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網站調查報告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檢察院網站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1998年10月,最高人民檢察院提出了在檢察機關中開展檢務公開的活動。為探索檢務公開的不同方式,檢察機關的檢察宣傳開始涉及互聯網領域。1999年政府上網年的確定,檢察院網站更是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隨著檢務公開及科技強檢的深化,檢察院網站不僅在數量上進一步增加,同時在發揮作用上也日益明顯與完善。本文試對檢察網站的現狀進行分析,并以此為基礎展望檢察院網站的發展。
一、檢察院網站的現狀
各地檢察院網站的建立,出現了檢察宣傳的嶄新模式,檢察院網站以檢務公開為主線,輔之于為辦案服務,在互聯網上紛紛開出了檢務公開、舉報知識、動態信息、法律咨詢、在線舉報、創五好及青少年維權崗等專欄,通過internet向世界展示了司法公正,樹立了中國檢察官的良好形象。可以這么說,檢察機關互聯網站的建立,為檢察宣傳提供了一個嶄新的領域。
縱觀各檢察網站,網站實現的功能主要在四個方面:一是檢察宣傳:二是接受人民監督:三是服務于辦案:四是交流檢察工作經驗。目前大部分上網檢察院都能完成網站的這一任務。檢察院網站將有關應當公布于眾的法規信息量公布于眾,讓人民群眾通過互聯網實現自己的知情權。同時,也將自己的工作情況及時上網,接受人民群眾監督。網站通過設立專門舉報電子信箱,在互聯網上接受舉報,則是利用現代化手段辦案的又一舉措,在網站運作中,許多檢察院網站找到了很好的形式,出現了不少具有特色的網站。北京市檢察院第二分院,在正義網上開通舉報中心主頁,收到了近百封舉報的emai,顯示出了互聯網舉報的作用。全國模范檢察院大慶讓胡路區檢察院網站則以其更新快,內容新在眾多檢察院網站中引人注目,今年2月份在正義網的支持下,該院網管唐萬輝以正義網特約記者的身份赴京參加了全國基層檢察院表彰大會,并在本院網站開通了北京快訊,對本次大會進行了全程報道,在報道的高峰時,幾乎每幾分鐘就有最新消息出現在大慶讓胡路區檢察院網站上。深圳鹽田區檢察院網站的中文站名是陽光網,從其名稱中足見該網站設立的目的,陽光網表現出了強大的技術優勢,獨立制作了bbs及網上聊天室。安徽省人民檢察院網站設立了網上調查,通過調查了解網民對檢察院文明辦案的滿意程度。蘇州市平江區人民檢察院網站設立的《網苑說法》論壇,由中國著名法律網蟲擔任版主,曾云集了包括高等院校教師、學生、海內外法官、國內的檢察官、警察、律師等一大批網上法律資源,網絡法律人為他人提供法律援助,相互之間進行學術探討,《網苑說法》吸引了大量海內外網友的瀏覽,在開辦的一年時間內,創下了7萬多人次的點擊。《網苑說法》論壇,溝通了海內外法律人的聯系,回答了不計其數的法律咨詢,它所進行的討論不少被正義網收錄,《檢察日報》也曾刊登,《蘇州檢察研究》以專輯的形式登出了討論內容。法律論壇的設立,是互聯網上檢察宣傳的的又一形式,在bbs的交流當中,檢察官的良好形象走進了百姓的心中。此外,許多檢察院網站還開通了調研欄目,使檢察理論研究有了新的陣地。
檢察網站在第四媒體上起到了應有的作用,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目前檢察院網站的建立還存在不少問題。第一,檢察網站數量還不多,在全國3000多個檢察院當中,只有3%不到的檢察院介入了互聯網這一陣地。第二、檢察網站的建立缺乏必要的規范。目前檢察網站的建立主要有幾種模式,一是在網絡公司中申請空間,自己獨立制作網頁,二是由網絡公司網頁制作與,三是檢察日報正義網制作的檢察網站。由于檢察院網站的建站所依托的服務器及制作人不同,因此,在服務功能上及內容與質量上各網站的情況不盡相同。同時網站自身的宣傳力度也有所不同。有的網站由于形式呆板,內容陳舊,加之缺乏必要的宣傳,幾乎成為死站。另外,由于不同的建站方式,不少檢察院的網站的域名不規范,不符合最高檢有關域名的規定。應當指出,在這三種模式當中,正義網所制作的檢察院網站,包括山東淄博博山區檢察院網站、山東濟南槐蔭區檢察院網站、江蘇宜興市檢察院網站、江蘇通州市檢察院網站、鞍山鐵東區檢察院網站,因依托于中國大
型法律網站,無論是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都屬上乘,這種建站方式在網站的建立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二、檢察院網站的發展趨勢
1、數量上會繼續增加。
2、網站的表現形式會進一步突破。
目前的檢察院網站在形式上還沒有跳出政府網站的通病,即表現形式呆板,手法雷同,與海外的一些優秀中文司法機關網站相比還存在相當的距離。除正義網建立的網站外,不少網站的美術、版面設計不過關,大多數檢察院網站也不能實現站內檢索,新聞也無法實現后臺更新。隨著asp技術的運用,檢察院網站的表現手法會有所改變,站內檢索、后臺更新、社區功能甚至交友功能,在今后檢察機關網站的發展中均會得到不同程度的運用。
imformation service of archives websites and so on,based on data analysis.Meanwhile pointing out that our
archive websites should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ser needs,and improve
archives websites' service ability and level from the aspects of resources, retrieval function,user interaction
and user education.
