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消防管理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多層建筑設計流速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水箱設置高度
l、多層建筑室外消防給水管網設計流速的確定。
對于底層帶商業網點的多層住宅,多層綜合樓,普通辦公樓或廠房,庫房等工程,在市政給水管道能夠滿足室外消防用水量的情況下,同時按多層建筑立足于“外救”的原則,設計一般采用設置屋頂前10分鐘消防水箱,及底層設置室外水泵接合器的消防供水方式,消防管網內平時水壓較低,當發生火災時,由消防車通過水泵接合器向室內消防系統加壓送水,以達到消防滅火的目的,根據我國現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以下簡稱(建規))第8.l.3條“室外消防給水可采用高壓或臨時高壓給水系統或低壓給水系統,……如采用低壓給水系統,管道的壓力應保證滅火時最不利點消火栓的水壓不小于10m水柱(從地面算起)?!辈⒆⒚飨鹚ńo水管道設計流速不宜超過2.5m/s,而廈門消防部門規定室外消防給水管道流速不能大于1.2m/s,筆者對此規定有不同的看法。消防部門的依據是市政部門所提供的市政管道流速為1.2m/s,故在選擇室外消防給水管的流速也不大于l.2m/s,但筆者認為管道流速應與市政管道壓力有關,只要市政給水管道壓力足夠大,室外消防管道流速又滿足規范不宜大于2.5m/s的要求,既能滿足消防流量的設計要求。
筆者最近設計了一個廠區內,一幢建筑面積3500m2的六層綜合樓和一幢建筑面積3400m2的丙類五層廠房,綜合樓室內消防流量為15l/s,室外消防流量為20l/s,廠房室內消防流量為10l/s,室外消防流量為25l/s,室個外消防流量均為35l/s,按同一時間內一次火災次數設計,室外消防給水管與市政給水管形成室外環狀管網,并設有兩個接口,在設計中室外消防給水管若按流速不大于1.2m/s計算時,應選擇d200的供水管,按流速不大于2.5m.s計算時,選擇d150的供水管即可,本工程室外消防管從市政引入點到滅火時最不利點室外消火栓,管長共50米,設計選用d150的鑄鐵管,管道流速V=2.01m/s,市政引入點至最不利點室外消火栓管道沿程損失為:
Σh=Q2×A×L
式中:Q—管道流量(m3/s)本工程Q=0.035m3/s
A—鑄鐵管比阻;d150時A=41.85
L——管道長度(m)L=50m
故:Σh=0.0352×41.85×50=2.56m
管道總損失:H1=1.2Σh=1.2×2.56=3.07m
按“建規”第8.1.3條室外消防管最不利點消火栓的壓力不小于10米水柱,所以本工程需要市政所提供的水壓計算如下:
H=10十H1=10十3.07=13.07米水柱=0.131MPa(這里市政給水引入點的黃海標高與最不利點消火栓黃海標高相同)。
而市政所提供的該地段市政水壓不小于0.30MPa,遠遠滿足室外消防管所需要的市政水壓,所以本工程室外消防管網流速可按規范規定的不大于2.5m/s的速度計算,否則按消防部門所規定的不大于1.12m/s流速進行計算,本工程應選用d200的室外給水管,這樣勢必放大與市政接口的水表口徑,即選用兩個L×S150的水表,根據廈門自來水供水章程規定,給水增容費是以水表口徑來收費的,而按規范所要求的不大于2.5m/s流速計算,選用兩個L×S100的水表即可。這樣選用l×S150比選用L×Sl00的水表增容費多12.8萬元,還要加上管道,配件所增加的費用,即給開發商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
筆者認為室外消防管道流速不必拘于消防部門所規定的不大于1.2m/s,而應結合市政水壓情況,按規范所要求的流速不大于2.5m/s進行設計,這樣我們在設計中既能滿足規范要求,又能達到科學,節省投資的目的。
2、自動噴水滅火采用臨時高壓給水系統時高位水箱設置高度的確定。
