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教研成果匯報材料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從本校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做好教科研成果推廣工作。
1.召開教師課題或論文成果學習研討會。
教師課題或論文成果學習研討會,每學期開一次。研討會的舉行,采取分組學習方式(如分文理科組),在研討會上,先讓獲得課題或論文成果獎的教師介紹自己的教科研成果,要求著重介紹自己的有效的經驗做法和取得的成果,介紹時不照論文原稿讀,而輔之以講解,并有時間限制,然后圍繞著學校教師的教科研成果交流學習的體會,分組展開研討,著重談自己對教科研成果的體會,說說哪些做法值得自己借鑒,哪些做法值得商榷,提出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做法、建議。研討時有記錄人做好研討情況匯總,并由代表在全體教師大會上作匯報。這種做法能提高教師的參與程度,使教科研成果深入人心,使教科研成果在學校得以有效推廣應用。
2.借助校本培訓的有效方式推廣成果。
(1)校級教研制度化,校際教研經常化。學校專門制訂了校本教研的制度和計劃,提倡教師相互聽課,共同探討教育思想和教學規律,研究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2)繼續實行備課組每周一次、教研組兩周一次的教研活動制度。要求:每個組根據組內教師的空課時間合理安排,可以分時段;每次活動要有專題、有記錄、有實效。方法:推行教法研究、問題會診、案例分析、實踐反思、觀摩討論等,并積極倡導即時交流、即時研討和即時反思。(3)實施“藍青工程”,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學校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以師資培訓為突破口,對青年教師提出了“三年成型,六年成才,九年成名”的奮斗目標,每個學年都為教齡未滿三年的新教師舉行隆重的新老教師結對儀式。平時通過聽課、學習、交流、指導,促進新老教師共同提高。期末,學校組織首席教師從課堂教學、聽課、匯報課、教學成績、獲獎及特色等方面對其進行全面考核。
3.每年召開一次教科研成果推廣現場會。
我校把召開教科研成果推廣現場會作為學校教科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學年召開一次,由教科室直接負責。對于在推廣會上交流、推廣的課題成果和獲獎發表的論文,學校教科研領導小組認真篩選。做到先布置,認真準備,印好交流材料,人手一冊。同時,學校還舉行課題成果匯報課。就是讓取得教科研成果的教師上成果實踐課(指與課堂教學聯系密切的成果),一般把上課放在開會之前進行,那些能充分體現教師教科研成效,又能結合課堂教學得以展示的課題實踐課,是教科研成果推廣最有效的見證。
4.創辦校刊、宣傳欄,宣傳推廣教科研成果。
校刊和宣傳欄是推廣學校教科研成果的主陣地,是學校教科研建設的重要內容。目前我校正著手創辦校刊,內容包括一些固定欄目:如(1)學校教科研活動信息報道;(2)教師課題研究過程中相關論文選登;(3)教師在報刊上發表或在上一級論文評比中獲獎的論文選登;(4)本校師生作品選。也設一些不固定欄目,如(1)外校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和教科研成果選登;(2)上級教育政策法規或學校規章制度選登;(3)教育教學熱點問題探討等。
二.加強對外合作交流,讓教科研成果走出校門。
1.與西苑中學實行連鎖辦學。在教學上,兩校規定各備課組每兩周進行一次教學交流。公開課,兩校教師互聽互評;新教師匯報課,由兩校的評委一起聽課、打分、評課。這一嶄新的辦學模式,實現了名校帶新校、兩校優勢互補、攜手共進的發展目標,開創了金華教育領域的先河。近兩年的連鎖辦學,使南苑中學的教育教學穩步朝著“更高、更快、更強、更實”的方向發展,使西苑中學快速步入正軌,校園環境建設、教育教學管理方面都取得了本質性的變化。
