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個人履職巡察整改報告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根據省局黨組巡察工作安排,省局第三巡察組從今天開始對我司進行巡察。這充分體現了省局黨組對我司工作、對我司黨委以及全體干部職工的關心和厚愛,在此,我代表公司黨委對巡察組的進駐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剛才,朱永平組長作了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開展巡察工作的重要意義,明確了這次巡察工作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等,并對這次巡察工作進行了全面動員,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指導性和針對性。我們一定要深入學習,深刻領會,堅決落實,確保巡察工作順利開展。下面,根據巡察工作要求和會議安排,我代表公司黨委鄭重表態如下:
一是堅決貫徹巡察工作要求,提高思想認識,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認真對待。這次巡察是對公司黨委的一次“政治體檢”,是對黨委班子履職情況的一次監督檢查,是對我們各項工作的一次“全面檢閱”,有助于我們更加全面、準確、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省局黨組的重大決策部署和各項方針政策,有助于我們正視和改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能夠極大地促進和推動公司的高質量發展。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巡察工作的各項要求,從講政治、講規矩、講紀律的高度,深刻認識開展巡察工作的重要意義,把接受省局巡察組的監督檢查作為一次深刻自我反省、全面檢驗黨建工作成效、強力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機會,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局黨組的決策部署上來,切實增強接受巡察監督、支持巡察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認真對待巡察工作,積極主動接受巡察組的監督檢查,全面落實巡察工作要求。
二是堅決服從巡察工作安排,全力支持配合,以端正的態度做好服務保障。配合巡察組做好巡察工作,是我們的政治責任和應盡義務,公司黨委班子成員以及全體黨員干部,都要把接受監督檢查作為一種政治擔當和行動自覺,以正確的態度、良好的狀態全力支持巡察組工作。按照要求,公司黨委已經成立了由黨委成員、副總經理陳國雄同志任組長,紀檢監察室、組織人事工作部、辦公室主要負責同志及相關人員為成員的巡察工作聯絡組,確定了與巡察組進行聯絡的相關負責人和具體工作人員。聯絡組要嚴格按照巡察組的工作計劃和具體安排,不折不扣做好配合工作,巡察組需要的資料,要認真準備、及時提供、保證資料的全面性和準確性;巡察組擬開展的單獨談話等相關工作,要及時安排、精心組織。要全力做好各項后勤保障和服務工作,為巡察組高效開展工作提供最便利的條件和強有力的保障。巡察期間,巡察組的各位同志與干部職工進行個別談話、查閱相關文件資料時,不管涉及哪個部門、哪個人,都要堅決服從、積極配合,全面落實巡察組要求。
三是堅決遵守巡察工作紀律,坦誠接受監督,以實事求是的精神開展工作。全體黨員干部要本著對公司負責、對事業負責的態度,實實在在匯報工作、全面真實反映情況、實事求是反映問題、客觀公正評價干部,講成績不拔高、講問題不遮掩、講差距不護短,讓巡察組準確了解、全面掌握公司黨委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以及公司發展的真實狀況。對巡察組布置的任務,要按時高效完成,決不允許欺騙隱瞞、弄虛作假、敷衍拖延。要嚴守工作紀律,嚴格執行請假報告制度。巡察期間,公司處級領導干部、各部(室)主要負責人不經請假不得隨意離開工作崗位,更不能擅自外出。嚴守保密等相關規定,不該問的堅決不問,不該做的堅決不做。
