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超能計劃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1、在家里養花的時候,要根據空間的大小養殖花卉,空間大的話可以多養幾盆,沒有嚴格的說養多少盆好。
2、在養殖時需要注意,每個花盆間不能太緊密,要有一定的空間植物生長。要是其中的一盆花卉感染了病害,就要及時將其搬離,以免感染給更多健康的花卉,還應保證養護環境的通風性。
(來源:文章屋網 )
1998年住房改革前,國企職工住房靠單位分配,取暖費由單位支付,對取暖費及燃料費并不敏感。自從2002年以來,煤、油、電、運輸費用一路上漲,原來便宜的煤價早已成為歷史。2004年來,原中央財政煤炭企業商品煤噸價206元,國比上漲17.5%。這一價格在上世紀90年代約為40~60元/噸。
煤、油、電、運費的提升必然給中國北方城市帶來冬季取暖費的大幅上揚。目前居民越來越多地主在商品房中,隨著取暖費制度的改革,居民們勢必為冬季取暖支付高得多的費用。
由此產生了商品房的節能問題。
當買房者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時,建房者也開始關注了。
其實,早在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1973年)時,西方國家就開始關注建筑節能,形成法律,并堅持付諸實施。
一般來講,德國建筑的能耗只相當于中國北方城市建筑的1/2~1/3。如果中國北方新建筑能達到或接近德國建筑的節能水平,那么節約出來的燃料是相當可觀的,專家估計有1.5億~3億噸。從住戶來講,節能也節約來生活的費用。
在節能上省下的錢,就可以用在其他更重要的地方上了。
正是出于建筑節能的考慮,建設部一直在提倡興建新式的節能型大樓。清華大學根據建筑節能的理念,設計并建造了一棟標準化的“超級節能樓”。它在北京一經展出,就引起了各方面的轟動。
新建筑位于清華大學建筑館東側,它是我國首座超低能耗示范樓。也是我國第一個集示范、展示、試驗等功能于一體的綠色建筑物。
超低能耗示范樓西臨建筑館,地下1層,地上4層。從南面看去,透明的玻璃幕墻,感覺很像普通的現代式建筑。但幕墻外“支棱”住巨大的可調節遮陽板,使它顯得與眾不同。
遮陽板的作用在于夏天反射大量陽光,降低樓內的溫度,從而節約空調的電能。
示范樓總面積3000平方米,充分體驗了低能耗、生態化,人性化的理念。它也是北京“綠色奧運、科技奧運”的綠色建筑攻關項目。
超低能耗示范樓項目,包括了對建筑物理環境控制與設施研究(聲、光、熱、空氣質量等),建筑材料與構造(窗、遮陽、屋頂、建筑節鋼結構等),建筑環境控制系統的研究(高效能源系統、新的采暖通風和空調設備開發等),建筑智能化系統研究等。
示范樓在建筑材料、能源供應和溫濕調節設備系統中采用多項節能措施和可再生能源技術,冬季可基本實現零采暖能耗;把照明、辦公設備、空調通風系統通通考慮上,示范樓單位面積全年總電耗約為每平方米40千瓦,而北京市高檔辦公建筑則為每平方米100千瓦至300千瓦。它相當于北京同類建筑物的30%,真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超級節能樓”!
