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健康教育計劃總結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健康免疫綜合教育;流動兒童;計劃免疫;接種率
有資料表明,我國流動人口數量從1993年的7000萬增加到2003年的1.4億,10年內翻了一番,超過了全國人口總數的10%,約占農村勞動力的30%。面對如此規模的人口流動,作為人群最基本的衛生防病措施,計劃免疫工作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隨著流動兒童比例的不斷提高,目前一些城市、城鎮免疫接種的人力、經費方法、制度等已不適應這種狀況,流動兒童預防接種的困難將會更加突出[1]。基于這樣的現狀,我院對流動兒童,采取健康免疫綜合式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2年~2013年752名流動兒童,其中196名兒童及其家長接受健康免疫綜合教育(設為觀察組),其余556名未接受健康免疫綜合教育(設為對照組)。
1.2 健康免疫綜合教育方法
1.2.1 教育的方式 目前開展的宣傳教育是多種方式進行,各類媒體共同參與的綜合教育方式,以做到全方位、多層次的宣傳效果。根據傳播手段的不同可以將宣教方式分為4種:語言傳播方式、文字傳播方式、形象傳播方式、聲像傳播方式。①語言傳播方式:1次/w組織座談會、衛生知識講座、健康咨詢、健康教育課等等,簡便易行,不需要設備支持。②文字傳播方式:如衛生科普書籍、報刊、傳單、標語等。③形象傳播方式:如衛生宣傳畫、攝影作品、衛生標本、模型等等,以其具體、真實、生動的形象使受教育者產生深刻印象,較受歡迎。但要有經濟、物質基礎,專業人員配合。④聲像傳播方式:如衛生科教電影、衛生電視專題片、衛生廣播、衛生錄音、光盤等等,作為現代化的傳播方式,其信息覆蓋面廣,受教育人多,易于為群眾接受和理解,但需要物質支持也較多。
1.2.2 教育的內容 ①預防接種方式:接種卡介苗、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等,醫學上叫做"人工自動免疫"。另一種是在已接觸傳染病的人群尚未發病時,給其注射丙種球蛋白、胎盤球蛋白、抗毒素以及成人血清等,即直接將抗體輸入體內,增加消滅入侵的致病微生物的有生力量,從而防止發病或減輕癥狀。這種方法叫"人工被動免疫",特點是注射后立即生效,但維持時間短,通常2~3w即消退。只適用于應急預防或治療。②預防接種好處:當細菌或病毒侵入人體時,身體就產生抵抗這種細菌或病毒的物質,叫做抗體。如麻疹、水痘、腮腺炎、百日咳等傳染病,患過一次后,就不會再患二次,就是這些特異性抗體在起作用。預防接種就是根據這個道理進行人工預防,具體方法是將被特殊處理過的細菌、毒素或病毒制成各種特異的生物制品,然后接種到體內,刺激人體產生特異性抗體。如再有這種病原體侵入,人體就有足夠的抵抗力去消滅他們,因而不發病或發病很輕。③兒童不能進行預防接種的情況為:?空腹即饑餓時,血糖過低。?有活動性肺結核、活動期風濕癥、過敏性疾病,或者患有高血壓、肝炎、腎炎等癥的患兒。 ?患有蕁麻疹、支氣管哮喘等過敏性疾病時。?患有嚴重皮膚病時。?正在感冒發燒的患兒。?腦或神經系統發育不正常,有腦炎后遺癥、癲癇病的患兒。?有免疫缺陷的兒童。?嚴重腹瀉兒不可服脊髓灰質炎疫苗,需等病好后兩周才能接種。④兒童預防接種后正常反應:接種任何一種疫苗,對人體來說都是一種外來刺激。活疫苗、活菌苗的接種,實際上是一次輕度感染;死菌苗、死疫苗對人體是一種異物刺激因此,接種后就會引起不同程度的反應。這種反應的輕重與疫苗種類、質量、使用方法以及接種對象的身體素質有關,應正確認識,并注意與疾病相區別。⑤兒童預防接種后可能出現的異常反應有:?無菌性膿腫。?熱性驚厥。?過敏反應:過敏反應的表現復雜多樣,主要有:過敏性休克,過敏性皮疹,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管性水腫,神經系統過敏癥。?多發性神經炎。?臂叢神經炎。?癲癇。?腦病。?腦炎和腦膜炎。?脊灰疫苗相關病例。?卡介苗接種異常反應。除了上述一些表現外,還有一些人為因素,如沒有嚴格掌握禁忌癥,接種途徑、部位的錯誤,接種劑量過大,消毒不嚴及誤種等,均可引起不良反應。但這些與接種制品無關。實踐證明,預防接種引起的不良反應是極少的。只要醫務人員認真負責,家長密切配合,在各個環節上把好關,是完全可以減少副反應的發生。⑥強調接種前后注意事項:在接種疫苗前,家長須向醫生說明兒童健康狀況,簽署知情同意書,經醫生檢查認為沒有接種"禁忌癥"方可接種。接種疫苗后應在接種場所留觀30min,無異常情況后方可離。接種疫苗后要適當休息,當天不宜洗澡,不可做劇烈運動,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輕微發熱,精神不振,哭鬧等,一般都不嚴重,經休息多喝水,一般在1~2d就會緩解,如反應加重,應立即請醫生診治。
2 結果
流動兒童年齡及接種疫苗情況見表1,觀察組各年齡段脊髓灰質炎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接種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
注:與對照組相比,* P
3 討論
