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消防器材管理制度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1、加強學校消防安全教育,針對學校的特點,對師生員工進行消防安全和火災逃生教育。讓學生了解各種常見火災類型,知道火警電話(119)和其他報警方式。教育學生懂得在公共場所不玩火,了解起火原因,能認識和使用一般的滅火器,初步掌握輕微火情的撲滅方法和逃生自救常識。
2、發現火災時,迅速按滅火作戰預案緊急處理,并撥打119電話通知公安消防部門并報告部門主管。
對消防器材進行定期檢查保養,使之處于隨時可用狀態;對超過有效期的消防器材及時進行重新加粉處理;
3、對專用教室消防器材被老師隨便移動位置的及時復位;要求清潔工每月對消防器材進行擦洗。
4、禁止學生攜帶煙花、爆竹、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進學校或其他公共場所。學校用于做實驗的易燃易爆物品、藥品,要專人分管,有專用地方存放,嚴格保管制度,及用及領,用后立即清理,全部歸還,做到不漏不失。
5、按照消防管理規定配備一定消防設施和器材,并加強管理,愛護消防設施設備,要經常檢查學校水、電、氣等設備。經常檢修電路和各種電器,保證學校不因電路老化和用電器故障等引導火災。
6、嚴禁在學校空屋或其他房檐邊堆放易燃柴草和物品,嚴禁在學校、實驗室、微機室、廚房等地吸煙和亂扔煙頭,預防火災發生。
7、學校要組織進行消防演練,了解不同公共場所的消防設施設備,在火災中能迅速組織學生逃生避險,不組織未成年學生參與救火。
8、做到安全用電,員工下班后,應當切斷工作場所的電源,嚴禁在學校內違章亂搭用電線路,注意提醒教職員工經常檢修用電器和用電線路,預防因電線老化而導致火災。
二、消防設施設備必須經具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檢測合格,并經消防驗收合格。
三、須配備責任心強、具有較高專業知識人員負責消防設施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其他無關人員不得隨意維修保養消防設施設備。
四、消防值班人員應定期對消防控制設備進行檢查,發現異常情況立刻通知維護人員處理,并做好記錄。
關鍵詞:高校 消防 防盜防損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a)-0116-02
近年來,全國許多高校經常性發生不同程度的火災,給學校、社會和國家造成了重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損失,也給學校本身造成了極為不利的負面影響。反觀各高校“形形”的火災,不難發現,有些火災是可以第一時間消除在初始階段或者萌芽狀態的,有些是可以大大降低造成的損失的。為什么這樣講呢?因為,很多火災發生后,消防器材“關鍵時刻掉鏈子”,要么消防器材“不翼而飛”,早已被人盜走卻沒有及時補充到位,要么就是損壞損毀嚴重,根本無法使用或者使用效果嚴重削弱,這些都是造成火災難以第一時間撲救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強消防器材的管理,有效防止消防器材被盜被損,這對高校消防安全工作,意義非常重大,任務也非常緊迫。
1 當前高校消防器材防盜防損現狀
目前,各地高校針對消防器材的防盜防損工作,普遍制定了一些規章制度,也加大了管理監管力度,但是仍然存在一系列不足和問題。比如,思想認識不到位,消防安全意識薄弱;疏于管理,有專門人員卻沒有在崗在位;處罰措施不嚴,起不到以儆效尤的作用等等。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我們高度重視并切實加以解決的。總的來講,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思想認識上的不足,“麻痹大意”。應該說,各地高校普遍高度重視消防安全工作,將這項工作納入全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塊花費的人力物力財力都是非常大的,但是這種重視僅僅是花錢的物化的重視,在思想認識層面,未必就“真的重視”。比如,有效高校認為,花費了大筆的錢配置了一流的消防器材,高校的安全消防就保證了;有些高校則認為,配置了好的消防器材和設施,建立了管理制度,也組建了相應的管理隊伍,消防器材就能保證不被盜竊、不被損壞;還有些高校認為,學校從體制機制、人力物力、監督管理等各個方面都非常重視消防器材的管理,足以防盜防損了。這些都是普遍存在的認識誤區和偏差。應該說,這些是必須高度重視,但是卻不是思想認識上高度重視的全部和關鍵。當前,最為重要的是,建立和形成常態化、全覆蓋的消防器材防盜防損工作機制,而不是簡單的配置器材、制定制度和配置人員的問題。
