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廠家調研報告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家電區域市場調研報告——江蘇篇
蘇州
一、市場概述
蘇州原稱吳,又稱姑蘇,素有“人間天堂”之美譽。蘇州市位于長江三角洲中部、江蘇省南部,現轄5縣(市)7區,全市總面積848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650平方公里,古城區14.2平方公里。全市平原占54.8%,水面占42.5%,丘陵占3%,平均海拔4米左右。境內河流縱橫,湖泊眾多,京杭運河貫通南北,望虞河、婁江、太浦河等連接東西,太湖、陽澄湖、昆承湖、淀山湖鑲嵌其間。
2003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590.97萬人,地區生產總值2802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750元。蘇州是著名的“魚米之鄉”、“絲綢之府”、“工藝之都”。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加速發展,成為全國經濟發達地區之一。
二、商家格局
蘇州觀前街是蘇州經濟文化中心,數百個中外商家毗鄰而設,商品種類豐富,消費層次鮮明。老字號風光依然,新商家大批涌入。觀前街日常人流量近12萬人次,節假日高峰時竟達35萬。這里的營業額以25%的增幅快速增長。
隨著永樂、蘇寧、五星等家電專營連鎖店紛紛進駐蘇州市場以來,蘇州的家電銷售格局也悄悄起了些變化,改變了傳統大型百貨商店長期以來在經營家電領域占據統治地位的局面,但蘇州市人民商場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市石路國際商城、蘇州長發商廈、蘇州泰華商城等憑借其良好的信譽、優美的環境、大而全的商品,仍是廣大消費者的首選之地。另外一些小的家電商家,憑借其靈活的銷售方式及相關渠道也占有相當的一些市場份額。
蘇州空調市場調研報告
蘇州經濟在“長三角”一直是高居前列的,它不僅有姑蘇園林、蘇州樂園、太湖美景、觀前街這些旅游景點作為支柱產業。而且中新合作蘇州工業園區開發建設來,實際利用外資超過55億美元,蘇州高新區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04億元,財政收入28.6億元,區內有名列世界500強企業45家,也為蘇州市的經濟帶來了不小的發展。良好的市場背景,使得居民的消費成熟也理性。據統計數字表明,空調在蘇州家庭的普及率為45%以上,今年蘇州的空調市場容量近6億多,可見蘇州空調市場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今年蘇州整個空調市場呈現出“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均衡態勢,這和居民消費的理性化有很大關聯。空調銷售市場受到家電專營店的一些沖擊,專營店中以蘇寧、永樂和五星為三大巨頭,百貨商廈中又以蘇州市人民商場股份有限公司和蘇州市石路國際商城見長。蘇寧空調的銷量要略好于其它商家,總體來說連鎖的家電專營店的份額較之百貨商廈要高,基本上兩者之間市場份額比為60%:40%。
與“長三角”整個地區的經濟相適應,蘇州消費者在選擇空調上首先考慮的是品牌,一些高中檔產品普遍受到歡迎,品牌意味著質量和售后服務。目前,在蘇州市場上,空調銷售占主要地位的是海爾、美的、新科、奧克斯、格力等國產品牌,這幾個品牌占據了蘇州空調市場的60%左右的份額。據各大專營店和商廈銷售數據顯示,海爾在蘇州空調市場位列第一,占了約19%的市場份額。主要原因是在于其品牌認知度高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務。其次為美的,占了約16%的市場份額。新科和奧克斯在蘇州市場上也有不俗的表現,各自搶占了約10%的市場份額,格力在蘇州的銷量尚可,占據了5%的市場份額。
另外,蘇州本地品牌三星空調今年的表現也不錯,但由于三星空調起步比較晚,所以全年總的份額相對較低。同時,我們在調研中也發現,春蘭在蘇州市場上的銷量平平,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可能與消費者對該品牌的認知程度有關。
蘇州熱水器市場調研報告