我國現行規范《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以下簡稱《高規》)第7.4.7.2條對高位消防水箱的設置高度有以下規定即“高位消防水箱的設置高度應保證最不利點消火栓靜水壓力,當建筑高度不超過100m時,高層建筑最不利點消火栓靜水壓力不應低于0.07MPa,當建筑高度超過100m時,高層建筑最不利點消火栓靜水壓力不應低于0.15MPa,當高位消防水箱不能滿足上述靜壓要求時應設增壓設施”,通常設計中消火栓系統與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共用一個高位消防水箱,即由此選定的消水箱的高度能否滿足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要求?根據《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J84—85)(以下簡稱《自噴》)第2.0.2條中規定“濕式噴水滅火系統噴頭工作壓力9.8×l04帕斯卡,最不利點噴頭最低工作壓力均不小于4.9x104帕斯卡(0.5公斤/厘米2)”的規定,高位水箱最低水位與最不利點噴頭的幾何高差計算如下:
H≥H1十H2十H3
式中:H1——最不利噴頭工作壓力(mH2O)
H2——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管道沿程水頭損失(∑h)和局部水損失的總和(mH2O)
H3——報警閥的壓力損失(mH2O)
其中:H1按《自噴》第2.0.2條取5mH2O
H2=1.2∑h
∑h=∑ALQ2(式中Q=K×P0.5=1.33×0.50.5=0.94l/s,流量Q=0.94l/s,亦符合(高規)第7.4.8條,對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不應大于ll/s的規定)。
根據工程實例,當管道設計流量為0.94L/s時,主要管道沿程損失為管徑DN25的給水管,當管>DN50以后的給水管管道損失可勿略不計,筆者是以較不利的噴頭布置,計算得:
∑h=2.0米H2=1.2∑h=2.4米
H3=0.00869Q2d=0.01米(報警閥公稱直徑為DN150)
故H=H1十H2十H3=5十2.4十0.1=7.41米
即高位消防水箱設置高度要滿足最不利點噴頭靜壓7.41米(0.074MPa)以上,若最不利層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最小管徑選為DN32的給水管時,計算H≥6.0米,即高位消防水箱滿足最不利點噴頭靜壓6.0米(0.06MPa)以上,比(高規)第7.4.7.2條消火栓水箱的設置高度還需提高1.0米左右(以最不處層層高計算),這樣即不用增設增壓設置。
圖7-1
(一)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展開。作為供水企業,需要認真完成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在對其進行管理時,需要主要把預防為主和消防結合起來,不僅要完全按照安全生產法的相關安全法律法規規定進行生產活動,而且也要自覺主動地堅持企業全部員工都要參與到企業消防安全管理的工作當中去,要全方位、全天候對消防做好預防。而且,所有的企業都需要按照國家消防法規的全部要求,規定下可以實施的企業安全生產目標,也要完全分解安全生產的目標,建立一個安全的生產目標管理系統,這個系統主要是對所以的生產目標做好管理,不僅要對其進行評估考察,還需要對員工采取不同的獎賞制度,保證員工的生產積極性,主要是通過對在消防安全工作上有貢獻的員工進行獎勵,這樣可以讓企業消防安全工作更加順利的完成。
(二)企業消防管理工作原則。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必須體現“誰主管、誰負責”和“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主要對于消防安全上存在的問題才可以落實到每一個工作人身上,這樣,也可以確保每個部門、每一級的管理人員,甚至是所以的企業消防安全設計、施工、檢驗的單位都會確實的管理好自己分內的事情,落實相應的消防安全職責。每一級的企業領導最好是可以親自召開相關的消防安全會議,也最好可以主動監督一些重大火災隱患的排查整改任務,親自參加消防安全檢查和過問火災隱患整改完成進度。
二、加強企業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力度。我們應該把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帶入到企業消防安全的管理工作當中去,也就是說,我們在進行平時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時,應該要求參與檢查的工作人員必須實事求是、嚴格管理好消防安全工作。同時,在企業里面工作的員工一旦發現安全事故,需要馬上上報,企業不僅要對事故做好嚴格的處理,還需要探究發生事故的原因,并針對事故原因做出分析,防止安全管理工作出現層層衰減、不深入等情況。
