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站務工作思路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積極開展文化體育活動,著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結合本鄉實際,充分依托各村體育活動場地和文體活動中心等諸多宣傳文化陣地廣泛開展各種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共舉行各類文化匯演5場次,舉辦腰鼓比賽2場次,參加人數達到上千人。同時積極參加市級組織的各種文化體育活動。一是組隊參加富陽市萬人排舞大賽,獲得銀獎;二是組隊參加富陽市第“稅務杯”登山比賽,我鄉獲得鄉鎮組團體總分第六名;三是組織鄉機關婦女參加富陽市“三八”女子跳繩比賽和市體育局和婦聯聯合舉辦的健身走活動。今年還在窈口村進行了“十七大”精神宣講活動及文化三下鄉文藝匯演,同時也進行了送圖書和送電影下鄉活動;
二、加強文化體育硬件設施建設,為開展文化體育活動提供硬件保證。在市體育局的支持下及鄉黨委政府的努力下,今年共有5個村新建了體育健身設施,其中有兩個村新建了籃球場,三個村新建了健身活動點,至此,我鄉基本達到了村村有健身點的要求,為我鄉今后開展體育創強創造了條件。
三、加強文化隊伍建設,積極倡導一村一品,全力打造文化示范鄉鎮。我鄉現有2支女子腰鼓隊、25支農民籃球隊、20支老年梅花鑼鼓隊、1個越劇團,共有各類文藝骨干200多人,今年以來共舉辦各類學習班、培訓班共10多場次,培訓人員300多人,基本達到了村村有文化隊伍的現狀。通過培訓,文化隊伍人員不斷增多,素質不斷提高,能力不斷增強,成為活躍在農村田間地頭的流動演員,受到群眾的普遍歡迎。
四、以文化示范村為抓手,引領全鄉文化事業發展。窈口村在近幾年多次被評為富陽市文化示范村、雙整治、雙建設先進村等榮譽稱號,主要是得益于該村文化事業的迅速發展。該村現有村文化公園、燈光籃球場、村級文化活動中心、天然游泳池等硬件設施,為村里的文化事業發展搭建了良好的平臺。同時,該村的群眾文化活動蓬勃開展,異彩紛呈。現在,這個只有農戶268戶,868人口的窈口村不僅有業余越劇團,還成立了村歌舞團,組建了老年梅花鑼鼓隊,女子腰鼓隊,健美操隊,竹板舞隊等多支農民業余文化團隊,業余文藝骨干達數十人。市政協藝術團、市文化館等文藝團體還經常送戲到窈口,指導、幫助村里的業余文藝骨干提高表演水平。據統計,今年到目前為止,該村利用村文化公園這個載體共開展各類文藝活動共10多次,吸引觀眾近XX余人,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
五、深入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活動,做好調查統計工作。
根據市文化局的統一部署,我們在去年就已經著手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并從各村收集線索2700多條,今年在此基礎上我們將篩選出的線索進行錄像、拍照、錄音等工作,共編制出非物質文化遺產函概十類中14大類,102個項目達2萬多文字。其中民間文學、傳統醫藥居多。我鄉的窈口村女子板龍已進入了富陽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下一步,我們還將進一步努力挖掘有科學價值的重要項目。
六、積極開展創建“富陽市衛生強鄉鎮”及“學前教育”創強工作。
根據上級的部署以及鄉黨委政府目標責任制,我們決定今年開展創建“富陽市衛生強鄉”及“學前教育強鄉”,今年以來,我們充分發揮各方面優勢,認真按照黨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大力組織實施開展創建“富陽市衛生強鄉”工作及“學前教育強鄉”工作,各個功能組切實履行職責,狠抓落實,通過大家半年多時間的共同努力,我鄉創衛及學前教育創強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七、實施“清潔城鄉”活動,打造生態文明鄉鎮。
2009年是實施“清潔城鄉”活動的啟動之年,更是全面推進“清潔城鄉”活動的關鍵之年,我們在市委市政府提出實施“清潔城鄉”活動以來,積極開展工作,全民總動員,花大力氣徹底改變農村環境衛生面貌,營造整潔、優美的村居環境,打造生態文明鄉鎮,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
明年工作思路:
一、繼續抓好群眾文化體育活動,積極參加市級各類活動,同時,注重節日文體活動的開展。
二、根據本鄉實際,繼續抓好各村文化體育活動硬件設施建設。
三、開展文物普查,不少于200條線索,同時做好挖掘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拜訪民間藝人,收集民間藝術。
四、抓“清潔城鄉工程”示范樣版建設,創建一個示范村。通過開展“示范樣板”活動帶動全鄉基礎設施的建設。
