徽省內有較高的知名度,公司的銷售客戶也多為省內客戶。公司所產的煤種質量穩定,具有中低灰,特低硫、特低磷和中高發熱量的本質特征,其中全硫含量低于0.4%,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大氣的污染。出于對環境保護的需要,華東、華南地區電廠對煤炭含硫的要求日益嚴格,煤炭硫分控制在0.6%以下廣州電力企業才接受。江浙地區的電廠對硫分要求略微寬松,煤炭硫分要求控制在1%以下。公司開拓省外客戶時,應以此為出發點,構建以客戶環保需求為中心的營銷模式,提高用戶對煤質的滿意度。只有建立與省外電廠之間的戰略合作關系,才能實現煤電企業互利雙贏的局面。公司發展煤炭主業的同時還應結合自身的特點,實施相關多元化戰略。公司2009年投資國投宣城發電有限責任公司,2012年參股安徽省天然氣有限公司,說明公司已逐步發展與煤炭相關聯業務,分散經營風險。公司還可以進一步開展煤炭轉化技術的研究,向煤制油、煤制氣等方向延伸,畢竟企業只有通過多元化經營降低經營風險才能有效化解財務風險。
(二)進一步完善應收賬款內部控制管理制度
應收賬款是由于企業的銷售行為產生的,因此要有效地控制應收賬款必須建立持續的客戶信用記錄檔案,并由專人對記錄進行有效的評估。一旦發現信用記錄有惡化傾向的客戶,應暫停供貨,及早收回貨款
。即使是信用等級較高的客戶,如果一次性賒銷數額較大,也要經過專門的審核批準手續,以防止發生意外情況而蒙受損失。銷售人員對應收賬款的回收負有義務,財務部門對超過信用期的應收賬款要及時通知銷售人員,督促銷售人員加大催收力度。公司要形成適當的應收賬款收款獎懲辦法來保證回款時間和質量,只有完善了應收賬款內部控制管理制度,才能把壞賬風險降至最低。
(三)合理確定資本結構并調整長短期借款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