四是堅決認領巡察發現問題,堅持立行立改,以良好的作風抓好整改。我們要把接受巡察的過程作為尋找差距、發現問題、補足短板、改進工作、促進發展的過程,對黨的建設、干部隊伍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兩煙業務發展等進行一次全面的回顧總結,認真查找不足,深入剖析原因,積極加以改進。對巡察組指出的問題,一定要誠懇接受、即知即改,主動認領、對賬銷號,認真研究、逐一落實,做到邊查邊改、立行立改,確保整改任務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要以這次巡察為契機,在巡察組的指導和幫助下,進一步增強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政治自覺,進一步強化薄弱環節、堵塞制度漏洞,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完善工作措施,全面落實省局黨組高質量新發展實施綱要精神和“1234”工作思路,不折不扣貫徹好省局黨組的各項決策部署。
同志們,接受省局巡察組的檢查指導,是一項光榮的政治任務。我們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積極配合,求真務實,努力工作,圓滿完成巡察任務,推動公司各項工作邁上新的臺階。
一、案件風險“三色”預警機制的運行過程
(一)藍色警示
即以員工崗位職責為基礎,通過定期排查風險,將員工所在崗位的風險點和防范措施經常性地明示,提醒員工正確履行職責,思想上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工作中做到忠于職守、依法規范,自覺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增強防范案件風險的主動性。
一是對風險點進行定期排查,建立崗位案件風險點數據庫。突出重點崗位、要害部位、關鍵環節,認真對照排查風險點,確定了全行148個風險部位696條風險點,有針對性地制定了防范措施638條。將這些風險點及防范措施錄入數據庫,作為風險崗位開展常態性預警,強化事前引導防范的基礎。同時,建立定期風險排查機制,依據排查情況更新風險點數據庫,進一步強化事前藍色警示的實效。
二是按照崗位職責,將風險點和防范措施分解到每個工作人員。風險點數據庫中的風險點和防范措施,預警系統將時時顯示在每個人的“我的風險”欄目中,員工進入首頁即能直觀地看到自己崗位職責業務工作中存在的風險點和風險防范措施。
三是建立部門風險欄目,加強他律。將工作人員所在部門的各崗位在履行崗位職責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點、風險防范措施等情況進行公開。分管行領導和部門負責人可通過本欄目,快捷地了解分管部門和本部門可能發生風險的崗位、業務、環節、活動、工作情況。本部門其他人員也可據此相互監督。
四是豐富風險警示教育載體,放大警示效應。在增強藍色風險點事前警示作用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風險警示的觸角。建立“警示教育”欄目,展示廉政文化建設成果,為加強廉政教育提供一個載體和互動平臺。
(二)橙色警報
主要是利用內、外部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信息,對照橙色警報的指標體系,對崗位人員行為過程開展動態性預警,重在隨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督促整改,使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得到及時糾正,堵塞漏洞,防范風險。
一是建立橙色指標體系,為橙色預警提供支持。通過查找風險點,將148個風險部位作為橙色預警的重點,以各項崗位職責為基礎,以工作制度和管理規程為標準,堅持便于收集、分析和對比、判斷的原則,梳理、分析各工作事項、業務環節容易出現的問題。對性質、情節較輕,未造成資金損失或風險隱患小,且實效發生的一般性違反規章制度或操作不規范的問題,列為橙色預警指標,為采集、篩選、分析、處置橙色信息警報提供了依據。
二是建立信息采集網絡和數據庫,全面收集預警信息。通過“履職風險排查”,鼓勵員工主動查找和發現自身已經形成的問題;來自系統內部黨委巡察、紀委監督、內審檢查、執法監察、專業檢查等各類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來自地方審計部門檢查、效能投訴、舉報等外部監督發現的問題。
三是規范工作流程,及時橙色警報。對監督檢查工作流程進行了梳理和規范,其工作流程是:某一監督檢查項目完成后,檢查部門要根據檢查事實形成監督檢查報告,將問題反饋給被檢查部門;問題責任部門對問題進行分析,明確問題責任人,然后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對照履職兌現標準和違規積分標準,對責任人進行問責;問題責任部門處理后,將處理結果報送預警管理辦公室進行整理,提交預警管理領導小組研究,對照預警指標,屬于橙色預警的問題,對責任人橙色預警。問題責任人按照整改要求認真進行整改,經領導審批后,將整改情況報送預警管理辦公室審定,符合整改要求,解除其警報;整改未到位或未整改的,繼續保持警報,以此促進問題得到徹底整改。