2.經常與上級教科研部門保持聯系,爭取教科研工作的指導。積極參加教研片區活動,認真承擔活動任務。如婺城區、金東區、開發區的語文、數學、自然、英語等學科教研活動,多次爭取到我校舉行。從教育教學管理、教科研開展、優質課展示等方面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如年2月,金華教育學院政史專業學生在我校實習;10月,浙師大課程與教學研究學會會員來校進行教學研討;11月,徐霞老師到金華四中參加新教材課型展示暨經驗介紹活動;12月,金玉石校長應邀參加省教育學會“適應新時代、創建特色學校”研討會,并在會上作典型發言;同月,金華教育學院校長提高班45位校長來校參觀學習,等。
3.與兄弟學校教科室經常聯系,加強信息溝通和工作交流。如年3月,金華江南五校課改研討活動在我校舉行。不定期請有關專家、領導、名師來我校舉辦教科研講座,進行教育實驗工作指導。同時經常走出去或者通過網絡,學習人家的教科研經驗,以促進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向著正規、科學、深入的方向健康發展。
4.通過報刊,推廣成果。
一.從本校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做好教科研成果推廣工作。
1.召開教師課題或論文成果學習研討會。教師課題或論文成果學習研討會,每學期開一次。研討會的舉行,采取分組學習方式(如分文理科組),在研討會上,先讓獲得課題或論文成果獎的教師介紹自己的教科研成果,要求著重介紹自己的有效的經驗做法和取得的成果,介紹時不照論文原稿讀,而輔之以講解,并有時間限制,然后圍繞著學校教師的教科研成果交流學習的體會,分組展開研討,著重談自己對教科研成果的體會,說說哪些做法值得自己借鑒,哪些做法值得商榷,提出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做法、建議。研討時有記錄人做好研討情況匯總,并由代表在全體教師大會上作匯報。這種做法能提高教師的參與程度,使教科研成果深入人心,使教科研成果在學校得以有效推廣應用。
2.借助校本培訓的有效方式推廣成果。
(1)校級教研制度化,校際教研經常化。學校專門制訂了校本教研的制度和計劃,提倡教師相互聽課,共同探討教育思想和教學規律,研究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繼續實行備課組每周一次、教研組兩周一次的教研活動制度。要求:每個組根據組內教師的空課時間合理安排,可以分時段;每次活動要有專題、有記錄、有實效。方法:推行教法研究、問題會診、案例分析、實踐反思、觀摩討論等,并積極倡導即時交流、即時研討和即時反思。
(3)實施“藍青工程”,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學校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以師資培訓為突破口,對青年教師提出了“三年成型,六年成才,九年成名”的奮斗目標,每個學年都為教齡未滿三年的新教師舉行隆重的新老教師結對儀式。平時通過聽課、學習、交流、指導,促進新老教師共同提高。期末,學校組織首席教師從課堂教學、聽課、匯報課、教學成績、獲獎及特色等方面對其進行全面考核。
3.每年召開一次教科研成果推廣現場會。我校把召開教科研成果推廣現場會作為學校教科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學年召開一次,由教科室直接負責。對于在推廣會上交流、推廣的課題成果和獲獎發表的論文,學校教科研領導小組認真篩選。做到先布置,認真準備,印好交流材料,人手一冊。同時,學校還舉行課題成果匯報課。就是讓取得教科研成果的教師上成果實踐課(指與課堂教學聯系密切的成果),一般把上課放在開會之前進行,那些能充分體現教師教科研成效,又能結合課堂教學得以展示的課題實踐課,是教科研成果推廣最有效的見證。
4.創辦校刊、宣傳欄,宣傳推廣教科研成果。校刊和宣傳欄是推廣學校教科研成果的主陣地,是學校教科研建設的重要內容。目前我校正著手創辦校刊,內容包括一些固定欄目:
(1)學校教科研活動信息報道;
(2)教師課題研究過程中相關論文選登;
(3)教師在報刊上發表或在上一級論文評比中獲獎的論文選登;
(4)本校師生作品選。
也設一些不固定欄目,
(1)外校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和教科研成果選登;
