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會計專業實習工作計劃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會計作為一門應用性的科學,是一項重要的經濟管理工作,是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經濟管理離不開會計,經濟越發展會計工作就顯得越重要。通過次次學習,將學校所學的會計理論知識,熟悉了會計核算對象,利用真實的會計憑證對一定時期內的經濟業務進行會計核算,認識并掌握了會計會計帳簿登記的基本原理。并且認識到了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同時,我也了解到會計電算化對會計工作的影響。
實習是每個學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了解社會,讓我們學到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學不到的知識,打開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后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而會計工作是指對具體事物進行計算、記錄、收集有關數據資料,通過加工處理轉化為用戶決策有用的財務信息。掌握會計工作不僅要學好書本中的各種會計知識,而且還要認真積極地參加各種會計實習機會,讓理論和實踐有機務實的結合在一起,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名高質量的會計專業人才。
此次實習內容如下:
1.了解公司財務情況以及人員設置情況
2.了解公司的財務規程以及財務制度
3.熟悉會計憑證的登記
4.熟悉會計帳簿的登記
5.對現金日記帳和銀行存款日記帳的熟練掌握
6.到生產單位了解產品的生產流程
7.了解產品生產的主要原材料及輔助材料
8.了解產品的成本構成
9.對產品的生產材料核算進行實踐
10.對產品的成本核算進行實踐
11.輔助公司的會計人員進行工資核算
12.輔助公司的會計人員編制會計報表
13.輔助公司的會計人員編制生產月報表及銷量月報表
14.在統計部門輔助工作
15.輔助公司的財務部門進行存貨盤點
16.輔助公司的會計人員進行會計電算化的操作,其中包括憑證的錄入、審核、出納日記帳的登記、各種明細帳的登記
17.輔助總帳會計編制匯總表,總帳的登記及期末會計數據處理
18.了解電子報表的編制
通過本次實習,我發現電算化會計是會計史上嶄新的一頁。電子計算機的應用,首先帶來數據處理工具的改變,也帶來了信息載體的變化,會計電算化后對傳統會計方法、會計理論都將發生巨大的影響,從而引起會計制度、會計工作管理制度的變革。會計電算化促進著會計信息的規范化、標準化、通用化,促進著管理的現代化。在本次的實習過程中,不僅培養了我實際的動手能力,增加了實際的財務工作的過程有了一個新的認識。而且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會計本來就是一項非常煩瑣的工作,所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需百倍用心、細心。切忌:粗心大意,馬虎了事,心浮氣躁。這樣做帳時才能感覺左右逢源,越做越有樂趣,越做越有勁。
本次實習已達到了預期目的,大量的會計專業知識與社會知識相結合,既鞏固了專業知識,又學到了社會知識,對我今后的就業有極大的幫助。通過這次實習我對出納、會計崗位有了一個深層次的認識。我找到了專業知識的漏洞,對好多基礎性知識還不是很肯定,需要重新回顧學習。對會計崗位人員要求的細致、耐心有了切實的體會,明確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在會計實務的操作過程中企業的財會人員均認真執行《會計法》進一步加強財務基礎工作的指導,規范記帳憑證的編制,嚴格對原始憑證的合理性、合法性進行審核,強化會計檔案的保管工作
公司的財務部并沒有太多人,設有一名財務經理,一名出納。此次負責我實習的是公司財務經理—張經理,張經理根據我兩周的實習時間,主要是讓我了解財務軟件的使用和會計處理的流程,并做一些簡單的會計憑證。公司采用的是金碟財務軟件,從編制記賬憑證到記賬,編制會計報表,結帳都是通過財務軟件完成。我認真學習了正規而標準的公司會計流程,真正從課本中走到了現實中,細致地了解了公司會計工作的全部過程,掌握了金蝶財務軟件的操作。實習期間我努力將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向實踐方面轉化,盡量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習期間我遵守了工作紀律,不遲到,不早退,認真完成領導交辦的工作。
