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作工作匯報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2019年上半年,我鎮禁毒工作在上級部門的有力指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禁毒嚴打和宣傳雙線發展,圍繞“黨的群眾路線”要求以及創建“平安株潭”工作需要,著力開展打擊販毒、制毒、新型犯罪等突出犯罪活動,深入開展禁毒預防宣傳教育、無毒社區創建、易制毒化學品工廠摸排等多項工作,全力推動禁毒工作可持續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一、領導重視,積極宣傳。
1、組織機關干部學習中央、省、市、縣禁毒辦有關文件。
2、是召開會議,對我鎮禁毒宣傳工作進行了部署,要求我鎮干部自覺收看電視臺有關宣傳危害性的電視節目:要求在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結合單位情況,開展好宣傳和實施工作,并要求在活動結束后,及時向辦公室匯報。
二、結合實際開展特色突出的主題宣傳活動。
作為成員單位積極參加縣禁毒委舉辦的6.26禁毒日活動。
1、是開展以“青少年與合成”為主題的禁毒知識宣傳活動,以防范合成危害為重點在我鎮各村舉辦禁毒宣傳專欄。
2、是設立宣傳咨詢臺,為過往群眾答疑解惑,告訴群眾如何識別、如何拒絕。有效提高了群眾拒毒、防毒意識。
三、繼續深入開展《禁毒法》宣傳普及。
1、是在全鎮各繁華路段懸掛橫幅、張貼標語廣泛深入宣傳《禁毒法》。
2、是在中小學舉辦禁毒法制宣傳教育課、設立禁毒宣傳長廊,讓青少年明白的危害自覺遠離。
一、我市舊村改造的主要類型
按照“宜改則改、宜遷則遷、宜并則并”的思路,針對各縣市農村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狀,我市開展舊村改造不搞一個模式,不搞一刀切,而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逐漸形成了五種改造類型:
1、整體搬遷型。對原村莊地勢低洼,洪水內澇,地質災害等原因,采取重新選址,整體搬遷。新建的村莊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平整、統一配套、統一建設,遷移的原村莊宅基地進行統一復耕。這是節約用地、增加耕地,實施舊村改造的有效形式之一。高安市石腦鎮赤岸東頭村,由于沒有錦河護堤,村莊連年遭受洪水侵襲。為徹底擺脫洪水困擾,采取整體搬遷方式,搬遷至地勢較高的橋西村北面的荒坡上建新村,不但大大改善了農民的生活條件,還節約了耕地60余畝。
2、拆舊建新型。對農民經濟基礎不均衡,少數農民近幾年無力新建房屋的村莊,先編好規劃,對村莊住宅、文化娛樂場所、公廁、用水用電、排水排污等配套設施進行總體優化布局,然后實施分戶、分次拆建。這種類型不但有效的控制了新增擴建占用耕地,而且更好地利用廢棄荒地,充分盤活了老宅基地。樟樹市吳家巷街道鄒家山村,按規劃拆除舊房98幢,在原宅基地新建住宅55套,戶均一套,并建有農貿市場、農民文化活動中心及健身休閑等設施。
3、改舊刷新型。對過去建房較多,基本定型的村莊,保留原有房屋格局,綠化等不變,然后把房子適當亮化、路面硬化,調整補充一些綠化,改水改廁,建沼氣池,這種類型經濟適用。豐城市小港鎮地埂村自20xx年8月份正式啟動以來,全村193棟、25000平方米的墻面粉刷美化工程已全部完工,既保持了村莊原有風格,改善了居住條件,又節約了資金。
4、拆遷安置型。對地處城郊經濟條件較好的村莊,群眾建房積極性高,建設規模大,需要重新選址新建的村莊,積極引導農民建設“設計新穎,造型別致,功能齊全,衛生舒暢”的新式農房,并配套建設好基礎設施。這種類型的主要特點是規劃起點高、建設標準高、設施比較配套。袁州區張家山村的新村建設,成為了舊村改造、新農村建設的一大亮點。
5、生態結合型。這種類型就是將村莊改造與農業產業化和村莊生態建設相結合。豐城尚莊街辦新塘村將舊村改造規劃與土地整理、沼氣工程、培植大棚蔬菜等農業產業化布局和村莊生態保護緊密結合,編制了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對村內現有的樹林、竹林進行自然融合,形成竹林、樹林綠地融入村莊建設之中,達到人、自然、村莊三者之間情景交融、和諧共處的目的。
二、我市舊村改造的主要做法與成功經驗
1、政府引導,宣傳發動。搞好舊村改造首先要打破農村建設中一些傳統的舊觀念,諸如迷信選址與房屋座向等陋習。為此,市委、市政府專門下發了文件,成立了領導小組和辦事機構,制定了實施方案,提出了“五動五先”的工作總要求(即政府驅動,規劃啟動,干部行動,黨員帶動,群眾行動;干部的房子先拆、影響規劃的先拆、已建新房而閑置的舊房先拆、違章興建的房屋及附屬設施先拆、已安置建房用地的先拆),使舊村改造做到有組織、有領導、有任務、有目標,能及時地協調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市舊村改造領導小組辦公室編印了2萬多冊《舊村改造文件匯編》,發放到了各級干部群眾手中,市國土資源局還專門編印了《舊村改造動態》月刊,分發到全市各鄉(鎮)、村,覆蓋面達農村地區的80%以上,積極引導農民的思想觀念改變和舊村改造工作的穩步推進。
