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精品范文 大學生素質調查報告范文

大學生素質調查報告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大學生素質調查報告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大學生素質調查報告

第1篇

摘要:根據湖北工業大學學生調查數據,我們對大學生的政治觀,思想道德,生活,學習,社會交際,心理健康六個方面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進一步加強對當代大學生進行綜合素質培養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綜合素質,素質教育

為了全面了解我校學生的綜合素質情況,深入探討在校學生的生活學習等各方面的規律,以便營造更加有利于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學校環境,我們對我校在校本科生進行了綜合素質調查,調查采用抽樣調查的方式。

我們設計了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分別發放給熟悉學生習性的老師和學生填寫。根據當前本科生大部分為90后的現狀,調查問卷分為政治觀、心理健康、學習、生活、社交六個方面組成。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00份,回收有效問卷820份,有效回收率為82%,其中,男女生比例分別為48.4%和51.6%,文理科的比例為63.4%和36.6%,各學院以及各專業所占百分比與總體結構基本一致。此次數據收集采用的是數理統計方法,對數據進行分析統計,得出的結果如下:

一、大學生綜合素質基本狀況及其分析

1.大學生的政治觀:積極的政治態度夾雜模糊的政治認識。政治觀是一個人政治素質的重要反映,是人們觀察和分析政治現象和政治規律的基本出發點。根據此次統計的數據分析,可以將大學生的政治觀歸分積極型、消極性和漠不關心型三種類型。

69.7%的學生表示經常關注熱點政治形勢及政治熱點問題。82.8%的同學認為入黨是為了自己可以更好的進步。67.1%的同學經常會主動和同學討論當今的政治問題。對于當下的權力腐敗問題,52.4%的同學都表示腐敗問題雖然嚴重,但是相信黨和政府一定可以根除。這是一種積極的政治觀。

11.3%的同學認為,入黨只是為了名譽或者隨從大流。18.4%的同學表示,平時對熱點政治形勢及政治熱點問題并沒有任何興趣。對于腐敗問題,30.9%人對反腐敗持悲觀態觀。這一類型的學生仍然存在,但是只是很少一部分,他們對政治前景不看好,認為現在存在的問題非一日之功可以解決。這是一種消極的政治觀。

還有一些學生對政治持漠不關心的態度。有11.9%的學生認為“政治是肉食者謀之的大事,與自己沒有關系”, 16.7%的同學認為,反腐是黨和政府的事情,跟自己不相干。但是在此問題上,文理科學生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文科學生普遍比較關注,對政治漠不關心的學生中理科生居多。

由此看來,當代大學生與中國有關的政治問題比較關注,對改革開放以來的取得的巨大成就認同度高,深知中國改革與發展存在的問題,希望得以化解,并對黨和政府解決這些問題充滿信心。但在具體的政治認識中,部分大學生又受到現實的困擾,對中國政府和政治問題存在不同程度的擔憂。有的學生甚至只是活在現實世界中,不過問、不關注中國政治發展問題,自身也沒有明確的政治追求。

2.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樂觀的心理和片面的理解。學生心理健康是學校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健康發展的基石, 90后的學生,從中學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環境中,他們的身心發展正處于由動蕩逐步趨向成熟、穩定的關鍵時期。

大部分同學對心理健康的標準都有自己的明確的定義,21.5%的同學認為其標準就是處事樂觀,熱情誠懇。61.7%的同學混淆了心理健康的概念,認為心理健康就是心平氣和與世無爭,吃得下睡的香。在心理健康知識的獲取途徑上,大部分同學都是從平時瀏覽網站以及書籍期刊上獲取。對于上課以及相關培訓,相當一部分同學都沒有這個認識。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對于心理健康方面的認知并不全面,對其關注度也不高。(見表一)

根據得到的數據分析,當今大學生對于心理健康知識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也開始有意識的去了解和學習與心理健康有關系的知識。但并沒有真正的引起重視,對于心理健康的理解也只是片面的理解。知識的獲取途徑雖然比較多,但缺少一個系統且專業的路徑供學生來學習。

3.大學生的學習狀況:積極學習與消極怠工之間游走。作為一個學生,其根本任務就是學習。大學期間學習時間充足,且主要靠自我學習,和以前中學時期的學習氛圍有明顯的不同。近年來,在校大學生中普遍存在高逃課率、高不及格率等現象。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分為主動學習型、被動學習型和中間型三種類型。

