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彩泥教案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1.引導學生發現伙伴的優點,并能贊揚伙伴的優點;
2.通過寫優點卡的活動,讓學生初步體會在贊美別人的過程中自己心情的愉悅。
3.懂得向別人學習,自己就會有進步;定制向身邊榜樣學習的計劃,并能一步一步去實現。
設計總體思路
品德與生活課程的特征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基礎,是從兒童的現實生活中找到課程的生長點,而不是從老師們的腦子里想出來的。因此我在本節課中將努力貼近兒童生活通過各種有效的活動形式喚醒學生“已有的經驗”,從而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指導訓練,使學生發現伙伴的優點,體會在贊美別人的過程中自己心情的愉悅。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能欣賞自己和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心中有榜樣,并以此激勵自己成長。在這一單元里,學生欣賞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不是重點,在后階段的學習中才深入討論。這一主題活動分為“我為你喝彩”“我來學學你”兩個部分。
教學方法
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
教學重、難點
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一身邊榜樣激勵自己進步。
處理措施
教學時,讓學生具體說說自己受到別人贊美時心理感受,從而懂得:我的贊美不僅能讓我和伙伴之間相處得更融洽,而且我的贊美對朋友來說很重要。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題
教師:同學們有沒有獲過獎呀?
學生:獲過獎。
教師:有沒有把獎狀帶來呢?
學生:有。
教師:(指名)請你把獎狀拿上來展示一下。
學生:上臺展示。
教師:她在幼兒園每年都被評為“好孩子”,學前班夏令營被評為“優秀營員”,這個同學畫畫得很好,得了許多獎狀……你們想對這些同學說些什么?
學生:(略)
教師:對,我們應該為這些同學喝彩、叫好。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為自己的伙伴、朋友喝彩好嗎?
二、學習主題圖
1.學生看書中第一幅照片。
教師:你從這幅圖看到了什么?
學生:(讓學生懂得為同學的進步而喝彩)
2.學生看書中第二幅照片。
教師:這位同學在干什么呀?
學生:他的動作學得很像,同學對他說:“真棒”。
教師:他動作表演得很像,有表演的特長,同學們在為他的特長而喝彩。
3.學生看書中第三幅圖。
教師:從這幅圖中你又看到了什么?
學生:一個同學踢毽子很厲害,同學對他說:“你真厲害!”
教師:對,同學們在為他高超的技藝而喝彩。
發現好朋友可愛的地方,我們應該對他說什么?
學生:(說出學生你真棒,你真行,你真厲害,等等)
三、交流
教師提問:說說你在什么情況下為朋友喝彩?
1.教師:請剛才受到贊揚的同學說說,當你受到別人的贊揚時,心里怎么想?感覺怎么樣?
學生:(被引導學生去體驗被別人贊揚時那種愉悅的心情)
教師:那么你們能做到也去贊美別人嗎?
2.小組先交流。告訴伙伴,自己在什么情況下為朋友喝彩。
3.匯報。
4.試著贊美別人(指名)。
四、制作優點卡
1.教師:學會欣賞別人,是一件很開心的事,請欣賞圖中同學為他的好朋友寫的優點卡。
2.教學生把好朋友最讓自己佩服的地方記下來,制作成優點卡,送給自己的好朋友。
(1)制作優點卡。
(2)展示學習作品。
(3)贈送優點卡。
五、活動總結
教學生學會互相贊美,能夠讓他們相處得更融洽,課后,讓學生為自己更多的朋友制作優點卡。
2在語言游戲中享受樂趣,嘗試運用句式“( )有多( ),我就有多愛你!”,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
3懂得愛是需要表達的,向親人表達愛。
一,談話導入,認識繪本,賞讀封面。
1猜猜老師帶來的圣誕禮物是什么,引出書,并說明繪本的特點——圖文并茂。
2說說平時見過的兔子是怎樣的,利用糖炒栗子,區別繪本中的長在原野的栗色兔子。
3 【封面】
一猜角色關系,設置懸念。
二猜小兔子緊緊抓著大兔子的耳朵,說些什么?引出書名。
三看封面,發現作者,畫家和翻譯,出版社。
二,品讀正文,分層感悟,體驗情感。
1瀏覽扉頁,跳進故事。
2正文
(1)用手表達愛的長度和高度
(老師繪聲繪色地朗讀,適時加些自己的語言承接,學生靜聽。)
小栗色兔子該上床睡覺了,可是他緊緊地抓住大栗色兔子的長耳朵不放。
(他——兔兒子)
他要大兔子好好聽他說。
“猜猜我有多愛你。”他說。
大兔子說:“喔,這我可猜不出來。”
“這么多。”小兔子說,
他把手臂張開,開得不能再開。(老師做動作)
大兔子的手臂要長得多,
“我愛你有這么多。”他說。
(他——兔爸爸)
嗯,這真是很多,小兔子想。
“我的手舉得有多高,我就有多愛你。”小兔子說。
“我的手舉得有多高,我就有多愛你。”大兔子說。
這可真高,小兔子想,我要是有那么長的手臂就好了。
【過渡問題】
為什么小兔子會這樣想呢?他為什么要長長的手臂呢?