熱水器作為一種家庭耐用型消費品,使用壽命一般在5至6年以上,因其與人的安全相關,是消費者購買時關心度最高的一種家庭生活用品。
熱水器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故市場普及率達到了90%。由于使用方便和快捷,蘇州城市居民家庭擁有的熱水器仍以燃氣熱水器為主,約占熱水器市場總量的58%。電熱水器和太陽能熱水器經歷了多年發展,也具備了一定規模,其中電熱水器的發展比較穩定,其市場占有率為35%。太陽能熱水器雖然受氣溫自然條件的影響較大,對安裝場地也有所限制,但其發展仍很迅猛,購買群體不僅在農村,頂層住戶也購買太陽能熱水器,其市場份額也達到了7%,見圖3。
電熱水器市場的快速成長,吸引了眾多民營資本和國外品牌加入,國內一些有影響力的家電品牌亦快速進入這一行業,提高了消費者對電熱水器產品的信任度,消費者對電熱水器的需求量也在逐漸上升。外資品牌中賣得最好的是A.O.史密斯和阿里斯頓,該兩大品牌占據了近85%的市場份額,兩大品牌的銷售基本是平分天下。
海爾進入熱水器市場比較晚,但海爾借助其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在熱水器行業內奮起直追,已完全讓消費者接受了其生產熱水器的概念,在蘇州電熱水器市場上海爾也占得了8%的市場份額。
燃氣熱水器由于其發展時間較早,因而其品牌集中度不像電熱水器那么高。櫻花、光芒、萬和、能率和創爾特是蘇州市場上主要的燃氣熱水器品牌,該幾大品牌占據了市場75%的份額。
據商家統計,今年蘇州熱水器市場容量為3萬臺左右,其中蘇州市人民商場股份有限公司以其長久的影響力和信譽占據了約28%的份額,其次為專營店蘇寧、永樂、五星共占了65%的份額,其余由其它大型商場分食。
蘇州油煙機、灶具和消毒柜市場調研報告
油煙機、灶具的普及率在蘇州市區基本上占到了92%。但隨著蘇州市區的整體改造,大批老城區的居民住進了新房,這也迎來了一次新房裝修的大潮,廚房是一個家庭裝修的重點,油煙機、灶具作為家庭必備器具,消費者在其購買上也比較舍得花錢,不僅要求產品質量好,而且對款式也有不小的偏好。越來越多的人青睞整體廚房的時尚和美觀,且趨向歐式風格,并且比較看重品牌。
目前蘇州油煙機、灶具市場上品牌也相對較集中,商家普遍反映方太和帥康兩者由于進入油煙機領域時間早,市場占有的份額較大,兩者占據了約43%的市場份額,而且兩者不分仲伯。老板和櫻花的表現也相當出色,各自占據了16%和11%的市場份額,華帝在進軍整體廚房后,其市場定位更加明顯,突顯其品味和時尚,也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占據了約14%的市場份額。其次太太、光芒和普田等也是油煙機、灶具市場的強勁之師,這幾大品牌共同占據了15%的市場。
由于整體廚房的現代、整潔、舒適而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海爾整體廚房在蘇州市場也很受消費者青睞。
消毒柜是進入家庭廚房較晚的一個現代產品,普及率較低大約只有35%的市場普及率。但隨著人們對家居健康和衛生的重視,消毒柜也成為廚房裝修的一個必添物件。也是各大廠家爭食的一塊蛋糕。近來消毒柜的發展趨勢是嵌入式取代立式和掛壁式。
由于消毒柜行業分散,缺少強勢品牌,區域品牌的廠家居多。其中年產量較大、做的比較早的有康寶、萬和兩家,海爾、帥康、方太也進入消毒柜市場,所以在蘇州消毒柜市場上,消費者并沒有對哪個品牌的消毒柜產品有特殊的偏好。
總體來說蘇州的消費者在選購油煙機、灶具時第一看重的是品牌、商家的信譽,環境和服務也是影響消費者選購的重要因素。蘇州消費者在選購油煙機、灶具時會首選大商場,其中蘇州市人民商場股份有限公司占了18%的市場份額,而以永樂、蘇寧、五星為代表的連鎖性專營店也以其優勢占據了這個市場的大部分約62%的份額,其它的份額則由其它商家以及品牌商和裝潢公司分食。
根據農業部農機化司《關于深入開展補貼農機產品市場
價格調研進一步做好補貼額確定工作的通知》(農機產〔2011〕106號)精神,按照《山東省農機購置補貼產品市場價格調研工作方案》要求,結合我區農機購置補貼產品市場價格的實際情況,組織相關人員,采取召開座談會及深入農戶、農機經銷商走訪調查的方式進行了專題調研。結合實施農機購置補貼和平時了解的一些情況,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一、調研工作的實施情況