(二)提高員工的認識水平。我們在對企業展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時,也要對員工的素質做重點培育,一個企業如果要做好消防安全管理,首先需要提高工作人員的知識水平,我們都應該知道,消防工作有時候就像是被人們遺忘的角落,甚至是不被大多數人所注意的,但是,一旦出現問題,后果也是不堪設想的,我們需要通過各種方式來提高工作人員的關于消防安全管理的知識水平,讓大家了解,即便是一個小小的煙頭或者是一塊出現裂紋的地板,甚至是電、煤氣和火爐這樣的一些大多數人每天都會接觸的東西,但是一旦不注意,就會出現重大事故,造成一個無法挽回的悲劇,要所有的工作人員都了解到,只有每天留心,才可以保證一方平安。要改變人們模糊的認識,首先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不斷改進和加強消防工作,切實提高企業的火災防御能力。
(三)組織進行消防安全培訓,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企業還需要固定的對企業內部員工進行消防安全管理的培訓學習,定期地對企業內部的消防安全做好調查,必須做到“三懂、四會”的目標。“三懂”指的是懂企業存在的火災的危險、懂采取哪些措施可以預防火災、懂及時對火災隱患進行整改,“四會”就是所有員工在發現火災之后會報警處理、會簡單使用滅火的器材、會及時的幫助疏散人員和會撲救小火。在企業內部實行鼓勵制度,目的是為了激發出員工的對消防安全維護工作的工作熱情,這是搞好消防工作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
(四)注重消防投入,加強消防安全基礎設施建設。企業內部需要做到一下的幾點,需要設置有專門的消防資金,做到??顚S?,用于消防設施器材的配置更新和隱患落實整改,確保消防設施更新及時,隱患整改到位。要加大技防建設。投入資金為各重點部位安裝火災報警系統、圖像監控系統等一系列科技防控措施,形成立體化的消防監控體系。
(五)供水企業消防應急處置實施措施。在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各負其責,各盡其職,積極地、正確地引導人員迅速撤離到安全區域,阻止火勢蔓延,禁止一切盲目行動,保證滅火和疏散工作緊張有序地進行。一旦發現火情要及時拔打“119”電話報警,任何單位和個人應當無償為報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攔報警,“嚴禁謊報火警”。報警時應講清起火單位、部位、詳細地址以及著火物質和火勢大小,燃燒物和周圍的大概情況。并報出自己的姓名、電話號碼,以便消防隊隨時查詢情況,然后到就近的路口迎接消防車;并及時向領導匯報。要按照各自分工迅速分頭行動,做到滅火、報警、引導人員疏散三同時。一旦發生火情,初起火最易撲滅,現場人員、義務消防隊員立即用滅火器、水槍、黃砂等進行撲救,把著火源消滅在萌芽之中。通訊聯絡組(辦公室)接警后,應立即向火災事故應急處置指揮部領導及組成人員報告。同時通知滅火行動組和安全防護警戒組成員到達火災現場;聽從指揮部對火災撲救工作統一指揮。公司領導接到報警后應立即趕往火災現場,組織實施指揮工作,對滅火工作進行任務分配,迅速實施撲救,組織義務消防人員疏散人員和周圍物資,進一步控制火勢;等待消防隊到來?;馂陌l生時,由起火部門負責人就近組織指揮;當滅火行動組成員到達火場時,起火部門負責人應立即匯報火場情況,交由滅火行動組負責人組織指揮;當公司分管領導負責人到達火場時,滅火行動組負責人應立即匯報火場情況,服從分管領導負責人指揮;當消防隊到達火場時,分管領導負責人應立即向消防指揮員匯報火場情況,聽從消防指揮員統一指揮。總指揮可根據火勢情況,決定采取破拆、停電、供水、車輛調用和尋求相鄰單位支援等措施。通訊聯絡組迅速收集各組工作情況,滅火組在公安消防隊到達火災現場后,立即匯報火災現場實況,聽從公安消防隊指揮員的統一指揮,組織本單位人員配合公安消防隊進行火災撲救工作。火災撲滅后,安全防護警戒組應保護好火災現場,做好善后工作。
