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環境調查報告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調查主題:關于廈門西海域現狀調查報告
調查原因:
廈門是一座面積不到一百三十平方米的島嶼,四面環海。其中,以西海域和東海域為主要干道。西海域俗稱廈門西港,打開廈門地圖我們便能一目了然,它位于廈門本島西海岸和杏林東側海岸之間,南面是鼓浪嶼及九龍江出海口,北面以高集海堤、集杏海堤為界,海域包括了杏林南側至海滄北側的馬鑾灣,總面積約一百一十平方公里。海域中有大嶼、猴嶼、大兔嶼、火燒嶼、鏡臺嶼、貓嶼、寶珠嶼等大小島嶼星羅棋布。
廈門本身是一座海港城市,良好的海上優勢加快了城市的經濟建設。因為西海域有著優良的天然深水航道、深水港區,視野開闊,避風條件好等眾多客觀因素,使這里廈門成為了閩南乃至東南沿海港口航運、客運的重要樞紐。據資料顯示,如今西海域已建成包括東渡、象嶼、高崎、海滄、嵩嶼等港區,年吞吐量已具備國際中型港口水平,同世界集裝箱港口中排名前三十位,因此在今后幾年內,政府努力把廈門港打造成為具有年貨物吞吐量1億噸、標箱集裝箱達1000萬的吞吐能力的國際中轉大港。廈門,從港口走向世界;西海域,廈門以港立市的生命線。
調查結果:
要想成就如此宏偉的目標,就必須要有堅實的基礎。可西海域的現狀又怎樣呢?在1954年以前,西海域納潮面積為一百一十平方公里,從廈門東側進入的外海水,經潯江,通過高集海峽,可以直沖西海域;西海域中的馬鑾灣、杏林灣、??港等港灣水,退潮時也有助于沖刷港道。所以,水流交換十分暢通,深水航道、港區長期處于穩定狀態。自高集海堤建成后,進入西海域的東部外海水隨之減少了、沒勁了,為海域淤積埋下了禍根。進入到20世紀60——70年代,隨著“圍海造田”運動的高漲,杏集、馬鑾、??等海堤先后建成,西海域便不斷縮小。1954——1976年,納潮面積減少四十九平方公里,納潮量減少了一點六億立方米。1976——1994年,西海域又進入到新一輪圍海造地,導致其納潮面積又減少了十平方公里,納潮量減少零點三三億立方米。圍海造地的累積效應,只是惡性循環,就這樣使西海域的淤積日益加重:如寶珠嶼附近海域,已平均淤淺達三米,周圍淺灘并以每年十平方米的速度擴淤。目前,西海域的海域面積只剩下四十八平方公里,還不到原來的一半,損失的納潮面積高達56%。這些數字令人不禁觸目驚心!
調查分析:
海域淤積的結果是使水道變窄變淺,高集海堤南側水道淤積普遍,據調查資料:高崎水道年平均淤積速度達15.8厘米。此外,民船、水產養殖擠占航道、錨地和調頭水面;捕撈漁船電、炸魚破壞海域生態環境;水域環境污染等等,都在破壞著航運、港口和旅游功能的發揮。其中的罪魁禍首就是水產養殖。這一些水產養殖對西海域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1. 擠占航道。
近十年來,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之下,西海域的水產養殖,尤其是網箱養魚,盲目無序發展,數量急劇增加,目前,網箱總數已達2萬箱左右。這些網箱“得寸進尺”地向航道擴展,擠占航道,已經嚴重影響進出港口船舶的靠泊、調頭和航行。直接破壞西海域主導功能的問題已十分凸顯。
2. 加劇海域淤積。
灘涂養殖每年都要從外面運進大量沙子傾入灘涂以改良底質,日積月累,養殖灘涂水域便淤積變淺,隨之向水道擴淤,造成航道日益窄淺。密集設置的養魚網箱,也致使流經網箱分布區域的水流受阻而減緩速度,水流夾帶的泥沙沉降淤積,給日益加重的西海域淤積雪上加霜。
3. 加重水域污染。
據近十幾年的觀測數據,西海域的水質污染狀況是:耗氧有機物年均值為1.38mg/l,無機氮冬季較高,均值達0.72mg/l,夏季為0.14mg/l,活性磷酸鹽,冬季為0.048mg/l,夏季只有0.012mg/l。這幾個指標如果以年均值來評價西海域的水質狀況,可以認為,西海域屬中度富營養化海域。海域若富營養化,很容易引發危及生物生存的“赤潮”發生。
