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幼師教案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論文摘要: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不僅需要外力的支持與幫助,更需要教師主體本身的覺醒和堅持。采用教育敘事的質性研究方式,從幼兒教師個人生活史的度展現幼兒教師專業發展歷程,探析影響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主體因素。對教育的熱愛是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原動力,自主發展的意識和能力是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關健,教師的專業生活和教育實踐是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拙和源泉。
一、前言
影響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因素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其中主體因素為教師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可能性,并賦予教師在一定條件下自塑專業人生的可能。本文采用典型質性個案研究方法,從幼兒教師個人生活史的角度進人,走進教師的生活世界,傾聽教師的聲音,通過教育敘事方式展現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歷程,探析影響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主體因素。
二、研究過程
(一)研憲對象
本文采用目的性強度抽樣方式,即抽取具有較高信息密度和強度的個案,目的是了解在這樣一個具有密集、豐富信息的案例中,所研究的問題會呈現什么狀況。Glcwz)研究者按照自己對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解,有意識地在周圍找尋專業成長歷程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對象:高雅(化名),女,33歲,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教科院碩士研究生;畢業于幼兒師范學校,在一所高校附屬幼兒園工作十年,期間進修???、本科,后考取學前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
(二)研憲方法
本文采用質的研究方法,通過教育敘事、深度訪談和成果分析等方式獲取資料。敘事法是以講述故事的方式描述人們的目的、思想、行動和生活方式,通過所敘述的故事來探究經驗、行為的意義及其蘊涵的思想和哲理。研究者與研究對象進行了多次深度訪談,每次訪談在經得受訪者同意的情況下做了錄音,研究對象向研究者提供了自己的基本情況、研究成果、工作記錄及教育隨筆等第一手資料。本文敘事部分為研究對象自述,以訪談錄音文稿和研究對象的工作記錄、教育隨筆為基礎,經研究者整理后按時間流程以第一人稱方式講述,評析部分為研究者的反思和分析。
(三)敘事
1.陰差陽錯,考人幼師
我生長在一個教師家庭,父母忙于自己的教育事業,對孩子要求很嚴厲,粗放式管理,那個年代的父母大都這樣。小時候很少和父母親近,性格孤獨又倔草,還有些逆反。巧歲初中畢業時,我最要好的女同學的理想是做一名幼兒教師,我就陪著她參加了幼師的面試,去面試的人很多,那個年代中專挺火的,不像現在。面試要求唱歌、跳舞、期誦、講故亨等,我不太精通,也沒做什么準備就去了。我初中時的學習成績不錯但也不總是名列前茅,我不清楚自己的理想,沒有什么想法。很快面試結果出來了,我們學校整個初三年級參加面試的三十多個女孩子只有我一人通過,在筆試中我又考了全市第二名。當父親知道這一消息時,他非常反對,認為幼師是會被人輕視的職業;而母親則認為女孩子作幼師有個穩定工作就可以了。那時的我完全陶醉在突如其來的成功的喜悅中,付即將到來的人生變化沒有任何理性的思考。我不會想到不久之后我就為自己的選擇后悔,就這樣陰差陽錯地走進了幼兒師范學校的大門,我那位溫柔、美麗的好朋友最終與自己的理想失之交臂。