隨著社會進步、醫學生物技術的發展,人類與疾病斗爭的方針、策略和手段更為明確,效果更為明顯。就我國防治傳染病而言,與50年代初期比較,無論是傳染病總發病率或疫苗可預防疾病的發病率均有大幅度下降,且傳染病總死亡率在死因中的順序也由第1位降至第6、7位,對期望壽命的提高起到了關鍵作用。這一成就的取得,計劃免疫作為主導措施之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現階段發展中國家,在防治疾病的手段中,特別是對疫苗可預防的疾病,計劃免疫是最經濟、最方便、最有效的。
計劃免疫工作最顯著的特點是按照具有科學性、有效性、可操作性的免疫規劃和免疫策略所確定的免疫程序,對適齡兒童開展以免疫接種為主導措施,輔以疾病監測、流行或暴發控制等措施,是控制和消滅計劃免疫針對疾病的最有效、最方便、最經濟的手段。它既是一項國家指令性工作,受國家的規劃、政策和法規所保護和約束,又是一項面廣量大、艱巨復雜的社會性、群眾性工作,同時也是一項科學性強、管理要求高的技術性工作。
近年來,流動人口疾病發病率在城市地區明顯升高,從而改變了計劃免疫針對疾病地區分布格局。以麻疹發病為例,近幾年來,東部發達地區如江蘇、浙江和廣東等經濟發達省區發病率、報告病例數、疫情暴發起數、暴發過程中報告病例數大幅提升,主要原因是流動人口成為了新的易感人群。東部經濟發達省份2005年麻疹報告病例99%為流動人口;北京、上海等地,流動人口中麻疹病例是常住人口病例的9~10倍。因此,流動人口是免疫規劃疾病防治必須要重點關注的人群,流動人口的接種管理工作成為預防接種的"死角",例如,流動兒童計劃免疫疫苗接種建卡率為32%,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四苗"全程接種率僅為36%。顯而易見的是,流動兒童群體免疫空白的存在,已經使這一群體的發病率顯著高于常住兒童。無論是從全國大范圍調查情況看,還是從各地實際疫情表現看,流動兒童群體免疫缺失問題已緊迫地擺在眼前[2]。為彌補流動兒童群體免疫缺失,需要多方面展開工作。我們采用的是健康免疫綜合教育,研究對象為2012年~2013年752名流動兒童,其中196名兒童及其家長接受健康免疫綜合教育(設為觀察組),其余556名未接受健康免疫綜合教育(設為對照組)。結果發現,觀察組各年齡段脊髓灰質炎疫苗、卡介苗、百日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接種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關鍵詞:SMART;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F2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7526(2012)12-0509-01
SMART原則是在工作目標設定中被普遍運用的法則。
S就是specific:意思是設定績效考核目標的時候,一定要具體——也就是目標不可以是抽象模糊的。
M就是measurable:是指設定的目標要高,要有挑戰性。但是,一定要是可達成的。
A就是attainable:是指設定的目標要和該崗位的工作職責相關聯。
T就是time-bounding:是指對設定的目標,要規定什么時間內達成。
我們病區在健康教育工作中運用SMART原則,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計劃,并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實踐,受益患者568位,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具體做法如下:
在新護士上崗前,通過護理部的統一安排進行崗前培訓,讓每位新護士了解醫院文化,醫院的發展歷程,醫院對護理工作的要求,醫德醫風教育內容等。通過這種粗線條式的培訓,讓每位護士對自己未來的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分配到我病區的培訓合格護士,一般先讓其擔任責任護士,根據燒傷科病人的特點,進行細致的再培訓,特別是健康教育的內容、進行健康教育所采取的方法、健康宣教時的談話技巧等都是培訓工作的重點。經過培訓后,讓責任護士深入到具體的健康教育工作中。
1 學習健康教育考核標準
要求責任護士在24小時內,讓患者對自己的疾病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知道自己的主管醫生、責任護士、病區環境、住院須知等內容。住院2-3天內的患者要在責任護士和醫生的共同幫助下,了解疾病的發病原因、機理。住院4-5天的患者要了解疾病的預后和轉歸。一周內,要讓患者對所患疾病的相關因素做一個全面的了解。
2 制定計劃
要求責任護士在患者入院24小時內,根據患者燒傷途徑、燒傷面積、燒傷深淺程度、燒傷部位的不同,對照病區標準健康教育內容制定出適合患者病情的健康教育計劃。
3 實施計劃
通過學習考核標準和制定健康教育計劃,讓明白自己工作內容和要求的責任護士在自己的工作周期內,對自己所管理的患者對照制定的健康教育計劃,分階段實施連續的健康教育。
4 考核目標