二是管理制度上的不足,“不管用、不實用”。制度是關鍵,是根本,是做好消防器材防盜防損工作的基礎性保障。雖然,各地高校普遍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在制定制度時,缺乏針對性、指導性和操作性,普遍缺乏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征求意見和可行性研究論證,有些高校制定的制度還是為了應付檢查的“突擊作品”。這樣的規章制度,制定得再全、再豐富、再規范,也是派不上用場的,甚至還會適得其反。此外,消防器材管理規章制度的嚴肅性不夠,導致許多本來很好很務實的規章制度,卻沒有不折不扣的執行好,在實際管理中,經常出現“制度規定是一套,實際操作另一套”現象。
三是執法監督上的不足,“管不住”。當消防器材被盜或者被損后,各地高校對案件或者行為的查辦力度不夠,往往是“雷聲大、雨點小”。對重大被盜被損事件,各地高校普遍能夠引起高度重視,并下大力氣去破案。但是,對一些相對較小的被盜被損事件,則往往是“心不足、行動更不足”,認為查辦過程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比被盜被損造成的損失還要大。此外,在案件成功調查清楚之后,在具體處罰時,人為因素往往比較大,存在“法外開恩”現象,尤其是本校學生盜竊或者損毀消防器材,處于對學生學業和未來前途的考慮,往往會從輕處理。
四是技術水平上的不足,“不會管”。從某種意義上講,消防器材的管理是一門“技術活”,沒有一定的專業素質和管理知識是不行的。當前,多數高校對消防器材管理的教育培訓是不夠的,導致“有人管、但是不會管”。比如,對消防器材本身的管護,許多高校要么采取集中庫存起來的做法,要么沒有按照安全標準安裝到位,要么對學生文明行為引導不夠,導致消防器材經常處在“先天失效”或者“后天面臨失效風險”的尷尬境地。再如,對消防器材的監管流程設計、對監管人才的引進培訓等工作,也是缺乏專業素養的。在推進清晰化、規范化、科學化監管流程方面,多數高校一旦發生被盜被損事件,無所適從、無從下手,因為沒有明確的責任體系,在平時的監管中更是處于“無人管理”的狀態。在監管人才引進方面,多數高校很少引進配置專業性高端人才,一般都是抽調一些行政管理人員兼職,平時的培訓教育也不多,缺乏實戰演練。
2 提升高校消防器材防盜防損科學化水平對策建議
一是切實轉變觀念,樹立科學的消防器材管理理念。各地高校要充分認識到,消防器材管理這項工作是有效降低火災損失的重要途徑,是帶有根本性基礎性的一項重要工作。尤其是在火災事故多發頻發的嚴峻形勢下,更應該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將這項工作抓得緊而又緊、實而又實。高校領導層不能存在僥幸心理,切不可有松懈思想,要站在高校各項事業發展的高度,進一步增強做好消防器材管理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把消防器材管理工作當成一件大事,真正放在心上,牢牢抓在手上,做到警鐘長鳴,常抓不懈。
二是推進體制創新,健全完善消防器材管理體制機制。要下大力氣理順消防器材管體制機制,切實解決職能交叉、責任不明、多頭管理等問題。要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以分管副校長為組長的消防器材管理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組成人員要涵蓋所有相關的職能部門。在縱向管理體制上,要將消防器材管理納入學校消防安全管理體系,設立校、院(系)、年級、班級消防器材管理責任體系;在縱向管理體制上,要將消防器材管理責任分解到各部門、各單位,職能部門要作為牽頭單位加以明確。宣傳、組織、校辦、后勤、宿管、學生管理等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能優勢,提供堅強的宣傳、教育、組織、人才、資金和綜合協調保障。
三是加強制度建設,切實提升制度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制度的制定貴在實在、實用、實際。其一,要注重制度制定過程的科學性。各校在制定消防器材管理制度時,一定要因地制宜,切忌照搬照抄,尤其是要深入學校各個階層、各條戰線,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征求各方意見,認真做好制度可行性論證工作,切實提高制度的實用性和操作性。其二,要注重整體管理制度的制定,也要注重實施細則的制定。在積極努力地制定好學校總體的消防器材管理制度的同時,要注重對具體實施細則的細化工作。比如,怎樣有效防治學生損壞或者損毀消防器材呢?實施細則上就要加以明確,比如在學生入學須知上規定,學生如對宿舍和教學樓樓道內的消防公共設施進行破壞(如踢壞消防應急指示燈,撕毀消防標志標識、亂噴滅火器等)將扣其學分并視情節嚴重處以相關處分。對室內外消防設施的防盜工作,如樓道內的鋁制消防水槍頭可以更換為高強度的塑料水槍頭;對室外消火栓的防撞、防盜可采用新型消火栓,在可調研范圍內發現消火栓遭破壞的部位集中在三處:銅制出水口、大頂蓋及側蓋。現在有種新型消火栓采用物理性質與銅相類似、但價格更低的玻璃鋼材料,現在玻璃鋼的價格為每公斤20~40元,低于每公斤60元的銅的價格,而且玻璃鋼還具有耐高溫,耐老化,耐腐蝕,強度高,質輕不變形,耐摩擦等優點。玻璃鋼構件的回收再制作工藝比較復雜,沒有回收價值,可避免被偷盜。以上的這些防范措施都需要進行更加細化的規定。其三,要切實增強制度執行的嚴肅性。好的制度關鍵在于用。高校要樹立“制度即法”觀念,嚴格要求各院系、各部門嚴格按照制度管理、根據制度監督,決不允許任何部門、任何個人凌駕于制度之上,對制度各項規定不嚴格遵守和執行,更不能出現“自立規矩”,搞“人情操作”。