幼師的學習緊張又忙碌,對于缺乏藝術基礎的我來說,學習上沒有任何優勢,雖然文化課基礎好,但幼師學校對文化課要求不高。剛開學沒幾天,我就開始苦惱,懷疑自己的選擇,尤其是第一次鋼琴課后,看到其他同學枉松愉快地完成了作業,而我卻茫然不知所措,我當時就后悔了,想到了退學。在一個周末,我跟著同學去高中聽了一天課,我想看看現在退學上高中是否能跟上。可是現實很殘酷,才剛剛開學一個月,我就已經聽不懂英語(幼師不學英語),讀不懂古文,更不要說數學了。這時我才意識到自己已經沒有退路了,只能硬著頭皮回到學校繼續學習唱歌跳舞講故事、繪畫彈琴說兒歌了。萬事開頭難,我暗下決心,只要努力,沒有做不好的事情。一年級時我的技能技巧只能勉強及格,二年級時鋼琴和舞蹈已經在班級名列前茅,到三年級時,不管是技能技巧還是文化基礎課我都已經比較優秀了。那時候經常在晚上熄燈后翻窗進入琴房,摸黑練指法,在水房洗衣服的時候把腳搭在水池邊上練舞蹈基本功。
2.畢業分配,成為幼兒教師
18歲那年,我畢業分配到一所高校附屬幼兒園工作,成為一名年輕的幼兒教師,我充滿工作熱情,非常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一開始擔任大班教師,我經常帶領孩子們爬山、郊游、放風箏,其他的一些老教師會善意地提醒我,幼兒園的老師只要把孩子看好,把課上好就可以了。而那時的我卻不以為然,我喜歡帶領孩子們瘋玩。那時候,“初生牛犢不怕虎”,雖然自己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并不豐富,但在家長會上我用自己的理解闡述著對幼兒教育的認識;在幼兒園教學中,憑著嫻熟的技能技巧和認真的教學態度,在幼兒園的教學觀摩和一些競賽活動中,我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成為一名骨干教師。
3.脫穎而出,走上管理崗位
由于教學工作出色,很快我被任命為園長助理,負責幼兒園教學管理。教育教學是幼兒園工作的重頭戲,那時我的理論水平很差,我經常把園里訂的《學前教育研究》作為業務學習的資料,可那上面刊登的文章我都不太看得懂。幼兒園那時正準備中請一級園,我天天加班加點、廢寢忘食的工作,可我發現僅有努力是不夠的,我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之前沒有任何教學資料的積累,自己又太年輕,沒有教學管理經驗,剛一接手就面臨一個大的挑戰,我感到迷茫、想退縮、對自己沒信心,擔心自己不能勝任。還好,園長和老師們非常信任我,我感受到了來自于所在團體成員的鼓勵和支持,我產生了一種能面對這個挑戰和困難的力量。我想,既然把這個重要的工作交給我、又這么信任我,我不應該讓大家失望。我鼓起勇氣,更加努力地投入工作,著手建立健全教學檔案,抓好常規教學管理,認真批閱教師的教案和教學筆記,發現教師教學中的閃光點,用熱情誠懇的語言鼓勵教師不斷提高,同時對我自己也是一個學習與提高的過程?!肮Ψ虿回撚行娜恕?,最終,幼兒園以優異的成績順利通過臉收,評審組專家對教育教學工作給予了肯定和表揚。
4.不斷進取,成為碩士研究生
隨著寶寶的降生,我對自己從事的幼教工作有了深層次的、理性的認識與思考,更深刻地了解并意識到幼兒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感受到教育對于兒童成長的重大意義。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闭嬲\地愛護兒童,走進兒童,研究并發現兒童,引導和啟發兒童,采用適當的教育內容和恰當的教育方法、手段,引發兒童的興趣,促進兒童的發展。我的興趣轉向了教育研究,作為幼兒園的課題負責人參與教育部的一項子課題研究,還獲得了一等獎,和大師們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也發表了一些小文章,我品嘗到了教育研究的樂趣,一發不可收拾,我又想給自己一次機會,挑戰自我,去實現自已的夢想:考研。當時我想如果我努力了,拼搏了,就算失敗也雖敗擾榮;如果放棄,不敢參與,從此我將會與自己的人生理想失之交臂,被劉纏于紛繁復雜的事務中,隨波逐流、焦慮不安。我鼓足勇氣參加了研究生入學考試,第一年因為英語沒過國家線失敗了,但我已經看見了希望,分數就在邊緣線上,大哭一場,擦干眼淚,重新再來,我終于成功了,成為了一名學前教育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我不知道應該用什么樣的語言來形容自己當時的心情。我心懷感恩,感激我的家人、老師、朋友、同事,是他們鼓勵、支持和幫助我,我才堅持下來;我也肯定自己,不服輸,樂觀地面對自己的人生理想,做好了自己該做的和想做的事情。我很愛這樣的生活,我會努力向前走,繼續成長。
(四)評析
個體的發展是一個生命力不斷涌動、消長,與外界環境不斷相互作用,人生不斷建構、不斷推陳出新,顯現出無比豐富并斑斕變幻的過程。這一過程呈現出的規律性,用直線或圓形等簡單線條是無法表示其全部復雜性的。當然,從一個個案去探討影響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因素似乎難以令人信服,然而研究者希望這一個案的呈現能引發研究者、被研究者以及讀者對于自身專業成長的反思,畢竟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主體影響因素是一個值得人們去研究和思考的問題。