總結:小兔子多么渴望自己有雙長長的手臂呀!這樣,他就能伸得很長,舉得很高,向大兔子表達更多的愛了!
(2)用腳表達愛的長度和高度
(老師繼續講故事,學生通過聆聽,觀察和互動,感受小兔子的愛。)
小兔子又有了一個好主意,他倒立起來,把腳撐在樹干上。
“我愛你一直到我的腳趾頭。”他說。
大兔子把小兔子抱起來,甩過自己的頭頂,
“我愛你一直到你的腳趾頭。”
“我跳得多高,就有多愛你!”小兔子笑著跳上跳下。
【觀察】他是怎么跳的?
他跳一下就夠了呀,為什么跳這么多下呢?
小結:跳那么多下,就是想跳得再高一點,再高一點,告訴大兔子,他多愛他。
【互動】
左跳跳,右跳跳,1234向上跳。
前跳跳,后跳跳,5678向上跳。
“我跳得多高,就有多愛你!”大兔子也笑著跳起來。
【觀察】他跳得有多高呀?(耳朵碰到樹枝,小兔子仰頭)
【過渡問題】
為什么小兔子也想跳這么高呢?
總結:小兔子想跳這么高,因為他很想很想告訴大兔子,他多愛他。
(3)愛的延伸
【觀察,討論】
1觀察大圖,說說有哪些意象。
2四人小組討論,說話訓練:( )有多( ),我就有多愛你。
3師生配合讀圖,強調小兔子是喊的。
小兔子喊起來。(學生)
“我愛你,遠到跨過小河,再翻過山丘。”大兔子說。(老師)
這可真遠,小兔子想。
他太困了,想不出更多的東西來了。
他望著灌木叢那邊的夜空,沒有什么比黑沉沉的天空更遠了。
說完,小兔子閉上了眼睛。
“哦,這真是很遠,”大兔子說,“非常非常的遠。”
【思考】
小兔子對大兔子的愛,變得怎么樣了?
小結:小兔子的愛,越來越多了。
【師生齊讀】(老師適時提點生字)
大兔子把小兔子放到用葉子鋪成的床上。
他低下頭來,親了親小兔子,對他說晚安。
【師讀結尾】
然后,他躺在小兔子的身邊,微笑著輕聲地說:“我愛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從月亮上,回到這里來。”
三,回味故事,重點對讀,拓展延伸。
1比較大兔子和小兔子誰愛誰多一些。
小結:
大兔子對小兔子很溫柔,他很愛很愛小兔子。聰明的小兔子總能想出各種辦法,他也很愛很愛大兔子。原來,他們都是百分百地愛對方,并且告訴對方。
2【游戲回顧】
用跳跳兔的游戲回顧小兔子的好辦法,引出對讀的內容。
【大聲對讀】
二次看圖,自由練讀小兔子的話。
師生配合表演。
(指名表演,選擇最喜歡的一句,和老師配合 ——— 一齊完整地和老師表演)
“我愛你有這么多。”
“我愛你有這么多。”
“我的手舉得有多高,我就有多愛你。”小兔子說。
“我的手舉得有多高,我就有多愛你。”大兔子說。
“我愛你一直到我的腳趾頭。”
“我愛你一直到我的腳趾頭。”
“我跳得多高,就有多愛你!”
“我跳得多高,就有多愛你!”
“我愛你,像這條小路伸到小河那么遠。”
“我愛你,遠到跨過小河,再翻過山丘。”
“我愛你一直到月亮那里。”
“我愛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從月亮上,回到這里來。”
【表達感情】
挑喜歡的那句,對爸爸媽媽大聲表達愛。
自己有話想說,也可以表達。
4總結:
當我們很愛很愛一個人的時候,很想把這種感覺說出來。讓我們再來看看這本繪本的封面。大聲地讀讀小兔子的話吧!——猜猜我有多愛你
幼兒園數學教學是“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大小、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立初步的數概念”。但數學所特有的抽象性和精確性對幼兒來說是相對難理解的。在大班幼兒初步掌握了一定的數概念后,為喚起幼兒已有數學知識經驗,通過聯想、猜測、推理將抽象的數概念融于數學游戲中,通過“根據同伴的數字猜測自己的數字”,發展幼兒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及獨特性,我設計了這節活動課《猜猜你是幾》。
活動目標
1.
通過觀察、排除的方法學習尋找缺失的數字。
2.
熟悉游戲的玩法并遵守游戲規則。活動教具: 10把椅子(椅背上有 1 ―10十個數字)、 10個頭飾(頭
飾上有數字1 ―10十個數字)
活動過程
一、引出游戲 ―捉迷藏,并介紹游戲規則
1.出示頭飾,認認頭飾上的數字,引出游戲―捉迷藏。
師:今天,朱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禮物―花,你們看,這些花上還藏著數字呢,咦,都有哪些數字呢?(反過來,花朝下,一一出示花)
2.介紹游戲規則。示范戴一頂帽子。
師:花兒戴在頭上,就是一頂數字帽子了。你們想不想和數字帽子玩捉迷藏的游戲呢?好,那你們可要聽清楚游戲規則,這樣才能成功。記住游戲規則: 1.不能偷看自己的數字,2.不能說出別人的數字。明白嗎?
