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企業無線覆蓋方案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為期三天的展覽中,參展企業圍繞4G/5G、SDN/NFV、移動支付、物聯網、可穿戴設備、創新城市等多個主題進行了豐富的展示,讓與會觀眾真正感受到移動互聯帶給我們生活及工作模式的轉變,并為我們暢想了2020年的未來生活。
首次亮相MWCS2015的瑞斯康達,聚焦“移動”主題,重點展出了Smallcell產品解決方案、用于移動網絡建設的“回程網、前傳網分組傳輸解決方案”、與移動融合的“政企融合通信解決方案”以及智慧物聯網“2G/3G/4G工業級路由器解決方案”。
“不同于北京通信展,我們在MWCS2015上重點展示了和移動互聯相關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向參會嘉賓和觀眾傳遞在移動領域,瑞斯康達可以為他們提供哪些專業的解決方案。”瑞斯康達專家向《通信產業報》(網)記者表示。
Smallcell產品首秀
今年年初,瑞斯康達正式推出Smallcell產品,并命名為“Spiderman”,MWCS2015上完成首秀。
一方面,移動互聯網應用層出不窮,另一方面,全球4G網絡建設進程加速,在兩者的推動下,移動互聯網流量繼續保持指數級增長態勢。
統計數據顯示,未來將有70%的業務量、90%的數據業務發生在室內,20%的室內覆蓋將為運營商帶來80%的收益。然而,室內卻是運營商4G網絡覆蓋的短板。此外,出于節省投資考慮,運營商在4G網絡,采用了充分利用現有站址資源,與2G/3G共站的建設方式。不過,4G網絡工作在高頻端,在覆蓋范圍上無法與2G/3G重合,會形成一些覆蓋空白地帶,運營商亟須一種新形態的產品進行重點補盲。
由此,小峰窩產品誕生,并受到運營商的青睞。“小蜂窩在室內外熱點、弱覆蓋區域,成為運營商建網的不二選擇。伴隨著無線覆蓋做廣做深,用戶體驗更快更好,小蜂窩的市場空間將越來越大。”瑞斯康達專家向記者表示。
華為曾給出預測,到2018年,小蜂窩市場規模將達到約200億美元。
瑞斯康達工作人員告訴記者,Spiderman提供了室內外覆蓋解決方案,具有高帶寬、高性能、低成本等特點。同時,支持3G/4G/WLAN多模,設備體積小、重量輕、易部署,全面解決運營商4G網絡室內覆蓋難題。
值得一提的是,瑞斯康達Smallcell產品已經在運營商市場開始應用,并獲得好評。
布局企業級通信市場
企業級通信市場已經成為下一個藍海市場。MWCS2015上,瑞斯康達展出了“政企通信,無線融合”解決方案和“智慧物聯”解決方案。
“一直以來,運營商非常重視企業客戶市場的發展,針對大客戶和中小客戶推出了多種融合通信及應用解決方案。在企業級通信市場,我們選擇和運營商合作,為其提供性價比更好的移動固定融合網絡。”瑞斯康達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其中,瑞斯康達 “政企通信,無線融合”解決方案,面向企業通信市場。通過提供數據和語音、有線和無線融合的一體化設備,幫助政企客戶構建極簡網絡,大大降低建網和運維成本,實現運營商和政企客戶的雙贏。
更重要的是,在方案之上,瑞斯康達提供了適用于聚類市場、中小企業、酒店和園區等不同應用場景的融合產品方案。例如,面向酒店應用場景,瑞斯康達推出了集高清機頂盒、無線話機、無線路由器于一體的“智慧OTT盒子”,可實現單根線路入客房,打造智慧客房的無線交付,大大節約客戶的綜合布線成本。
瑞斯康達“智慧物聯”解決方案提供工業級3G/4G路由器應對各種工業及惡劣環境下無線數據接入產品,用于無線專線備份,物聯網邊緣網關以及傳統工控設備的無線化改造。支持2G/3G/4G/公網或專網的無線網絡作為數據承載,為遠程設備和站點之間的聯網提供高速、穩定、安全的無線鏈路。其對應的云平臺方案支持包括設備管理、GPS定位、廣告營銷等增值服務,具有豐富的行業應用案例與經驗。
