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教育扶貧工作計劃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指導思想
以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關于加大“貧困地區扶持力度”精神為指導,認真落實省市縣扶貧幫困工作的安排布署,把扶貧幫困工作做為教育局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紐帶,真正達到群眾得實惠,干部受教育的目的。
二、工作目標
1.實施“陽光助學工程”,實現教育的公平,不讓所幫扶村一個家庭學生因貧困而失學,確保貧困生順利完成學業;
2.進一步改善幫扶村育人環境;
3.對縣扶貧辦安排的幫扶對象,力爭在年底前完成脫貧解困任務。
三、工作要點及措施
1、認真執行國家的學生資助政策,保證學前教育兒童受到資助不低于12%、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受到資助率不低于10%、普通高中學生受到資助率不低于15%、職業高中學生受到資助率不低于12%的貧困生補助。在補助經費分配中,堅持公開、公正、透明的原則,將補助經費向幫扶鄉鎮學校傾斜。建立貧困生資格申報、審查制度,在學生提出申請,學校調查落實的基礎上,確定貧困救助對象。
2.優質高效辦理大學生生源地貸款,做到應貸盡貸。
3.熱情接受社會各界資助,積極聯系企業和社會團體等對幫扶村開展資助,為社會各界資助提供良好的資助環境。
4.組織奉愛心活動。在陽光助學日期間,廣泛宣傳“陽光助學”活動的重要意義,組織機關工作人員開展一次“捐獻一日工資,奉獻一片愛心”活動,帶動社會各界捐資助學的積極性。
一、落實好義務教育階段各項政策。
對就讀我校的建檔立卡的家庭進行幫扶,保證上級的發放的貧困寄宿生補助全額準確的落實到位(目前每個建檔立卡貧困生享受1250元/每年的待遇,同時家庭經濟有困難的非建檔立卡戶子女,學校也發給適當的補助),讓那些家庭貧困的孩子能夠安心讀書、讀得起書。落實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為住宿生學生提供營養的午餐和晚餐。堅決杜絕亂收費和推薦教輔資料的行為。
二、切實做好貧困救助工作。
組織全校教師和同學自愿捐款活動,積極爭取引導社會各界捐資,多渠道籌集貧困生資助資金。具體在每年的三月(控輟保學活動月)和九月(動員流失生返校月)都開展師生捐助活動,給學生集中購買學習用品。鼓勵學生們努力學習,使學生們順利的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三、全面落實“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包保建檔立卡貧困生幫扶學生”的政策。
開展專題會安排扶貧工作,每月一次談心談話和每學期的家訪是否落實到位,定期查看教師的扶貧家訪記錄本。
四、保證資金落實到位。
對于市級財政撥付貧困學生資助金和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其他待遇等,要及時精準發放到學生手里。對各班“住宿生補助”政策的落實情況定期教學督查審核。
五、建立貧困學生信息臺賬。
在認真調研、摸清底數的基礎上,建立貧困生的資料數據庫、貧困家庭勞動力數據庫,使每一個貧困家庭、每一個貧困生都要有相應的信息資料,確保不漏一戶貧困戶、不漏一個貧困生,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管理,最大程度地發揮各種教育扶貧資源的作用,確保教育精準扶貧工作穩步實施。
動員全社會力量,資助九年義務教育,著力改善農村中小學的辦學條件,協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完成義務教育,全面提高農村教育質量,推進農村人口素質提高和農村勞動力轉移,促進全市教育協調均衡發展,努力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認真貫徹落實全國農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 省人民政府〈貫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決定〉意見》把農村教育擺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
二、工作目標與任務
1爭取用三年時間完成現有99所單薄中小學改造任務。
①與市直22個部門、20個民營企業和10所高校進行對接。取得他支援和幫助;
②通過市教育局組織開展的城區學校與農村單薄中小學對接活動。取得他指導和幫助;
③組織、動員市直90個部門和大企事業單位聯鄉包校支援農村教育。通過開展對接活動。力爭用1-3年時間改變這些單薄校的落后面貌,校園校舍、教育教學設施、教學儀器設備、圖書資料等方面達到國家和省有關農村中小學建設規范。
④在教育系統內部開展城鄉手拉手活動。進行教師業務交流,提高農村師資水平和教學質量。
⑤爭取 籍在外名人回鄉支援教育事業。
2建立 市義務教育扶困助學基金。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貧困學生進行資助。扶困助學資金的來源為:
⑴爭取國家、省和市扶貧助學專項資金;
⑵市財政設立扶困助學專項資金;
⑶日常接受社會捐贈資金.
三、實施方法
(一)組織動員
1市支援農村教育扶困助學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召開各成員單位協調會議。
2召開全市扶困助學活動啟動大會。
3全市扶困助學啟動大會后。通過實地踏查,對接雙方共同研究援建項目、援助內容,制定扶困助學方案,簽訂《支援農村單薄校建設協議書》 月 日前,各部門、各單位將扶困助學方案上報市支援農村教育扶困助學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組織實施
1從 年 月 日起。對接雙方按協議內容和援建計劃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支援單位和受援學校要定期向主管部門演講援建工作進展情況,市扶困助學工作領導小組將派出督查組每年對援建工作進行一次專項督查,并將各部門、各單位工作情況及時向市委、市政府演講。
2每年 月份。市扶困助學基金會對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學生進行資助。
①資助對象:主要是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學生。包括:絕對貧困和低收入家庭中的子女、孤兒。因突發事件致貧家庭的子女,殘疾、軍烈屬子女等。特別要把家庭貧困的女學生作為重點資助對象。
②貧困學生資格認定:首先由學生自己向學校提出申請。同時征求學生居住地社區(村)委會意見,確定資助人選,公示后無疑義的貧困學生建立貧困生檔案,填寫貧困生名冊,上報教育局有關科室。
③資助標準:初中每生每學年140元。小學每生每學年100元。
④資助辦法:實行貧困學生“一卡通”制度。根據各中小學上報的貧困學生名單。分期分批進行資助,每年一次,資助款直接撥到學校帳戶,不發給學生自己。由學校向受資助的貧困學生發放市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助學卡”
(三)措施與要求
2樹立典型。各部門、各單位在開展扶困助學活動中要及時樹立、總結各類典型。新聞媒體要開設扶困助學活動專欄,及時報道扶困助學工作進展情況,宣傳扶困助學的典型事跡,營造全社會都來支援農村教育的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