三、結束語
關鍵詞:建筑消防設施施工質量通病根源對策
建筑消防設施施工是建筑設備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筑物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建筑安裝工程。隨著建筑物的高度和廣度的不斷增加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消防用水的安全程度、供水的可靠性和建筑物抗御火災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除了在設計和材料設備選擇等方面外,很大程度需要施工安裝質量的保證。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建筑消防設施的正常運行。從日常施工質量的監督檢查與工程驗收情況來看,施工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下面就建筑消防工程施工中若干通病進行分析。
1、主要存在的通病
1.1消防給水管網方面的通病
(1)消防給水管網試壓沒有按施工方案和規范要求進行。管網試壓分試漏檢修和強度試驗兩步進行。試漏是在常壓或稍起壓狀態下進行,而強度試驗分工作壓力和試驗壓力兩階段進行。目前有些工地只對管網進行試漏試驗或試驗壓力不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這樣給系統的正常運行帶來了隱患。按照規范的要求,管網安裝完畢后,應進行強度試驗和嚴密性試驗。對于生活給水和消防給水管道,試驗壓力為管道工作壓力的1.5倍,并且不小于0.6MPa。強度試驗是管網在實驗壓力下10min,壓力降不大于0.05MPa為合格。然后將試驗壓力緩慢降至工作壓力,經檢查無滲漏,則嚴密性試驗為合格。對于自動噴淋滅火系統。當設計工作壓力≤1.0MPa時,水壓強度試驗壓力為設計工作壓力的1.5倍,并且不低于1.4MPa;當設計壓力>1.0MPa時,水壓強度試驗壓力應為該工作壓力加0.4MPa。水壓強度試驗是管網在實驗壓力下穩定30min,壓力降不大于0.05MPa為合格。而水壓嚴密性試驗應在水壓強度試驗和管網沖洗合格后進行,試驗壓力應為設計工作壓力,穩壓24h,無泄漏為合格。
(2)個別工程存在將塑料給水管道用于消防給水管道,或者在建筑物內塑料給水管道與消防給水管道相連的情況。由于塑料管道受熱后強度降低,一旦發生火災,引起管道損壞,將起不到輸送消防用水的作用,無法及時控制和撲滅初起火災。塑料給水管道如果與消防給水管道連接,火災發生時,損壞塑料管道,容易產生泄漏,則不能保證消防流量和水壓的需要。因此在消防給水系統中應使用鋼管。
1.2室內、外消火栓系統方面的通病
(1)室內消火栓安裝及壓力不符合要求。一是有些暗敷在磚墻內的消火栓箱洞口上部無設置過梁,受荷載作用下箱體變形,導致箱門開啟不靈。二是隨意改變消火栓箱底預留孔位置,而且用氣焊割孔,導致安裝后,栓口出水方向不能與設置消火栓的墻面成90°角;或者與周圍距離過小,造成消防水帶不能安裝至消火栓上或使水帶形成彎折影響出水量。三是對于建筑面積大、結構功能復雜的建筑物雖只滿足了最不利點消火栓水壓要求,而忽視了次不利點消火栓水壓要求。為增強此類建筑物消防給水的供水可靠性,應在滿足最不利點消火栓水壓要求的同時,還應考慮次不利點消火栓水壓要求。
(2)在地下式水泵接合器和地下式室外消火栓的安裝中,未嚴格按照標準圖集安裝在當地凍土層以下和室外消火栓栓體上未安裝泄水閥。另外因施工人員麻痹大意往往將地下式水泵接合器和地下式室外消火栓混淆,概念不清,造成兩種功能作用不同的設施相反安裝或重復安裝。
(3)消火栓箱及其附件出現問題。一是在二次裝修過程中消火栓箱被裝飾物遮掩,箱門四周的裝修材料顏色未與箱門的顏色有明顯區別;二是消防水帶與接口隨意扎接,接口處未安裝卡簧,導致試水時接口和水帶脫落。
1.3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方面的通病
(1)《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與驗收規范》中明確規定:管網安裝,當管子公稱直徑小于或等于100mm時,應采用螺紋連接,當管子公稱直徑大于100mm時,可采用焊接或法蘭連接,當管子公稱直徑等于或大于50mm時,每段配水干管或配水管設置防晃支架不應小于1個;當管道改變方向時,應增設防晃支架。在實際工程中,為施工方便,公稱直徑小于100mm的管道經常采用焊接,大部分的工程管道不安裝防晃支架。