(2)上級教育政策法規或學校規章制度選登;
(3)教育教學熱點問題探討等。
二.加強對外合作交流,讓教科研成果走出校門。
1.與西苑中學實行連鎖辦學。在教學上,兩校規定各備課組每兩周進行一次教學交流。公開課,兩校教師互聽互評;新教師匯報課,由兩校的評委一起聽課、打分、評課。這一嶄新的辦學模式,實現了名校帶新校、兩校優勢互補、攜手共進的發展目標,開創了金華教育領域的先河。近兩年的連鎖辦學,使南苑中學的教育教學穩步朝著“更高、更快、更強、更實”的方向發展,使西苑中學快速步入正軌,校園環境建設、教育教學管理方面都取得了本質性的變化。
2.經常與上級教科研部門保持聯系,爭取教科研工作的指導。積極參加教研片區活動,認真承擔活動任務。如婺城區、金東區、開發區的語文、數學、自然、英語等學科教研活動,多次爭取到我校舉行。從教育教學管理、教科研開展、優質課展示等方面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如年2月,金華教育學院政史專業學生在我校實習;10月,浙師大課程與教學研究學會會員來校進行教學研討;11月,徐霞老師到金華四中參加新教材課型展示暨經驗介紹活動;12月,金玉石校長應邀參加省教育學會“適應新時代、創建特色學校”研討會,并在會上作典型發言;同月,金華教育學院校長提高班45位校長來校參觀學習等。
3.與兄弟學校教科室經常聯系,加強信息溝通和工作交流。如年3月,金華江南五校課改研討活動在我校舉行。不定期請有關專家、領導、名師來我校舉辦教科研講座,進行教育實驗工作指導。同時經常走出去或者通過網絡,學習人家的教科研經驗,以促進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向著正規、科學、深入的方向健康發展。
以市教育局《關于進一步提高州溫市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若干意見的通知》精神為指導,堅持立德樹人,凸顯教育科研“重過程、重實證、重應用”的工作思路,創新教科研工作機制,以深化課程改革、課堂變革區域科研引領為重點,突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的學校德育課程、學習指導課程的培育,為我市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做出貢獻。
二、工作重點
(一)為區域教科研質量提升服務
1.完善教科研工作五大機制。
(1)研究機制:編制《州溫市“十三五”教育科學研究課題申報指南》,立足我市實際,將區域課程改革中重點、難點問題轉化為研究課題,研制重點課題招標制度,吸納高校專家學者、區域教科人員、一線骨干教師參與合作研究,積極申報國家級課題,創新課題研究機制。
(2)成果推廣機制:做好第一批市級優秀教科研成果推廣與應用研究項目的總結,從推廣路徑、應用效果與成果深化研究的角度進行梳理,擬出版應用成果集;跟進指導9項第二批優秀教科研成果推廣與深化研究項目的研究活動,形成“應用-深化-拓展”一體化的州溫教科研成果推廣機制。
(3)過程管理與指導機制:以《教師課題研究活動策劃與管理創新研究》課題為載體,研制課題管理新常規,開展年度省級重點課題中期檢查與指導,形成課題常態管理與指導機制。(4)優秀資源共享機制:充分運用信息化平臺,構建優秀教科研成果、優秀德育課程、學習心理指導、生涯規劃課程等資源學習與共享機制。
(5)教科研成果評審機制:通過全市統一的課題、論文評審,加強州溫市課題論文專家團隊建設,形成指向整合的州溫市課題論文評審機制。
2.做好三項評選工作。
(1)做好市第四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的評選工作和省第五屆成果推薦工作。樹立新一批課程建設、課堂變革、學科教學、教學管理等領域中創意好、實踐深、有影響、可推廣的典型。(2)做好2015年省、市級各類課題的結題和優秀成果評獎工作和省2016年教科規劃課題立項推薦工作。
(3)協助院辦做好第二批課堂變革示范學校、示范學科、優秀項目的評選活動。
(二)為區域深化課程改革服務
1.推進課堂變革項目。(1)做好《“促進有效學習”課堂變革》省級課題結題工作,召開專家論證會,提煉研究成果;(2)對《“學為中心”課堂評價標準(討論稿)》進行跟進調查,擬定課堂評價標準試用稿及操作方案;(3)啟動基于數據的學情研究,豐富“學情研究”方法。