1、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區農機局高度重視本次調研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精心制訂工作方案,迅速成立以分管農機購置補貼業務領導為主的調研工作小組,認真組織實施,切實把農機購置補貼產品市場價格調研工作抓緊、抓實、抓細。
2、實地查看相關憑證。調研小組深入到淄博盛欣農機有限公司、淄博和田農機有限公司,重點調查我省重點補貼機械、農民購買量大的補貼機械和補貼額較高的機械,在淄博盛欣農機有限公司重點調查了約翰迪爾天拖有限公司的JDTN900、JDTN754、JDTN854、JD1054等大型拖拉機;兗州凱興工礦機械有限公司的1LF-430翻轉犁;肥城鍘草機廠的93ZP-9A鍘草機;山東巨明機械集團的4LZ-2.5自走收割機等機械,在淄博和田農機有限公司重點調查了TS系列拖拉機。到淄博市農機研究所調查了2BYJ-3系列玉米播種機械、山東華興農機銷售有限公司調查了我區補貼量較大的TG4系列小神牛微耕機的實際市場銷售價格,實地查看補貼產品出廠價格、進貨價格、銷售價格的真實憑證。
3、召開農機專業合作社、購機農戶座談會。區農機局組織召集了農機專業合作社和購機農戶座談會,了解合作社社員和購機農戶對補貼產品實際銷售價格的反映,充分聽取意見和建議,調查農民購買的補貼產品的主要功能、關鍵配置、作業效率等是否與該產品鑒定情況(生產企業申報補貼產品目錄的主要技術參數等)一致,特別注意調查了生產企業和經銷商在實際銷售過程中有無因降低配置或減少功能導致補貼比例偏高的情況。
4、走訪農機銷售市場。調研小組走訪淄博市農機銷售市場,深入調研了指定經銷商和其他經銷商的同類產品銷售價格情況、補貼產品與同類型費補貼產品的實際銷售價格情況等。抽查調研了淄博盛欣農機有限公司和淄博和田農機有限公司銷售的 山拖農機裝備有限公司的TS350 、TS300的市場銷售價格,市場售價一致;淄博盛欣農機有限公司和淄博市農機研究所2BYJ-3系列玉米播種機械,市場售價一致。
5、補貼產品價格的合理性。通過調查,本次調研的補貼范圍內各檔次產品補貼額基本合理、體現產品功能的關鍵配置的界定準確、補貼分檔依據和參數科學、定額補貼分檔辦法基本沒有缺陷。
二、農機購置補貼產品市場價格存在的問題
1、極少數機具補貼售價稍微偏高。大多數補貼機具銷售價和市場上的零售價差不多,但少數小型機械農民若不通過農機補貼購買同款機具,價格的售價低于補貼價格5%-10%。
2、補貼比例偏低,致使農民購買能力低,又由于我區山區、丘陵地區好多地方沒有機耕道,大型農業機械難以操作使用,而省、市又重點推廣大型機械,導致部分農戶享受不到國家補貼,只好不通過補貼進行購買。
3、機具補貼后期費用偏高。一是由于絕大部分機手是第一次接觸和使用新型機具,存在著操作不熟練,調整不當,保養不到位的問題,需要生產廠家和農機部門共同搞好技術服務。二是部分機具產品質量欠佳,售后服務跟不上,零部件供應不到位,由于機械數量少,個別部件損壞后,市場上買不到,致使農機具損壞得不到及時修理,貽誤農時。廠家發貨需要等很長時間,影響了機械的使用,增加了購機農戶的保養費用。
三、對農機購置補貼產品市場價格的幾點建議
1.農機購置補貼資金比例進一步完善。一是對重點補貼產品:如玉米收獲、保護性耕作、深松深耕等機械,加大補貼力度,補貼資金比例最好達到50%。二是對種糧大戶、示范基地、規范化農機服務合作社,農機局在加大補貼力度的基礎上,補貼資金比例應相應增加,激勵他們上檔次、上規模發展。
2.上級有關部門要加大對補貼農機具價格監管。對企業生產的農業機械價格進行跟蹤監督、市場監管,在源頭上抓好借國家補貼政策擅自提高價格問題,限制好補貼機具最高價,做到價格適當、合理、公正。
3、補貼目錄價格應實行最高限價。若取消最高限價,價格隨意變動,企業在受到原材料漲價和交易成本增加雙重壓力的情況下,會水漲船高,提高農機產品的銷售價格,最終受到傷害的還是農民。應把原材料漲價和交易成本增加的費用讓政府承擔,提高補貼額度和數量,減少農民的支出,讓利于農民。
按照有關家庭農場的基本條件,根據農業、林業、水務、畜牧以及工商等部門的統計,我縣現有家庭農(林)場13941個,其中種植業13922個,種養結合2個,畜牧養殖場16個,水產養殖場1個。全縣家庭農場勞動力總數71541人,其中家庭成員41970人,常年雇工29571人。加入或領辦農民合作組織的有20家,除了個別家庭林場因列入工程造林享受過國家政策補助外,其他均未享受過專項政策扶持補助。
現階段我縣家庭農場呈現以下特點:
1、主要以家庭林場為主。我縣林業資源豐富,林權制度改革成效顯著,家庭林場發展迅速,家庭農場呈現以家庭林場為主的特點,家庭林場比例占到總數98%。