對于移動傳輸回程網絡建設,瑞斯康達分別推出了無源PSBU方案和有源OTN方案,可將最大35路光纖收斂為1路光纖,解決前傳光纖資源極度緊缺。
無源PSBU方案已廣泛應用于移動宏站、室內樓宇、地鐵或隧道等場景,具有可靠性高、易部署、成本低等特點。
IT消費化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各大企業一直在尋求便捷安全的BYOD解決方案,作為部署移動辦公場景的基礎,網絡接入的重要性不可忽視。思科、銳捷等廠商相繼推出網絡接入解決方案,在華為近期推出的BYOD解決方案中,網絡接入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無線網絡接入的“新風潮”
對于當前企業來說,部署BYOD企業辦公方式,首先考慮的就是網絡接入的問題。銳捷網絡解決方案部經理曲景洋認為,BYOD實際上是BYOWD,即自帶Wi-Fi設備,基本上所有的自帶設備入網都是采用無線的接入方式。
BYOD掀起了業內的無線網絡接入的“新風潮”,各大廠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2011年,Aruba Networks推出了移動設備接入控制解決方案(MDAC),兼容思科Wi-Fi設備,協助思科無線用戶輕松實現移動設備自助辦公;銳捷推出的BYOD無線安全接入解決方案從網絡接入入手,致力于為企業員工創造安全快捷的網絡辦公環境,最終提升員工的辦公體驗,降低企業的IT成本;在2013年德國CeBIT展會上,華為推出BYOD移動辦公解決方案,其中,基礎網絡設施與終端、管理、應用和安全協調聯動,相互配合,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智能終端為企業帶來BYOD,BYOD為網絡廠商帶來機遇挑戰。如何讓員工在人流集中、空間大、阻隔多的辦公環境中接入覆蓋面廣、信號強的網絡,如何兼容不同的移動終端系統,如何做好安全性和可用性之間的協調工作,是部署無線網絡時必須考慮的問題,也是提高用戶體驗的痛點。
體驗是王道
不管是在地鐵、公交,還是在機場、咖啡廳,又或者是在辦公室,幾乎每個人都會時刻關注手機或平板電腦。當前,移動智能終端已經與人們的工作、生活密不可分,就像互聯網那樣。所以,和互聯網講求用戶體驗一樣,移動辦公也需要注重用戶體驗,這體現在網絡信號、身份認證、用戶管理和設備系統的兼容等方面。比如,華為將體驗列為完美BYOD解決方案的三要素之一,并且也在網絡接入方面做了諸多努力。
關鍵詞:無線校園網 WLAN 無線AP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2)11-0157-02
無線校園網,就是通過無線局域網(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簡稱WLAN技術),在校園中建立的無縫無線通訊網絡,使校園的每個角落到處在網絡中,形成全覆蓋的校園網。
伴隨著校園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筆記本電腦的普及,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對隨時隨地接入網絡進行教學和科研的需求越來越普遍。為了更好的為師生提供便利的網絡接入環境和科研、學習的氛圍,加速校園信息化的發展,下一代校園網必然會通過無線網絡覆蓋來滿足師生隨需接入的需要。
1、無線校園網建設需求
1.1 現代化教學
現在學校大量開展網絡化教學活動,越來越多的資料都需要通過網絡獲取,老師和學生希望在任意時間在學校的任何地點都可以訪問到網絡資源,進行資料查詢和下載。
1.2 端口數量
一般來說,有線局域網中在如教室、圖書館、會議室等人口密集的區域只能提供數量非常有限的信息點,隨著筆記本電腦的普及和現代化教學的普及,部分區域同一時刻可能會擁有大量的電腦,但現有的有線校園網沒有辦法使學生們在這些區域上網。而采用無線方式,在端口上連接無線接入點,不需布線就可以輕松從一個端口擴展到成百上千個端口的應用。