1.對教育工作的熱愛
縱觀高雅的成長歷程,從“陰差陽錯”進入幼教這一職業領域,對于幼兒教育沒有什么認識,還曾經后悔,想要放棄,到不知不覺中發現自己愛上幼兒教師這個職業,但還僅限于“喜歡和孩子在一起”,“喜歡帶著孩子們瘋玩”,覺得這個工作很“好玩”;從骨干教師、管理者到一名教育研究者,逐漸找到自己的職業定位和專業方向。高雅認為,尤其是在成為母親后,對教育的理解發生了質的變化,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深地熱愛教育,喜歡教育工作。只有當一個人用心熱愛這個職業,他才會全身心投人其中,只有建立在對教育的熱愛之上,專業成長的動力才會源源不斷地從幼兒教師心底萌發并涌出。
2.自主發展的意識和能力
當人的發展水平達到具有較清晰的自我意識和達到自我控制的水平時,人才能有目的地、自覺地影響自己的發展。從高雅的求學、工作、進修、讀研等歷程可以看出,她做事認真、堅持、有韌勁,遇到困難不服輸,不甘于因循守舊,不斷對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追求更高的目標。一方面,她能不斷為自己的發展創造條件,而非消極地期待客觀條件成熟。比如高雅積極地進修專科、本科,在觀摩教學和日常工作中表現突出,善于抓住各種學習和鍛煉的機會。另一方面,她又能勾勒自己未來的專業前景,從一名幼師生成為骨干教師、教育管理者、研究者,不斷設計自己的發展規劃,實施自己的專業發展目標。具有自主意識的人在對未來的追求中,包括著鮮明的對自身專業發展的追求,并根據自己的專業追求決定自己的行為策略,一步一步地為實現自己的專業理想、人格、才能和價值目標而奮斗,這種自覺的發展意識和自主發展能力,是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師專業發展方面的、重要的、高度的體現。她把教師專業發展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有意識地連接起來,未來的專業發展目標支配著今日的專業發展行為,已有的專業發展水平和能力也影響著今后的專業發展方向和程度。從幼師生到??粕奖究粕酱T士生,她有意識、理智地籌劃未來,實施自己的專業發展計一劃,這種獨立的自主意識和良好的自主發展能力,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3.教育實踐的磨煉和體驗
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發展,教育實踐為其專業發展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高雅從一名惜惜懂懂的幼師生成為一名骨干教師,再成長為一名教育研究者;從最初覺得幼兒園教師這個工作很好玩,到逐漸體會到幼兒園教師的責任,到產生自豪感,到越來越覺得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簡單的、隨便什么人都能干的事情;從一開始連《學前教育研究》里的文章都不太看得懂到承擔教育研究課題,成為一名教育研究者。這些說明了教育實踐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沃土和基礎,是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的直接與現實力量。在教育實踐中,教師逐步獲得了自我發展和提升的經驗和體驗。一方面,需要外部環境給教師提供一種健康、和諧的專業學習和發展環境,使他們有時間、有空間、有機會去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長;另一方面,教師要擁有自我發展的愿望、需要以及教育追求和實踐,教師自己要多讀書、多思考,通過在實際的教學實踐經驗中尋找作為教師的意義,通過內心的感受和外在的信息來評定自己的專業價值,從而獲得良好的專業成長。
【論文摘要】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不僅需要外力的支持與幫助,更需要教師主體本身的覺醒和堅持。采用教育敘事的質性研究方式,從幼兒教師個人生活史的角度展現幼兒教師專業發展歷程,探析影響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主體因素。對教育的熱愛是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原動力,自主發展的意識和能力是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教師的專業生活和教育實踐是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礎和源泉。