西海域水體污染雖與環海域城區發展、人口增加,生活污水排量增多等因素有關,然而,密集分布的水產養殖,過量投飼的剩余殘餌,更是加重水體污染的元兇。如西海域北部,尤其是馬鑾灣網箱養殖密集區附近海域,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濃度明顯高于中部和南部海域,底質中的有機質和硫化物濃度,比正常海區甚至高出幾十至幾百倍。
另外,西海域水體中的細菌量和大腸桿菌量也長期超標,夏季尤為嚴重,這方面也與海域超負荷水產養殖的殘餌累積有很大關系。
水體污染對海域其他物種的生存造成威脅;破壞了白海豚、鷺鳥等野生保護動物的生態環境,因此也殃及旅游業。
4.破壞海域景觀。
由網箱和浮桶、走道雜亂無章地組成的“魚排”,以及魚排上低層次的簡易搭蓋,無序地排列在港灣旅游景區的海面上,極大地破壞了海域的景觀,給過往船只和觀海旅游造成“視覺污染”;給美麗的西海域海灣臉上抹黑。
解決辦法與建議:
就此看來,西海域不是水產養殖的發展空間。《廈門海域功能區劃》早已把大廈門水產養殖的發展空間安排妥當:同安灣,大嶝、小嶝的4600多公頃灘涂,1800公頃淺海和934公頃圍墾水面,就是為水產養殖發展預留的。此外,政府也加大力度,采取措施,下發通知,要求各部門做好整治工作,動用大量財力、人力、把水產養殖設施搬走。如今,我們可以看到,海上不再是大片大片的灘涂養殖或網箱養殖區,換來的是藍色的大海。雖然這樣的強制措施在某些程度上有效遏制了海域的污染,但是對于城市發展又有不利的一面。因此,我認為,要想兩方兼顧,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 加大宣傳力度,補充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同時要將維護漁民利益要同促進漁民致富有機聯系起來,采取綜合性措施,一是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養殖證制度,有效保障養殖漁民的水域使用權;二是要落實各項惠民政策,進一步減輕漁民負擔,并在政策、信貸等方面對漁民發展養殖生產進行補助和扶持;三是要加大漁業科技投入,加強水產技術推廣和漁民專業技能培訓,為漁民提供相應的技術指導和服務,提高漁業技術含量,增加附加值。
2. 建立健全的水產原良種、病害防治及水域生態環境監測等體系,增強漁業發展后勁。利用生物工程技術,發展科技含量高的優質種苗產業,建立優良水產養殖品種的苗種繁育、供應基地,或建立優良水產養殖品種的原種庫,形成產業,使水產養殖業整體出現質的飛躍。
3. 棄海登陸,開拓陸地型現代化海水養殖業。廈門本島的海水養殖業,在海上無出路的情況下,應當向高科技、現代化的方向開拓全新的產業,例如:發展完全不占海域,可以登陸上岸進行養殖的養鮑業;或在陸地上建立占地少的工廠化、棚架式立體養魚;或進行循環水、集約化的陸上節水、省地型現代高效海水養殖。所有這些,以廈門現有的科技力量、工業化水平和社會資金,是可以辦到的。
閩東沿海長樂市,在2001年10月,已率先建立了在海邊挖池,把海上養魚網箱“搬”上陸地的不占海型海水養魚,通過管道從深海向水池注入無污染海水,首期已投放石斑魚苗60萬尾。
4.向旅游業靠攏,開拓水產養殖旅游業。與西海域旅游景區鄰近的一些灘涂可以走“觀光農業”之路,讓久居鬧市的旅游者打赤腳、卷褲管,下灘涂體驗播種、采收貝類的樂趣,滿足他們“回歸大自然”的需求;少數養魚網箱,盡可以開拓成海上垂釣的游釣業——在波光粼粼的海上,呼吸清新的空氣;在和煦的陽光下,享受大自然的寧靜以及收獲的喜悅,足夠吸引城里人“來此一游”的。
云南省文山州實驗小學 三年級(7)班 陶晶云
