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幼兒園德育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1.整體性構建幼兒園德育教育體系研究
2.濟南市城區幼兒園德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3.當前幼兒園德育誤區及對策
4.幼兒德育新理念——后現代視野下幼兒園德育實驗研究
5.試論幼兒園德育中獎勵策略的有效運用
6.信息技術環境下幼兒園德育教育的新視角
7.我國幼兒園德育問題的原因分析及其對策
8.現代幼兒園德育教學方法之我見
9.育人為本德育立園共同成長幼兒園德育工作有效開展點滴談
10.農村幼兒園德育資源的開發利用研究
11.淺談如何進一步加強幼兒園德育教育
12.新時期幼兒園德育教學思考
13.《幼兒園工作規程》頒發前后中國幼兒德育的比較
14.幼兒園德育有效性的提高途徑分析
15.借用陶行知德育思想及方法來指導幼兒園德育活動
16.幼兒園德育教育
17.關于當前幼兒園德育教學的思考
18.試論幼兒園德育環境之創設
19.“有玩具應該大家一起玩”——對幼兒園德育現狀的剖析
20.契機”與“情境”——幼兒園德育課程資源的發現與整合
21.關于幼兒園德育課的一些思考
22.談幼兒園德育
23.幼兒園德育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探究
24.奏響幼兒園德育五部曲
25.淺談素質教育下的幼兒園德育
26.芻議把握幼兒園德育的契機
27.幼兒園德育的誤區與對策
28.“互聯網+”背景下幼兒園德育活動創新研討會暨優秀案例征集啟動會召開
29.對幼兒園德育工作的有效探究
30.幼兒園德育教育初探
31.幼兒園德育過程中實踐活動案例研究
32.幼兒園德育之我見
33.對幼兒園德育的思考
34.幼兒園德育教育之創新
35.當前幼兒園德育面臨的挑戰與應對措施
36.幼兒園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37.如何提高幼兒園德育的有效性
38.幼兒園德育環境創設的有效策略
39.多途徑培育幼兒園德育之花
40.角色理論在幼兒園德育中的運用
41.我國幼兒園德育方法研究新進展
42. 幼兒園德育案例
43.幼兒園德育的目標與途徑
44.淺談如何培育幼兒園德育之花
45.幾種社會學方法對幼兒園德育工作的啟示
46.我國幼兒園德育所存在的方法學問題
47.寓德育于游戲活動之中——幼兒園德育游園會初探
48.北京市召開幼兒園德育經驗交流會
49.市場經濟的發展與幼兒園的德育改革
50.初探幼兒園德育的有效滲透
51.淺析幼兒園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52. 幼兒園德育初探
53.淺談幼兒園德育教育
54.讓每個孩子都成為好孩子——體驗式教學在幼兒園德育中的運用
55.陶行知德育思想指導下幼兒園德育活動的開展
56.幼兒園德育工作案例及剖析
57.淺談形成合力的幼兒園德育
58.幼兒園德育工作的實施
59.幼兒園德育策略芻議
60.幼兒園德育工作的途徑和方法
61.廣州市幼兒園德育系統工程方案
62. 春風化雨潤蓓蕾——幼兒園德育的生活化教育之我見
63.德”在心中“德”在行動——也談幼兒園德育中教師的作用
64.幼兒園德育教師教育科研能力之我見
65.陶冶情感培養習慣——農村幼兒園德育工作體會
66.幼兒園德育初探
67.幼兒園德育大綱(試用)
68.農村幼兒園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
69.幼兒園德育教育工作的心得
70.幼兒園德育教育
71.淺談幼兒園開展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
72.幼兒園德育初探
73.2015年幼兒園德育總結5篇
74.幼兒園德育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75.德育論文:淺談幼兒園德育教育
76.幼兒園德育教育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77.幼兒園德育工作計劃
78.幼兒園德育心得體會
79.幼兒園德育工作計劃
80.幼兒園德育工作材料
81.幼兒園德育工作
82.幼兒園德育教案:生命只有一次
83.幼兒園德育教育案例4篇
84.幼兒園的品德教育_品德教育
85.淺談幼兒園德育教育
86.《幼兒園德育論文》_精選優秀范文十篇
87.幼兒德育小故事幼兒園德育故事_兒童故事
88.《弟子規》在小學德育中的功用
89.幼兒園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90.幼兒園德育教育經驗分享