主動學習型的學生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能夠自覺,主動的完成課內課外的各種學習任務。在遇到學習困難時,52.3%的理科生表示會和同學互相討論,解決困難,而文科生只有45.2%。在課外學習方面,超過三個小時用于學習上的,理科生占13.3%,文科生有6.9%。

被動學習型的學生人數并不多,22.9%的理科生在遇到學習困難的時候一味等待老師講解或擱置問題,文科生則有42.1%。課外學習方面,34.0%的理科生只會花一個小時以下的時間學習,文科生是22.7%。37.4%的同學表示從來沒有主動和老師談論自己的學習生活方面的事情。

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狀態介入主動學習型和被動學習型之間。這類學生能夠在學習上投入精力和時間,但甘居中游,按部就班地完成學習任務。調查結果顯示,24.8%的理科生表示會自己獨立解決學習困難,文科的只有12.7%;課外學習方面,33.3%的理科生會花1到2個小時用于學習,文科生有23.1%。而在與老師溝通方面,53.8%都表示跟老師只有一兩次關于學習生活方面的溝通。

對于學習效率不高的問題上,大學生們認為,主要原因是易受周圍同學的影響和對學習內容興趣不濃。根據此次調查得出,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學習過程中容易知難而退,學習比較被動。

調查表明,大部分同學能夠清醒的認識到大學的主要任務,能夠保質保量的完成每個階段的學習。相當數量的學生直到臨近畢業才幡然醒悟,追悔莫及。在此之前,他們并沒有真正理解大學生學習的含義和基本方法。大學開放式的學習模式從某種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消極怠工。自主學習意識較差或從高考的壓力下解脫后,覺得學習已經成為副業的同學,更容易在學業上產生懈怠心理。

4.大學生的生活狀況:在自由的環境中自由地生活。隨著大學生獨立意識增強、自由支配的課余時間逐漸增多,大學生對課余生活的時間安排與利用方面呈現出了多樣化的趨勢。

在此次調查中,學生每個月消費的主要項目伙食,娛樂,交通、通訊,而用于學習費用的只有很小的一部分。35.3%的同學認為想象中的大學生活和現實的大學生活有很大的差距;約7.6%的同學表示對此很失望;24.8%的表示沒有想過這些問題。

在戀愛觀上,一半以上的同學認為選擇戀人時候,更看重的是對方的自身修養以及是否與自己志趣相投。而當戀愛和學習發生沖突時,35%的同學表示會盡量能游離其中,40%的同學表示不好說(見圖1)。

時代的發展,學校周邊配套設施的完善,使得學生在課外有更多可供選擇的娛樂項目,再加上社會對校園愛情的稱頌和美化,越來越多的學生認為校園愛情是大學四年不可缺少的必修課。而把課外時間用于與學業相關的也逐漸減少。學生社會化已經成為了一個普遍現象。

5.大學生的社會交際:能力參差態度迥異。大學生在校期間和畢業以后,都必須于社會發生聯系,社交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能力。當代大學生基本上都是90年代以后出生的,由于受到社會、學校、家庭和自我等多方面的影響,大部分大學生在社會交際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根據調查結果,可將學生的社交狀況分為三種類型:開放型,穩定型,封閉型。

開放型。此類學生有較好的社會交際能力,23.3%的同學經常是活動的組織者34.6%交際圈也不僅僅限于寢室或者班級的同學。19.5%對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很自信

穩定型。此類學生學習和生活上遵循條理,有正常的社交范疇但不過于將心思和時間用于此處。46.9%的同學只偶爾組織學生活動。51.4%的同學承認自己的交際圈只有寢室和同班同學。63.8%認為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很一般,沒有很大的信心。

封閉型。這類學生缺乏與人交往的主動興趣,習慣于獨來獨往,生性孤僻,不善言辭。29.8%的同學從未組織過任何活動,平時只是參加。14.0%的同學幾乎很少有朋友,平時獨來獨往。16.7%的同學對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完全沒有信心。

在自我認知方面,普遍認為自己最缺乏的素質是溝通協調能力、承壓能力、相關工作或實習的能力、專業知識和技能;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為專業知識和技能。