Keywords:Archives website;User demond;Resource;Retrieval function;User education
1 引言
檔案網站本質上是一個信息系統,任何系統在設計和開發過程中都要以用戶需求為依據。檔案網站的建設者只有對用戶需求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根據變化了的需求來制定和調整網站已有的服務方式和各項功能。[1]本文所指的檔案網站用戶是廣義上的用戶,包括任何對檔案信息資源有利用需求的機構或個人。檔案網站的用戶需求不僅指檔案機構對于網站建設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訪問網站的用戶對于檔案網站的需求。筆者于2012年11月在河南省范圍內對檔案網站的用戶需求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希望以本次調查數據為基礎總結檔案網站用戶需求的一些特點,并且以此為導向對網站的管理和服務提出建議,從而提高其服務能力和水平。
2 研究設計及發現
2.1 問卷設計。此次調查問卷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調查者的個人基本信息,包括被調查
者的年齡、受教育程度和職業背景。第二部分是被調查者對檔案網站的利用情況及反饋,主要包括瀏覽檔案網站的頻率,利用檔案網站的目的,最常瀏覽的檔案網站欄目,所利用檔案的內容和形式以及網站檢索功能的使用情況等。第三部分是被調查者對檔案網站管理和服務的建議。
本次調查采用電子郵件的方式發放問卷,共發放300份,回收有效份數285份,回收率為95%。其中被調查者20歲以下的人占12%,21歲到40歲之間的人占53%,41歲到60歲之間的人占25%,61歲以上的人占10%。文化程度為本科水平的占38%,碩士水平的占24%,博士及以上的占20%,大專及以下的占18%。檔案專業教師和學生共占被調查者總數的37%,一般公眾占27%,檔案管理員占10%,歷史學家、人文學者及研究人員占7%,科研工作者占6%,工程技術人員占5%,決策制定者和行政管理人員各占4%。從問卷回收率及被調查者的年齡、文化程度、職業等來看,此次調查的對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涵蓋范圍較廣,因此,本次問卷調查的研究結果是具有一定科學性的。
2.2 調查發現
2.2.1 瀏覽檔案網站的頻率。在所有的調查對象中,經常瀏覽檔案網站的人員占15%,不經常瀏覽檔案網站的占68%,從來沒有瀏覽過檔案網站的占17%。
2.2.2 利用網站目的。問卷列舉了六種利用目的,包括落實政策、編史修志、解決糾紛處理案件、為經濟建設提供參考、為部門工作提供參考和休閑獵奇。其中最常見的利用目的是為部門工作提供參考和解決糾紛處理案件。具體調查結果見下表:
利用目的 所占比例
落實政策 12%
編史修志 7%
解決糾紛及處理案件 25%
為經濟建設提供參考 13%
為部門工作提供參考 33%
休閑、獵奇 10%
2.2.3 最常瀏覽的檔案網站欄目。筆者列舉了十個欄目可供選擇,其中用戶最感興趣的欄目是檔案查詢及現行文件查詢,最不常瀏覽的網站欄目是檔案編研和利用反饋。具體調查結果見下表。
檔案網站欄目 所占比例
現行文件查詢 26%
檔案查詢 27%
局館簡介 13%
工作動態 10%
業務指南 9%
檔案展覽 5%
公告 3%
科研結果 3%
檔案編研 2%
利用反饋 2%
2.2.4 檔案網站的在線服務功能使用情況。調查結果表明,沒使用過任何在線服務功能的人幾乎占所有被調查者的一半,留言板和論壇是用戶最常使用的在線服務形式。具體數據如下:
在線服務功能 所占比例
都沒使用過 45%
論壇 18%
留言板 30%
博客 3%
郵箱 4%
2.2.5 所利用的檔案內容和形式。問卷共列舉了五類檔案,包括文書檔案、科技檔案、人事檔案、會計檔案和照片、實物檔案。調查結果顯示用戶利用最多的檔案類型是人事檔案和文書檔案,其次是科技檔案。具體數據見下表:
檔案類型 所占比例
文書檔案 29%
科技檔案 18%
人事檔案 37%
會計檔案 10%
照片、實物檔案 6%
同時,筆者列舉了文本、圖形、圖像、音頻、視頻和多媒體信息六種檔案信息格式,調查結果顯示,用戶利用最多的文件格式是文本、圖形和圖像,分別占24%、23%和20%。