2.深化課程改革項目。以省教研重點課題《基于整體優化的州溫市義務教育階段課程體系構建》研究為載體,在義務教育階段組建課題研究聯盟學校,本學期開展學校課程規劃的研制、拓展性課程建設、學校課程整合三項研究;協助基教處做好州溫市義務教育階段深化課程改革第一批試驗工作,重點做好市實驗學校委員會會員單位試驗工作,召開市小學階段深化課程改革經驗交流會。
(三)為學校特色發展服務
1.協助直管處做好市局直屬學校“家門口好學校”項目的科研引領工作,幫助學校明晰項目價值、明確操作路徑、開展教研活動。
2.成立教科研視導團隊,蹲點做好學校教科研視導工作,幫助學校提煉經驗、發現亮點,培育特色,重點幫助學校制定課程規劃,推薦選用可操作的三條路徑。
3.配合省教科院做好瑞安虹橋路小學、鹿城區雙嶼小學兩個省級教科研孵化基地的研究推進工作。
4.開展市第三屆“教育創意項目”系列活動,促進學校特色發展。
(四)為教師專業發展服務
1.做好第二屆教科研管理研修班第三、第四次活動,召開結業匯報會。
2.開展教師小課題研究的經驗交流會,引領教師做真實地研究。
3.加強跨區域教科研交流,組織參加年度長三角教育科研城市群聯盟活動。
4.繼續深化教科研活動策劃與改進行動,提升教師對教科研活動的策劃能力和學術品位。
(五)為學生健康發展服務
1.心理健康專項研究。以教研活動為載體,著重做好生命教育、學習指導、生涯規劃課程的建設。加強學校心理輔導站運行機制建設,規范和普及學校心育工作;加強危機監控,落實危機預防輔導方案。做好上崗證管理工作,擴大心育教師隊伍。
2.德育課程研究。小學以養成教育為主題,培育學習習慣、自我管理、規則意識、契約精神等系列體驗性德育課程;初中以公民教育為主題,培育價值教育、責任教育、誠信教育、學習規劃等系列體驗性德育課程。
3.營養與健康專項研究。做好《區域推進學生營養與健康教育的實踐研究》,成立州溫市學生營養教育聯盟,開展營養教育活動方案、讀本或教材征集評比;做好“州溫市學生營養與健康”微信公眾平臺的信息推送,舉辦學生“營養與健康”教育科普宣傳周活動。
教育科研(德育)活動表
周次普高周次日期內容地點對象
預備周
18.24—8.30
普高學校學生報到,始業教育,正式上課
28.31—9.6
省教科研先進個人、集體推薦與材料報送
推薦對象
2015年各類課題結題與優秀成果材料報送
各縣(市、區)課題管理負責人
39.7—9.13
2015年省市各類課題成果評審
49.14—9.20
《促進有效學習課堂變革》結題論證
另定
課題組成員
59.21—9.27
中秋節放假(9月26-27日)
69.28—10.4
2014年度省教科規劃優秀成果推薦
710.5—10.11
省重點教研課題《基于整體優化的州溫市義務教育階段課程體系構建》開題論證會
課題組成員、研究聯盟學校
810.12—10.18
第二批優秀教科研成果推廣活動(一)
有關學校
課題應用負責人等
910.19—10.25
市第二屆教科研管理研究班第三次活動
樂清虹橋中學
1010.26—11.1
期中考試
普高學校學考選考
1111.2—11.8
市第四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評選
省2016年規劃課題申報
1211.9—11.15
市中小學《生命教育》成果匯報會
1311.16—11.22
省級重點課題研究中期調研與指導(一)
永嘉
樂清
1411.23—11.29
市小學深化義務課程改革經驗交流會暨實驗學校委員會學術年會
樂清實驗小學
實驗學校委員會會員單位、課題組學校
1511.30—12.6
市第二屆教科研管理研究班結業匯報
市第三屆“教育創意項目”征文評選
1612.7—12.13
第二批優秀教科研成果推廣活動(二)
有關學校
課題應用負責人等
1712.14—12.20
學生營養教育研究成果征集評比
年度優秀教科研成果編寫會
12.21—12.27
省重點教研課題《基于整體優化的州溫市義務教育階段課程體系構建》研究活動
1912.28—1.3
元旦放假
201.4—1.10
省級重點課題研究中期調研與指導(二)
泰順
蒼南
211.11—1.17
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提煉研討會
231.2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