四是嚴格執法監督,不斷提高執法的嚴肅性和實效性。消防器材被盜被損事件發生后,高校的態度和行動是非常重要的。“態度”就是要旗幟鮮明地發出聲音,要嚴查到底,將違法違紀分子繩之以法。“行動”就是要雷厲風行、嚴查快辦,決不允許出現“喊破了嗓子、見不到效果”。要有切實有力的查辦舉措,通過簽訂責任狀、“軍令狀”,將執法責任從上到下一級落實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確保責任主體明確,職能部門到位。學校保衛處可以向當地轄區內的派出所尋求援助,聯合進行偵查查辦。一些重大消防器材被盜被損事件,多數都是校外閑雜人員或者校外閑雜人員與校內人員“聯手”作案的,這就更需要校內、校外警務力量的強力配合、共同協作。當前,尤其要注意的是,對一些平時較小消防器材被盜被損事件或行為,不能因為“小”就不重視,加強常態化、全覆蓋的監督管理。可以組建學生消防器材管理隊伍,對學校一些損壞、損毀或者盜竊消防器材的行為和現象進行實時監管;也可以設立舉辦電話、舉辦信箱,以“舉報有獎”形式發動廣大師生舉辦曝光盜竊、損壞消防器材的人和事。在處罰措施上,要根據行為情節輕重程度,結合制度里的細則規定給予不同的處罰,情節較輕的可以與獎學金、評優評先等掛扣,情節較重的可以采取記過、記大過或者開除學籍等措施,從而讓學生切實做到“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
五是強化教育培訓,努力開創消防器材管理工作新局面。其一,各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內電視、廣播、校報等宣傳媒體,廣泛采用墻報、板報、宣傳欄、宣傳手冊等形式,大張旗鼓地開展系列消防器材管理宣傳活動,讓廣大師生真正從內心深處認識到消防器材管理工作的極端重要性,自覺參與到消防器材的管理維護上來。其二,要加強消防器材管護技術培訓。消防器材的管護是需要一些專業知識的。學校可以采取集中授課、培訓、現場操作指導等形式,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器材管護教育培訓。比如,關于滅火器的管護。多數滅火劑有輕微毒性,在通風不良的場所使用后,人要撤離,以防中毒;滅火器可以長期保存,不會失效。但是滅火劑和氮氣等會泄漏。所以,每隔半年要檢查一次。要經常檢查滅火器的噴嘴是否堵塞,如噴嘴內有雜物要及時清除;滅火器要放在取用方便、通風、干燥的地方,防止受潮銹蝕;不要放在露天,不可接近高溫,也不要放在低于-10 ℃的地方。手提式滅火器要直立放置,不可倒放等等。這些管護常識都要開展經常性的培訓,讓管護人員真正熟練掌握。其三,要加強執法人員培訓。校內的后勤、行政保衛、警務等部門是學校的執法力量,必須掌握查辦消防器材被盜被損案件的常識、經驗和技巧。由于高校內部執法隊伍的查辦技術有限,因此,要積極邀請消防、公安等專業執法部門進行指導和培訓,切實提升執法水平和查辦能力。其四,要配齊高素質專業管護人才。高校在人才問題上不能含糊,要積極引進一批消防器材管護技術好的人才,與行政管理人員一起組建管理隊伍,并充分發揮他們的專業技術優勢,參與到教育培訓、執法監督等各項工作中去。
3 結語
高校消防器材防盜、防損工作是新形勢下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做好這項工作,對維護高校安全和諧穩定,保障學校各項教育教學工作正常有序開展作用非常大。各地高校應切實將消防器材防盜、防損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確保消防器材防盜、防損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當然,消防器材防盜防損工作,由于歷史和現實的種種因素,當前還處在探索階段,這就需要各地高校要敢于改革創新、勇于攻堅克難,緊密結合高校自身實際,走出一條適合本校實際的消防器材防彈防損新路子。此外,政府部門、高校、社會等相關方也要加強協調合作,就高校防盜防損工作積極建立聯合聯席研究工作機制,在制度制定、執法監督、業務培訓等方面搭建共建共享平臺,共同提升高校消防器材防盜防損工作科學化水平。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9.
[2] 消防監督檢查規定(公安部令第107號)[S].
[3] 石小軍,劉東旭,季龍.棗莊消防:凝心聚力打造精兵[N].人民公安報,2011.
[4] 張文平.建筑消防設施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滁州學院學報,2011(3):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