2.2.6 檔案檢索功能的使用。為了了解網絡檔案用戶的檢索行為,筆者對用戶最常用的檢索手段、檢索結果的提供方式和最希望提供的檢索結果呈現形式進行了調查。在第一項調查中,用戶更傾向于使用全文檢索和關鍵詞檢索,分別占40%和35%。在第二項調查結果中,超過一半的被調查者希望檢索結果提供下載保存,其次是在線瀏覽以及打印。具體數據見下表:
檢索結果的提供方式 所占比例
下載保存 52%
在線瀏覽 22%
打印 20%
郵件傳遞 6%
在第三項調查中,大多數被調查者希望檢索結果能夠不同文獻分類呈現,占55%。同時,表格式和條目信息形式也是用戶較為習慣的一種信息呈現形式。具體數據見下表:
檢索結果的信息呈現形式 所占比例
目錄式條目信息 13%
表格形式 23%
不同文獻分類呈現 55%
其他形式 9%
3 分析和討論
3.1 職業是影響用戶需求的主要因素。一定社會條件下,具有一定知識結構和素質的人在從事某一職業活動中有著特定的信息需求結構。[2]職業決定用戶從事和關注的領域,它直接決定利用檔案的目的和所需檔案的種類、內容。本次調研中33%的用戶利用檔案是為部門工作提供參考,而他們所利用的檔案也以文書檔案、人事檔案和科技檔案為主。
3.2 用戶的知識結構和信息能力影響用戶的信息需求量、信息需求內容和質量。在網絡環境下,檔案信息的獲取不僅要求用戶具有較強的信息意識,同時要有一定的信息能力和網絡技術能力,而用戶自身的知識結構、檢索知識、檢索經驗等都會影響用戶信息需求獲得滿足的程度,從而影響其信息需求的總量、內容和質量。進行有效的用戶培訓和交流有利于提高大多數用戶的信息能力,進而提高其信息需求水平。
3.3 用戶的利用目的多為解決實際問題,尚未提升到“休閑”、“文化”層次。從調研結果看,用戶出于“休閑、獵奇”的目的利用檔案信息的只占10%。不管是為部門工作提供參考還是解決糾紛及處理案件,都是出于生活、工作的實際需求,離檔案部門所倡導的“休閑”利用、“檔案文化”差之千里。這一利用目的的特點不僅和檔案網站所提供的資源和服務質量相關,而且整個社會的檔案意識淡薄也導致了用戶只有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才有利用的需求。
3.4 用戶利用的檔案信息以一次文獻為主,編研成果利用較少。檔案編研成果作為一種以檔案原文為依據編寫的深層次信息加工產品,在檔案網站上并未發揮應有的作用。僅從用戶最感興趣的網站欄目調查結果來看,只有2%的用戶關注檔案編研類欄目,更多的用戶只關注檔案原文中所記載的事實、數據。
3.5 網站互動欄目雖多,與用戶交流的效果有限。檔案網站的交流與互動影響用戶利用檔案的積極性以及檔案網站在用戶心目中的地位,進而影響檔案網站用戶的需求。論壇、留言板、博客和郵箱在當前的檔案網站界面上非常常見,但是有45%的人從未用過任何一種形式和網站進行交流。并且從互動的效果來看,常常有來無往、有問無答,互動效果欠佳。
3.6 用戶對檢索工具要求較高,目前的檔案網站檢索功能不能滿足用戶需求。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多數用戶對檔案網站的利用以查詢檔案和現行文件為主。并且,出于效率的考慮,用戶對檔案網站檢索功能尤其是高級檢索功能的要求越來越高,而當前檔案網站的檢索功能遠遠未能達到用戶需求。以河南省內多數檔案網站為例,其檔案檢索功能較為簡單實用,只提供了關鍵詞的簡單檢索,有的雖有高級檢索,但是無法實際使用,形同虛設。檢索結果既無任何分類又無法打印或者EMAIL傳送,且無全文只提供目錄信息。檔案信息檢索功能的薄弱直接影響用戶的利用效果,降低了用戶的利用需求和網站的可用性。
4 建議
4.1 豐富資源總量,優化館藏,兼顧提升文化內涵。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不少被調查者提出在利用檔案網站時遇到的主要問題是資源不夠豐富。因此,檔案館應當集中精力建設在線目錄數據庫及在線全文數據庫,豐富網絡檔案資源總量,并且在提升總量的同時優化館藏結構,注重對具有文化價值的檔案內容進行開發和加工。以英國倫敦大都會檔案館為例,它保存有約翰?濟慈(杰出的英國詩人之一,也是浪漫派的主要成員)的手稿和藏品。每年都從中選取經典的藏品進行展示,舉辦一次文化娛樂活動,并邀請一個當代著名的詩人參與互動。英國的博物館、圖書館、藝術畫廊等文化機構依托網絡創建了一個虛擬“文化藝術檔案館”,通過為自己的藏品留影存檔并上傳至網絡,公眾可以通過他們的主頁或“谷歌圖書”等網站在線瀏覽他們的藏品。[3]