2、發展不規范。根據摸底調查,我縣家庭農(林)場數量達13941個,但由于家庭農場屬新生事物,缺乏統一認定標準和辦法,除了34個家庭林場擬注冊,其余所有家庭農場尚無工商注冊意識,而且大部分家庭農(林)場賬務核算不規范,未進行詳細的財務收支記錄,只算大帳,不記小賬,沒有進行成本核算,效益分析。
3、家庭經營規模較小。目前,全縣家庭農(林)場經營總面積約52萬畝,但以小型家庭農(林)場規模為主。其中經營面積在50畝以下的8773個,占了總數的63%,50—100畝的5042個,100畝—500畝的91個,500-1000畝的19個,1000畝以上的16個,規模化經營趨勢不明顯。
4、農場用地來源于土地流轉。家庭農(林)場的土地來源主要是承包或租賃鎮村組集體林地或私人林地以及荒山荒地造林,承包期限為10至50年不等。
5、從業人員具備一定技術經驗。農場業主都是村里懂技術、善管理的能人,個別為村組干部或長期從事木材經營的老板。個別農場業主辦有一定規模的加工廠,農場主均有一定資金實力,經驗豐富,比較熟悉農業政策,能夠非常敏銳地捕捉到商機和市場前景。
二、當前家庭農場存在的問題
1、產品效益較低。農(林)場總體效益較低,總收入在10萬元以下的有13907個,10-50萬元的有27個,50萬元以上的僅有7個。我縣家庭林場產品大部分屬于初級產品,原木、原竹或部分加工半成品,有面積無規模、有數量無效益、無特色無品牌,很難形成產業規模,導致產品市場競爭力弱,經濟效益不高。
2、經營管理水平待提高。目前,我縣家庭農(林)場主大多是農村的種田能手、村組干部等,他們盡管在農村中素質相對較高,具備一定經營管理水平,但就多數家庭農場經營者而言,他們與現代家庭農場經營管理的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對農場的經營管理大多停留在傳統經驗階段,難以適應社會化大生產和日趨激烈的農產品市場競爭的需要。
3、土地流轉難以形成規模。我縣屬于典型山區縣,土地細碎化情況較為嚴重,加上農民的惜地意識等傳統思想的影響,使得家庭農場實現規模經營的最大難題是不能流轉到大面積連片的耕地,造成農業機械化普及率較低,土地生產效率較低。
4、融資難,投入能力不足。家庭農(林)場屬于一家一戶的小型生產,資金積累少,加之農村金融發展滯后,以及現行土地產權制度的缺陷,家庭農場大多缺乏貸款抵押,融資難;現有政策不明確,扶持力度不夠,進而制約了家庭農場規模的擴大以及集約化水平的提高。
三、對策建議
針對以上存在問題,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1、明確主體資格,加大宣傳力度。一是在盡快明確家庭農(林)場的概念、內涵、注冊登記等制度,明確認定標準、登記辦法,逐步把家庭農場扶持成為具有法人資格的市場主體。二是各地在制定家庭農(林)場認定標準時,要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的行業的性質,進行不同標準界定,把經營規模控制在適度范圍內。三是規范管理。在明確認定、注冊制度后,嚴格按照有關法規政策進行管理,協調相關部門,確定專門機構及專(兼)職人員負責家庭農(林)場的管理工作。四是加大宣傳力度。家庭農(林)場是農業農村發展的新生事物,也是新型的農業經營主體,必須加大宣傳力度,使農民群眾真正認識什么是家庭農場,積極主動發展這一新生事物。
2、推進產權改革,完善制度保障。一是加快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要求,推進農地產權制度創新,讓農戶擁有完全而有保障的土地租賃權、入股權、抵押權和繼承權。二是健全土地流轉機制。建立健全土地流轉市場和服務平臺,建立規范的土地流轉機制,實現家庭農場的適度規模經營要求;三是推進農村金融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農村貸款擔保制度和農業保險制度。
3、推進技術普及,提升科技水平。一是加大農民技術培訓力度,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現代家庭農場主和農民企業家。二是加強土地整理力度,打造集中連片耕地,改造中低產田,完善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為規模經營奠定基礎。三是研發方便于山地間運輸、價格低、體積小、質量輕、操作簡易、便于田間作業等特點的小型或微型農機產品,普及機械化操作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