(析:幼兒從好奇禮物“數字花”變為“數字帽子”開始,個個顯露出神奇,對捉迷藏的游戲充滿了期待。)
二、游戲一:根據少 1或者多1的關系,尋找缺失的數字
1.利用數字10、9的頭飾和兩名幼兒做游戲,交流用什么方法猜數字的。
師:好,那我們先請2個小朋友來玩游戲。先看看這兩
個數字是幾?(9、10)他倆誰大誰小?哪兩個小朋友先來?
每人一頂帽子,請你猜出自己的數字后,趕緊坐到自己的位
置上。(貼有相應數字的位置)
師:誰來介紹一下,猜數字的方法?
師(小結):要知道自己的數字,先要觀察同伴的數字,
缺少的那個就是自己的數字。
(析:游戲初始,幼兒要明確游戲規則及玩法,再先觀察同伴的數字是幾,繼而推理出缺少的數字才是自己的。)
2.和數字6、7、8做游戲,并驗證方法。師:很好!現在,請3個小朋友過來做游戲了。看看是哪三個數字? (6、7、8)有誰知道這三個數之間有什么秘密?
(一個比一個多;相鄰數;多一和少一)這么多秘密,我們記
住它。我們還要記住游戲的規則!看誰坐得又快又對,
開始!
師:你為什么坐 8?(因為他們是 6、7,所以,我就是8)
(析:幼兒通過相鄰數和數之間多一少一的邏輯關系,記住了是哪幾個數,然后經過觀察、思考,尋找出屬于自己的那個數―缺失的數字。)
3.利用數字1 ―5做游戲。師:剛才呀, 9、10、6、7、8、都玩過了,還有幾個數字沒
玩過? (1、2、3、4、5)嗯,對了。那剛才沒玩過的,都上來。師:有人坐錯了嗎?為什么?
(析:幼兒玩過前面五個數字后,已經漸漸掌握了游戲的方法了,也猜測出還剩下的是哪5個數,這次沒玩過的幼兒都勇敢地表示要加入游戲,而且顯得自信滿滿。)
三、游戲二:利用單、雙數,尋找缺失的數字
1.利用數字1、3、5、7、9進行游戲。
師:現在,我們玩難一點的,撿一些數字玩。(先給孩子看一下)這些數都是什么數?(單數)哪幾個勇敢地上來的?看誰猜的又快又對?
師:誰來說說,你怎么知道是9的?
師(小結):“小朋友真厲害,你們知道了要想猜到自己的數字是幾?一定要記清楚原來有哪幾個數字,然后再找一找,缺少的那個數字,就是你自己的數字。”
2.利用數字2、4、6、8、10進行游戲。
師:好,還剩下5個,會是什么數呢?(雙數) (2、4、6、8、 10)這些都是雙數。誰來挑戰一下的?看誰猜得又快又對?
(析:幼兒思維活躍,并堅信自己猜出的答案,還大膽地把思維的過程用語言進行完整地描述,對單雙數的概念也得到了理解與鞏固。)
四、游戲三:利用隨機的數字,尋找缺失的數字
1.幼兒隨意選擇五個數字,一起進行猜數字游戲。
師:你們還想玩嗎?還想怎么玩?(那我們 10個數字一起玩)每人一頂帽子。相互看一看,自己再猜一猜,你應該坐哪里?
2.請客人。老師交換每個人頭上的數字,老師把幾張椅子進行換位置,游戲再次進行。
師:一起把帽子拿下來,看看坐對了嗎?師:游戲真好玩,那我們一起到教室里把好玩的游戲告
訴其他小朋友吧!
(析:利用隨機數字進行游戲,再次挑戰了幼兒的思維,通過換帽子和換椅子,又一次增加了游戲的難度。活動中,幼兒始終表現積極,情緒高漲,活動結束后,仍有意猶未盡之感。)
反思
1.
教具的簡約、新穎性。以可愛多變的“帽子花”作為教學具,是符合幼兒的心理需求。一個標有數字的花朵,一會兒又變成戴在頭上的帽子。以和幼兒談話導入,老師給小朋友帶禮物了―花。繼而幼兒一起和“帽子花”玩捉迷藏的游戲。把枯燥、抽象、嚴謹的數學,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積極地去想、說、做。
2.
活動的游戲性。游戲是幼兒所青睞的,整個活動幼兒都在游戲中積極主動思維,始終處于樂學、會學的狀弁中。教師將數之間的多一少一關系、相鄰數、單數和雙數的一些數概念,巧妙地融合于游戲中,幼兒思維的敏捷性和邏輯推理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