一、積極開展文化體育活動,著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結合本鄉實際,充分依托各村體育活動場地和文體活動中心等諸多宣傳文化陣地廣泛開展各種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共舉行各類文化匯演5場次,舉辦腰鼓比賽2場次,參加人數達到上千人。同時積極參加市級組織的各種文化體育活動。一是組隊參加富陽市萬人排舞大賽,獲得銀獎;二是組隊參加富陽市第“稅務杯”登山比賽,我鄉獲得鄉鎮組團體總分第六名;三是組織鄉機關婦女參加富陽市“三八”女子跳繩比賽和市體育局和婦聯聯合舉辦的健身走活動。今年還在窈口村進行了“十七大”精神宣講活動及文化三下鄉文藝匯演,同時也進行了送圖書和送電影下鄉活動;
二、加強文化體育硬件設施建設,為開展文化體育活動提供硬件保證。在市體育局的支持下及鄉黨委政府的努力下,今年共有5個村新建了體育健身設施,其中有兩個村新建了籃球場,三個村新建了健身活動點,至此,我鄉基本達到了村村有健身點的要求,為我鄉今后開展體育創強創造了條件。
三、加強文化隊伍建設,積極倡導一村一品,全力打造文化示范鄉鎮。我鄉現有2支女子腰鼓隊、25支農民籃球隊、20支老年梅花鑼鼓隊、1個越劇團,共有各類文藝骨干200多人,今年以來共舉辦各類學習班、培訓班共10多場次,培訓人員300多人,基本達到了村村有文化隊伍的現狀。通過培訓,文化隊伍人員不斷增多,素質不斷提高,能力不斷增強,成為活躍在農村田間地頭的流動演員,受到群眾的普遍歡迎。
四、以文化示范村為抓手,引領全鄉文化事業發展。窈口村在近幾年多次被評為富陽市文化示范村、雙整治、雙建設先進村等榮譽稱號,主要是得益于該村文化事業的迅速發展。該村現有村文化公園、燈光籃球場、村級文化活動中心、天然游泳池等硬件設施,為村里的文化事業發展搭建了良好的平臺。同時,該村的群眾文化活動蓬勃開展,異彩紛呈。現在,這個只有農戶268戶,868人口的窈口村不僅有業余越劇團,還成立了村歌舞團,組建了老年梅花鑼鼓隊,女子腰鼓隊,健美操隊,竹板舞隊等多支農民業余文化團隊,業余文藝骨干達數十人。市政協藝術團、市文化館等文藝團體還經常送戲到窈口,指導、幫助村里的業余文藝骨干提高表演水平。據統計,今年到目前為止,該村利用村文化公園這個載體共開展各類文藝活動共10多次,吸引觀眾近XX余人,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
五、深入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活動,做好調查統計工作。
根據市文化局的統一部署,我們在去年就已經著手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并從各村收集線索2700多條,今年在此基礎上我們將篩選出的線索進行錄像、拍照、錄音等工作,共編制出非物質文化遺產函概十類中14大類,102個項目達2萬多文字。其中民間文學、傳統醫藥居多。我鄉的窈口村女子板龍已進入了富陽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下一步,我們還將進一步努力挖掘有科學價值的重要項目。
六、積極開展創建“富陽市衛生強鄉鎮”及“學前教育”創強工作。
根據上級的部署以及鄉黨委政府目標責任制,我們決定今年開展創建“富陽市衛生強鄉”及“學前教育強鄉”,今年以來,我們充分發揮各方面優勢,認真按照黨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大力組織實施開展創建“富陽市衛生強鄉”工作及“學前教育強鄉”工作,各個功能組切實履行職責,狠抓落實,通過大家半年多時間的共同努力,我鄉創衛及學前教育創強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七、實施“清潔城鄉”活動,打造生態文明鄉鎮。
2009年是實施“清潔城鄉”活動的啟動之年,更是全面推進“清潔城鄉”活動的關鍵之年,我們在市委市政府提出實施“清潔城鄉”活動以來,積極開展工作,全民總動員,花大力氣徹底改變農村環境衛生面貌,營造整潔、優美的村居環境,打造生態文明鄉鎮,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
明年工作思路:
一、繼續抓好群眾文化體育活動,積極參加市級各類活動,同時,注重節日文體活動的開展。
二、根據本鄉實際,繼續抓好各村文化體育活動硬件設施建設。
三、開展文物普查,不少于200條線索,同時做好挖掘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拜訪民間藝人,收集民間藝術。
四、抓“清潔城鄉工程”示范樣版建設,創建一個示范村。通過開展“示范樣板”活動帶動全鄉基礎設施的建設。
一、加強價格宏觀調控,保持了市場價格的基本穩定。甘肅省物價局加強對市場價格形勢的分析判斷和價格監管的力度,健全了甘肅省物價局價格監測報告制度,完善價格監測體系,密切關注價格走勢,適時通報各地價格運行情況,及時向政府和上級部門提出調控意見和建議。
二、緊緊圍繞經濟發展第一要務,運用價格措施促進甘肅省經濟社會發展。深化價格改革,解決突出價格矛盾,理順了基礎產品價格,改善了公用事業價格長期偏低的狀況。充分運用價費“承諾”政策,為甘肅省公路、電力、水利和生態環境建設吸引社會資金500多億元。利用國債資金完成了甘肅省農村電網改造,實現了甘肅省物價局省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同網同價,每年可減輕農民負擔2.3億元。