(2)感溫噴頭與周圍物體的距離不符合規范要求,造成火災時由于噴頭與樓板距離太遠,感溫元件不能及時動作,延誤噴水時間而使火勢蔓延迅速;或者噴頭距周圍物體太近,而使消防用水噴灑不到其保護范圍的隱患存在。
(3)由于設計考慮欠周詳,部分工程噴淋系統甚至未設置末端試水裝置,部分工程噴淋系統的末端試水裝置安裝在公共走廊處,附近沒有排水管或地漏,造成在監督檢查時無法試壓或在試壓過程中流出的水無法從排水系統中迅速排走。
(4)當通風管道寬度大于1.2米時,噴頭未布置安裝在通風管腹面以下,并且在涂刷、粉飾天花時,將涂料噴灑在噴頭上。當發生火災時,系統不能及時動作或縮小了保護的范圍。
(5)水力警鈴未設置在公共通道或值班室的外墻上。當使用場所發生火災,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啟動后,所發生的報警聲響不能被值班人員或保護場所內其他人員及時發現,貽誤戰機,造成不必要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而且火災撲滅后不方便關閉水源控制閥和維修檢查。
(6)屋頂消防水箱的安裝不符合要求。消防用水與其他用水合并的水箱,施工時經常忽視和未做消防用水不作他用的技術設施,無法滿足消防水箱應儲存10min的消防用水量的規范要求。另外隨意改變消防給水管的位置,未設置逆止閥,在給水管道上加設不必要的閥門和本來一備一用的消防給水管只設置一個,導致安裝后,無法保證正常消防用水量或發生火災時水箱不能及時供水。
2、存在通病的根源
2.1施工隊伍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高低不同。
大多數施工單位只注重經濟效益,對于建筑工程施工覺得只要基礎、結構等重要方面不出什么問題就可以了,而對其他建筑安裝工程隨意降低標準。再者,在消防設施工程施工方面缺少相應的人才,無法具備對消防設施監測時運用科學的試驗方法,技術先進、性能穩定的試驗設備及政治和技術素質好的,熟悉試驗方法和試驗設備并經過考核合格的試驗人員這三個基本條件,所以對此類工程的施工只停留于表面,而未作技術推敲和運用科學、統一的檢測和試驗方法。
2.2建筑物管理單位對消防管理工作薄弱、思想麻痹大意。
任何消防設施應時刻保持正常的工作狀態,需要對系統各組件進行經常性的維護管理,以達到發生火災時能及時的控制和撲滅火災的目的。但在實際中這些管理單位未做到應有的每日檢查、季度試驗和檢查、年度檢查試驗和對火災自動報警裝置中的探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中的噴頭等消防設施的專門清洗、消防給水管道沖沙等工作,致使建筑消防設施自建好后就“一直沉睡”的現象時有發生。
2.3各種管材和設備質量良莠不齊。
隨著各地不斷開發引進了各種新型的給排水管材,常見的有:薄壁不銹鋼管、銅管、PVC管、鋼塑管、PEX管、球墨鑄鐵管和鋁塑復合管等。新型管道材料的不斷改進,在施工中以次充好,不了解產品性能的問題日益嚴峻。另外在消防設施的施工中,追求設施設備的美觀,而未考慮設備的使用性能、可操作性和產品質量,顧此失彼。
2.4建立健全建筑消防設施安裝設計、施工和驗收規范。
現今在施工安裝和監督檢查過程中,只能遵循原有的規范和相關的行業標準,如《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J50084-2001)、《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1-96)、《建筑給排水設計規范》(GBJ15-88)、《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2002)等。
3、存在通病的對策
建筑工程中存在的以上問題,充分暴露出建筑消防系統隱蔽工程安裝、調試、室內裝飾裝修工程不規范、消防產品質量無保障,消防系統總體功能不能滿足規范要求等問題。為此應當及時跟蹤建筑工程消防設施施工過程,堅決杜絕建設、施工單位不按國家消防技術規范和經批準的施工圖紙施工、擅自降低技術標準要求、改變消防設計等問題的發生,嚴厲整治建筑施工違規違章行為,防止埋下“先天火災隱患”。同時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3.1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治理措施,突出重點,狠抓落實,講求實效,尤其要注意從“源頭”抓起,杜絕先天火災隱患的產生。