四是進行監督提示,使監督工作更加方便快捷。根據監督檢查標準,對應該監督檢查的事項提前進行提示,在首頁實時顯示,解決監督檢查工作不及時、不到位的問題。督促各級管理人員依據其管理職責,按月、季、半年及年度適時開展各項監督檢查事宜;督促各監督檢查部門依據其職責開展監督檢查;督促工作人員定期進行履職風險排查;督促被監督檢查部門對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責任認定、責任追究和積分評價。
(三)紅色警戒
對性質、情節嚴重、存在風險隱患或造成資金損失,或屢查屢犯的違反規章制度或操作不規范的問題,發出紅色警戒信號,督促整改問責。
一是建立紅色警戒指標,明確警戒底線。根據問題發生的頻率、性質、影響程度和造成損失情況,提取出各崗位、各環節的紅色預警指標298項,錄入數據庫。紅色警戒是預警機制的最后一道防線,是防止員工走上違法違紀道路的底線。
二是發出紅色警戒中,究改并舉。問題采集部門采集到問題信息,通過系統平臺反饋給責任部門,由責任部門進行責任認定,確定預警對象即責任主體,對照紅色警戒指標,符合發出紅色預警信號的問題,通過“紅色警戒”欄目對其進行提示預警,責令及時整改。未能說明情況或整改不到位、或沒有正確進行履職問題的,不予解除警報;整改和責任追究到位的解除紅色警戒信號。
三是加強履職問責,強化預警效果。首先,對照規章制度和崗位職責,充分考慮問題的性質,對298個事項,制定了履職問責標準,為責任追究提供了依據。同時,將問責標準引入橙色和紅色預警體系,預警與問責相對應。
(四)考核評價
對照規章制度、崗位職責和業務操作流程,充分考慮發生問題的性質,設置相應分值,實行積分管理,根據積分多少,量化風險評估,確定風險管理質量成效的高低。同時將員工的積分評價結果納入工作人員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作為工作人員評先評優、獎勵晉升的重要依據;將單位風險管理成效納入領導班子綜合考核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
二、案件風險“三色”預警機制的主要特點
(一)明碼標識,實時警示
在開展預警過程中,明碼標識,各項內容、各種方法相對穩定,便于落實到位并長期堅持。同時,用直觀醒目的顏色代表開展預警的事項(案件風險),對干部職工的廉政勤政行為或違規違紀問題進行實時、動態預警,將案件風險預防工作寓于干部職工履職過程和日常管理工作中。
(二)流程控制,責任分明
“三色”預警系統以案件風險防范工作為基礎,將風險提示、風險排查、問題反饋、責任認定、責任追究、落實整改等環節設置在系統中,明確使用者權限和責任,實現預警操作環節的動態性、全過程、全方位的督察、督導,保證預警信息的全面客觀、真實有效。
(三)督促整改,落實到位
制定預警指標,明確預警事項和內容,明確問責追究和方式和標準,形成縱橫交錯、細致嚴密的警戒線。發現案件風險問題,立即啟動糾錯機制,對責任人發出預警,第一時間責令責任人員整改,并對預警結果進行跟蹤評價,確保問題整改落實到位。
(四)科技防腐,提升效能
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為案件風險預警搭建管理平臺,實現相關部門風險預警事務處理電子化、自動化和標準化,使預警工作與日常工作緊密結合,監督工作更加方便快捷,監督信息獲取更加容易,從而提升案件風險防控效能。
三、對案件風險預警機制建設的理性思考
(一)做好案件防范工作必須具有創新的理念
金融改革的過程中,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斷拓展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符合客觀實際的需要。
(二)做好案件防范工作必須提升科技含量
現代科技手段具有公開性、嚴密性、程序性、實時交互性,與預防腐敗的制度相結合,能夠發揮規范權力、制約權力的強大功能。只要把各項法規制度、工作規程設置為計算機程序,在操作中就必須按照規定程序運轉。運用科技手段,通過網絡把各牽頭部門和協辦部門的力量聯合起來,可以實現信息的互聯、互通和共享,促進職能作用的有效發揮,形成工作整體合力。
2002年,為加強礦產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的監管,湖南省結合實際,制定下發了《湖南省礦產督察員工作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建立礦產督察制度、礦產督察員職責、礦產督查方法和礦產督查員管理。湖南省前三批國家級督察員按照管理暫行辦法開展了督查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績。2011年10月,湖南省國土資源廳重新組建了礦產督察員辦公室(與礦產資源保護性項目辦公室合并辦公),并明確了工作職責和管理辦法。2013年7月,湖南省國土資源廳下發了《關于印發的通知》(湘國土資辦發[2013]113號),進一步明確了省級礦產督察員辦公室職責、督察員選聘、督察員職責職權、督查工作要求以及督察員管理相關制度。2013年7月,通過本人申請及市州國土資源局推薦,湖南省聘任了14名同志為首批省級礦產督察員。至此,湖南省共有國家和省級督察員53名。下一步,我們還將組建市級甚至縣級督察員隊伍。這支專業技術和各項素質過硬的督察員隊伍,深入到礦山企業進行日常監督,勢必大大增強我省礦產資源監督隊伍的力量。