學生的社交能力培養主要來自于校園活動,在此次調查中,部分同學能主動有意識的對自身的社交能力進行鍛煉。

二、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對策建議

根據此次調查可以看出,學生對于人生觀,價值觀有一個比較明確的認識,但是仍有一定的不足,有一部分學生甘于現狀,上進心不足,沒有認識到學習以及道德培養的重要性。在對待社會問題上也缺乏一定的敏感度和關注度。為了培養政治信仰高尚、人格健全、素質發展全面的大學生,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學校的教育是關鍵。充分利用課堂,科學設計教學內容,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政治觀的重要手段。其次,要充分發揮大學生黨員帶頭示范作用。青年學生作充滿理想、活力和激情的優秀群體,對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黨在新時期提出的價值目標和行規范容易理解和接受。

2、要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充分利用校報、櫥窗欄、廣播、校園論壇,學校微薄等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針對大學生共有的心理問題,及時舉辦各種專題講座,從專業的角度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

3、學習是自主性和開放性的結合,學生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屬于自己的學業和目標,并持之以恒。同時要轉變學習觀念,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學生務必要弄清楚學習是自己的事,是一件長遠的事。在課外時間,學校也可以加以正確的引導,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第2篇

一、調查對象及方法

(一)問卷調查

采用隨機抽樣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所選取高校學科性質差別大,地域不同,具有代表性。參與調查的大學生來自省內外各大高校(電子問卷與紙質問卷結合)。經過為期約30天的問卷發放,最終回收有效問卷共計1556份(在校大學生1133份,本科畢業生問卷423份)。

(二)走訪調查

隨機選取部分四川省在校大學生及本科畢業生進行走訪調查,共計16人(本科在校生10人,畢業生6人)。

參與問卷的在校大學生男女人數百分比為:男40.95%,女59.05%。其年級情況為大一23.48%、大二48.54%、大三12.44%、大四10.59%、大五4.94%。參與問卷的畢業生中男性占43.20%,女性占56.80%,其中超過60%是在2000年后畢業的。

二、調查數據及分析

(一)在校大學生

1.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情況基本較好,但存在輕微極端分化現象。調查顯示,目前我國近一半的大學生能找到努力的方向,但仍有超過一半的學生持茫然消極態度。在學習政治理論的認識中,大部分學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且不夠關注。但同時他們又認為堅持做一個有較高思想道德素質的人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

2.當代大學生的身心素質還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對于大學的集體生活,超過80%的學生能適應并參加各種活動。就當前大學生的熬夜情況而言,由于電子設備的普及導致70%的大學生存在嚴重的熬夜現象,這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3.當代大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發展呈現出一種多興趣性的態勢,其自我培養提升情況較為合理,希望自身科學文化能得到充分發展。對于每天的學習,大學生的計劃性強弱總體呈現出消極勢態,近一半的學生基本上沒有計劃,再根據走訪調查,我們發現很多大學生不能主動控制自己的學習,完全聽從老師安排。而對于大學期間最希望獲取的知識,英語、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等學科分布較均勻。而在眾多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心中,英語仍然占據了重要地位。除了獲得各科知識外,在提高文化素質的其他有效途徑中,他們更傾向于課外閱讀和參加社會活動,這與已畢業大學生提出的建議相一致,由此,我們呼吁大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和社會實踐,在理論與實踐結合下快速發展。

4.當代大學生的創新素質現狀尷尬,強弱分化,偏向弱勢。同學們認為創新型人才應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掌握交叉多學科知識、科學研究認識論和方法論。就創新創業而言,超過一半的學生希望接受創新實踐培訓和專業指導,但仍有少數人不愿行動。在內容方面,大部分學生想進行與所學專業有關的創新活動。根據走訪調查,雖然我國支持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并給予了有力政策進行扶持。但由于大學生創新創業手續繁瑣,規定存在較大漏洞,加上部分大學生知識儲備不夠,因而這方面仍面臨窘境。

調查顯示,超過80%的學生認為自己的綜合素質處于中等以上水平,可以看出他們對自身綜合素質較為樂觀。最后的主觀題中,很多人都不約而同的提到課外閱讀和社會實踐能有效提高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這與上述情況相符。