剛到會計部張經理就叫我先看她們以往所制的會計憑證和附在會計憑證上的原始憑證。由于以前在學校做過會計憑證的手工模擬,所以對于會計憑證不是太陌生,因此以為憑著記憶加上學校里所學過的理論對于區區會計憑證完全可以熟練掌握。但也就是這種浮躁的態度讓我忽視了會計循環的基石——會計分錄,以至于后來張經理讓我嘗試制單的時候感覺到有些困難。于是我只能加班補課了,把公司日常較多使用的會計業務認真讀透。畢竟會計分錄在書本上可以學習,可一些銀行帳單,匯票,發票聯等就要靠實習時才能真正接觸,從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別以為光是認識就行了,還要把所有的單據按月按日分門別類,并把每筆業務的單據整理好,用圖釘裝訂好,才能為編制會計憑證做好準備。
見習了兩天后,張經理給了我一些原始憑證,讓我審核原始憑證后編制記賬憑證。我根據原始憑證所必需的要素認認真真審核了原始憑證后,進入金蝶會計軟件的錄入記帳憑證的界面,先按此筆業務錄入簡明而清楚的摘要,然后按會計分錄選會計科目,并在相應的會計科目的借方和貸方錄入金額,最后在檢查各個要素準確無誤后,按下保存并打印出記帳憑證和相應的原始憑證釘在一起。剛開始我制作的速度比較慢,而且在張經理審核憑證時能發現一些錯誤的憑證。但是通過幾天的聯系后在速度和準確度上都提高了不少。通過一周多的編制記帳憑證工作,對于各個會計科目有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并且對于我把書本知識和實踐的結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除了編制記帳憑證,張經理很有耐心地給我講解了每一種原始憑證的樣式和填寫方式以及用途,而且教我記帳,打印所需要的帳簿以及查詢憑證等財務軟件的一些常用的操作。有了這些基本認識并熟練了財務軟件的操作以后學習起來就會更加得心應手了。從制單到記帳的整個過程基本上了解了個大概后,就要認真結合書本的知識總結一下手工做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除了做好張經理所安排的各項工作后,我也會和出納學學知識。別人一提起出納就想到是跑銀行的。其實跑銀行只是出納的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在和出納聊天的時候得知原來跑銀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熟知每項業務要怎么和銀行打交道以外還要有吃苦的精神。想想寒冷的冬天或者是酷暑,誰不想呆在辦公室舒舒服服的,可出納就要每隔一兩天就往銀行跑,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而且,出納的業務比較繁瑣,還要保管現金,支票和收據等等,所以需要非常細心,對于比較粗心的我來說,這也是非常有必要學習的。
是的,課本上學的知識都是最基本的知識,不管現實情況怎樣變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如今有不少學生實習時都覺得課堂上學的知識用不上,出現挫折感,可我覺得,要是沒有書本知識作鋪墊,又哪應付瞬息萬變的社會呢經過這次實踐,雖然時間很短。可我學到的卻是我一個學期在學校難以了解的。就比如何與同事們相處,相信人際關系是現今不少大學生剛踏出社會遇到的一大難題,于是在實習時我便有意觀察前輩們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級相處的,而自己也虛心求教,使得兩周的實習更加有意義。
小結
關鍵詞: 校企合作 實訓基地 工學結合
實訓基地建設是實現學生“零距離”上崗的有效途徑。而會計是一項實踐性、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目前幾乎所有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都建有校內外實訓基地,但是由于會計工作的特殊性,大多數實訓基地流于形式,因此,高職會計專業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面臨諸多困難與挑戰。
一、會計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的現狀
1.校內實訓基地形式單一,校企合作共建基地少。
教育部指出:“加強實訓、實習基地建設是高等職業院校改善辦學條件、彰顯辦學特色、提高教學質量的重點。”因此,幾乎所有高職院校會計專業都紛紛建立實訓基地,但是校內實訓基地的主要形式是建立校內實訓室,校企合作共建基地少。而且,大多高職院校會計校內實訓基地沒有聘請相關企業專家進行論證,也沒有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對實訓室的構建結構、學生規模、會計工作流程等考慮欠妥,最終導致實訓室利用率不高或不能有效利用。
2.實訓師資隊伍結構不盡合理,影響實訓效果。
會計專業教師大部分來自于高校,對于企業會計流程并不熟悉,缺乏相應的實踐經驗。因為教學任務繁重,難以抽出時間到企業或者事務所參加培訓和實踐,直接制約校內實訓效果。
3.校外實訓基地流于形式,難以真正發揮實訓作用。
由于會計工作的保密性與連續性等特點,校外實習基地建設面臨很多困難。一是由于實訓需要的會計資料涉及企業商業秘密,企業很難將財務工作交給實習學生完成。二是企事業單位對財務人員的需求有限,實訓企業很難接納大規模學生集中實訓。因此,學生頂崗實習內容和時間有很大的局限性,難以達到預定目標且效果不佳,有些校外實訓基地只起到參觀作用,甚至一些校外實訓基地是高職學校為了應付評估、檢查,只是掛名而已,并未真正發揮實習實訓的作用。