示范樓南側有3個彩色立柱,其上將被安裝自動跟蹤太陽光的透射式采光機。這種采光機采集的陽光再通過光纖傳導,把太陽光引進地下室,最遠傳導距離達200米。示范樓屋頂設置碟式太陽光收集器,利用拋物面反射鏡將平行的太陽光匯聚,傳輸到地下室提供照明。
示范樓的南外墻裝上了30平方米的單晶硅光電玻璃,這種建筑用高科技能把太陽光轉化成電能。30平方米光電玻璃的峰值發電能力為5千瓦。
光電玻璃位于結構夾層外側,不影響采光。它與雙層皮幕墻組成光電幕墻。
用特殊的相變材料作為蓄熱體,填充到常規的地板下面就制成了相變地板。冬季,蓄熱體白天可以蓄存照進室內的太陽光熱量,晚上又向室內放出蓄存的熱量,室內溫差小于6攝氏度。
相變地板、Low-e鍍膜玻璃、真空玻璃、遮陽裝置等各種材料配合使用,可使我國各類建筑的冬季采暖能耗降低到每平方米10瓦,僅為目前采暖能耗的1/3。這種結構導致的建筑耗冷耗熱電量僅為常規建筑的1/10。在非潮濕地區,甚至可以建造成接近“零能耗”的神奇建筑。
示范樓2層鋪的蓄熱地板中有幾塊表面布滿小孔的特殊地板。它們叫孔板送風地板,可以把清風送到二樓。
比起傳統的天花板送風,地板送風的好處是更直接到達人的活動區域。孔板送風地板的送風量和風速由自動控制系統控制。控制系統的探頭感知屋頂二氧化碳濃度,這由屋內的人數來影響。一旦室內人多則開始多送風。
玻璃幕墻中用到一種Low―e玻璃,它是由秦皇島一家企業生產的。它表面的鍍膜厚度還不到頭發絲1/100。它就像伊面反射鏡,冬季,它將室內熱量的80%反射回室內,由此保暖;夏季,它的隔熱效果很好。
示范樓的大部分能源來自地下室的美國產燃氣內燃機。機組約0.4米高,延伸出各種管子。它燃燒天然氣發電,發電后的余熱供熱或作為空調吸收式制冷機的動力,就好像一個小型的熱電廠。它叫作熱電冷三聯供。
目前,天然氣已成為北京城區主要能源,熱電冷三聯供設備對天然氣的利用率非常高,已在北京的一些公共建筑中得到使用。
示范樓一層的天花板上,密布著藍色網柵。它們叫“輻射吊頂”,就是一根根直徑6毫米的塑料管,靠毛細作用吸入一定溫度的水,通過水循環帶給房間增熱或者降溫。冬季水溫22~24℃夏季為18-20℃。
溫、濕度獨立控制空調系統的難點是新風的高效大幅度除濕。清華大學的研究成果是一臺“溶液熱回收新風機組”,它用吸濕能力強的濃鹽溶液吸收風中的水分,干燥的新風將室內濕氣帶走。這種技術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
溫、濕度獨立控制可使大型公共建筑采暖空調能耗再降低30%,這意味著它的總能耗降低15%。
節能新樓的排風立柱有兩組排風孔。冬天需要保暖時,就打開下面的排風孔排出濁氣,上面的熱空氣能有所保留。夏天,打開上面的風孔,下面的冷空氣就留下不少。只是多開了一個孔,卻變成了獨具匠心的節能設計。
關鍵詞:兩缸兩排汽;超超臨界;保證熱耗;標準煤耗;主廠房布置
1 概述
華能營口電廠二期工程安裝兩臺600MW超超臨界機組,三大主機由哈爾濱三大動力廠引進日本三菱技術設計制造。兩臺機組分別于2007年8月31日及10月14日移交生產,通過投產后運行實踐,兩臺機組各項指標達到設計要求
2 主要熱經濟指標
1) 汽輪機在熱耗率驗收(THA)工況的保證熱耗率值:7428KJ/KW.h(暫定)
2) 鍋爐在額定蒸發量時的保證熱效率:93.34 % (設計煤種)
3) 機組絕對效率:48.465 %
4) 發電廠熱效率:44.785%
5) 發電標準煤耗率:274.65g/KW.h
3 汽輪機主要設計特點
3.1機組的參數