一、前言
影響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因素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其中主體因素為教師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可能性,并賦予教師在一定條件下自塑專業人生的可能。本文采用典型質性個案研究方法,從幼兒教師個人生活史的角度進人,走進教師的生活世界,傾聽教師的聲音,通過教育敘事方式展現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歷程,探析影響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主體因素。
二、研究過程
(一)研憲對象
本文采用目的性強度抽樣方式,即抽取具有較高信息密度和強度的個案,目的是了解在這樣一個具有密集、豐富信息的案例中,所研究的問題會呈現什么狀況。Glcwz)研究者按照自己對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解,有意識地在周圍找尋專業成長歷程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對象:高雅(化名),女,33歲,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教科院碩士研究生;畢業于幼兒師范學校,在一所高校附屬幼兒園工作十年,期間進修??啤⒈究?,后考取學前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
(二)研憲方法
本文采用質的研究方法,通過教育敘事、深度訪談和成果分析等方式獲取資料。敘事法是以講述故事的方式描述人們的目的、思想、行動和生活方式,通過所敘述的故事來探究經驗、行為的意義及其蘊涵的思想和哲理。fzll}ne)研究者與研究對象進行了多次深度訪談,每次訪談在經得受訪者同意的情況下做了錄音,研究對象向研究者提供了自己的基本情況、研究成果、工作記錄及教育隨筆等第一手資料。本文敘事部分為研究對象自述,以訪談錄音文稿和研究對象的工作記錄、教育隨筆為基礎,經研究者整理后按時間流程以第一人稱方式講述,評析部分為研究者的反思和分析。
(三)敘事
I.陰差陽錯,考人幼師
我生長在一個教師家庭,父母忙于自己的教育事業,對孩子要求很嚴厲,粗放式管理,那個年代的父母大都這樣。小時候很少和父母親近,性格孤獨又倔草,還有些逆反。巧歲初中畢業時,我最要好的女同學的理想是做一名幼兒教師,我就陪著她參加了幼師的面試,去面試的人很多,那個年代中專挺火的,不像現在。面試要求唱歌、跳舞、期誦、講故亨等,我不太精通,也沒做什么準備就去了。我初中時的學習成績不錯但也不總是名列前茅,我不清楚自己的理想,沒有什么想法。很快面試結果出來了,我們學校整個初三年級參加面試的三十多個女孩子只有我一人通過,在筆試中我又考了全市第二名。當父親知道這一消息時,他非常反對,認為幼師是會被人輕視的職業;而母親則認為女孩子作幼師有個穩定工作就可以了。那時的我完全陶醉在突如其來的成功的喜悅中,付即將到來的人生變化沒有任何理性的思考。我不會想到不久之后我就為自己的選擇后悔,就這樣陰差陽錯地走進了幼兒師范學校的大門,我那位溫柔、美麗的好朋友最終與自己的理想失之交臂。
幼師的學習緊張又忙碌,對于缺乏藝術基礎的我來說,學習上沒有任何優勢,雖然文化課基礎好,但幼師學校對文化課要求不高。剛開學沒幾天,我就開始苦惱,懷疑自己的選擇,尤其是第一次鋼琴課后,看到其他同學枉松愉快地完成了作業,而我卻茫然不知所措,我當時就后悔了,想到了退學。在一個周末,我跟著同學去高中聽了一天課,我想看看現在退學上高中是否能跟上??墒乾F實很殘酷,才剛剛開學一個月,我就已經聽不懂英語(幼師不學英語),讀不懂古文,更不要說數學了。這時我才意識到自己已經沒有退路了,只能硬著頭皮回到學校繼續學習唱歌跳舞講故事、繪畫彈琴說兒歌了。萬事開頭難,我暗下決心,只要努力,沒有做不好的事情。一年級時我的技能技巧只能勉強及格,二年級時鋼琴和舞蹈已經在班級名列前茅,到三年級時,不管是技能技巧還是文化基礎課我都已經比較優秀了。那時候經常在晚上熄燈后翻窗進入琴房,摸黑練指法,在水房洗衣服的時候把腳搭在水池邊上練舞蹈基本功。
2.畢業分配,成為幼兒教師