通過對在校大學生的走訪,我們發現,很多認為自己綜合素質較低的大學生都普遍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不夠自信,在遇到可以鍛煉自己的機會時,他們不能勇敢的去嘗試。關于創新,很多學生都不約而同的提出他們在遇到創新類的活動時,創新思維不能發散開,常需借助網絡抄襲,或完全通過篡改網上已有成果進行“創新”。因此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嚴峻問題。

(二)畢業大學生

1.當代大學生目前最需改進的綜合素質中,專業技術和創新能力比身心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更被看重,而身心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被認為是最應該在大學期間鍛煉的。調查中被問到所在單位招聘員工最看重哪一點時,超過一半的畢業生選擇了專業技術和創新能力。就進入社會后的經驗而談,他們認為在大學期間大學生最應著重發展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素質。

2.大學生應充分利用國家政策進行創新活動,且需樹立團隊意識進行創新。團隊的完美合作被畢業生認為是大學生在科技創新類實踐中能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并且他們認為現在的大學生在創新創業方面有國家及地區提供的有力的政策和制度保障以及良好的輿論支持和價值引導,加上國家經濟轉型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機遇,因此大學生更應該好好把握。

3.大學期間制定職業規劃較為重要,并且應在大學期間多參加活動,提高人際溝通能力。超過50%的畢業生認為大學生在校期間應有初步的職業規劃。對于業余生活,則應多選擇與其專業有關的活動。他們認為大學生在大學教育中應主要收獲自學能力、人際溝通能力以及牢固的專業知識,并且溝通和適應能力是其最應該學會的技能。

在對已畢業且較有成就的人士的走訪調查中,我們了解到他們在大學期間都側重于學習和交往能力的鍛煉。對于學習能力,他們普遍認為平時只要充分利用好課堂時間,并且課余時間花一點功夫進行復習,常總結并理清知識主線,就是對學習能力最好的鍛煉。而對于交往能力,他們認為在學習之余要多參加活動,這樣不僅能在活動中積攢人脈,提高辦事能力,對以后就業還有極大助益。一個學歷達到甚至超出標準并且經歷豐富的人比只有學歷達到或超出標準的人更具有優勢不是嗎?

三、結語

對于在校大學生,亟待提高的綜合素質主要有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心素質和創新素質。對于前三個方面,大多學生都希望通過課外閱讀和社會實踐來得到提高。從畢業生就業后所獲得的經驗的角度來說,他們認為可以通過多看書看報來提高思想道德修養,而利用課余時間參加活動也是提高身心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除此之外,在校大學生還應積極健身,嚴格控制熬夜次數,為學習、工作和生活鍛煉出一個健康的身體,同時也形成良好的體型和精神面貌。對于這一方面,已畢業的大學生還有一個說法,那就是一個形體面貌較好的人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往往能得到更多的機遇。

第3篇

關鍵詞:心理素質;英語學習

一、 引言

在當今這樣一個日新月異、高速發展、激烈競爭的時代,社會需要全面發展的人才,而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提高學科教學效果的保障。學科教學又是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二者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所以立足學科教學,充分了解學生,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

對于英語教學來說,良好的心理素質同樣重要。英語是當今國際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隨著我國科技的發展、對外交往的增加,英語已經成為大學生們今后走向成功之路的重要技能。為了適應這一形勢的發展,提高大學生英語水平,近年來英語教育工作者對英語教學做了大量的改革。然而盡管教師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效果卻不盡人意,學生們的成績參差不齊,差異懸殊。大學生們是經過各級考試的層層選拔才進入高等學府的,因此他們的智力差異相對較小,那么到底是什么制約了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造成學生英語學習品質的差異,這給我們英語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從英語教學理論看,影響大學生英語學習品質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教學方法、教材應用、學習策略及心理素質等幾個方面。在教學方法、模式及教材等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策略和心理素質便是值得考慮的因素。本課題主要考察心理素質對英語學習品質的影響。