汽輪機采用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超超臨界、一次中間再熱、單軸、兩缸兩排汽、單背壓、凝汽式汽輪機。汽輪機具有八級非調整回熱抽汽,給水泵汽輪機排汽進入主機凝汽器。汽輪機額定轉速為3000轉/分。汽輪機型號:CLN600-25/600/600型。
汽輪機主要參數匯總表
單位 TRL工況 MW 600.000 kJ/kWh 7637 MPa(a) 25.0 MPa(a) 4.30 ℃ 600 ℃ 600 t/h 1709.232 t/h 1389.123 MPa(a) 4.78 kPa(a) 11.8 t/h 970.433 % 3
3.2機組的形式
華能營口電廠二期工程的2X600MW超超臨界機組采用的是日本三菱公司設計的兩缸兩排汽機組,與備選方案三缸四排汽機型相比,機組的高中壓部分設計相同,均為三菱公司的設計技術;兩缸機組的低壓缸為三菱公司設計技術,而三缸機組的低壓缸為哈汽的常規超臨界設計技術。兩缸兩排汽機組長21米,寬10.5米,高7.5米,本體總重770噸;三缸四排汽機組長28米,寬10.5米,高6.2米,本體總重1020噸。兩缸機組的外形及重量均遠小于三缸機組,制造成本低。從熱耗率來看,三缸機組THA工況的設計熱耗率比兩缸機組低24kJ/kW.h,全年加權平均熱耗率比兩缸機組低6.4kJ/kW.h,兩缸機組的熱耗率略高于三缸機組。與兩缸機組完全相同的日本廣野5#機組,到目前運行的各項指標均達到設計值。尤其是世界上最長的48英寸末級鋼制葉片在投運前進行了大量的實驗驗證,以確保其安全性,并且在廣野5#機組上安全運行。綜合上述因素,由于兩缸機組與三缸機組的經濟性基本相當,而兩缸機組的制造成本及運行維護成本均低于三缸機組,安全性也得到了相應的驗證,因而兩缸兩排汽機型是比較合理的選擇。
3.2機組參數的確定
主蒸汽的溫度擬采用580℃或600℃,汽機廠對采用兩種不同的主蒸汽溫度,從熱耗率和制造成本方面進行了計算比較,主蒸汽溫度采用580℃,在THA工況下,機組的熱耗率比主蒸汽溫度采用600℃高43 kJ/kW.h,全年的運行成本高228萬元左右(年運行小時7800h,標準煤價400元/噸,標準煤發熱量29300 kJ/kg)。主蒸汽溫度從580℃提高到600℃,汽輪機主要部件的材料不變,只是高壓進汽部分的壁厚增加20%左右,對汽輪機的制造成本的影響僅20萬元左右。綜合上述,主蒸汽溫度采用600℃比主蒸汽溫度采用580℃有較大優勢。主蒸汽壓力經過優化后,確定鍋爐出口為26.25MPa,汽輪機入口為25MPa。
3.3機組的特點
汽輪機為單軸、兩缸、兩排汽、一次中間再熱、凝汽式機組。高中壓汽輪機采用合缸結構,汽輪機低壓缸采用48英寸末級葉片,這種設計降低了汽輪機總長度,緊縮電廠布局。機組采用超超臨界蒸汽參數(25MPa、600℃/600℃),因此具有較高的經濟性,設計工況下機組熱耗率為7428kj/kwh,發電煤耗274.65g/kwh,供電煤耗294.13g/kwh,處于同功率等級機組領先地位。兩臺機組分別于2007年8月31日及10月14日移交生產,通過投產后運行實踐,機組各項指標達到設計值。
3.4 機組技術經濟性比較
與超臨界機組的經濟性比較
營口600MW超超臨界機組與600MW超臨界機組經濟指標比較
技 術 經 濟 指 標 比 較
項 目 600MW超超臨界機組
600MW超臨界機組
主蒸汽參數
25MPa/600℃/600℃
24.5MPa/566℃/566℃
汽機熱耗(kJ/kW.h)
7428
7522