18歲那年,我畢業分配到一所高校附屬幼兒園工作,成為一名年輕的幼兒教師,我充滿工作熱情,非常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一開始擔任大班教師,我經常帶領孩子們爬山、郊游、放風箏,其他的一些老教師會善意地提醒我,幼兒園的老師只要把孩子看好,把課上好就可以了。而那時的我卻不以為然,我喜歡帶領孩子們瘋玩。那時候,“初生牛犢不怕虎”,雖然自己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并不豐富,但在家長會上我用自己的理解闡述著對幼兒教育的認識;在幼兒園教學中,憑著嫻熟的技能技巧和認真的教學態度,在幼兒園的教學觀摩和一些競賽活動中,我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成為一名骨干教師。
3.脫穎而出,走上管理崗位
由于教學工作出色,很快我被任命為園長助理,負責幼兒園教學管理。教育教學是幼兒園工作的重頭戲,那時我的理論水平很差,我經常把園里訂的《學前教育研究》作為業務學習的資料,可那上面刊登的文章我都不太看得懂。幼兒園那時正準備中請一級園,我天天加班加點、廢寢忘食的工作,可我發現僅有努力是不夠的,我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之前沒有任何教學資料的積累,自己又太年輕,沒有教學管理經驗,剛一接手就面臨一個大的挑戰,我感到迷茫、想退縮、對自己沒信心,擔心自己不能勝任。還好,園長和老師們非常信任我,我感受到了來自于所在團體成員的鼓勵和支持,我產生了一種能面對這個挑戰和困難的力量。我想,既然把這個重要的工作交給我、又這么信任我,我不應該讓大家失望。我鼓起勇氣,更加努力地投入工作,著手建立健全教學檔案,抓好常規教學管理,認真批閱教師的教案和教學筆記,發現教師教學中的閃光點,用熱情誠懇的語言鼓勵教師不斷提高,同時對我自己也是一個學習與提高的過程?!肮Ψ虿回撚行娜恕保罱K,幼兒園以優異的成績順利通過臉收,評審組專家對教育教學工作給予了肯定和表揚。
4.不斷進取,成為碩士研究生
隨著寶寶的降生,我對自己從事的幼教工作有了深層次的、理性的認識與思考,更深刻地了解并意識到幼兒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感受到教育對于兒童成長的重大意義。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闭嬲\地愛護兒童,走進兒童,研究并發現兒童,引導和啟發兒童,采用適當的教育內容和恰當的教育方法、手段,引發兒童的興趣,促進兒童的發展。我的興趣轉向了教育研究,作為幼兒園的課題負責人參與教育部的一項子課題研究,還獲得了一等獎,和大師們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也發表了一些小文章,我品嘗到了教育研究的樂趣,一發不可收拾,我又想給自己一次機會,挑戰自我,去實現自已的夢想:考研。當時我想如果我努力了,拼搏了,就算失敗也雖敗擾榮;如果放棄,不敢參與,從此我將會與自己的人生理想失之交臂,被劉纏于紛繁復雜的事務中,隨波逐流、焦慮不安。我鼓足勇氣參加了研究生入學考試,第一年因為英語沒過國家線失敗了,但我已經看見了希望,分數就在邊緣線上,大哭一場,擦干眼淚,重新再來,我終于成功了,成為了一名學前教育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我不知道應該用什么樣的語言來形容自己當時的心情。我心懷感恩,感激我的家人、老師、朋友、同事,是他們鼓勵、支持和幫助我,我才堅持下來;我也肯定自己,不服輸,樂觀地面對自己的人生理想,做好了自己該做的和想做的事情。我很愛這樣的生活,我會努力向前走,繼續成長。
(四)評析
個體的發展是一個生命力不斷涌動、消長,與外界環境不斷相互作用,人生不斷建構、不斷推陳出新,顯現出無比豐富并斑斕變幻的過程。這一過程呈現出的規律性,用直線或圓形等簡單線條是無法表示其全部復雜性的。(3llezoo)當然,從一個個案去探討影響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因素似乎難以令人信服,然而研究者希望這一個案的呈現能引發研究者、被研究者以及讀者對于自身專業成長的反思,畢竟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主體影響因素是一個值得人們去研究和思考的問題。
1.對教育工作的熱愛
縱觀高雅的成長歷程,從“陰差陽錯”進入幼教這一職業領域,對于幼兒教育沒有什么認識,還曾經后悔,想要放棄,到不知不覺中發現自己愛上幼兒教師這個職業,但還僅限于“喜歡和孩子在一起”,“喜歡帶著孩子們瘋玩”,覺得這個工作很“好玩”;從骨干教師、管理者到一名教育研究者,逐漸找到自己的職業定位和專業方向。高雅認為,尤其是在成為母親后,對教育的理解發生了質的變化,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深地熱愛教育,喜歡教育工作。只有當一個人用心熱愛這個職業,他才會全身心投人其中,只有建立在對教育的熱愛之上,專業成長的動力才會源源不斷地從幼兒教師心底萌發并涌出。
2.自主發展的意識和能力