91.幼兒園德育工作匯報
92.幼兒園德育案例分析
93.關于幼兒德育教育的探索與思考
94.幼兒園德育工作實施方案
95.幼兒園德育中獎勵策略
96.幼兒園德育教學案例
97.幼兒德育的重要性
98.幼兒園幼兒德育教育工作計劃
環境的教育功能是潤物細無聲的滲透式的教育,對幼兒園的教育工作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良好的教育環境有助于幼兒品德的形成和發展,幼兒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不知不覺地受到熏陶和影響,進而自覺地調整自己的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例如,布置“我愛我家”“我最棒”“美麗的家鄉”“環保能手”“愛護圖書”等互動墻飾;在幼兒園走廊間布置有關道德教育的掛圖或小圖片:不亂丟紙屑,不隨地吐痰,與同伴友好相處,關心動物,保護地球等,營造一種積極、健康、和諧的文化氛圍,輔助著教師進行幼兒園愛家鄉、愛家人等道德情感教育,讓他們感受這種環境氛圍的熏陶,不知不覺地受到啟發,迸發出每個幼兒內心潛在的積極向上的情感,將抽象的行為規范具體化、生動化、趣味化,讓幼兒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不斷規范自己的行為,陶冶自身的情操。
二、日常生活中的隨機教育
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徑中最基本、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因此,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多渠道、全方位、有機滲透的“隱形教育”,把德育自然、靈活地滲透到一日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使道德教育與幼兒園教育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將道德教育滲透到幼兒的衣食住行、言行舉止等各個環節,引導幼兒去關注、感受、學習與體驗,突出活動與滲透,隨時隨地隨機進行教育。如用餐時,對幼兒進行愛惜糧食、講究衛生的道德教育;幼兒說出有禮貌的話語時,教師抓住時機隨機表揚;組織幼兒輪流做小值日生,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以及為他人服務的良好品德。此外,利用傳統的節日或時事新聞,進行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例如,教師節、母親節等重大節日,讓幼兒接受感恩教育,了解教師、媽媽的辛苦,從而萌發熱愛教師、熱愛媽媽的情感;奧運會、殘奧會、“神舟”七號載入航天的重大新聞,讓幼兒萌發熱愛祖國的情感,幼兒在具體的行為中,逐漸養成良好的品德行為,進而內化為自己的行為規范。
三、集體教育與游戲中的滲透教育
集體教育活動是幼兒園教育的主要活動,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貫穿于幼兒德育的始終。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各領域教學和游戲的有利時機進行德育教育,將德育教育內容貫穿于各領域教學當中,組織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德育活動和游戲,如設計活動《朋友的臉》,讓幼兒在輕松活潑的游戲活動中,了解朋友間要友好相處,愿意幫別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語言活動《孔融讓梨》,讓幼兒在角色扮演中,體驗謙讓的美德,形成初步的道德標準;在社會活動中鼓勵幼兒樂于助人、與人交往、合作和分享的良好品質。這一系列的活動,讓幼兒在不斷的體驗中,感受自立、自信和成功的歡樂,養成獨立、樂觀、積極向上的良好品質,促進了幼兒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發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教師是教育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因此,教師在幼兒園德育工作中,應該充分發揮主體地位,讓德育貫穿于幼兒園教育教學與游戲當中,讓他們在學習知識,玩玩樂樂的同時,從情感、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四、幼兒園、家庭、社區的共同教育