今天下午,我和何學丹、何學潤、姚施雨、童詩夢一起去調查周圍的環境。
首先,我們來到池塘邊,池塘里有很多垃圾,魚幾乎全死了。這是怎么回事?大家都很奇怪。通過訪問,我們知道了,原來是小魚太可愛了,在清水里游來游去,人們都會買來一個個面包喂魚,可是人太多了,一些不講理的人該喂的喂,不該喂的也喂,水漸漸地變渾,魚兒們實在呆不下去了,可是又逃不出去,所以漂亮可愛的魚兒就死了,原來漂亮的魚塘變成了臭水塘。現在的池塘是人見人罵,一走近就有一大股臭味,人們再也不喜歡這個池塘了。
接著,我們來到了草坪,以前彩色的朵朵小花點綴著綠色的小草,草坪中央是石桌、石椅還稍稍透亮,小鳥也很喜歡來這里玩耍,可是現在……大家把小草踩死了,把花摘走了,卻把垃圾留下來了,石桌、石椅也留下了點點污漬,垃圾越來越多,污漬也幾乎把桌子淋了一遍,好臟呀,都沒人敢來了,只有來丟垃圾的,這片草坪成了名副其實的垃圾廠。
最后我們來到操場上,旁邊有幾棵小樹,樹上的葉子被摘得差不多了,一個木架把一棵小樹壓彎了,樹葉黃了一大片,樹枝斷了一大截,小樹都快不能忍受了,再看看那幾棵大樹,被學生爬得滑溜溜的,樹皮掉在地上,很多樹枝被折斷了,周圍的環境也破壞得不堪入目。
我家鄉的環境調查報告
美好的家鄉(留在了記憶中):我是一個大山里的孩子,我的母親河就是家門前這條可親可敬的清清流淌著的清江河。從小我就是喝著清江河的水長大的,從小我就在河里游玩,不知當時是多么的快樂。炎炎的夏日,爸爸就帶著我和弟兄們,拿著游泳圈歡欣鼓舞的向清涼的河水撲去。在河里游玩,打鬧。頭頂是燃燒的驕陽,身下是冰涼的河水。這樣的日子,很快樂,真的!可是這樣的清清的河水已經逝去,再回來的可能性已經是沒有多大的希望了。
1、時間:20xx年1月17-18日
2、活動地點:重慶市開縣郭家鎮清江河畔
3、活動人員:楊海濤及其伙伴
4、活動情況
我帶著伙伴們一早便來到河邊看看,說實話我已經很久沒來到這個曾經親切的河邊了。當我看到滿目瘡痍的河,心里很不是滋味。河面漂著垃圾,河邊也是垃圾。還有各種各樣的生活垃圾直接排入河里。原來清清的河已經不見了,唯獨剩下的是一條臟兮兮的小臭水溝。原來修的污水收集站沒有使用,而是將它填平,這樣生活垃圾就直接進入了河里,沒有了原有的清澈,只剩下“烏漆麻黑”的水。隨處可見的垃圾,讓人心寒。
(1)主要表現
垃圾很多,很多小水溝都遭到嚴重的污染,水質變的惡劣,垃圾主要為生活垃圾,其中白色垃圾占了很發一部分。而且有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入河中,河水變的很臟很臭。
(2)主要原因
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十分薄弱,大家都不是很注意公共場合的環境衛生,也不注重保護身邊的自然環境。社區沒有投入多少心思在處理垃圾上,垃圾處理不到位。
(3)解決方法:首先要提高人們的環境保護的意識,每個人都從身邊做起,將身邊的環境保好,再做宣傳,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社區應該投入更多的資金來處理垃圾,沒有良好的生活環境,再快的經濟發展又有什么作用。我們應該做到又好又快的發展,而非只注重快速發展,以破壞環境為代價。
5、活動體會:通過這次活動,不但提高了我的實踐能力,使我更加的熟悉了這項活動的過程,而且通過這次活動我也深刻的認識到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以及我們身邊存在的一些環境問題,明白了現在的嚴峻行勢。我深刻的認識到我們應該保護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在以后的生活中我會盡力去保護環境,同時也會做有關保護環境的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