當人的發展水平達到具有較清晰的自我意識和達到自我控制的水平時,人才能有目的地、自覺地影響自己的發展。從高雅的求學、工作、進修、讀研等歷程可以看出,她做事認真、堅持、有韌勁,遇到困難不服輸,不甘于因循守舊,不斷對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追求更高的目標。一方面,她能不斷為自己的發展創造條件,而非消極地期待客觀條件成熟。比如高雅積極地進修專科、本科,在觀摩教學和日常工作中表現突出,善于抓住各種學習和鍛煉的機會。另一方面,她又能勾勒自己未來的專業前景,從一名幼師生成為骨干教師、教育管理者、研究者,不斷設計自己的發展規劃,實施自己的專業發展目標。具有自主意識的人在對未來的追求中,包括著鮮明的對自身專業發展的追求,并根據自己的專業追求決定自己的行為策略,一步一步地為實現自己的專業理想、人格、才能和價值目標而奮斗,這種自覺的發展意識和自主發展能力,是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師專業發展方面的、重要的、高度的體現。她把教師專業發展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有意識地連接起來,未來的專業發展目標支配著今日的專業發展行為,已有的專業發展水平和能力也影響著今后的專業發展方向和程度。從幼師生到專科生到本科生到碩士生,她有意識、理智地籌劃未來,實施自己的專業發展計一劃,這種獨立的自主意識和良好的自主發展能力,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3.教育實踐的磨煉和體驗
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發展,教育實踐為其專業發展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高雅從一名惜惜懂懂的幼師生成為一名骨干教師,再成長為一名教育研究者;從最初覺得幼兒園教師這個工作很好玩,到逐漸體會到幼兒園教師的責任,到產生自豪感,到越來越覺得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簡單的、隨便什么人都能干的事情;從一開始連《學前教育研究》里的文章都不太看得懂到承擔教育研究課題,成為一名教育研究者。這些說明了教育實踐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沃土和基礎,是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的直接與現實力量。在教育實踐中,教師逐步獲得了自我發展和提升的經驗和體驗。一方面,需要外部環境給教師提供一種健康、和諧的專業學習和發展環境,使他們有時間、有空間、有機會去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長;另一方面,教師要擁有自我發展的愿望、需要以及教育追求和實踐,教師自己要多讀書、多思考,通過在實際的教學實踐經驗中尋找作為教師的意義,通過內心的感受和外在的信息來評定自己的專業價值,從而獲得良好的專業成長。
關鍵詞: 幼兒英語教學 教學法 案例分析
一、教師教案呈現
(一)學習內容分析
本課為幼兒英語實踐課。在開本課之前,我到幼兒園進行了一些簡單調研活動,了解了我市幼兒園的英語教學情況,以便根據實際需要開展幼兒英語的實踐課。調研后主要有兩點反饋:
1.幼兒園英語課的教學形式:每所幼兒園所用的教材不同,以外教授課和本園教師授課相結合的形式為主。
2.幼兒園對幼師英語課的要求和建議:讓學生多了解幼兒園的英語教學現狀;教學應該以口語為主;讓學生盡可能多地了解幼兒英語的內容、特點及教法。
(二)學習者分析
1.本課的教學對象是我校2008級的幼教班。2008級幼教專業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相對較差,但通過三年的教學培養,學生對英語有了一定的興趣,通過老師的不斷激發,對教學話題有了一定的興趣和參與性。
2.學生在前兩年的基礎英語教學中,已經補充過英語兒歌、英語課堂用語的教學;在實踐課前,已經補充了教案教法的教學,并利用課前三分鐘進行了說課的教學。因此,學生已經可以系統地掌握寫教案、做教具、說課和講課的方法。
學生喜歡課堂輕松活潑,因此要將學習內容簡易化、通俗化,這樣更利于學生掌握。
(三)教學目標
1.學生可以順利、完整地呈現一節幼兒英語活動課。
2.學完本課后,學生可以正確、全面地對實踐課進行評課。
3.拓展:以同一主題(反義詞)white和black進行活動導入。
(四)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如何全面地評課。
2.如何用相同的方法拓展到其他幼兒教學活動當中。
(五)教學過程
Step 1熱身
學生上實踐課時教授的兒歌:How is the weather?