家庭是進行幼兒德育教育的主陣地,可見,幼兒園德育要與家庭教育整合,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形成合力,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教師利用家長座談會、家長園地、家園宣傳欄等不同形式,向家長介紹實施德育教育的意義,使家長認識到品德教育與幼兒健康成長的密切關系,積極配合,共同參與幼兒德育教育,讓品德認識和品德行為走進幼兒的生活中,并在家庭生活中得到鞏固和強化,使幼兒園德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社區是幼兒園工作的重要合作伙伴,應充分調動社區資源,全面實施品德教育,讓幼兒感受德育教育存在于我們的生活各處,例如,與社區的敬老院聯系,讓幼兒與老人們共同聯歡,表演節目,進行尊老、敬老的教育。因此,幼兒園、家庭、社區要相互聯系,保持一致,教師、家長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共同努力,讓幼兒感受良好的德育教育。
五、結語
所謂“時時有德育,處處有德育”。幼兒園的日常生活重復瑣碎,但卻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著幼兒良好習慣的形成。例如,每天幼兒來園與離園時,他們都會跟老師說:“老師,早上好!”“老師,再見。”等。玩玩具時,我們教會幼兒謙讓,好玩的東西大家一起分享;成功完成圖畫時,教會了幼兒懂得欣賞和贊揚別人的成果。每天的早操結束后,孩子們在喝水的時候,我們教育幼兒要排好隊,不推擠。又如同伴生病了、撿到了別人丟的東西、無意間碰撞到別人等等,在幼兒日常生活中充滿了諸如此類的事情,我們一定要加以特別關注,隨時了解和掌握幼兒行為品德的各種動態,并不失時機地開展隨機教育。
二、將德育滲透于游戲活動中
幼兒最基本的活動形式是游戲。在游戲中,孩子們的主動性、積極性能得到真正的發揮,他們在玩耍的同時也獲得了相應的知識。如,在體育游戲的競賽活動中,讓幼兒明白自己一個人是不能完成游戲的,需要大家的團結協作才能取得勝利,充分激發幼兒的團隊意識;在自由活動時,有人不小心摔倒了,孩子們就會上前去扶起他等等。同時要引導幼兒從游戲中發現哪些是應該學習的,哪些是不應該學習的,去幫助幼兒建立正確的道德標準,真正把德育要求落實到每個幼兒。
三、將德育滲透于各學科領域教學中
德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赫爾巴特把教學看作是整個教育過程的核心。他認為一個人雖然能夠從周圍環境、從與人交往中獲得自然知識、社會知識,但是這些知識不是系統的,必須通過教學來給予補充。因此在幼兒園語言、社會、藝術等領域的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是提高德育效率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方法。語言領域中的故事是幼兒最喜歡的。《誰要我幫忙》的故事,使幼兒了解了當別人有困難時要及時幫助別人,自己也會同時獲得快樂;《花兒好看我不摘》的故事,說明了要愛護花草的道理等等。幼兒聽故事時最易于調動他們的情感積極性。音樂課《螞蟻搬豆》也是教育幼兒團結起來力量大的好題材。
四、利用節日對幼兒進行德育
節日具有不同的意義,我們可以根據節日的不同對幼兒進行育。如,在“母親節”活動中,我們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同時請幼兒回家為媽媽捶捶背,捏捏腿,對媽媽說句“媽媽,您辛苦了,我愛你!”并且幫助媽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還在國慶節進行了愛祖國的活動,幼兒感受到了祖國的地大物博,多民族的融洽相處,激發了他們愛祖國的積極情感。通過在諸如此類的節日活動中滲透德育,在孩子們的心中掀起了愛的波瀾,促進了幼兒積極情感的發展與升華。
五、家園配合,共建德育
在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在對幼兒進行德育時,首先要從家長的意識入手,利用家長會、家園聯系欄等途徑幫助家長提高素質,加強家庭道德教育,幫助家長擺脫“學習第一”的觀念,請他們積極地關注孩子的品德發展,并且注重言傳身教的重要作用,在尊重老人,熱心幫助他人,愛護環境等方面做好孩子的榜樣。我們還應充分利用各種契機,及時與家長溝通孩子在園的情況,對幼兒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給予一定的鼓勵和表揚,讓幼兒有成功感和喜悅感,把良好的行為習慣內化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