1.3 聯合辦公
隨著檔案管理的電子化,此時需要多部門集中聯合辦公,傳統的方式是每次迎新都通過拉網線,接交換機的方式,非常耗費人力,而無線局域網技術能夠很好的解決這種多部門聯合辦公的突發需求,極大的簡化每年新生入校和畢業生離校的網絡部署工作量,提高學校信息化水平。
1.4 臨時活動
各種學術活動越來越多地在學校舉行。除此之外,學校每年也都會舉辦一些其他的活動,如運動會、人才交流活動等。由于這些應用的特殊性和靈活性,有線局域網將不能滿足校園網的需求。所以很有必要使用無線局域網技術對原有網絡進一步擴充,使校園的每個角落都處在網絡中,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校園網。
2、無線網校園設計原則
校園無線網的設計原則建立在充分考慮學校使用需要的基礎上,力求滿足整個校園網的可靠性、先進性、實用性、可兼容及可擴展性。
(1)安全可靠性:保證系統可靠運行,關鍵設備應有冗余;具有提供智能化的無線電波自動調控與切換能力,以確保單個AP接入點在發生故障時自動切換到鄰近AP,不會影響無線的接入業務;具有支持熱備份的無線控制器的冗余備份機制。
(2)可兼容及可擴展性:在進行方案建設時,力求做到網絡結構清晰、合理并具有擴展能力;硬件配置先進、可靠,能夠滿足網絡及軟件運行的需要;系統軟件安全、可靠,界面友好,易于操作和維護。
(3)先進性:采用當今國內、國際上最先進和成熟的計算機軟、硬件技術,使新建立的系統能夠最大限度地適應今后技術和業務發展的需要。
(4)實用性: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實際工作的要求,是每個信息系統在建設過程中所必須考慮的一種系統性能,它是自動化系統對用戶最基本的承諾。
3、無線網絡基礎架構
無線局域網技術目前得到廣泛應用,IEEE 802.11b/g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系統解決方案。無線局域網的組成包括無線網卡和無線接入點(Access Point,簡稱AP)、無線局域網利用常規的局域網(如10/100/1000M以太網)及其互聯設備(路由器、交換機)構成骨干支撐網。利用無線接入點(AP)來支持移動終端(MT)的移動和漫游。配有無線網卡的臺式PC機、筆記本電腦或其他設備就可以與無線網絡連接起來。
無線接入點的作用是完成WLAN和LAN之間的橋接。WLAN工作站也可漫游在不同的AP之間。若不加外接天線,AP的覆蓋理論上在視野所及之處約250m。但若在半開放性空間,或有間隔的區域,則約30~50m左右。由于微波是直線傳播,所以微波都是小角度穿透幾面墻體,墻體將減弱信號,如果墻體為鋼筋混凝土,信號則會更弱。所以,在實際情況下(通常在室外),還需要加上外接增益天線,使距離到達更遠、信號更強。
無線校園網,就是通過無線局域網(WLAN)技術,在校園中建立的無縫無線通訊網絡,使校園的每個角落都處在網絡中,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校園網。
在校園無線網絡建設需求中,主要存在三種典型的應用環境。第一是校園內的戶外公共區域;第二是局部開放的室內大環境,如典型公共教室、圖書閱覽室等;第三是房間多、用戶數量不多但分布較散的樓宇,如教學辦公樓、宿舍等。
4、無線校園網方案部署
WLAN的部署需要根據目標區域的不同制定最佳的WLAN覆蓋方案,根據覆蓋區域和用戶要求的不同,可以采用室內直接覆蓋、室內分布式覆蓋、室外覆蓋、室外覆蓋室內等多種覆蓋方案。
4.1 室內直接覆蓋方案
適用于用戶密度高,信號衰減小如圖書館、學術廳、教室的區域。這種情況下,AP可以采用壁掛或者吸頂安裝。此時優先考慮的因素是用戶數量而不是信號質量。通常,每個AP支持用戶數量的合理值在15-20個,根據用戶總數和使用無線局域網的比例來合理規劃每個區域部署AP的位置和數量。
4.2 室內分布式覆蓋方案