(每節課開始,對學生講課時比較好的自編兒歌或童謠進行復習并加入資料庫。)
Step 2導入
介紹幼兒園的英語課授課情況及對幼兒師范學生的英語要求,請上今天上實踐課的同學。
(讓學生了解現在幼兒園的英語教學狀況及對幼兒英語課堂的要求。)
Step3學生授課
趙香香同學授課內容:Big and Small。
活動對象:中班。
(在學生授課過程中,讓其他同學做好聽課記錄以便進行評課。)
Step4評課
1.學生評課。2.教師梳理。
(引導學生從教學內容、對象、目標實現、教態等方面進行評課并梳理。)
Step5拓展活動
分組以同一主題(反義詞)white和black設計活動導入。
活動對象:中班。
(引導學生利用現有的教具進行導入設計并展示成果。)
Step6小結作業
以white和black設計游戲兩個。
二、學生幼兒英語活動呈現
活動內容:Big and Small。教學對象:中班?;顒訒r間:15-20分鐘。
活動目標:1.復習單詞:cat,elephant,rabbit,frog,duck,dog。
2.學習新詞big,small,并能正確發音。
3.初步學會用“What is it?”提問,并學會用“It ’s big/small ...”進行回答。
4.激發幼兒以大愛小的愛心,培養相互合作的能力。
活動方法:游戲法,兒歌教授法。
教具準備:大小動物卡若干;氣球等。
活動過程:
Step1導入
教師扮演圣誕老人來到教室和大家問好。師:Hello everyone!今天圣誕老人來到我們這里做客啦!大家高不高興呀?圣誕老人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禮物卡片,小朋友想知道它們是什么嗎?那就和圣誕老人一起來揭曉答案吧!
Step2復習單詞
老師帶領小朋友以念兒歌的形式請出禮物卡片(禮物卡片都是學習過的動物單詞)。師:鐺!鐺!鐺!鐺!……我們的禮物就在箱子里,小朋友和圣誕老人一起念兒歌,請出我們的禮物卡片吧!師:奇妙口袋東西多!先讓我來摸一摸!老師摸到了一只青蛙,那青蛙用英文怎么讀?對,frog!Frog,frog,frog!下面就請小朋友來摸啦,大家跟老師一起念兒歌:奇妙口袋東西多,我請xx小朋友來摸一摸!xx小朋友來告訴老師你摸的是什么啊?對,是大象,elephant! Elephant,elephant,elephant!××小朋友棒不棒?大家鼓勵一下她:小朋友小朋友你真棒!繼續努力更加棒。用此方法依次復習動物單詞。
Step3教授新知
1.教授單詞。出示大小同一個動物的卡片兩張:大家摸到的禮物是不是有大有?。縡ollow me:big big就是大!small small就是??!big big就是大!small small就是小!小朋友們真棒,現在呢就請小朋友們:小腳并并攏,小腰挺挺直,小手背背后!誰愿意給大家帶讀一遍?先請xx小朋友給大家帶讀一遍!xx小朋友棒不棒?有誰比他更棒?帶著老師沒有表演過的動作來帶其他小朋友?那請xx小朋友。哇,xx小朋友可真棒!老師獎勵你一朵小紅花。
2.教授句型。剛才呀,圣誕老人說他要告訴老師一句神奇的魔語讓老師教給大家,大家想不想學?這句魔語就是:What is it?跟老師一起念。小朋友真棒,學得都很快,大家都學會了這句魔語,那想不想知道怎樣回答呢:It ’s a big dog.It ’s small dog.分別拿出各種動物卡片,提問小朋友句型:What is it?讓小朋友回答:It’s a big/small elephant/cat/rabbit/frog/dog.在此環節中貫穿情感目標:大朋友不可以欺負小朋友。
Step4鞏固新知
1.游戲:吹氣球。圣誕老人還告訴老師,他的房子要裝飾,想請小朋友來幫忙吹氣球,那誰愿意幫忙吹出大大小小的氣球呢?大家都愿意啊,那我們就分成四組來吹氣球,看看誰吹得更好。老師先做示范。)