強化理論,不斷提高法律法規學習
礦業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礦產勘查開發專業知識不斷更新,政策法規也逐漸完善。對督察員要求更嚴、水平要求更高。所有督察員一要學習重要法律法規、政策文件和礦產開發各類強制性標準,熟悉礦產督察工作的依據;二要熟悉派駐地區礦產資源概況、開發利用現狀和礦產資源規劃及礦業權設置方案執行情況,掌握督察員在地方開展督察工作的基本資料;三要研究并熟悉被督察礦山企業的歷史、現狀及發展規劃,把所督察礦山企業真正“讀懂”。這樣才能把督察工作與促進礦山合理開發利用資源結合起來,發揮更大作用。同時,督察員要注意角色轉換。很多督察員以前在大中型國有礦山或者礦產資源管理部門工作,身份是礦產資源開發的具體者管理或實施者。而礦產督察員的身份是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的監督者,因此要把握定位,既要認真履職,又不能越俎代庖。
突出重點,推動督察工作全面到位
湖南省礦產資源豐富,儲量分布線長面廣,開采企業數量眾多。督察員在開展督查中要抓住重點,圍繞保護和合理利用礦產資源開展工作。一是抓重點礦區。前幾年我省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中,明確了100多個省級整頓重點礦區、整合重點礦區、突出問題重點礦區,經過幾年的整頓規范開發秩序有了明顯好轉。但是,多年實踐表明,一旦稍有松懈,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很有可能出現反彈,因此督查中要密切關注以往確定的重點礦區。二是抓重點礦種。湖南是有色金屬之鄉,也是非金屬之鄉。十種有色金屬中除鎂外,都有探明儲量。其中鎢、錫、銻、鉍的保有資源儲量居世界前面,在國際市場擁有比較大的話語權,礦產開發秩序好壞,直接影響國際國內市場供需關系。因此,抓住了重點礦種也就抓住了該礦區的中心。三是抓重點礦山。督查要按照“管好每一個大中型礦山和具有一定影響力礦山”的原則,加大對大中型礦產企業等重點礦山的督察力度。按照任務到礦,責任到人的原則,對全省重點礦山逐一明確督察責任,促進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監督管理工作全面到位。
注重方法,確保督察工作取得實效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督察員在工作中要勤于調查研究,善于發現案源線索。違法違規案件的主要來源是上級轉辦、專家或群眾舉報、媒體網絡曝光反映的問題、督察員巡察或通過衛星遙感報告發現的問題。對于這些線索,督察員要仔細甄別、迅速反應,深入實際調查核實。調查核實要親力親為,深入細致,不能只聽地方匯報或者只看文件資料。要通過調閱原始檔案、約談當事人、走訪群眾、現場踏勘等方式獲取第一手資料,收集確鑿證據,這樣才能準確定性、言之有據,才能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妥善解決問題。同時,針對一些工作中發現的有共性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要深入開展研究,并向督察員辦公室或有關管理部門提出對策和建議。要堅持到現場督察。礦產督察工作的重點就是現場督察,礦產督察員一定要深入現場進行調查研究,深入到勘查、采礦和選礦現場,對照圖紙和原始生產記錄臺賬認真進行檢查。對礦山企業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情況進行認真分析評價,總結好的做法和經驗;對存在的問題要分析研究,提出整改或處理意見,要求礦業權人進行整改。并且督察后,督察員要及時將督察情況寫出督察報告,連同填好的《礦山現場督察備案表》報送國土資源主管部門。 目前我們還只有國家和省級督察員,下一步,我們將逐步建立市級甚至縣級督察員隊伍。各級督察員從職責上看有分工,相互協調配合開展工作加強聯動機制,形成礦產督察員分級分區督察、重點督察、層層負責的礦產督察監管網絡。同時,將礦產督察工作與各項礦政管理工作密切銜接起來,把礦產資源管理秩序專項整治、礦山年檢、采礦權市場建設等有機結合起來,發揮整體功能,推動礦產督察工作全面到位,確保督察工作取得實效。
堅持原則,依法依規行使督察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