4.2 完善檢索系統的功能。目前大多數的檔案網站檢索系統所提供的檢索途徑較單一,所提供的某些檢索項也太過于專業,實用性不強。[4]隨著網站建設的深入,數量眾多、格式多樣的信息會給搜索任務帶來困難。同時,用戶對信息的需求日益細化和個性化,這就需要一個功能齊全的檢索系統為其服務,能夠幫助用戶精確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具體來說,可以增加高級檢索功能,提供多條件組合查詢;提供二次查詢;豐富檢索結果的顯示和處理,增加文件摘要、所屬欄目等信息,并可以對檢索結果進行列表、打印等處理;還可以提供搜索幫助,引導和幫助用戶更好地使用網站的搜索功能。
4.3 重視用戶的反饋,加強與用戶的互動。用戶反饋及與用戶互動能讓檔案館及時地了解用戶的需求及現有服務存在的問題。[5]但是,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目前用戶對于檔案網站的交互功能并不滿意,甚至從未使用過。因此,檔案網站在單向地傳遞信息的同時還應當更加人性化地接收來自用戶的反饋信息,通過推送信息,反饋信息,再次推動信息的循環,最終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另外,檔案網站應當完善檔案部門與用戶之間的交互,檔案網站的各項媒介都應真正發揮作用,及時、準確、高效地對用戶做出回應,增強用戶體驗,培育忠實用戶。
4.4 加強用戶教育,提升用戶信息素質。用戶的信息素質是影響其需求的內在因素之一。檔案網站應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開展信息用戶教育。例如,在檔案網站中設置用戶教育的相關板塊和欄目,初次訪問檔案網站的用戶,可先進入學習主頁,熟悉基本情況,進而掌握利用檔案網站資源的方法與技能;檔案網站也可設置網絡教師(NetTutor),為用戶提供一個界面友好、交互性強的聯機課程,輔導用戶查找、評價和使用網絡檔案信息資源,解決信息用戶在利用數字檔案資源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檔案網站還可設置開放式學習中心欄目,為用戶學習新的技能提供各種課程學習軟件與服務設施,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在自己認為合適的時間,以自己滿意的進度來學習新的信息技能。[6]
5 結語
企業博客每月博文數量對網站流量的影響。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企業的博文越多,說明其產品更新或研發更快速,所帶來的流量也就越多。
每月博文數量越多,B2C企業越收益。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出,博文數量越多,B2C和B2B企業所獲得網頁流量就越多,但是博文超過8篇之后,B2C企業受益程度明顯高于B2B企業。
不同類型企業受益不同。各類企業如果發博文數量在21-25篇之間,會比發博文11-20篇之間的企業多獲得45%的流量。當所發文章總數越多,超過100篇之后,小企業(10人以下)所獲得的流量將遠超大中型企業。
于此同時HubSpot公司也對著7000多家企業客戶的Twitter和Facebook“贊”做了相關的調查,結果如企業博客一樣,其所產生的影響力更深。
B2C企業受益于大量關注者。Twitter關注者越多,所產生的企業網站流量理所當然也就越多(見下圖)。但是我們可以看到1000名關注者是區分一個Twitter好與壞的分界點。在企業Twitter關注者數量低于1000時,其所產生的影響不大。當數量超過1000之后,B2C企業的網站流量開始井噴,并且遠遠高于B2B企業。
Facebook贊的數量也會對企業網站流量產生重要的影響。如下圖所示,贊與Twitter關注者一致,當贊的數量超過1000之后,其所產生的影響也將井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