目前,學術界對心理素質的定義及結構的界定并不統一。心理咨詢博士肖漢仕教授認為心理素質是指人的心理過程及個性心理結構中所具有的狀態,品質與能力之總和,其中包括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心理素質是一個人的性格品質、心理能力,心理動力、心理健康狀況及心因的水平或質量的綜合體現。其中心理動力是指個體的需要、興趣、動機以及信念、理想、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等個性心理傾向性。王希永等人認為:所謂心理素質是指在先天與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心理傾向和心理發展水平。心理素質作為一個普遍概念,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外延。就其內涵而言,心理素質所反映的是人在某一時期內的心理傾向和達到的心理發展水平,是人進一步發展和從事活動的心理條件和心理保證。就其外延而言,心理素質包括人們所有的心理活動過程和心理活動結果。也有一些心理學家認為,除智力因素以外,決定和影響人活動的一切非智力因素都可以稱為心理素質,亦即保證人們成功地進行各種活動的心理條件的總和,如情感,意志,個性意識傾向性,自信心等。本課題把心理素質狹義地界定為非智力因素這一面,主要考察其中動機,興趣,意志及自信心及其在英語學習中的體現。

二、 研究對象及方法

本課題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方法,樣本分別來源于石家莊鐵道學院、河北科技大學、河北理工大學三所典型的工科院校。包括自動化管理、機械、土木工程、交通工程、電氣工程、建筑學、材料科學等專業。樣本按男女生比例隨機抽取,男生677人,女生323人,共1000人,其中78.8%來自農村和小城鎮,21.2%來自城市。發放問卷1000套,回收有效問卷958套。 課題組成員分為三組,分別負責三所院校學生的訪談,形式為半開放性的小組談話,事先圍繞主題擬好一些問題。為確保學生談出真心話,對愿意面對面交流的學生采取當面訪談,其他學生圍繞問題寫出心得,以書面形式提交。

三、 問卷、訪談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 問卷

通過考試,大學順利畢業獲得四、六級證書,找個好工作當作拓取新知識的有效工具為今后考研究生打好基礎適應社會發展和今后工作需要為出國深造做準備喜歡西方文化,愿意與西方人進行交流,若有機會,愿意出國生活無明確動機

65%72.2%35% 38% 68.1%6.5%21.8%0%

備注:此表各部分之和超過100%,這部分題為多項選擇,因為有些學生具有多重英語學習動機。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多數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著想,也就是說他們持工具型學習動機。而只有約五分之一的學生選擇喜歡西方文化,愿意與西方人進行交流,即融入型學習動機。認知期望理論認為:持融入型學習動機的人不管是否達到目標,都能控制其學習行為,包括穩定的學習興趣和努力程度。而持有工具型學習動機的人由于學習目的具有功利性,急于看到量化的學習效果,往往傾向于在學習中尋找捷徑,反而欲速則不達。

表2的數據顯示:有四成的學生對英語不感興趣或興趣較小(40.9%),而這部分學生中的大多數對人文社科類圖書也不感興趣。喜歡看英文電影及聽英文歌曲的比例較高,也就是說學生對直觀的東西感興趣。另外,成功與否,對學生的興趣會產生影響。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具有追求探索的傾向,良好的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自覺動力。有了學習興趣,學生才會在學習中產生很大的積極性,并產生某種肯定的、積極的情感體驗。

在意志力方面,本課題組采用“意志力評定問卷20題”對學生進行測試,測評結果如下:

統計數據表明,有四分之一的學生意志力較薄弱或很薄弱。意志,是人們自覺地克服困難去完成預定的目的任務的心理過程,是人的能動性的突出的表現形式。意志對行動的調節,有發動和制止兩個方面,前者是推動人去從事達到預定目的的積極行動,后者表現為抑制或拒絕不符合預定目的的行動。發動和制止這兩個方面又在實際活動中得到統一。正是這種調節,才使人去克服各種外部的或內部的困難。根據我國目前教育的現狀,大多數學生在進入大學以前,老師和家長為了使學生在層層考試升學的過程中取得好成績,增加競爭力,在生活和學習方面為他們做了很多,家長和老師用雙手把他們托入了大學的校門。進了大學,由于環境、教學管理方式的改變,自我管理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便顯得尤為重要,有些學生離開了家長的督促,缺少了教師的嚴格管理,生活和學習變得懶散、松垮,意志力薄弱的一面凸顯出來。

問卷的最后一項是自信心的調查,課題組對來自農村/小城鎮與城市的學生分別做了統計。結果見表4。

表中數據顯示大部分學生還是比較自信的,但農村自信心偏低的比例明顯高于城市。由于農村/小城鎮經濟條件不富裕,走出原來生活學習的小環境,到了一個相對陌生的大環境時,有些學生與人相處顯得敏感而自卑。另外農村的教學條件和師資力量相對較弱,有些學生擔心發音不準,不敢回答問題,不敢參加活動。由于沒有信心,也就制約了英語學習的進步。