鍋爐效率(%)
93.3
93.3
管道效率(%)
99
99
發電效率(%)
44.8
44.2
發電煤耗(g/kW.h)
274.7
278.3
效率提高(%)
+1.3
600MW超超臨界機組比600MW超臨界機組有較好的經濟性,效率提高1.3%。為營口電廠降低成本,競價上網發電打下良好的基礎;
與600MW超臨界機組比年節省標準煤23760噸/年(按發電設備利用小時5500小時計算),預計年降低生產成本1069.2萬元(按標煤450元/噸)。
4 四大管道材料設計特點
4.1主蒸汽和再熱熱段管道材料
超超臨界機組設計關鍵之一是選擇合適的高溫管道用鋼材,高溫管道用鋼材一般考慮以下因素:要求具有高的高溫熱強度、耐高溫腐蝕、耐汽側氧化、有良好的焊接及加工性能,經濟上比較合理。根據各國的應用經驗,適用于600℃以上的高溫管道材料主要有ASTM A335 P92、ASTM A335 P122和E911等三種。對于主蒸汽和再熱熱段蒸汽管道,從高溫熱強度、焊接方面及抗氧化性等方面的綜合比較,A335 P92做為主蒸汽和再熱熱段管道的材料比P122和E911有更大的優勢。由于當時A335 P92材料沒有納入任何材料標準(只列入ASME Code Case),通過研討,其許用應力值是根據2005年ECCC(歐洲蠕變學會)的評估值而選取的,610℃時的許用應力為66.6Mpa。2007年,P92材料被納入歐洲標準:DIN EN 10216-2,材料牌號為:X10CrVVMoVNb9-2,610℃時的許用應力為66.6Mpa。
4.2再熱冷段管道材料
對于再熱冷段蒸汽管道,雖然超超臨界主蒸汽壓力提高,但受到低壓缸排汽濕度的限制,高壓缸的排汽壓力變化不大,因此,其正常工作最高排汽溫度也不會超過400°C。但營口二期工程的主機有特殊要求,其高壓缸排放溫度可有短暫的450°C,最高允許使用溫度為427°C的A672B70CL32電熔焊接鋼管已不能使用,所以選擇能耐更高溫度的A691Cr1-1/4CL22電熔焊接鋼管。
4.3高壓給水管道材料
對于高壓給水管道,由于受到煙氣露點的限制,空氣預熱器出口的排煙溫度很難做到低于120°C,因此盡管超超臨界機組的蒸汽參數提高得較多,但給水溫度仍維持在300°C左右,而目前建設的超超臨界機組給水管道壓力只是略高于600MW超臨界機組,就目前國內外高壓給水管道普遍采用的EN10216-2標準的15NiCuMoNb5-6-4無縫鋼管來說,仍然適用,不涉及新材料的應用。
4.4四大管道材料及規格
四大管道的材料和規格
5 汽輪機旁路系統設計特點
由于三菱公司機組的成熟啟動方式為汽輪機高壓缸啟動,機組啟動時,鍋爐再熱器在控制煙溫的前題下可以干燒,所以旁路系統采用一級旁路系統,由主汽經旁路閥減溫減壓后進入凝汽器。旁路容量按滿足機組啟動功能設計,容量為30%BMCR,旁路閥采用電動。減溫水來自凝結水系統。
一級大旁路系統降低了電廠設備的初投資,比二級旁路系統減少了占地面積,簡化了控制連鎖程序,降低了運行維護費用。
給水系統設計特點
6.1 給水系統
給水系統采用單元制,每臺機組配置二臺50%B-MCR容量的汽動給水泵,一臺電動定速給水泵作為啟動及緊急停機(主機凝汽器破壞真空)鍋爐補水用泵。鍋爐最小直流負荷為25%BMCR,為滿足鍋爐啟動要求,電動定速給水泵的容量為25%BMCR。每臺汽動給水泵有一臺定速電動機拖動的前置泵。汽動給水泵與前置泵不考慮交叉運行。電動給水泵前置泵與主泵用同一電機拖動。
給水系統中三臺高壓加熱器采用大旁路系統,旁路管道由3號高加入口前三通閥接出,在1號高加出口電動閘閥后接入,具有系統簡單,閥門少,投資節省,運行維護方便等優點。