二、加強高職會計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的實踐與措施
1.以加強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為主,構建高效的校內仿真實訓體系。
目前校內實訓和校外實習是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兩大途徑,對會計專業來說,校外實習基地建設面臨很多困難,學生頂崗實習內容和時間有很大的局限性,難以達到預定目標且效果不佳,因此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應加強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并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聘請相關企業專家進行論證,對實訓室的構建結構、學生規模、會計工作流程等進行周密安排,提高實訓室利用效率。并合理構建會計專業校內仿真實訓體系,有步驟、有組織、有計劃地組織實踐教學,并開展會計實訓教學活動,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進行模擬實習。校內實訓要層層推進、由淺入深,滿足學生單項崗位實訓、混崗綜合實訓的需要,要實現三個結合:全崗實訓和分崗實訓相結合;會計手工實訓與會計電算化實訓相結合;過程實訓和內容實訓相結合。
2.校企深度融合共建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
基于會計工作的特殊性及各單位接受會計學生實習數量的限制,應開辟新的途徑,建設校企共贏的校內實習基地,進行“引企入校、引校入企”開拓性試驗。如與校外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公司合作,學校提供場地、設施和電算化軟件,企業將記賬業務放到學校,成立記賬部,分批安排學生實訓。
我院鼓勵“工學結合”,出臺資助建立校內實訓基地的相關配套政策,2009年與諸城惠發食品有限公司進行校企合作,成立惠發商學院,2013年與當地會計師事務所合作成立記賬部。作為會計專業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記賬部目前規模偏小,針對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校企雙方將協商通過簽訂協議進一步明確雙方權利與義務,不斷提高經營服務水平,突破單一管理體制,還要進一步大膽探索“筑巢引鳳”式、“移花接木”式、“校辦工廠”式、“購買”等多種方式,擴大業務規模,使記賬部成為會計實踐教學的重要支撐平臺。
3.提高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
改善教師隊伍結構,實施會計專業教師企業實踐培訓輪換制度,鼓勵教師到企事業單位、會計專業咨詢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兼職,聘用有實踐經驗的行業專家、企業技術人員和社會能工巧匠等擔任兼職教師,建設一支“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的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并探索“項目負責制”、“課程承包制”、“交流溝通制”等方式重點加強“雙師型”教學團隊培養。
4.加強考核與管理,使校外實訓基地建設落到實處。
會計專業校外實訓基地建設面臨諸多困難,必須處理好實訓基地建設與利用的關系,通過加強管理,充分發揮基地的資源優勢和功能,提高基地的利用效益,提高實訓的有效性和人才培養質量,真正使校外實訓基地成為學生與實際工作“零距離”接觸的有效途徑。學院及相關系應重視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工作并列入發展規劃與年度工作計劃,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的進程及存在的問題,并落實責任、動態考核。同時,建立健全與實施《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管理辦法》、《實習實訓考核辦法》等一系列校外實訓基地管理制度,制定與理論教學相適應的實踐教學管理辦法,包括實訓計劃、實訓大綱、實訓指導書、實踐考核辦法等,嚴格操作規程,爭取做到實訓人員結構合理,崗位職責明確,保證校外實訓基地運行規范有序及建設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與科學化。
參考文獻:
[1]張小紅.破解高職會計專業校外實訓基地建設難題.會計之友,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