2.游戲:送動物回家。小朋友們看看,這么多的動物都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我們來幫它們一起找到回家的路好不好?老師邊示范邊講解游戲規則。游戲規則:先跑到小橘子跟前大聲喊兩遍“small small”,再跑到大橘子面前大聲喊“big big”,然后跑到動物樂園隨便挑一個小動物來到老師跟前,老師會用剛才教過的魔語問大家,大家要用老師教過的短語回答老師,誰回答正確就可以把卡片貼到小動物的家里,再跑回起點和下一位小朋友擊掌,跑到老師站的地方,用老師剛才說的魔語問下一位小朋友,以此類推,老師要看哪組小朋友最棒。
Step 5小結作業
小手背背后,小腰挺挺直,小腳并并攏!今天小朋友表現得都很棒。今天我們學習了大和小兩個英文單詞(再次帶讀單詞big,small)。回家后要把大和小這兩個單詞教給爸爸媽媽,再用老師教過的魔語問他們,看他們會不會回答。
三、案例分析反思
(一)案例分析收獲
通過以上案例,學生和老師都通過幼兒英語教學法的實踐課收獲很多:
1.掌握了試講的要求、步驟,加強了團隊合作制作教具、試講的能力。在講課過程中,除了講課的同學和她所選擇的小朋友外,其他同學都作為聽課老師做好聽課記錄,以便試講完后進行評課時有理有據。
2.掌握每課試講的技巧。從導入―講授新知―鞏固新知―小結、作業布置―結束,每個環節的設計和實踐操作效果都要進行對比和尋找問題,最終能盡量達到與設計和實踐操作相符合的效果。
3.認真了解、學習其他同學講課的優缺點。學會討論、評價他人的課,從記錄教學過程到依據評課標準,作出較為準確到位的評價。
4.努力搜集幼兒英語教學法方面的知識和信息,努力提高自身在幼兒英語教學法方面的教學能力,盡量做到輕巧駕馭課堂,能夠在課堂上簡單通俗并較全面地展現知識架構。
5.教師、學生一起搜集與每課、主題有關的信息,做好預習,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調動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
6.充分利用多媒體,增加信息量,變抽象為具體,讓學生接觸更多的有關幼兒英語教學的知識,激發學生更多的興趣,增強其講課信心。
7.加強學法指導,訓練學生的學習、講課策略,注重對講課過程的評價,指導學生學會講課,培養學生良好的授課習慣。
(二)案例反思
因為初次接觸幼兒英語教法課,實踐經驗不足,一切工作都是在摸索中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做。為了做到更符合銀川幼兒英語學習的實際情況,從到幼兒園進行調研,了解幼兒園的英語教學現狀和形式,錄制幼兒園英語課錄像作為資料給學生呈現、討論、學習;到查找各種相關資料;再到進行實踐教學課學生講課,都是一個摸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沒有很有力的理論支持,不能很系統地給學生講解幼兒英語教法的相關理論知識。在今后一定要提早準備,找到更符合實際教學的書籍作為教材,讓學生能夠較系統規范地學習幼兒英語教法。本節課的主要目的是將學生的幼兒英語實踐課呈現在大家面前,以便一起來討論究竟幼兒英語教法課應該怎么上,這么上可不可以,是否還有更好的、更系統的方法。
參考文獻:
[1]楊文著.幼兒英語教學法.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6.10.
[2]《幼兒英語及哦啊與活動指導》編寫組編寫.幼兒英語教育活動指導.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