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坐井觀天教案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備課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備課強調要“備教材”、“備學生”,以教材的“知識結構、內容”和學生的“學情”作為選擇教學方法的依據。
一直以來,在教學活動活動中,我一定會認真把握備課環節,精心設計教案,在課前做好充分的知識準備。隨著實踐經驗的積累,我發現按部就班的依照預先設計的教案授課未必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往往需要根據學生在課堂中變化的實際狀況隨機應變調整設計好的教案。
10月初,學校組織學生開展“美好校園,營造良好學習環境”活動,勞動量較大,為了不影響下午課后的其他活動,我安排學生利用下午課前30分鐘時間清理搬運本班清潔區內剪割過的草坪上凌亂的青草及雜物,同學們以平時的四個值日小組為單位在組長的帶領下按照分工有序的進行勞動,效率較高。上課鈴聲響起時,我們的勞動剛好結束。同學們迅速進入教室,而此時他們的情緒還未完全從熱漲的勞動中平息下來,如果這個時候按預先設計的教案進行抽象的哲學理論學習,效果不佳。
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講“要從整體上把握事物的聯系”。 面對學生現狀,我靈機一動,簡單總結勞動情況,對同學們較高的勞動效率、積極的勞動表現予以表揚,隨即提出問題“同學們為什么能以較高的效率完成勞動任務?”“每個同學在完成我們班級勞動任務中發揮怎樣的作用?”這樣很快調動起學生思想的積極性,同學們借著勞動后的余熱你一言我一語發表見解,認為同學們能以較高的效率完成勞動任務是因為組織有序,各個小組能夠互相協作,每個同學都能盡其所能發揮自己的作用。認為每個同學在完成我們班級勞動任務中發揮著添磚加瓦的作用,正是應了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由此,我總結出:“每個同學(四個小組)就是我們班級這個集體(整體)的組成部分,我們班級這個集體(整體)就是由每個同學(四個小組)組成的,二者密切聯系不可分割。”以此引出本課整體和部分的聯系,這能夠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在授課中我引用“坐井觀天”、“三個和尚沒水吃”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我國經濟社會全面發展與西部大開發”等事例說理,在分析過程中我不會忘記適時應用此次學生勞動的事例說明問題:“由于組織有序、各個小組能夠互相協作、每個同學都能盡其所能發揮自己的作用使得同學們以較高的效率完成勞動任務,這正說明集體(整體)的功能大于各個部分功能之和(當各部分以有序、合理、優化的結構形成整體時)。” 得出結論:“同學們應當樹立集體意識,在集體中充分發揮我們每個人的聰明才智。”
我想這節課隨機應變調整設計好的教案不僅傳授了學科知識又挖掘其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指導學生正確處理個人(部分)與集體(整體)的關系,發揮了思想政治課德育主渠道的作用,達到了預期的教育教學效果。
一、 課堂教學是教師成長的一塊重要的試金石
農村政治教師要不斷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就要不斷地學習教學案例。以往雖然可以通過聽同事的課來學習,但由于教政治的人員少,農村學校外出聽課的機會更少,所以難免會有坐井觀天的感覺。而現代信息技術使教師可以利用網絡的共享資源,廣泛搜集各省、市、縣各級各類賽課的教案或視頻,只需在百度視頻中輸入課題的名字,點擊搜索,我們就可以從其他教師的課堂實錄中感受并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思路,可謂“足不出戶,觀百家課”。
例如:利用信息技術可以下載積累大量的圖片素材和聲音素材,如幻燈片的背景音樂,和課題有關的歌曲,還可以搜集一些動畫、視頻素材,以及下載一些幻燈片。有了這些信息資源,我逐漸建立起自己的教學資源庫,分別建立文件夾來管理這些素材資源,便于自己的利用。這些都可以作為課堂的有效資源,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打造自己的精品課堂。如今,利用多媒體上課已成為我的課堂常態,我經常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手段導入新課。因為有人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他們的思想火花,好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比如在講《我愛我師》這一課時,我以歌曲《長大后我就成了你》作為導入,當動聽的音樂悠然響起,學生的注意力馬上集中,學生在歌聲中體悟著愛師的情感,從而自然導入課題。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例如,在講《科教興國戰略》時,我用多媒體展示神舟飛船升空的壯觀一幕,使學生為我國的科技成就振奮鼓舞,從而自然引出課文內容:這樣的成就離不開我國正在實施的一項戰略——科教興國戰略。我深深體會到,現代信息技術對高效課堂的促進作用。我也多次承擔各級公開課,可以說是信息技術幫助我逐漸站穩了講臺。
二、農村政治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解決自己教學信息閉塞的問題
1.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網上培訓學習,實現自我發展。2011年暑假里,我作為學校第一批人員參加了河北省中小學遠程教育全員培訓。我在自己家里輕松地收聽講座,發帖回帖,完成上交作業并查詢成績。這樣提升自己的方式讓我欣喜不已,足不出戶卻可以走出“坐井觀天”的教學閉塞天地,真是高興。
一、跳出預設,把握“問題”
面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合理把握,跳出教學預設,把學生的問題當作一種重要的教學資源加以利用,并與學生一起營造適宜的學習情境,將學生的問題引向他們思維的方面,從而使教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有位老師在教學《掌聲》一課時,通讀課文后,有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我不知道文中的‘猶豫’和‘憂郁’有什么不同?”教師靈機一動,拋開了自己原有的預設,隨機板書:“猶豫”和“憂郁”。并告訴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弄懂了這兩個詞的不同,課文也就理解了。”接著,他從這兩個詞入手,作了如下教學設計:
(1)小英為什么猶豫了?請同學們自由讀書解決這個問題。
(2)小英為什么從此不再憂郁了?請談談你自己的看法。
從這兩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入手,便于學生讀書感悟。學生自然會乘上語言的小舟,去感悟,探究全篇課文內容,起到綱舉目張的作用。正是教師及時抓住反饋信息,捕捉到了生成的教學資源,及時調整教學思路,才沒有撲滅學生“思維的火花”,才使得本節課有了創造性的收獲。
二、寬容錯誤,生成智慧
英國一位心理學家曾說過:“錯誤人皆有之,作為教師不利用是不可原諒的。”對于老師來說,“錯誤”是機遇、是挑戰,更是一種能力的體現。面對學生暴露出來的知識“盲點”,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的想法,從而因勢利導,將學生的錯誤,變成一節課成功的“點睛之筆”。
《坐井觀天》課堂片段情景描述:
教師:讀了課文后,你認為小鳥和青蛙誰說得對?