2、科學規劃,統籌發展。堅持規劃先行的原則,把編制好舊村改造規劃作為舊村改造工作實施的龍頭。按照“立足現實,著眼長遠,適度超前”的規劃要求,將村莊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鎮建設總體規劃、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專項規劃相銜接。在新村選址上,堅決避開基本農田和地質災害及水患地區,結合農民生活水平、經濟承受能力、產業布局、文化娛樂需求等實際,進行科學合理規劃。同時嚴把建設用地審批關,對沒有完成新村建設或舊村改造規劃編制的村莊,暫不受理和審批該村農民建房用地。據不完全統計,自20xx年以來,我市共投入規劃資金20xx余萬元,完成舊村改造規劃編制任務6247個。
3、整合資源,注重特色 。堅持“一戶一宅”、“拆建掛鉤”原則,在安排新房宅基地之前,就落實舊房拆除時間和責任,再由村小組及時收回老宅基地,并統一安排使用,能復墾的盡量復墾,改造為耕地。如:高安市田南鎮東村地處煤礦采空沉陷區,采取重新選址,整體搬遷,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平整、統一配套、統一建設”的要求建設新村莊,并對舊村莊宅基地統一復耕,新增耕地面積200多畝,新村建設用地總面積107畝,僅為原村莊占地的40%,實現了節約集約用地。靖安縣針對農戶依山傍水、居住分散的特點,在舊村改造中側重抓住節約用地,充分利用荒山荒坡進行合理規劃,制定了扶助措施,突出抓了6個自然村的改造,著力打造了“小家碧玉、小橋流水人家”的現代農村景觀。
4、政策保障,典型引路。舊村改造的政策措施涉及面廣,主要有改造的原則、鼓勵方式、提倡內容、限制條件、優惠政策、補償標準、獎勵和處罰等方面。在資金方面,從20xx年起,市政府每年從耕地開墾費和土地收益中由財政安排100萬元,扶助各地舊村改造,按實施舊村改造的規劃數下撥。各縣市區每年也按農業人口每人0.5-1.0元的標準,安排相應的配套資金。同時國土部門還規定,在辦理農民建房手續時,除收取工本費和法律規定的耕地開墾費外,免收其它一切費用。各相關單位和部門也出臺相關配套政策,市建設局出臺《舊村改造規劃技術導則》等。各縣市區還從每個鄉(鎮)選擇了1-3個村班子團結有力,群眾積極性高,經濟實力較強的自然村進行試點改造,取得了較好地典型示范作用。市委、市政府先后在上高、高安、樟樹、豐城等地召開了現場會和工作調度會,及時總結推廣了上高縣“競價擇位”籌集資金、高安市整體搬遷復墾耕地、樟樹市中心村建設、豐城市長遠規劃編制和袁州區保持傳統建筑文化等好的經驗和做法。
三、我市舊村改造的幾點體會
1、以民為本是搞好舊村改造的重要前提。受宅基地私有傳統觀念的影響,一些農民認為宅基地為其私人所有,新房子要建,老祖屋又不愿拆。因此,在舊村改造工作中必須堅持以民為本,統一思想,形成共識,激發廣大干部群眾參與舊村改造的熱情,變“要我拆”為“我要拆”。
2、盤活存量是解決農民建房難的根本出路。近年來我市農民人均收入有了較大增長,農民要求建房改善居住條件的愿望比較強烈。要做到既不占用耕地,又能滿足農民的建房需求,關鍵是要堅持盤活土地存量,節約和集約利用土地。據調查,我市農村空閑地約占宅基地總面積的26%,如果統一進行整治,完全能滿足農民建房的要求。
我們始終把宣傳教育放在計劃生育的重要位置,開展一系列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平時入戶面對面的宣傳,發放宣傳資料300多份;深入重點人群家庭進行面對面的宣傳;對計劃生育困難家庭,多上門了解他們生活中的困難,及時幫他們解決。我們通過社區的宣傳欄、計生科普超市發放宣傳品、宣傳圖片等。做好各方面人群的計劃生育宣傳工作。
二、做好每月的常規工作 四、加強對流動人口的管理,提高流動人口管理水平
流動人口管理和服務是新形勢下計劃生育工作面臨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是計劃生育工作的重點之一。我們要對流動人口做到同宣傳、同管理、同服務。我們及時查驗外來人員的《流動人員婚育證明》,沒有的發放《補辦通知書》。以房東為中心,與房東簽訂計劃生育管理協議書,發放宣傳資料《關注計劃生育共享美好生活》、《致房東的公開信》、《致盛澤鎮流動育齡人員的公開信》。對流出人員過年的時候及時上門走訪,《流動人員婚育證明》到期的提醒他們及時的去計劃生育服務站換證。
五、發放藥具工作
對使用藥具的育齡婦女,每月到計生服務所領取藥具,及時的發放到育齡婦女的手中,并做好隨訪和記錄工作,對有不良反應的及時的見意她們更換其它的避孕措施,并做好隨訪工作。
六、計劃生育的摸底工作
我們對懷孕育齡婦女三個月的,通知她們到鎮“人口學校”進行孕產期培訓,培訓后發放“生殖保健服務卡”。做好二級干預抽血的通知,做好免費二級干預篩查的育齡婦女,提高了出生人口的素質,提高了優生優育的水平。在年初列出重點對象,對有強烈生育意愿的育齡婦女,做到每季度見面,半年b超;通過各種途徑及時了解她們的情況。今年審批二胎的育齡婦女有18對,及時為她們辦理申請再生育一個孩子的手續。