(二) 訪談

通過訪談,課題組收集到另外一些影響英語學習動機,興趣,意志及自信心方面的信息,歸納為以下幾點:

1. 進入大學后,目標不如以前明確了,有的甚至說目標沒了,感到空虛失落,學習動機只在應付考試。

2. 不能學以致用,所以懶散。

3. 所學專業不喜歡,經常處于矛盾之中,對什么都不感興趣。

4. 中學、大學英語教學不能更好銜接,影響積極性。有學生形象地說:“中學英語和大學英語就像一個出了毛病的老人的脊背,根本連不直溜”。

四、 建議和措施

著名語言學Kresen(克拉申)在第二語言習得研究中提出情感過濾理論認為:語言習得者并不吸收他們所接觸到的全部語言材料。他們的動機,態度和情感狀態把外界語言環境輸入的某些部分篩選出去。并因此影響到語言習得速度和質量。根據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建議:

(一) 培養融洽的師生情感,提高教師自身的業務素質和修養

師生的感情不僅是師生交往的基礎,而且也是培養學生對教與學的內容發生興趣的關鍵。師生感情的主導一方是教師。熱愛教育事業是以熱愛學生為前提的,愛學生是教育的基礎,教師熱愛學生的最終目的,是引導學生成為德才兼備的新一代。當教師的情感灌注在教學內容中激起了學生的學習情感時,學生就能更好地接受教師的知識。這就是培養學生興趣的秘訣。另外,對教師學識和修養的好感會促使學生產生情感遷移,進而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

(二) 通過營造積極向上、寬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來激發興趣,培養信心。

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注重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多組織交流與討論,可根據教學內容引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在活潑融洽的語言交流中,給學生創造展現自我,體驗英語學習成功的舞臺,從而增強他們學好英語的信心。如舉行英語演講比賽,英語短劇,英語角等。尤其對于自信心不足的學生,要多給予鼓勵和正面的反饋,哪怕一點點的進步,都是學生繼續前進的動力。在學習中已獲得成功的事物也容易引發興趣。當學生為獲得成功而感到愉快時,也就是興趣產生或強化之時。

(三) 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向學生推薦一些好的人文、社科類圖書,培養人文素養。多介紹一些西方文化,增進學生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培養融入型學習動機。盡量克服“學學英語就是過四、六級或考研”的傾向。

(四) 建立合理的目標,鍛煉學生的意志力

目標建立需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和難度,但一定要在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幫助學生建立一些明確可行的階段性短期目標,鼓勵學生堅持到底,并給予監督,直到最終的長期目標。然后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任務自覺確定目標,自覺實現目標,自覺調節自己的行為,不斷克服困難,堅持行動,直到達到目標。在學生受挫時幫助分析原因,提出建議,鼓勵其克服困難,通過樹立正確的挫折觀,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調適方法,提高大學生對挫折的適應能力,提高意志力。

心理素質的各方面不是獨立分開而是緊密相連的,并且有時互為基礎和條件。培養學生時應各方面兼顧,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顯著提高英語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潤清,胡壯麟.《外語教學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2] 蔣祖康 《第二語言習得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3] 王希永,瑞博.《心理教育概論》[M].北京:開明出版社,2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人手机在线 | 亚洲欧洲自拍偷拍 | 久草免费色站 | 日本在线不卡一区 |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在线 | 日本波多野结衣字幕久久 |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最近免费最新高清中文字幕韩国 | 四虎永久免费 | 99热在线获取最新地址 | 国产一区二区久久久 | 欧美一区二区日韩一区二区 | 波多野结衣视频免费 |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 色的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 羞羞网站在线观看 | 五月婷婷在线播放 | 福利视频99| 最新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乱码 | 樱花草在线播放 | 妖艳的熟岳梅开二度 | 四虎影视成人 | 开心色99xxxx开心色 | 最爱日本电视剧在线观看免费 | 丁香综合五月 | 欧美成人高清性色生活片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福利网站 | 亚洲一区导航 |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 深爱五月网 | www.婷婷| 日本视频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久久综合 | 久久看免费视频 | 久草电影天堂 | 国产黄站| 亚洲品质自拍网站 |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不卡 |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 亚洲福利在线观看 | 亚洲成人自拍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