生1:小鳥說得對。
生2:小鳥和青蛙都說得對!(眾生笑)
師(走近學生,面帶微笑):青蛙說這話根據是什么?
教師此時善于傾聽,沒有放過一處細小的但又有很大教學價值的“錯誤”,并立即把它作為最寶貴的教學資源,及時地轉化為一個隨機生成的教學環節。在明確青蛙說的是沒錯的前提下,引導學生思考:青蛙說這話根據是什么?再一次引導學生進入文本,讓學生探究青蛙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經歷,這時學生的學習充滿了挑戰,他們不由自疑:那么青蛙究竟錯在哪呢?這時教師再一次引導組織學生進一步自主、合作、探究文本,成語寓言的理解水到渠成,教師再從文本引導學生走向生活,探究自悟生活中的“坐井觀天”的人和事,從而讓學生真正明白這個成語的人生哲理,終身受益。這才是真正的課堂生成的生命活力和教學的終極目標所在。
三、尋找分歧,激活課堂
在開放的課堂里,學生敢于從自己的感悟中發表自己的觀點,提出多樣化理解,這樣常常會造成意見分歧,是通通給予肯定?是聽之任之?還是加以利用?如何處理這些分歧已經成為考驗老師的一個難題。
教學《難忘的潑水節》最后一自然段時,許多學生都陶醉在潑水節所營造的歡樂氣氛中,突然有一位學生問:“老師,現在地球上的水資源越來越少了,傣族人民過潑水節要潑掉許多水,這不是在浪費水資源嗎?”這一問題的出現,顯然出乎大家的意料,課堂氣氛和教學節奏立刻被這“不和諧”的音符打亂了。的確,從當今保護水資源的時代旋律來看,學生“意外”的質疑實不“意外”。但是,這樣的理解與《難忘的潑水節》一文的時代背景卻是不相容的,如果從保護水資源的角度來分析,必然引起對傣族人民的“誤會”,造成對課文的嚴重誤解。這時教師可以充分肯定學生的環保意識,請學生再一次讀文 并思考:潑水節這一天人們為什么特別高興?這里的“水”到底有什么含義呢?變換角度之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經過一番熱烈討論應該能明白這清潔的水不僅僅是一種自然資源,還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把握課堂內“與眾不同”的聲音,教師就能讓自己的課堂煥發出不能預設的精彩,
四、善待“搗亂”,將計就計
我們常常聽到老師們抱怨:“氣死我了,××又在課堂上搗亂了。”接著就是一大篇學生的錯誤行為演繹的故事。其實,有時學生的言行出乎教師意料之外,但正是這些“弦外之音”給了我們許多教學靈感,我們可以此為切入點,順著新的教學思路推進教學。
我清楚地記得自己在教學《燕子》一課的第三自然段時就感受到了“意外”的幸福:
師:我們從這一自然段中感受到了什么?從哪感受到?
生:我感受到了燕子的動作很輕巧,很靈敏。
生:我從“斜”字體會到了燕子的動作很優美。生:我從“唧”的一聲,已由這邊的稻田上,飛到了那邊的柳樹下了,感受到了燕子的速度真快。
生:我從“剪尾或翼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感受到燕子很可愛,也很頑皮。
此時,課堂的氣氛很活躍,我不禁為孩子們的發言叫好,也不禁為孩子們的答案和自己在備課時的欲設不謀而合而暗暗自喜。
師:同學們真會學習,燕子的確可愛,你看它的動作是那么的輕快、敏捷。
剛要準備進入下一環節時,一個學生大聲喊了起來。
生:老師,我覺得燕子是故意“沾了一下水面的”。
此言一出,有些學生笑了。我也有點吃驚,這可是我課前沒有設想到的,怎么會想到是故意的呢?看到他還有話要說的樣子,我沒有繼續我原先的教學計劃,而是把鼓勵的目光投向了他,期待他繼續說下去,
生:(繼續)燕子用剪尾或翼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湖面上蕩起了一圈圈的小圓暈,那是告訴湖中的小魚:春天來了。
師:你的想法真獨特,燕子還會告訴哪些小精靈呢?
生:燕子還會告訴湖中的小蝦:小蝦弟弟,快浮上來看看呀,春天到了!生:燕子還會告訴成群結隊的小蝌蚪:小蝌蚪,小蝌蚪,你們快快長大,春天多美麗呀!生:……
師:同學們的想象真豐富,在我們的眼中燕子可不是一只普普通通的燕子,它就是一只。
生:活潑可愛的小精靈。
生:燕子就是一個春天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