適用于用戶密度不高,信號衰減大的區域如辦公樓、學生宿舍等。每個AP通過室內分布式天饋系統帶多個天線來達到擴大覆蓋區域,提高信號質量的目的。此時AP一般部署于樓道天花板上或者弱電間中,天線則部署于樓道內。在使用室內分布式覆蓋的情況下,AP的數量主要在施工難度和信號質量之間取平衡。
4.3 室外覆蓋方案
適合于操場、廣場、迎新大道等室外開闊區域;在這種區域中,需要覆蓋的區域范圍廣,并且通常會有比較多的樹木等影響無線信號;同時設備部署到室外,必須考慮防水、防塵、防雷、防高溫、防低溫等因素,因此室外覆蓋方案對無線設備要求非常高,一般必須使用專業室外型產品,在距離超過以太網作用范圍的情況下,要求AP必須支持光纖接口。室外覆蓋方案首要考慮是信號質量,一般情況下,普通100mw的室外型產品能夠覆蓋100-200米,大功率室外型AP可以覆蓋超過300米。
4.4 室外覆蓋室內方案
適合學生宿舍、家屬樓等區域的補點方案。AP部署在目標區域的兩側,在兩側安裝室外型AP加定向天線的方式完成對目標區域的覆蓋。這種情況下,每個AP能夠覆蓋的區域很廣,信號通過窗戶進入房間,因此窗口附近的信號質量高,遠離出口的區域信號質量稍差。對于家屬樓,如果要求不高,可以只覆蓋書房所在的一面,而對于學生宿舍樓,必須采用雙面覆蓋。室外覆蓋室內的方案只能解決信號覆蓋問題,如果使用無線網絡的用戶比例增加,上網速度則會下降。這種情況下,建議更換為室內覆蓋方案。
5、無線校園網安全
在物理安全的管理上除應滿足常規的機房安全管理外還需要對設備進行防雷擊、信號屏蔽保護等現代信息技術保護。為防止藍牙設備產生的網絡對無線局域網絡造成影響,在網絡實驗室內必須嚴格禁止藍牙設備的開啟,同時將無線網絡接入點放置在金屬盒中屏蔽,將天線外置,減少電磁輻射和干擾對關鍵無線網絡設備內部電子器件的損傷。同時應盡可能的減少天線的發射功率,降低用戶長時間使用無線網絡受到的輻射的影響程度。
邏輯安全,無線局域網絡的邏輯安全時要對用戶的接入進行安全保障,同時防治網絡受到黑客的攻擊,可以綜合運用智能卡技術,設計專用的無線網絡接入管理系統,同時也可以使用交換機和無線路器以及無線接入點內置的SSID、WPA、WEP安全認證體系,DMZ主機、功能、防火墻功能、NAT轉換、MAC地址過濾、VLAN、MAC與IP地址綁定功能等,進行綜合配置。定期進行接入點掃描,可以防止用戶的未授權接入。
具體來說,有如下幾種保護方法:
(1)防火墻:一個強健的防火墻可以有效地阻止入侵者通過無線設備進入企業網絡的企圖。
(2)安全標準:最早的安全標準WEP已經被證明是極端不安全的,并易于受到安全攻擊。而更新的規范,如WPA、WPA2及IEEE802.11i是更加強健的安全工具。采用無線網絡的企業應當充分利用這兩種技術中的某一種。
(3)加密和身份驗證:WPA、WPA2及IEEE802.11i支持內置的高級加密和身份驗證技術。WPA2和802.11i都提供了對AES(高級加密標準)的支持,這項規范已為許多政府機構所采用。
(4)漏洞掃描:許多攻擊者利用網絡掃描器不斷地發送探查鄰近接入點的消息,如探查其SSID、MAC等信息。而企業可以利用同樣的方法來找出其無線網絡中可被攻擊者利用的漏洞,如可以找出一些不安全的接入點等。
(5)降低功率:一些無線路由器和接入點準許用戶降低發射器的功率,從而減少設備的覆蓋范圍。這是一個限制非法用戶訪問的實用方法。同時,仔細地調整天線的位置也可有助于防止信號落于賊手。
(6)教育用戶:企業要教育雇員正確使用無線設備,要求雇員報告其檢測到或發現的任何不正常或可疑的活動。
6、結語
校園無線網絡的開通,可以突破有線網絡節點限制,大大擴展了用戶使用網絡的空間,方便了師生通過網絡獲取信息,進一步提升了學校的接入能力信息化水平。WLAN技術和學校需求相結合,推動了無線校園網技術的發展。無線網絡環境的引入,為嶄新的無線多媒體提供了應用平臺,從而將學校教育信息化帶入一個新的天地。
參考文獻
[1]神州數碼下一代校園網建設專刊.
[2]H3C運營級無線校園網解決方案.
[3]銳捷下一代無線校園網時代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