給水泵汽輪機為單缸、單軸、純凝汽汽輪機。
正常工作汽源來自主汽輪機四級抽汽,備用汽源來自主汽輪機高壓缸排汽。小汽機排汽進入主凝汽器。
6.2 給水系統主要設備技術規范
(1) 給水泵汽輪機 型號NK63/71
型式:單缸、單軸、純凝汽;
臺數: 2臺(每臺機組)
運行方式:變參數、變功率、變轉速
安裝方式: 獨立底盤
工作汽源:四段抽汽(在主機THA工況時,)
壓力: 1.0 MPa
溫度: 380 ℃
流量: 82.395t/h
備用汽源:冷再熱蒸汽;
(2) 汽動給水泵
汽動給水泵: 型號CHDT6/5;
臺數: 每臺機2臺;
入口流量: 944t/h;
揚程: 3294mH2O;
(3)汽動給水泵前置泵:型號SQ300-670 ;
臺數: 每臺機2臺;
流量: 944t/h;
揚程: 149mH2O;
電動機: 520kW,6000V;
(4)電動給水泵及其前置泵:
電動給水泵前置泵: 型號HPK Y200-315;
臺數: 每臺機1臺;
流量: 531t/h;
揚程: 120m H2O。
(5)電動給水泵: 型號HGC5/8 ;
臺數: 每臺機1臺;
流量: 531t/h;
揚程: 1123mH2O;
電動機: 1800kW,6000V;
(6) 高壓加熱器
1號高壓加熱器: 型號JG-1970-1 臥式,換熱面積1970m2;
2號高壓加熱器: 型號JG-2000-2 臥式,換熱面積2000m2;
3號高壓加熱器: 型號JG-1500-1 臥式,換熱面積1500m2; 凝結水系統設計特點
7.1 凝結水系統
凝汽器為單殼體、單背壓、單流程,冷卻面積為25000 m2。
凝結水系統設兩臺100%容量立式定速凝結水泵,四臺低壓加熱器,一臺軸封冷卻器,一臺內置式除氧器,一臺300m3凝結水貯水箱和一臺凝結水輸送水泵,凝結水精處理采用中壓系統。
除氧水箱有效容積為235m3,相當于約7~8分鐘的鍋爐最大給水量。
每臺機組設有一臺300m3的凝結水貯水箱和一臺凝結水輸送泵,為凝結水系統提供補水和啟動注水,并作為凝汽器熱井水位控制的貯水和補水容器,同時也用于鍋爐啟動上水等。相鄰兩臺凝結水貯水箱和凝結水輸送泵出口之間設置一根聯絡管,并設有隔離門,正常運行時相互隔斷。
本系統還向減溫器提供減溫水。
凝汽器為單流程單背壓表面式、單殼體、橫向布置,其喉部內設置有7號、8號兩個低加和旁路的二級減溫減壓器。
7.2 凝結水系統主要設備技術規范
(1) 除氧器 型號SSD-1900/235 臥式、內置式;
除氧器有效容積: 235 m3;
除氧器額定出力: 1900t/h;
除氧器運行參數:
除氧器各抽汽參數和各工況運行參數詳見汽機熱平衡圖。
除氧器最高工作溫度: 380℃
除氧器進口水溫: 154.9℃
除氧器出口水溫: 181.6℃
(2) 凝汽器
凝汽器型式:N-25000-1型
凝汽器參數:單流程、單背壓、表面式、單殼體
冷卻管材料:鈦管和鈦質 復合板
冷卻面積: 25000m2
(3) 凝結水貯水箱
水箱容積: 300m3
(4) 凝結水泵 型號10LDTNB-4PJX-WXT
臺數: 2臺
流量: 1461m3/h;
揚程: 311 mH2O;
電動機: 1800kW,6000V;
(5) 凝結水輸送泵 型號200D43-3
臺數: 1臺
流量: 300m3/h
揚程: 100mH2O
電動機: 60KW、380V
(6) 低壓加熱器
5號低壓加熱器:型號JD-1090-2 臥式 換熱面積1090m2