要督促建設單位嚴格履行安全生產職責,加強對分包單位的管理。從工程設計、工程施工、工程監理等各個環節嚴格把關,確保安全,消除各類事故隱患。一是利用多種傳媒手段宣傳消防法律、法規,提高社會對消防工作的關注程度,營造社會“大消防”氛圍;二是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聯系和協作,使建筑工程在審批階段就開始接受消防部門的監督,凡是未經消防部門同意建筑工程,其他部門不予辦理相關手續。從源頭上杜絕建設單位不報審、不驗收現象的發生。三是對社會單位的法人代表或負責人舉辦消防知識培訓班,重點是《消防法》,《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的學習,強化消防安全責任主體意識,明確應履行的職責,讓他們從內心上真正重視起消防工作。
3.2相關部門應加強本地建筑消防工程施工現場的檢查工作。
對有關建筑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落實、建筑安全管理體制不健全、建筑安全監督機構和監督人員職責不明確、建筑施工安裝不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等問題,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徹底扭轉建筑消防工程施工管理不嚴的現象。要加大執法力度,對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實行嚴管重罰,定期檢查,對不按圖施工、擅自改變建筑結構、消防設施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停止施工并處以高額罰款,維護消防法律的嚴肅性。對已經消防監督部門驗收通過的建筑工程,要做好日常的消防監督檢查,發現消防設施、器材損壞的要督促單位抓緊整改,確實使建筑消防設施在關鍵的時候能發揮作用。
3.3大力加強消防設施檢驗中介機構的發展和各項消防產品的檢驗。
對于建筑物中的消防設施在工程竣工后的驗收中,驗收人員只能通過眼睛來看,充其量也只是現場做出水測試,看一下水壓和水量是否合格,無法來做深層次檢測檢驗。這就需要加強消防設施檢驗中介機構的建設發展,竣工驗收時可以利用該中介機構強有力的技術手段和檢驗設備對建筑物進行全方位的科學檢測,并出具相應的檢驗報告,促使建筑物內各項消防系統真正發揮起作用,提高建筑物抗御火災能力。另外,對于建筑物中所使用的消防產品,包括消防設備和管材,必須提供國家防火建筑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建筑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驗合格的檢測報告,而且該報告在時間上應與最新通報的時間相符。
3.4注重對施工從業人員進行有關安全生產技術標準、施工現場安全操作等方面的培訓。
首先應加強建筑工地安全生產責任制度的健全和責任的落實,規范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和加大安全防護的投入,讓施工從業人員從思想意識上得到重視。其次行動上應規范施工作業,嚴格按照各項安全操作規程作業,禁止隨意動火、動電。加大對施工單位技術人員、工程監理人員、建設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等人員的消防培訓,使他們成為技術純熟、消防素質高,提高建筑物安全可靠性的行家里手。
隨著建筑工程審批、施工、驗收的長效制約機制和消防技術法規的不斷完善,廣大干部群眾消防法律意識的日益增強,消防給水新型管道材料、生產工藝和消防設施設備的不斷改進,我們應不斷總結設計和施工安裝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完善和提高整體的安裝工藝水平,增強建筑物抗御火災的能力,力求為社會提供功能齊全、可靠、美觀使用的建筑精品。
參考文獻
[1]GBJ16-87,2001年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