三、積極清費治亂減負,營造良好的價格環境。清理規范涉及機動車輛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減輕社會負擔7429.85萬元。清理各類建設收費239項,取消和降低建筑收費項目165項,年可減輕建設單位負擔23億多元,清理農民建房收費,可減輕農民建房負擔2400元/戶。落實促進就業和再就業各項優惠政策措施,年可減負2億元左右。取消了城市暫住人口管理費、勞動力跨省流動管理費、計劃生育管理費等收費項目。
四、加大價格監督檢查力度,維護群眾利益。開通了甘肅省物價局全國統一的價格舉報電話12358,受理群眾價格投訴。“十五”期間,甘肅省物價局共查處價格違法案件9339件,查處違法金額17,461萬元,實現經濟制裁總金額11,615萬元,有效遏制了亂漲價、亂收費行為,維護了群眾合法利益。
五、逐步完善價格法律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價。加強建章立制,甘肅省物價局全面規范政府價格行政行為。依據《價格法》、《甘肅省價格管理條例》的基本原則和精神,制定《甘肅省定價目錄》,《甘肅省價格決策聽證實施辦法》和《甘肅省價格聽證目錄》,逐步建立起政府定價集體審議、專家論證等制度,完善了政府定價機制。對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實施成本監審,保證了定價成本真實性。制定《甘肅省物價局價格規范性文件審查備案規定》和《甘肅省物價局法制工作程序規定》,將各項價格行政工作置于法制監督之下,使價格行政管理體制逐步走上“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
(六)價格服務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價格工作領域進一步拓展。緊緊圍繞促進農民減負增收,做好成本調查監審服務工作,完成了農民種植意向和主要種養殖、畜牧業生產成本調查,為促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提供了翔實的成本資料。
回顧“十五”期間價格工作,甘肅省物價局有以下幾條基本經驗和體會:一是始終把促進發展作為價格工作的第一要務;二是始終把執政為民作為價格工作的根本宗旨;三是始終把依法行政、按經濟規律辦事作為價格工作的基本原則;四是始終把加強價格調控監管能力作為價格工作的長期任務;五是始終把隊伍建設作為價格工作的根本保證。
今后幾年的工作設想
未來五年,是甘肅省物價局全面實施“十一五”規劃的五年,甘肅省經濟和社會發展面臨機遇,也充滿挑戰。價格主管部門必須正視這些問題和困難,充分認識價格改革和價格工作的艱巨性、復雜性,樹立信心,明確任務。在迎接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實現與發達地區的產業對接和貫徹落實甘肅省委“發展抓項目、改革抓企業”重大舉措中,不斷開拓創新,確立明確的工作目標和清晰的工作思路,創造性地開展價格工作,依法強化價格監管,繼續整頓規范市場價格秩序,努力營造穩定的發展環境,為促進甘肅省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社會服務。重點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密切監測市場動態,把握價格走勢,對可能引起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要及時做出預警預報,提出應對的意見和調控措施,適時適度地進行調控,努力完成甘肅省價格總水平調控任務,確保市場價格的基本穩定。
二是運用積極的價格政策,促進項目建設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繼續完善收費承諾政策,運用價格杠桿的調節作用,確保建設資金需求,加快公路、危險廢棄物處置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完善水資源費和各類水價改革政策,努力構建科學合理的水價體系,促進水資源的保護和節約利用。進一步完善峰谷分時電價政策,促進電力資源的充分利用。繼續對限制發展和淘汰類的行業和產品實行差別電價政策,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認真制定和完善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和固體廢物處理收費制度,建立排污者交費、治污者受益的機制。進一步完善土地出讓價格管理制度,促進土地節約和集約利用。
三是強化價格監管,進一步改善經濟發展環境。繼續深化價格改革,堅持市場導向,完善市場價格形成機制。清理整頓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收費。著力治理向非公有制經濟的亂收費,堅決取消針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歧視性收費政策。規范中介服務價格和收費,清理流通領域中的監督檢驗、檢測、鑒定等收費項目和標準,解決社會反映比較強烈的重復收費和標準過高的問題,取消與發展大流通、建設大市場不相符的價格和收費政策,促進商品和生產要素的自由流通和公平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