根據患者住院時間的長短,對照所制定的健康教育計劃,護士長對責任護士的工作進行考核。可以利用晨、晚間護理的時間與患者通過言語交流了解其對健康教育內容的掌握情況,也可以利用工休座談會與患者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還可以通過書面調查等不同形式進行不定期的考核。
5 總結
一、學年初有計劃,學年終有總結。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開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每學年初學校德育工作計劃中青春期健康教育計劃是重點內容之一,并且有明確的要求和安排,年級組青春期健康教育計劃是以學校青春期健康教育計劃為依據,結合年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相應計劃,班級青春期健康教育計劃則根據學校和年級組的有關要求,結合班級實際情況制定出具體計劃。計劃體現青春期健康教育的針對性,總結驗證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實效性。
二、資源整合,家庭、學校、社會三聯動。作為聯合國衛生組織授予的健康促進金牌學校。我們充分利用健康教育所,疾病控制中心,社區街道等社會力量,為學校青春期健康教育收集更多宣傳學習資料和學習參觀培訓機會。在各類健康主題日之際,積極與社會聯合組織“青春期生殖健康圖片展”、“防毒防艾主題教育”、“健康教育征文漫畫活動”、“拒吸第一支煙做無煙下一代簽名活動”等。通過短信平臺,家訪,校園網絡,家長學校,家長會,家長委員會等渠道及時與家長溝通聯系,家校聯動共同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
三、學校進行青春期健康教育多形式多渠道。充分利用晨會、午會廣播、校園網絡、校報校刊、校園網絡、板報、宣傳櫥窗、班會、課堂等多渠道宣傳教育。除此之外,每年一次的科技節和校園文化藝術節也注重穿插相關教育。多渠道的宣傳也給多形式的教育創造了條件。校醫的《健康知識》專題講座,班主任組織設計開展的“如何看待早戀”、“男女生如何正常交往”、“愛情與友情”等主題班隊課。專職心理老師《考而不死視為神》等考前焦慮心理輔導講座。《青春期健康》講座主題教育錄像收看等。
四、課堂滲透青春期健康教育。充分發揮和挖掘學科德育作用,課堂教學教育中滲透青春期健康教育,尤其是體育、音樂、美術、社會、語文、科學等課,提出了明確的教學目標要求,突出其青春期健康教育教學目標制定。這是我校在近年來及今后德育工作和學生健康教育工作主要開拓發展方向。也是學校德育工作提倡全員德育的切入口。結合學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勢,結合新課改標準,學科滲透德育,應該作為德育工作實效性體現的有效途徑。我校堅持全員德育的理念,在全體教師的培訓學習會上積極提倡和灌輸這一理念,同時經常性向全體教師開展學生心理輔導的培訓等講座。促進學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穩步發展。
五、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大亮點。在新的形勢下,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老師掌握心理輔導的方法,及時走進學生的心靈,成為學生心靈的導師。已成為一名成功的老師必備的條件之一。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備受學校重視,心理專職曾鵬老師本身也是一位鉆研兢業型教師。作為在嘉興已有一定知名度的曾老師,在校內多次為教師,學生,家長開展心理輔導方面的專題講座。同時聯合教科室、德育處一起利用課余時間研究課題,如《青春期叛逆心理和家庭教養方面的研究》,《住校生生活適應性問題的探討研究》等。在心理專職老師的帶領下,學校青春期健康教育中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應該是起步早,理念新,意識強,見實效。學校心理輔導室給很多青春期遇到困惑的學生,給家長教育孩子遇到迷茫,給老師遇到問題學生束手無策時給予及時的指導點播和幫助。曾鵬老師作為我校專職心理輔導老師,多次被電視臺,兄弟學校等邀請給家長老師們做講座輔導,得到大家的認可好評,也充分體現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輻射作用。 《1》小編推薦與 2010年中學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總結 關聯的文章:
查看更多>>
每個人的青春都是短暫的,只有不斷地錘煉和陶冶自己情操的人,才能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從而體現出優雅的氣質和高尚的品質。為了讓孩子們愉快的度過一個充滿困惑的青春期。我們將不斷探索,不斷努力!
《2》小編推薦與 2010年中學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總結 關聯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