6號低壓加熱器:型號JD-1230-2 臥式 換熱面積1230m2
7號低壓加熱器:型號JD-1390-2 臥式 換熱面積1390m2
8號低壓加熱器:型號JD-1650-2 臥式 換熱面積1650m2
(7) 軸封加熱器
軸封加熱器參數:表面式、冷卻面積:150m2
汽機房布置設計特點
8.1主廠房布置原則
主廠房按2X600MW布置,并考慮擴建可能。
本期汽機房與一期汽機房脫開布置。
主廠房采用三列式布置――汽機房、煤倉間和鍋爐房,除氧間與汽機房合并,除氧器及給水回熱系統設備布置在汽機房內。
主廠房階梯式布置、鍋爐房緊身封閉,汽機房、煤倉間、鍋爐房(包括爐前通道)和風機室(包括爐后通道)地面標高相同,絕對標高為7.5m,風機室后的除塵器區域、爐后煙道區域、吸風機區域、煙囪和脫硫區地面標高比主廠房地面標高高6.0米,絕對標高為13.5m。爐后風機室、吸風機室封閉布置。
主廠房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鍋爐構架為鋼結構。汽機房運轉層采用大平臺。兩機之間設置檢修場。兩臺機組合用一個集中控制樓。汽機房軌頂標高為26.515m。設兩臺100/20t汽機房橋式起重機。
予留脫硝裝置布置在爐后風機室上方,吸風機布置在電氣除塵器后。每爐采用兩臺雙室四電場電氣除塵器。兩臺爐合用一個單管煙囪。
8.2主廠房尺寸
主廠房主要尺寸匯總表
名稱 柱距
跨數
跨度
雙柱間柱距(插入距)
本期總長度
中間層標高
運轉層標高
行車軌頂標高
汽機房屋架下弦標高
柱距
跨數
跨度
總長度
運轉層(給煤機)標高
皮帶層標高
鍋爐大板梁頂標高
運轉層標高
爐前跨度
鍋爐寬度
鍋爐深度
8.3 汽機房布置
8.3.1 汽輪發電機組縱向布置,機頭朝向擴建端,汽機房運轉層為大平臺結構。兩臺機組之間設一個零米檢修場,汽機房采用變柱距,兩臺機總長度148.200m。汽機房跨度為35.000m。
8.3.2 汽機房運轉層標高14.2m,中間層標高6.7m。汽機房底層主要布置電動定速給水泵、汽動給水泵前置泵、凝汽器、主油箱及油冷卻器、油凈化裝置、開式水循環泵、閉式循環冷卻水泵、閉式水熱交換器、機械真空泵組、凝結水輸送泵、凝汽器膠球清洗裝置、發電機密封油裝置、定子冷卻水裝置、氫氣干燥器等。汽機房靠B排側留有貫通的檢修通道。
8.3.3 中間層主要布置1、2號高壓加熱器、發電機封閉母線、軸封冷卻器及軸封風機、抗燃油裝置、軸封系統閥門站、主蒸汽、再熱蒸汽管道、小汽機排汽管道等管道。7、8號低壓加熱器布置在凝汽器喉部。機尾發電機側為6kV工作段配電室。
8.3.4 汽機運轉層為大平臺結構,除布置汽輪發電機組外,還布置二臺50%容量的汽動給水泵組、除氧器、3號高壓給水加熱器、5號和6號低壓加熱器、汽輪機旁路裝置等。
8.4 給水除氧設備的布置 除氧間與汽機房合并,除氧器布置在汽機房運轉層上,利用汽機房橋吊檢修。經詳細計算,內置式除氧器布置在14.200m層上,中心標高為17.200 m,經詳細計算在任何工況下不會引起汽蝕。
1、2號高壓加熱器布置在中間層,3號高加布置在運轉層靠近除氧器,5號和6號低加布置在運轉層靠近A排側。
布置特點總結
三列式布置:汽機房,煤倉間,鍋爐房。
汽機房短:148.2m;
AB垮尺寸小:35m;
沒有單獨的除氧間,除氧器及回熱系統設備布置在汽機房;
四大管道的長度小于同類機組四列式布置的長度;
凝汽器循環水單側進單側出,循環水管道在汽機大底版下直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